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周记

时间:2022-02-14 18:17:45 周记 我要投稿

数学周记合集9篇

  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制定一篇周记吧。那么写周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周记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周记合集9篇

数学周记 篇1

  我有了新家,这个新家里有4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地板砖,说起来你们不相信。下面就让我一个个介绍给大家吧!

  在客厅和两个卧室是一种正方形的地板砖,而且是米黄色的。它的边长为60厘米,面积是3600平方厘米。

  浴室的地板砖是银色的,我一看见银色的地板砖,头脑就想着金银!这种地板砖也是正方形的。边长是30厘米,面积为900平方厘米。看见我家的两种地板砖,你发现了什么?

  厨房有两种板砖,一种是在墙上,一种在地上。让我先给大家说说在墙上的.吧,墙上的地板砖是银蓝色,长方形的,长为31厘米,宽为19厘米,面积是589平方厘米。厨房地板上的地板砖是正方形的,淡红色,边长为31厘米,面积就是31×31=961平方厘米,

  哈哈,相信我家有这么多地板砖了吧,如果不相信,还可以来我家看看,我非常欢迎。

数学周记 篇2

  人们往往认为数学教学仅仅是公式公理的解说与运用,其实不然,数学课堂也有其自身特的魅力,以下是我平时教学中的一点经验体会。

  一、明确数学思想,构建数学思维

  随着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提升以及各个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更加深入和普遍,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想,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对于教师来说,他不仅要能“做”,而且需要教会学生去“做”,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对数学学科的整体理解从而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尊重学生的思想,理解个体差异

  以往教育观点老是忽视学生的认知情感,把学生当作承受知识的容器,不断增加新知识,同时又要巩固旧知识,导致新旧积压,新的学不好,旧的学不扎实。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一块地里的庄稼也有高低之分,学生也是如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播种施肥,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不能顾此失彼,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三、应用心理战术,从教入手

  所谓从教入手,最重要的'就是课堂导入,因为导入新课不仅是新的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对旧的教学活动的总结和概括,好的导入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对新知识的渴望也更高,教学活动当然就进行的更加顺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课的类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入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矛盾激趣

  矛盾即问题,思维始于疑问,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一位教师讲了一个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而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怎么会算的这么快呢?正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引出了要讲的等差数列求和方法的内容。

  2.重点、难点设疑

  教材中有些内容既枯燥乏味,又艰涩难懂。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既抽象,又是难点。为了更好地讲解本课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疑问。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也给教师的导入新课创造了良好的时机,无形之中将学生带入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之中。另外教学中也要重视教学的延续性,一堂课的好坏不仅仅体现再前奏合过程,结尾也同样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升华阶段。

  曲尽而意存,课完而回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性,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又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体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而作者却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教学如此,则二者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课堂教学作为一门无形的艺术,有其自身的发挥空间,如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与知识内容的特点,才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教师用心,科学地将教育教学规律应用于现实的教学之中,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里,感受知识与人文的魅力,课堂教学必将焕发迷人的色彩。

  四、理性与感性叠加,完善学生的情知模式

  言传身教不只是传递知识和技能,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的关怀,情感的共鸣,传递者站在经验的基础上使学习者感受以往失败的挫折感,同时也有

  成功的成就感,这样的教育才更加有真实性,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进入到理想的情景中,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再失败与成功中崛起,再理性与感性中升华。

  不管是数学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我们的教学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认识教育的新规律并适时地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成效,教育的投入才能真正变为学生的成就,古人云,学而时习之,做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理当为了教学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当然也要时“思”之。

数学周记 篇3

  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我离不开的就是:认知、仔细。可是,实际上我非常马虎,又粗心大意。有些时候,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就是因为粗心大意而看错了提,自然也就是写错了。在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晚上,家长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说:“你就是太马虎不信心,这次一定要用心,做完要认真检查,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就看看手心写的“认真”两个字。”我听了后点点头,心想:手心这俩字我不会忘,我一定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检查。

  开始考试了,从第一题开始,我就仔仔细细的看,认认真真的写,该验算的就在草纸上验算。没到下课时间我就把题做完了。然后,我又重新再检查一遍。自我感觉很好。可是,当聚氨酯发下来以后,我完全看傻眼了,怎么会有错题呢?是哪错了?我仔细一看,原来一到计算题的'的数字写反了。

  通过这次考试,我更加懂得了“认真”二字的重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再也不能做“小马虎”了,要认真,再认真。

数学周记 篇4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不信?今天发生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一种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小学二年级作文《生活中的数学》。”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数学周记 篇5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我们学校以“导学式教学法”为抓手,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指导”和“五落实”,保证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与参与性。

  关键词 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案 学案导学 教学模式

  我们数学组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和误区,现将导学案编写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反思和总结,并结合课程特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原则和实施方案。

