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1 14:38:4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集锦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井观天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集锦15篇)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

  《坐井观天》是一篇成语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眼光狭小。文章语言优美,对话部分生动有趣,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眼光狭。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寓意。教学难点是:感悟课文揭示的寓意。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1)、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再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阅读课文穿针引线。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出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并理解它们说的话。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基础。(2)体验情境,感悟朗读。设计

  多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并通过读对话,做实验,看动画,述情景,说感悟,并且创造性表演了《坐井观天》,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出感受。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话训练不仅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阅读知识,劝导青蛙;还做了一个假设: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们会谈些什么?从而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2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13课《坐井观天》,本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由谜语导入新课,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以及各种方式帮助识字,摘苹果、开火车的游戏来巩固识字,重点指导书写容易写错笔顺的“还”字,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再让字词进入文本,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学生用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我抓住本课教学重点,让学生从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实现寓意的理解。多种方式的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自制了青蛙和小鸟的头饰,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增加了形象性。

  在拓展时,我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很多孩子能畅所欲言,接着很自然地上升到道理的总结,感悟。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能积极地配合和思考,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但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本来设计在理解“无边无际”一词后,进行一个拓展的说话练习,以“无边无际的”练习扩展词汇,再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但由于紧张给忘了,显然效果没有预设的好了。以后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细小的环节。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3

  我选取了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短小精悍,主要通过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高才能看得远,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整节课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

  1、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导入本课的学习;

  2、在初读课文中,提出问题“本文讲了谁和谁,它们在哪里,在干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比较有针对性。

  3、检查生字词。出示本课生字,接着读词语,最后展示课文中的长句子,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4、在精读课文中,重点围绕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讲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青蛙和小鸟的“笑”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天是不同的。

  5、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思考“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又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教师备好课,学生才能上好课,但是课堂上学生是能动的个体,实际的课堂上是存在生成的。在这节课中,我在讲解生字时,没有给予学生示范性的指导,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此外,上课启发引导学生不到位,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坐井观天”的深层含义。接着,刘老师给予了指导:在学生初读课文前,提的问题应该不超出两个,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记忆力有限,问题太多就会记不住。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4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用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这节课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主要是读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寓意,第二课是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

  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我范读完课文后,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读,没想到孩子们读得很通顺,就连班上平时读书磕磕绊绊的小孙也能读流利,文中生字也被圈划了,并且标注了拼音,于是,进入分角色读文环节,这篇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小鸟和青蛙争论的地点,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写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孩子们先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读文,然后在班上读,比比谁读得有感情,比如第二次对话中,青蛙说:“朋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要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小鸟回答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朗读时应读出小鸟的见多识广。第三次对话中,青蛙笑了,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抓住“笑”字体会青蛙的自高自大,不听小鸟的劝告,小鸟的回答应读出耐心的语气。这三次对话是课文的重点,读好了对话,也就读懂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寓意。

  在练习了分角色读文后,我顺势把课文泡泡语中的问题抛给孩子们: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有的孩子说:青蛙会看到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对小鸟说:是我弄错了,对不起。谢谢你,让我跳出井口看到了真正的天空。孩子们理解了文本,读熟了课文,于是,我就问:谁能课文背诵下来?没想到,居然有好几个已经会背了,而且滚瓜烂熟。

  这节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们愿意分角色读课文,愿意读寓言故事。还有一点是,课文预习充分了,课堂学习效果会倍增,超额完成学习目标。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5

  《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是一则十分趣味的寓言,经过青蛙和小鸟之间简短而传神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生动趣味、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到井边喝水,然后与青蛙发生了争论。小青蛙整天坐在井里,认为天仅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小青蛙不相信,小鸟很无奈,只好想出一个办法,请小青蛙自我跳出来看一看。寓言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仅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寓意,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确实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如何使学生简便愉悦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何使得学生自我悟出个中道理?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做一做——经过试验解决难题

  课文中青蛙说到“天可是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为了孩子们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可是井口那么大呢我让学生当堂做了个小实验:拿出白纸,卷成圆筒状。然后经过这个圆孔看天花板,引导学生说说与平日看到的天花板有何不一样。学生经过动手做实验,深刻地弄清楚了为什么青蛙说“天可是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参与,不仅仅培养了实际的操作本事,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维本事。孩子们在玩中学,乐此不疲。

