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时间:2021-12-31 14:09:51 日记 我要投稿

读书日记3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日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日记3篇

读书日记 篇1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晓天文地理。但读来读去,心中总有一个结不能打开:他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过不去呢?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后,我还是觉得魏延应该算是三国里的一个悲剧人物了,因此觉得有必要为他说上几句,鸣鸣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见,也希望能一起来谈谈。

  我个人认为,在三国里,魏延是一个深明大义、识时务的俊杰。想当年刘备携民渡江投奔襄阳,刘琮拒不开门,是魏延挺身而出大喝一声:“刘使君乃仁义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并砍死守门将士,要放刘备进城来。因文聘杀出阻拦,且刘备和诸葛亮并不领情,没有进城,魏延只好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后关公战长沙,与长沙守将老黄忠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两人顿有惺惺相惜之意。韩玄欲以外通内连之罪处死黄忠。在关键时刻,还是魏延挺身而出,叱责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然后一刀砍下韩玄的人头,投拜关羽。可见魏延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是百折不挠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功之臣,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还想当然地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要绝后患。这真是无稽之谈!照此逻辑,所有的叛兵降将都应该推出斩首。最后还是刘备出来打圆场,救了魏延。但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却影响了魏延一生的前途。

  魏延在诸葛亮麾下奋勇杀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诸葛亮取了西川,论功行赏时,连归顺不久的马超也被封

  为“五虎上将”之一,而和黄忠一样资格的魏延,却被排斥在“五虎上将”之外。这就大大

  地伤了魏延的心。此其一也。

  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魏延出了一个主意:取道褒中,以奇兵出子午谷袭击长安,一举定秦川。应该说,这是一个大胆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果诸葛亮能够采取和修正魏延的'建议,以主力出陈仓或斜谷,以一部出陇右牵制魏军西援,以奇兵出子午谷袭长安,是能够一举定秦川的。但诸葛亮却过于谨慎,坚持所谓“十全必克而无虞”之道,坐失良机。反过来还讥讽魏延:“你以为中原就没有比你聪明的人才?倘若有人在山中埋伏截击,管叫你有去无回!”结果诸葛亮还是倾举国之兵走陇右大道正面攻击,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自己也累死于征战途中。此其二也。

  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后事时,托付杨仪主持全局工作,将兵法传与姜维。此时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杨仪当魏延闹情绪时可相机处死他。而魏延这边正气鼓鼓的: 论资格,他最老;论功劳,他最大;论文谋武略,他不输杨仪、姜维,而到头来这把年纪,还得听小辈调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举动: 放火烧了蜀军回撤的栈道,扬言要擒杀杨仪。最后还是杨仪和马岱合力斩了魏延。此其三也。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剧性的命运结局,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关系。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诸葛亮却始终对魏延抱有成见,而且还当着魏延的面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稳定的话。无论魏延怎样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魏延心里总憋着一股火,诸葛亮对后事的安排就是一根导火索,当诸葛亮死后就爆发出来。

读书日记 篇2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画地淋漓尽致,使我不得掩卷长思.....

  先来谈谈曹操,大多数人认为他很奸诈,也有人总结了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了他做事周到的特点。“宁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学。但曹操也有优秀的一面,他求贤若渴,看重人才,无贵贱之分,打破了当时书香门第、贵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规矩。

  与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刘备,在现在的社会上,人们都打趣的说刘备是“哭来的江山”,刘备胆小,当年他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下英雄,惟操与使君耳。”可把刘备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备讲仁义,爱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关羽、张飞、赵云都在他帐下听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今......”这就是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再现了赤壁之战的战火纷飞,也为三国鼎立定下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曹操也差点在赤壁之战中丢了

  性命。

  一个国君要想建立一个好的.帝国需要一个辅佐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大臣,这就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事实也证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记、草船借箭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看出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识”可不行,还需要有“胆”,就像赵云,几乎百战百胜,无战不胜,他也称“赵子龙”,他其时也为曹操效过力,但后来归了刘。虽说一代天骄是成吉思汗,但子龙也可以做了。

  我们世纪少年应该具有诸葛亮的“识”,赵子龙的“胆”,这就是胆识。《三国演义》有三绝:义绝、奸绝、智绝。恰恰,关羽见证了义绝,曹操见证了奸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读了这本,《三国演义》,我获益匪浅。

读书日记 篇3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通俗小说作者,他所写的这本书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即为历史演义小说,就有历史、有演义、既要以“史笔”记录历史还要有故事的敷衍、情节的虚构、人物的设计,便小说兼有百年的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感染力。

  《三国演义》的主题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第一,主张“天下归一 ”国家大一统的思想。通过汉末动乱、农民起义、诸侯割据、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描写,揭示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中生乱,乱归于治” 的历史规律;第二,推崇明君、贤相、歌颂刘备、诸葛亮,而贬斥昏庸的汉帝、暴虐的童卓和“奸雄”曹操;第三,赞扬仁、义、忠、信、智、勇等优秀品质。书中竭力表现关羽的义、张飞的忠、诸葛亮的智、赵云的勇等;第四,歌颂足智多谋的杰出军事家,突出“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出奇制胜的战例;第五,封建的正统思想。书中把刘备所代表的“汉家”政权,视为正统,在元代的历史背景下,寄托了汉族人民反抗异族压迫,“还我河山”的愿望。

  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其丰富和生动、精彩、堪称我国古代战争的'形象的百科全书。其特点是:第一,把军事与斗争政治战争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大量笔墨记述和描写战争,用战争解决政治争斗,推动政治斗立性结合起来,构思巧妙,结构合理,每次战

  役,写法不同,各具特色; 第三,写战争时,着重写参与其中的人,着力描写人的性格和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如赤壁之战,写了周瑜器量狭小和诸葛亮的自信与沉稳;第四,注重对战争中各种自然条件和场面的描写,表现的真实动人;第五,写战事的胜负双方觉不简单论其成败智愚,不写败者蠢笨无能,而是以才智谋略衬托胜方的更胜一筹。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极高。主要表现在,第一,风格雄浑悲壮,描写悲剧的时代,连人物命运,也多悲哀。第二,气魄宏大、官渡、赤壁等战争的描写波澜壮阔,铁宕起伏,读来惊心动魄。全书充满阳刚之美。堪称一步英雄史诗,展示了人物的英勇强悍、智慧谋略、一派英雄气概。第三,构思精妙,除了前面分析的将历史的写实与文学的虚构统一成了一个整体外,还将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真实的历史进程统一,以依次发生的几个大的战役为贯穿线索,以斗智做的故事结合的基础。

  《三国演义》让人嫉汉!!!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5-22

读书的日记02-20

读书日记02-23

关于读书的日记09-04

初中读书日记03-11

小学读书日记03-26

有关读书的日记03-05

描写读书的日记11-14

关于读书的日记05-29

街头读书日记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