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1-30 11:39: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教学反思1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幅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欢庆》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略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我想对于没有任何形象积累的城市学生,相对来说,阻碍了学生对于诗歌所写诗句的理解。而 “构建开放的课堂”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本课实现了三个 “开放”:向课前开放,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不仅加深了对国庆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向课内开放,在课堂上引进国庆节的有关资料和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象图片,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向课后开放,为祖国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和祝福卡片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又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诗歌的语言感受和内化。

  本诗的朗读教学重在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朗读,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呢?在教学时,除了让孩子们看生动的影音资料外,老师进行示范朗读外,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诗朗诵。进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诵的方式吸引学生。

  首先,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先达到熟练,流利在此基础上,才请了四位朗读较好的学生上台,分给他们一人一句朗读的任务,然后最后四句则是齐读。在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朗读任务之后,我组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本诗的朗诵。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

《欢庆》教学反思2

  《欢庆》这首诗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本课要求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我在这篇诗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把识字教学和激发爱国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我设计了开火车认读、去拼音识字、抢读词语、随文识字等环节,并且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关注后进生,提供机会让后进生读生字、词语。感觉前半节课识字过程流畅,学生倾听很认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识字检测的效果也较好。

  在教学中,我尽力做到依托教材,创设情境,借助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节日的喜庆,通过在课堂上引进国庆节的有关资料和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象图片,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后15分钟在理解诗文时,我首先范读,再让孩子自己读后听同学读,设计这个环节让孩子学会静心阅读,学会自己理解课文。

  另外,在具体分析诗句理解诗句时候理解不够透彻,特别是没有把“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快的乐曲”展开理解。原本是设计“让孩子想像蓝天上的鸽子可能在说些什么?大海像个音乐家在演奏什么歌曲?”等问题,并且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飞翔在蓝天上的鸽子,你可能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的,但由于对时间的估计不够准确,担心时间不够,所以仓促,我没有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深化。所以,整个环节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热烈。于是,我再转入“田野、枫林”等句子的分析,希望能够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可惜反而造成教学环节脉络不清的感觉。

  课后,我反思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本诗的.朗读教学重在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朗读,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呢?在教学时,除了让孩子们看生动的影音资料外,老师进行示范朗读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朗诵,先让学生进行练习,达到熟练,流利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诵,在朗诵中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

《欢庆》教学反思3

  《欢庆》的重难点是把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出层次,读中感悟各族人民为母亲过生日的情景,从中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在揭题解题之后,我就引导学生朗读: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在课堂快要结束,学生的感情得以共鸣时,我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这是朗读的主线,也是情感升华的主线。

  在学生能够很清楚地分出欢乐和乐曲时,我就让学生找到文中相应的句子进行朗读: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大海会奏什么样的歌曲,你能唱一唱吗?并在欣赏图片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仅仅通过课件图画展开想象是不够的,还可以适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找到有田野、枫林、蓝天、大海为祖国欢庆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学生们各有所爱,但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展开想象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又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田野上会有哪些果实,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你是飞翔的鸽子,你会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这样更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融入诗歌。这节课中,孩子们的.朗读是充分的,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投入到了诗歌当中,到最后,他们能脱口而出:花园献上美丽的花朵,小溪唱起动听的歌曲……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虽说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几处让人很想鼓掌的精彩,但也有让人深感遗憾的地方,比如说写字的指导不是很到位,后进生没有很好地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探索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做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

《欢庆》教学反思4

  这《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副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略课文所描写的画面,让学生读得入情,读得有滋有味呢?我想对于没有任何形象积累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减少了孩子们对朗读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和孩子们感悟、朗读诗文的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生闭上眼睛听完教师的范读,说了自己所看到、听到什么后,接着让学生说“你喜欢哪句?为什么喜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诗句来理解诗歌内容,得到情感的升华。在此,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来点拨学生对诗歌某些地方的理解,而体现学生在学中的主体性。比如:蓝天上的鸽子会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学生很自然的就说出“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还有的说“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再如“你仿佛看见田野里都有些什么呢?”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回答“金黄的刀子笑弯了腰,棉花朵朵白,还有大豆粒粒饱。”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生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也会读得更加入情。

  2、向课前开放。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不仅加深了对国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时,说说大海会奏什么乐曲?会唱什么歌呢?有的说会唱《国歌》,有的说会唱《生日快乐》,还有一个说会唱《爱我中华》,说是爷爷告诉他,每年的国庆都可以听到这首歌。这样,学生更易融入自己的`感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课外实践活动的延伸。祖国妈妈的生日,你为祖国妈妈准备一份什么礼物呢?可以是画一幅《欢庆》的插图,可以做一张祝福的卡片,也可以学着课文写一首简单的小诗……这种个性化的作业,不仅发挥了每个孩子的特长,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诗歌的语言感受和内化。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点滴不足之处。当孩子对问题很感兴趣,有说不完的话时,教师该如何既能让孩子尽情的说,又能很自然的将教学引入下一环节?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欢庆》教学反思5