  二、看一看——利用图画促进理解

  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那么小鸟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无边无际到底是多大?我经过出示课件中的一组画面,并且自我根据画面进行解说。带着学生一齐欣赏了一番小鸟去过的地方,这样学生最终明白了:小鸟见多识广,而青蛙所见有限,目光狭小。我们要学习小鸟,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这样学生就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得到启示、受到教育。

  三、说一说---开拓思维培养想象

  课文中青蛙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认为天仅有井口那么大,自我不会弄错。那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我的错误呢?于是让学生动脑想办法,同时出示课件: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又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做,不仅仅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和领悟,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本事。既丰富拓展了课文资料,又培养了孩子们思维的广阔性。

  四、演一演---主角扮演情景再现

  课文结束后,我让学生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带着青蛙和小鸟的头饰,一个男生扮演青蛙,一个女生扮演小鸟,一边对话,一边配合动作。经过表演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情景再现,使得学生入情入境。

  本课存在的不足:

  1.识字教学还不够扎实。在识字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教学,而不仅仅是认读。

  2.虽然读的形式比较多,可是学生的朗读效果还没有明显得到提高。

  3.时间的分配有些失调,导致前松后紧。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渐渐地摸索到一些寓言故事的教法,当然还很稚嫩,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收获!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6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则故事主要通过写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一问题来展开,讽喻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的人。如何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寓意呢?我的主要做法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从而达到目的。

  因孩子们以前未接触过寓言故事,所以上课伊始,我便将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寓言,寓言的主要特征,让孩子们对寓言有个大体的理解,这为孩子们了解本则寓言买下了伏笔。

  在孩子们通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人物之后,我让孩子们通过看图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再让孩子们借助图画对井沿的“沿”有个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读对话,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展开争论,找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并说说造成它们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原因。讲解时我主要从重点词语入手。我将“无边无际”、“大话”作为理解的关键。通过它们了解课文,穿针引线。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让学生看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从而引导孩子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在学习无边无际的`同时,我还对孩子们进行了ABAC式词语训练,帮助孩子们积累词语。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我先问孩子们什么样的话就是大话,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一下子就说出了“吹牛”一词。我接着问:“青蛙认为小鸟哪句话是吹牛,你认为别人吹牛你会有什么感觉?”从而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孩子们兴趣浓厚,能够较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第三次对话,我让孩子们在读完之后说说造成青蛙看法错误的原因,给青蛙和小鸟一个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很快便有孩子对青蛙做出了评价:固执、不听劝告、自以为是等,表示不能像青蛙一样自以为是。至此,文章的寓意不言而喻。

  在理解文章寓意之后,我并未就此打住,而是让孩子们讨论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不会跳出井口,如果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会遇到什么事?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它不会跳出井,因为它很固执;也有的说它对小鸟的话半信半疑,犹豫了几天终于跳出了井口。孩子们通过讨论,比较准确的把握了青蛙的心理,部分孩子在续编故事时就把青蛙的心理描绘的很细腻。对于青蛙井外的遭遇孩子们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丰富的想像。有孩子写青蛙很感激小鸟,和小鸟成了好朋友,一起生活在美丽的陆地上;也有些孩子写青蛙碰到了人类造成的污染,如被汽车尾气喷黑了全身等,觉得还是井中更好而重回井底;还有孩子写青蛙遇到了种种危险,发出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充满了危险的感慨。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孩子们不但理解了文章的寓意,部分孩子还学会了体验人物心理,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应该说孩子们还是学有所得的。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7

