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1 14:48: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精选3篇)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1

  《爱迪生救妈妈》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讲了爱迪生在他七岁的时候,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医生救了自己母亲的故事。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如有关他的发明、创造,他的人生故事,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以增强学生对爱迪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本文的兴趣,对科学的兴趣与爱好……

  这篇课文授课两课时,第一课时,我安排学生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爱迪生的资料,有文字的与图片的。资料非常的丰富,可见学生在课前的搜集是非常用心的。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向往。他们渴望自己也能像爱迪生一样在未来的科学领域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自己的科学成果;也像爱迪生那样,能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学生们充分交流地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认读课文的生字,并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为下一步学习课文,理解爱迪生的救母故事反映出的科学精神与思想品质,做好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2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因此,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读的上面。

  课前已经让学生收集了爱迪生的资料,因此上课的时候,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交流和老师简单介绍之后,便设置了这节课的第一次读:让学生读“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学生对爱迪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自然地带着感情读,给这节课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并在学生思维中定下基调。

  我围绕“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切入,让学生通读全文,想想文中什么事说明爱迪生聪明。妈妈病得厉害,爱迪生怎样救妈妈这件事。在朗读感悟中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并进行了“直——”的语言训练,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朗读。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体会后,学生朗读的很到位。教学“急得团团转”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并联系自己平时着急时是什么样子的,进行仿说比喻句的训练。有了生活的基础对这句话我也没有进行生硬的指导,学生也就能准确的把握了。后来用一句“你们怎么着急成这个样子啊”把学生带到了当时的现场。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三段,并说出了“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对于这一段,我认为学生对医生的感受不容易把握。于是我设计了问题“医生想办法了吗”,让学生知道医生也想了办法,可是没有想到,加上对“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进行理解,学生也就明白了医生的无奈。

  对于爱迪生聪明的理解感悟,“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这是重点句。这一句我通过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物感情,分别用爱迪生想到办法高兴地读,和爸爸不明白爱迪生想干什么时疑惑地读。通过对比朗读,学生明白了,爸爸都没有想明白的爱迪生想到了,说明爱迪生很聪明。

  一些词语的理解,在学习课文中先内化再外显。如:“恍然大悟”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说爸爸不明白什么?后来又明白了什么?,让学生知道了“恍然大悟”就是由不明白到明白。并让学生说说爸爸“恍然大悟”后会说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这可以说是这节可的亮点之一。“夸奖”一词,没有专门去教学,而是通过医生夸、爸爸夸、妈妈夸、小伙伴们夸来理解的,这样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斥责”“委屈”也没有专门进行教学,而是在朗读中进行理解的,让学生自己读、互相读、男女生,在一次一次的读中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朗读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是特点,我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3

  爱迪生,是一个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杰出贡献的伟大的发明家。虽然是二年级的孩子,但是我认为孩子应该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那么,对于作者的简介如何能让孩子感到它是生动、真实的?这一环节,又能否真正的做到有意义呢?(尤其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

  首先我以图片吸引学生,让孩子看到爱迪生所发明的实物。无论是电灯还是电影,都是孩子非常熟悉和了解的`。紧接着,我再告诉孩子们,这些都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发明的,他就是爱迪生。教室里一片哗然,我抓住时机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要露出惊讶夸张的表情呢?”有的孩子说“如果没有灯,我们晚上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我要谢谢爱迪生。”这个孩子说完了,我就鼓起了掌,其他孩子也跟着鼓了起来,教室里没有任何声音,除了这一片片献给爱迪生的掌声!我想,此时早已经不用教师再多说些什么了。接下来,我紧扣主题,接着说道:“孩子们,爱迪生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是想要成为一名发明家,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爱迪生从小就非常聪明,爱动脑筋,他特别喜欢思考问题,正是因为这样,他才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紧接着,出示课文第一段,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而且非常有感情。

  在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响起掌声的时候,我被他们的举动所震撼,而此时的他们正在被爱迪生的杰出贡献和伟大发明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