  《欢庆》的课堂教学上,我学会了“放弃”。“有舍必有所得”。当然,这一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如果非常完美,那就不是一堂真正的课了。这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朗读与理解感悟上,原本的“当堂背诵”这一教学目标就搁浅在一边了。于是,评课的老师就指出这堂课学生说得是否多了点,读得少了点。是的,我最后一个环节就没办法完成了,因为时间不允许,只好马上“收笔”,将“课间还给学生”。反思自己的这一堂课,首先,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值得我叫好。诸如徐澳回说:“祖国的一草一物,所有的一切都在欢庆祖国的生日。”林培特:“十三亿孩子在放飞气球,许愿来欢庆祖国的生日”。董旷伟:“我许下的心愿是:希望全世界变得越来越好,祖国变得越来越好!”……这一切都是学生在课堂上灵动的瞬间,都值得我用心去呵护。

  今天我上的是常态课,不是展示课,课的设计也全是自我的思想。如果有不成熟,我想那是正常的。

  课堂应该突出学生,淡化自己。在平时的课堂上,我都是用心去跟学生对话,我觉得学生的口语的确有所进步。如何使“说写”结合得更好?今天的艳秋与黄老师给我提出了一点,非常值得我借鉴与尝试。其实课后,学生林子诺就跟我说:“老师,我发现您的板书上的一个特点,它们都是地点+动词+形容词+名词,构成了整首诗。老师,我也会学着写了。”“你说得太好了!你为什么不在课堂上提出来跟大家分享呢?”“老师,我怕自己说错了,影响您上课。”说着她脸红了。“孩子,课堂是你的,记住,课堂上有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所得。语文没有所谓的错与对,只有好与更好。今后一定要努力地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同学和老师,不要让那么好的.创意溜走,好吗?”她高兴地点点头。如果子诺在课堂上提出来,我准会将它推向“说写”的高潮。非常可惜,孩子并没有把这个灵动的发现提出来。这个又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孩子其实有时候真的都很顾及到老师和课堂,或者说我们的教师权威已经凌驾于孩子学习之上,孩子会为了顾及老师的课堂,为了不影响老师,有时甚至回答问题都会考虑到为了老师的提问中心而回答。太多的为了老师,为了课堂的顾虑而失去了自我。我想,这个是我们所有老师都要引起重视的一个“弱点”。我们要让孩子真正地畅所欲言,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课堂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老师的。这个关键就看我们老师在平时是如何进行价值观导向的。

  这篇课文的教材特点非常显著,我们应该挖掘教材的这一文学创作特点,正视孩子“写话”的内心需求。说句高兴的话,我们悄悄发现,我们班的学生都已悄悄地爱上“写话”了呢!何不将此推向高潮?将所学的马上付诸于行动笔端,正是我接下去要攻克的“课题”。今天的课得到的指导,对于我来说,又是一笔莫大的财富。谢谢听课指导组一行人的真诚指导。

《欢庆》教学反思6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借助多媒体画面让学生了解“大海唱起欢乐的乐曲”并配上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欢庆的气氛。会唱的可以跟着唱一唱,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课堂中加入到欢庆的队伍中。对“十三亿孩子”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需要教师的引导。我先让学生确定这美好的日子是哪天,再从祖国妈妈的生日让学生得出这个妈妈是谁,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当学生了解了我们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后,我再总结“十三亿孩子”是指生长在中国的每一个人,举列学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爸爸妈妈是祖国妈妈的孩子,老师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中国的十三亿人口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学生对“十三亿孩子”的了解才能达到形象生动。

《欢庆》教学反思7

  本课设计学生借助生字卡片自主识字,同位互帮互读,这种学习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这里使用同样能帮助学生尽快识字。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带拼音的和去掉拼音的`生字,逐步巩固他们对生字的掌握。接着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偏旁的字的识记规律,从而引出更多的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最后,以分组练习和学生喜爱的做游戏的方式来巩固所学,这节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十分牢固。多样的朗读方式,也是本课的成功之处,例如:观察鸟蛋实物理解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做动作表演读,看图、想象体会感悟等。

《欢庆》教学反思8

  一、换种方式提问,提高教学实效

  在以往的生字教学中,我常常问学生:“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刚开始学生个个踊跃,争相做答,但久而久之,这种刺激的效果越来越弱,部分学生的惰性开始显露。于是,在这节课上,我尝试着换了一种提问方式“你发现了什么?”“你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结果在这堂课上,我又看到了学生按捺不住的兴奋。在读字音时,学生提醒到“庆”是后鼻音,“帜”是翘舌音,“曲”在课文里读第三声。书写时,学生发现了“欢”是左窄右宽,“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这样的学习情景,这样的学习效果只有在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在思维得到了极大激活的情况下才能出现。