  这学期,我依据教学进度在11月份上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

  上课伊始,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学生通过自读质疑、读中释疑、角色体验等方法体会到青蛙和小鸟当时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的心情。这时,我提出本节课的一个关键问题:“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他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聪明的小朋友,那到底是谁弄错了?”当学生与自己的学习伙伴展开讨论后,集体交流开始了。活泼的黄怡敏第一个站起来说道:“我认为小鸟说得对,当青蛙问小鸟从哪里飞来的时候,小鸟告诉它是从很远的地方飞来的,说明天真的很大。”机灵的金泽泽接着说:“我也认为小鸟说得对,但我的理由和黄怡敏有点不同。我认为是从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的地方可以看出天很大。”胖乎乎的李旭豪早已等不及了,他一边起立一边回答:“我觉的两个地方都能说明天很大,无边无际,小鸟说的对。”沉着的陈曙晖用她那悦耳动听的普通话回答:“我同意黄怡敏和金泽泽的看法,但我还要补充一点。从小鸟飞那么远,飞一百多里地,口渴了也很能看出天很大,否则小鸟怎么会那么口渴呢。”……看着孩子们精彩的交流,我是听的心花怒放。当我正准备顺势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原来是我们班最懒惰的“不做作业大王”陈斌斌。难道他还有自己的见解?带着一丝疑惑,我示意他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话的声音比平时还要小,但“我认为青蛙是对的”这八个字却让全班的每一同学都听得清清楚楚。大家都瞬间寂静下来,同时也睁大一双双眼睛,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视线从陈斌斌的身上移向了我。此时,我看到陈斌斌那一张娃娃脸上有着难以名状的神情。对于课堂上的这类向好学生发言一般倒,质疑学困生的回答的情况,我遇到了很多次。可是学困生敢于发表与好生截然相反的回答,还真是头一次。但我坚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我只说了一句话:“其他同学同意这样的看法吗?”班上那些和我默契相投的孩子,便争相发言,替我“解围”。我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笑着告诉他:“请说说你的理由,好吗?”这个男孩振振有词地说道:“这只青蛙也没弄错,因为它一直生活在井里,它看到的天就是只有那么大,它确实说了它看到的天只有这么大,它也没说错啊。”他一边还用身边的作业本子,卷成筒状朝着窗口望,一边说:“你们自己试试看,天不是也变成这么大了吗?”听完这样的理由,我首先表扬了陈斌斌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然后请他先保留自己的看法,等读懂后面的重点段以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个话题。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因为有这样的阅读动力,让师生更加投入。学生借助有关学习过的资料(一叶障目)突破了教学难点,懂得要开阔自己的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做见多识广的人。这时,我请陈斌斌再来谈一谈他对文中这只青蛙的看法。小男孩情真意切地说道:“我的'想法转变了,是青蛙错了。因为青蛙坐在井底,看到的东西少,它的见识就少,所以才会觉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话音刚落,整个教室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摸摸他的头,看着他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为我们班级有这样敢于质疑的勇敢学困生而感到到高兴。

  上述教学片段,不由得引起我深入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越来越有力,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来分析,我觉得《坐井观天》这次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理念:

  第一、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对自己的阅读总是会有一定的目的,或是凭个人的爱好,或是各自的经验对读物进行选择性阅读,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尽管可能解读的不是很正确,这就要需要我们老师的教育机智来引导学生了。上述教学案例中陈斌斌对文本中青蛙的看法就是他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以教师或其他学生的理解去代替陈斌斌的理解,那必将抹杀孩子的阅读个性。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的同时,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多请学生谈谈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第二、给予学生阅读反思的时空

  所谓“阅读反思”,是对阅读之后所理解内容的回味和再思考,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在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批判后,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具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由于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看待事物往往不够准确和全面。上述案例中陈斌斌刚开始判断青蛙的看法时显然就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候,我告诉他在读懂后面的重点段以后咱们再来探讨这个话题。这样的做法,其目的是给予学生阅读反思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潜心阅读,能深人思考阅读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再一次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读懂重点段落以后,陈斌斌那情真意切的表达就是最好的见证。

  第三、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学生有权利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张扬个性的空间。而老师我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正因为有这样合理的师生定位,包括陈斌斌在内的所有学生才能拥有自主阅读的时空,才能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同时产生个性化感悟,才能有效地展开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才能切实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提高阅读质量。而上述教学案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无法预约的亮点,正是源于师生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8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趣味的童话寓言。经过生动、富趣味味性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理解课文寓意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自我把寓意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不让学生因为难以理解就放弃,也为了学生因为答案得知太易而不动脑,所以我在教授这课时一向想办法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

