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教学反思

时间:2022-01-09 10:39: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芦花荡教学反思(通用3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芦花荡教学反思(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芦花荡教学反思(通用3篇)

  芦花荡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是,现在的学生能有多少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坚持广泛、大量的阅读呢?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的阅读教学,功利意味特别浓厚,老师是为考而教,学生是为分而读。因此阅读教学是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发现少,教师讲解求同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脱离了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面对一篇篇美轮美奂的文章却只是进行着枯燥的分析、答题、背答案,这样是不可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的。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摸索语言的规律,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下面结合我对《芦花荡》一文的教学,谈谈语文课中品味语言的几种方法。

  联想法。语言本身具有联想功能,而丰富的联想又能丰满语言形象。面对语言,学生能通过联想,把语言所描绘的景物、事件与自己相关经验世界中的事物和思考联系起来。这样就使语言与学生丰富的阅历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因而,在学生联想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干瘪的语言,而是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

  《芦花荡》开头描写环境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句子:“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里的“钻”实际就写出了“白洋淀人民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意志、斗争的力量”。为了引导学生能准确把握这一点,我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也有这样一个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里写小草为什么用了一个“钻”字呢?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由写小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而得到启发,进而展开了联想:这里的“钻”写的不仅仅是苇子,而是写的像苇子一样顽强的白洋淀人民。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中的“飘”字,“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的“找”字等,都可运用联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感受文字创造的意境,进而体味语言的魅力。

  芦花荡教学反思2

  《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子的“英雄的行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重点强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分小组讨论,自主交流成果,我再加以评点。全班讨论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节课中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所以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因为学生习惯了,反正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个别的精彩的师生互动,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芦花荡教学反思3

  昨天和今天教学《芦花荡》,由于我对七年级的教材不熟,不知学生有没有学过小说,教学设计是保守的。第一课时讲了小说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根据三要素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是梳理故事情节。在我看来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当中还是有异议,学生的基础太差,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对我的提示也领会不了。

  不过,教后想想还是我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讲的术语太多,起点定得太高,其实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出表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给课文分段并简要概括段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的讲一下在小说中它们很重要,不仅可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老师心中要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术语),但不能象其它学科一样灌输这些知识,初中的学生主要还是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在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上,两个刚毕业的老师和小段来听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还有就是分析老头子这一个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要是以分析第一、第二段为主,方法是让学生去找喜欢的句子并简述喜欢的理由。分析老头子的形象主要是抓住“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性格核心让学生找文段作出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想学的,应该说多多少少都能讲一点的,但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多,刚开始就是一两个人,到后来举手的人才多起来。这样的课型对老师来说要有深厚的功底,能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比如我问“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感情”时,有一女生回答说“对日本鬼子的喜爱之情”,引得很多学生大笑。当时是一个同学在说,我就追问了一句,没叫她说,她却叫得很响,有点故意扰乱的意思。有老师在听课我就对她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课后我了解到这个女生在班里很特别,是老师眼中的傻子,同学眼中的神经病。但不管怎样我对这一行为不闻不问是我的失败,这种情况在三个新老师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我尚且手足无措肯定是令人失望的。当时我是想教育她的,但从其他学生的不屑中我看出这是一个特殊人物,不用我多讲,学生已有是非判断,所以就错过了。

  第二课时感觉成功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气氛越来越好,积极思维的学生多起来。这和问题的设计和巧妙的过渡有关。两个新老师反馈说举手的学生太少,怎样设计过渡语,冷场时怎么救。小段课后问我怎样听课,听课笔记怎样写。

【芦花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芦花荡》教学反思03-24

芦花荡教学反思(精选3篇)04-25

芦花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05-27

芦花荡的续写作文05-12

《芦花鞋》教学反思06-15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07-18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06-26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精选3篇)05-17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15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