  二、整体吟诵的高效

  本诗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自然景物用自己的方式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二是由物及人,十三亿的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如何让学生领悟这部分的内容,我选择了整体感悟的.方式,一起出示这四句话,让学生不断诵读,避免了逐句讲解的支离,避免了诗意美感的破碎。诗是语言的精华,言简意丰,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使读者可以展开各自富有个性的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出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在吟诵中引导学生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入诗境。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诵读中说说“眼前出现了什么景,心中出现了什么物?”同时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各自在说着什么话呢?浪花会唱什么歌?”给学生建立了语言与形象的联系,同时自然地渗透了诵读的方法,即读书的时候,只要眼前有景,心中有物,就能读出感情,达到了整体的高效。

  三、真诚的课堂对话,唤起学生学习的欢乐:

  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真诚的课堂对话能唤起学生的欢乐的课堂情趣。例如:“老师写不好,等会你们写的要比老师好。”“放开声音读,小朋友读书的声音最好听了。”“再读读课文,肯定比上一次好。”“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读正确了,就翘起大拇指,夸夸你的同桌,或着冲他笑一笑。”等,这真诚的语言,唤起学生学习上欢乐多多,童心无限,才使得本课诵读声声,气氛浓浓,才使的以学定教的思想得以落实。

《欢庆》教学反思9

  刚刚度过了愉快的国庆节,余温未消,我们就迎来了——《欢庆》。

  《欢庆》这首诗写得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都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构成了一幅美丽、祥和的图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欢庆”入手:

  出示课题:9、欢庆

  师:什么是欢庆?

  生:就是非常快乐的庆祝。

  师:那我们在庆祝什么呢?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自渎课文后交流:

  生:我们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那祖国妈妈生日是什么时候呢?

  生1:10月1日。

  生2:我们最近放假,就是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生3:我知道我们祖国妈妈今年已经58岁了。

  师:对呀,我们刚刚为我们的.祖国妈妈过了她58岁的生日,那在国庆节的时候,你都感受到了哪些庆祝的氛围?

  生1:我看到我们学校门口挂了横幅。

  生2:好多地方插了好多彩旗。

  生3:我妈妈他们厂门口还挂了红红的大灯笼。

  生4:我看到街上、商场里人很多很多,他们都出来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

  师:那课文中他们是怎么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的呢?

  生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生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生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生4:大海奏起欢乐的歌曲。

  师:是啊,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分别以自己的方式来为祖国妈妈的生日表示祝贺,那你拿什么给祖国妈妈庆贺?

  生1:我要爱护环境,让祖国妈妈干干净净的。

  生2: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妈妈建设的更美好。

  ……

  一个个美好的心愿在孩子们的心头飘扬。

  最后在一张张欢度国庆的图片中,我们的心情一起激扬!

《欢庆》教学反思10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幅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升起的国旗,似乎听见了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1、课文初始,我让学生初读课文,结合课前的复习,以反馈的形式出现。

  我先出示有注音的生字,学生通过自己的拼读很快就认识了生字。接下来增加难度,出示未注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的,给它组个词或用这个词造句,学生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如此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拓展练习的目的.。

  2、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低段教学的要求便是让学生多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欢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因此我采用了课件范读、个人读、分组读等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第一句诗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喜庆的画面?再美美的读这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诗句来理解诗句内容,得到感情的升华,譬如,在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一句时,通过画面展示丰收的景象,正如我们说的“金秋十月,果实累累”,再如“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一句时,让学生看到火红火红的枫叶,这让他们又回忆起了“枫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让学生明白了“火红的旗帜”指的就是“火红的枫叶”,这火红的颜色给祖国妈妈的生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3、针对诗歌的特色,采用了多种方式读,自己读,个别读,赛读,分男女生读,带着动作表演读等等,让朗读变得有滋味。

  在品读理解诗歌内容后,利用课件为四处景物配上图画,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看图背诵前四行。诗歌后四行的教法是放手让学生自读后提出质疑:为什么有十三亿孩子?国庆节为什么是十月一日,而不是其它日子?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顺利地解决了难题。

  此外,诗歌的前四行所描绘的四种景物色彩十分鲜明,还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将这四处景象融于一处,比课件更加直观。

  授新课完毕后,我还安排了拓展训练,设计了仿写诗歌中的拟人句“……奏起……”、“……举起……”。课后,我觉得应该把这一训练放在学习完诗歌前四行之后进行。在语言环境中训练,更能突出主题,考察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