  在课堂上,我经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经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十分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教学重点段时,我让学生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不一样观点:天仅有井口那么大、天无边无际,让学生找出它们提出不一样观点的理由,并进行朗读。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大话、无边无际、遥远”等几个新词语的意思。经过摆观点、找句子,学生一下子分清谁对谁错。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青蛙产生错误观点的原由,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经过用手做成的望远镜开天花板,你能看见多大?上课时,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书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闭挡住了它的视线,所以青蛙认为天仅有井口那么大。最终,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为了让学生更加有目的的学习课文,所以在课前预习时我和大家一齐背诵了识字4,并且拓展学生的思维,说出更多的成语,让他们明白一般的成语故事都能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然后学生很自然的就带着对于这课的疑问进入了学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简单的理解课文资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那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看似简单的文章中体会出道理?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多读书。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明确目的要求,推荐思考的角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同时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朗读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的要求学生哪个字重读,哪句话必须拖长音或轻读,而是充分的给孩子朗读体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去探索,指名让学生按自我的方法去读对话,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相互比较朗读的效果,自然就能体会出什么样的语气适合这个主角,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经过我随手画在黑板上的简笔画理解“井沿”,并让学生指出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从“一百里”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天的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

  真正让学生理解寓意的突破口,我觉得还是最终两个自然段的`“笑”。“青蛙为什么笑了?”学生的回答虽然各不相同,可是都能道出寓意,“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仅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觉得很好笑。”“青蛙以为自我是对的,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吹牛皮,觉得很好笑。”“那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天天在天上飞,明白天有多大,听到青蛙老说天仅有井口那么大,觉得青蛙很无知,小鸟无奈地笑了。”“天明明大得很,而井里的青蛙看到却仅有井口那么大,还不相信小鸟的话,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虽然学生们的总结很稚嫩,可是经过教师的梳理和归纳,学生在回答“学了这篇课文的你懂得了什么?”难以理解的寓言就顺理成章的从孩子们的口中说,“我懂得了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整天坐在井里看天,而应当跳出井口看看外面,这样才能不被别人笑话。”“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那样就太可怜了。”“我们不能像井底的青蛙,自我明明错了,还不听别人劝告,自以为是。”本课存在的问题:

  1.时间的分配有些失调,前松后紧。

  2.识字教学不够扎实。在识字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认读,有些词语能够在这个环节中理解意思。

  3.虽然读的形式比较多,可是学生的朗读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

  在这节课上我渐渐的摸索到寓言故事的讲法,当然还很稚嫩,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收获。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9

  有一位教师在教完《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说话和写话。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有的说小鸟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田野里稻谷飘香,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白过了;有的小朋友竟然让青蛙坐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教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此时又一位学生举手居然说青蛙跳出井后看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进了井里。

  班里的学生哄堂大笑,教师也打断了该生的话并示意他坐下,竟还说了句:我看你就是那只青蛙!教师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没有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更没有去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这孩子说井里好,肯定有他独特的阅读体验与生活经验,兴许他比其他学生更有忧患意识地从环保的角度去考虑了。另外尽可能地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珍视学生的体验、成果,是尊重学生的第一要素。在教学中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学生的心情、关注学生的态度、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从而关注学生的发展。

  另外,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品词抠句,发掘学生的灵气,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0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课文内容简短,寓意深刻。在备课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二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有限,明白的意思可能用书面语言表达不出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设计备课思路:

  一、运用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是教学。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活动一:尽情的读,读出味道。活动二:畅所欲言,谈出感受。活动三:合作探究,尽情想象。

  让学生尽情的读课文时,我没有局限于不同形式的朗读,而是在读的时候引导学生猜测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不同心理,进而读出文本深层的思想感受。

  在读透的基础,进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尽情的说,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一环节,我以辩论会的形式展开讨论,正确的想法,错误的想法在这里交汇碰撞,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各抒己见,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推向高潮。

  二、将课文的思想内容浸透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来理解青蛙的看法对与否时,我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用书卷成筒状来观察天。来明白青蛙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天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他是坐在井里看天,由于自己的见识短浅,孤陋寡闻,才会有错误的判断。

  在评价小鸟时,我让学生尽情想象,想象小鸟会飞过哪些地方?看到怎样的天?看到怎样的景物?从中明白:见识广,知识丰富,就会有正确的判断。

  通过我的逐步引导,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课文的见解更是水到渠成,思绪喷涌而出,精辟的发言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学生在掌声的鼓励下越说越精彩。