  一、导学案编写习题化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拐杖,重在“导”,也就是说,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是导学案的关键环节。绝不是习题的堆积,当然也不是提纲挈领式的简单的几个小问题,更不是以简单填空形式把课本上的内容再现。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方法的好坏,对于学习成绩影响非常大。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学习带来高效率,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想学;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就会妨碍学生才能的发挥,给学习带来低效率,使学生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无力、越学越打怵。二、导学案内容偏难偏多学案的编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目标不能过高,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我们在编写时,往往不考虑“学情”,学习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大增多了教学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难度,每节课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时常是虎头蛇尾收场,这样长期下去,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所以编写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降低难度,减少内容,注意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层次,抓基础、抓主干,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导学案编写形式单一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后进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而我们的导学案不分课型,千篇一律,编写中基本都是题目,并没有教师根据不同课型所设计的问题,根本上没有起到导的作用。四、其他主观方面导学案编写过程中会没有提前准备,匆忙印制普遍,学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心应手,有些导学案不利于学生做笔记,甚至部分学生丢失导学案等。下面是我对导学案编写及教学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学案导学”的定位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实质是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导学案设计的关键,就应当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复习资料于一身的文本,它是在关注老师教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尤其关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导学案还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料。因此,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作以下的改进: (一)改变“导学案”中“知识要点”全是填空的形式,遵循知识的发展过程,增设适量的问题串,把所学知识点编成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参与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降低门槛,删除偏门内容,使得“导学案”层次化、精细化。改变“探讨新知”中只有几个例题形式,而是遵循每个阶层的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能力,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通过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串,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去阅读学习教材,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教会学生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另

  外,把“导学案”中的一些偏难、偏离新课标要求的内容删除掉,使整个“导学案”深入浅出,让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真正做到“堂堂清”的效果。 (三)数学课主要分概念课、命题课、习题课等类型,所以“导学案”应该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而是根据不同课型进行设计。例如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设计引入问题时,要通过一定数量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的感性材料来引入,力求做到从感知到理解,然后选择一些简单的巩固练习来辨认、识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通过变式或变式图形,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新旧概念的对比,分析概念的矛盾运动,抓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形成正确的概念。

  (四)将按教学进度安排“导学案”的设计责任到人,“导学案”的版面格式设计统一,要求提前一周完成,并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中进行讨论,从而达成共识,每位教师要写好教学反思,并不断优化“导学案”;指导学生整理好“导学案”,将“导学案” 整理成册。通过对“导学案”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预习、阅读课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被动学习转化到全程的质疑、释疑、激思的自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体验过程、感受挫折、品位数学、享受成功。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导学案”为学生建立一个平台,把基本知识、技能、能力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小组明确活动目标、规则、责任,成员间相互信任、情感支持、信息反馈,让每个小组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学会倾听与交流,学会谦让别人、尊重别人,乐于分享别人的经验和成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可以增强班集体意识,对班级集体建设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以逐步掌握与人交往、沟通的技能,为他们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3、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编写“导学案”,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使之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再次,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导学案”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就培养了教师的钻研和组织的能力。另外,通过每周的备课组活动,认真研讨教师编写的“导学案”,由于同备课组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不相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通过老师门们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这样就促进了教学相长。总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数学教学的主阵地—— — 课堂,应随着新课标的提出的要求而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我们在实施“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也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案”不仅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

数学周记 篇6

  今天,来了个新的数学老师,她的身材很瘦,眼睛不大也不小,水灵灵的`,嘴巴小小的真像樱桃,她扎了个马尾辫。

  有一天,正在上数学课,我正蹲在课桌的旁边,正在走路的张老师没有注意到我,“哎呦!”我尖叫一声。原来张老师踢到了我的屁股,张老师说:“孩子,你怎么在这里呀?”我吓的心里“呯呯”直跳,我说:“我正在捡东西。”张老师对我说:“快回到座位上去,翻开课本第14页。”我红着脸回到了座位上。这就是我的张老师,她很和善、很漂亮。好了如果你还想了解她,就请来我们的学校吧!

数学周记 篇7

  这周我们学习了周长,星期三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带了剪刀.白纸.毛线.尺子.和树叶。上数学课了,老师让我们拿出一张纸,把树叶放到纸上,描出树叶的周长,这时,我拿出了毛线,围着树叶的周长摆上去,然后,把毛线打开,再用尺子量出毛线的长度,这样就能量出树叶的'周长。从这节数学课上,让我了解了怎么测量不规律物体的周长。

数学周记 篇8

  10月15日 星期三 天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愉快的第九周正向我们悄悄离去。正等待我们的是艰难的`期中考试。在教室里,不像往日那样一锅粥。操场上,不像往日那样欢声笑语。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争取拿到好成绩。

  本周,老师又向同学们传授了新的知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又是怎么一回事……。通过学习,我们又增长了知识。老师像园丁,辛苦劳动,用知识浇灌着我们这批幼苗成长。

  期中考试快到了,我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精神去做,考出好成绩,报答您!

数学周记 篇9

  我的数学老师,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黑眼珠好似水灵灵的葡萄。当某个同学在下面开小差时,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会与那位同学对视,持续十几秒后,他又继续授课。

  眼睛下面,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鼻子,正好与脸形相匹配。

  鼻子的下面,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嘴巴,别看嘴唇薄,但说起话来威力很大,从那里,能说出许多令你“捧腹大笑”的话。

  头的两侧是耳朵,那像数字“3”一样的耳朵与鼻梁共同架起一副眼镜,镜片上总是闪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头发乌黑乌黑的,一根根直竖着,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

  他面部的肤色淡黄,显示出很疲倦的`样子,大概是熬夜工作的结果吧!每当他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肌肉便有节奏地跳起舞来。

  初次见到这位老师,我认为他一定很严肃,时间长了,便觉得他特别和蔼,不像有的老师那样火山爆发,有这样一位老师,我觉得十分庆幸。

【数学周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周记11-08

数学周记07-14

数学的周记05-14

小学数学周记08-29

有关数学周记12-21

数学的周记15篇10-29

精选数学周记八篇09-13

数学的周记(15篇)11-24

数学的周记15篇11-19

数学的周记3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