  当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处里的不好,例如,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读的不够尽兴,没有完全读出小鸟和青蛙的情感;在引导学生想象时,由于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想象没有完全打开,只是随老师的指向去想象,没有充分展现个人的想法……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细节上的设计与思考,让每一节课都尽可能的完美。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1

  一、交换角度,学造句

  孩子小造句时常会出现“一呼百应”的现象。如果一个学生说“花儿好看”,那么后面的孩子就是“草儿好看”、“树儿好看”……不是这种通病,要么句子内容干瘪。我在指导造句就“对症下药”,防治这两大通病。在指导“无边无际”造句时,先让孩子们想想哪些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孩子们想到了大海、草原、沙漠、天空……于是我说你能选一个地方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吗?然后我先说一句;“骆驼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行走着。”于是孩子们也学着我的句子说起来。“小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飞着。”“小马们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孩子们的句子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好,一个个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套出来的。于是我又说:“我还会说得跟别人不一样,你行吗?”孩子们思索之后,一个个崭新的句子蹦出来了“骆驼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寻找着水源。”“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游得小鱼我认识。”“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航行是非常危险的。”“牛、羊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悠闲地散步。”这时我把手中的蘑菇纷纷发给孩子们,并说能在句子后面加上问号或感叹号吗?领到奖品的孩子们极度的兴奋与活跃。一只只小手举得更高“你见过无边无际的大海吗?”“看!一群可爱的白鸽正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呢!”……一个个美丽的句子从孩子们嘴里蹦出,课堂上洋溢着快乐、兴奋,眼睛里闪烁着灵气、智慧。

  是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兴奋下,丰富的情感被激发才会有表达的强烈欲望,然后引导孩子们多角度思考,进而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体现儿童的情趣,更反映儿童的'思想。我们要以文本为依托,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情绪,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

  二、联系生活,悟寓意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到得少知道得少,还自以不正确的。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体会这个成语的寓意那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正如课文中的“青蛙”是非常片面的。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支持者和帮助者。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

  无边无际造句之后,我说孩子们小青蛙听你们说外面那么好,他也想跳出来看一看,于是我把青蛙图片从井底贴到了井口,又说青蛙跳出井里会看到些什么呢?让孩子们想像说话,孩子们从池塘边说到果园里,从果园里说到公园里……想像力非常丰富,这时我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么美丽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么不知道?“因为它哪里也不去?”“你想像它那样吗?”“我可不想,我要像小鸟那样。”于是我的手偶青蛙出现了,低下头说:“小朋友,我知道错了,可是我怎样才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呢?快帮我出出主意吧!”“我建议你多看书。”“我说应多走走,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情。”“多听听广播,多看看新闻。”“遇到事情,多试一试,多想一想。”“对孩子们,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做,那么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瞧,孩子们说的,不就是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吗?虽然他们没有说出:“不要做目光浅、狭隘的人“但从他们的话语中不难看,孩子们已有所感悟,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2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

  本课计划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和初读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第三课时朗读背诵,练习巩固。理解课文时,我这样安排: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研读感悟——演读入境——拓展延伸。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课文视频,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知道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印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其次,在学习课文中,我主要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还让学生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抓住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飞呀飞,飞过了哪里。让学生仿照句式说句子。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后,用“因为……所以……”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进行对话表演。

  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

  不足之处:

  1、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够。在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思考回答,自己就先给答案了,以后要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2、训练说句子时不敢放手。如:在说_____无边无际,打得很哪!这个句子时,我出示大海、森林、沙漠、草原这张图片让学生看图说句子,应让学生想想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3、没有关注到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我没有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这是一个老师不该犯的错误,在以后的课堂中都要把每个学生当做主角。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愿意去学、在快乐中学。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3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课文资料简短,寓意深刻。在备课的时候,我研究到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有必须的困难,并且二年级的学生表达本事有限,明白的意思可能用书面语言表达不出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设计备课思路:

  一、运用了余映潮教师的板块是教学。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尽情的读,读出味道。

  活动二:畅所欲言,谈出感受。

  活动三:合作探究,尽情想象。

  让学生尽情的读课文时,我没有局限于不一样形式的朗读,而是在读的时候引导学生猜测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不一样心理,进而读出文本深层的思想感受。

  在读透的基础,进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尽情的说,说出自我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一环节,我以辩论会的形式展开讨论,正确的想法,错误的想法在那里交汇碰撞,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各抒己见,将自我对文本的理解推向高潮。

  二、将课文的思想资料浸透在授课的过程中。

  经过引导学生来理解青蛙的看法对与否时,我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用书卷成筒状来观察天。来明白青蛙站在自我的立场来看天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他是坐在井里看天,由于自我的见识短浅,孤陋寡闻,才会有错误的确定。

  在评价小鸟时,我让学生尽情想象,想象小鸟会飞过哪些地方?看到怎样的天?看到怎样的景物?从中明白:见识广,知识丰富,就会有正确的确定。

  经过我的逐步引导,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课文的见解更是水到渠成,思绪喷涌而出,精辟的发言引来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学生在掌声的鼓励下越说越精彩。

  当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处里的不好,例如,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读的不够尽兴,没有完全读出小鸟和青蛙的情感;在引导学生想象时,由于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想象没有完全打开,只是随教师的指向去想象,没有充分展现个人的想法……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细节上的设计与思考,让每一节课都尽可能的完美。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趣味的寓言。它以短小、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一样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一样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我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主角中体验,在朗读中悟理。

  经过主角朗读、换位体验,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主角,读中悟理,体验生情,思想感情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自然而然诱发的情感与文中蕴涵的情感相互碰撞,就是主角体验,就是生本对话。在主角体验、读中悟理上我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做“井”体验。抓住青蛙说的“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小朋友做“井”体验,请他们用纸卷成一口井,到“井底”看一看,天花板有多大。学生看到了“井口”大的'天花板,才明白视线被“井壁”遮挡了。然后课件出示青蛙在井底看天的直观画面,伴有音乐:此刻我们跟着小青蛙到井底看一看,你看到的天有多大?让学生边看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最终得出:青蛙坐在井底看天,视线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只看见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看到的天仅有井口那么大。经过做实验、下“井底”使学生明白青蛙弄错的原因,感悟了寓意。

  2、抓两个“笑”字揣摩。青蛙“笑”了,它笑谁?笑它什么?一个“笑”字引出了青蛙的自大,他自以为是,一点也听不进小鸟的话。经过对“笑”字的揣摩,学生明白了,不听劝告、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是导致青蛙弄错的原因之一。小鸟的“笑”引出了青蛙的无知、孤陋寡闻。小鸟的真诚也跃然纸上。再经过惟妙惟肖地朗读,把青蛙的自以为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学生也就自然能跳出文本,再现文本了。

  3、在劝说中深化,在想象中悟理。青蛙坐在井里,不明白天有多大,它说天仅有井口那么大,这是能够原谅的。可是当小鸟告诉它天是无边无际的,它还是一再坚持己见,顽固不化,那就不应当了。你能劝劝它吗?“青蛙,你呆在井底是看不清楚的,你要到陆地上去看看。”“青蛙,把事情弄清楚了,别轻易下结论。”“青蛙,你还是跳出井口看一看吧,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教师说:“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青蛙听了你们的劝说,还真的忍不住了,你们看——(课件演示青蛙跳出井口)青蛙最终跳出来了——哇,它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听,以下是学生的回答:

  ——哇,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小鸟,我错怪你了。

  ——哇,天可真大!多谢你,小鸟,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远蒙在鼓里,永远不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

  ——我坐在井底下不明白天有多大,跳出井口才晓得天这么蓝、这么高、这么大。

  ——啊!天湛蓝湛蓝的,花儿五彩缤纷,小草碧绿碧绿,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多谢你,小鸟,你让我大开眼界。我还要去看看另外的地方!

  在想象说话中,学生进一步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

  4、主角朗读。这节课的朗读我引导学生担任青蛙和小鸟的主角,“谁愿意做小鸟,把这些话说给青蛙听——”“谁来做一回小鸟,对青蛙说——”“谁来告诉青蛙,让它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中,在教师语言的诱导中,自然而然地成了“小鸟”、“青蛙”,读得入境,读得入情!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4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但是这一寓意,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但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通俗的启发谈话的方法导入新课: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说给咱班小朋友听听。让学生理解很多的成语故事。从而引出“坐井观天”,告诉学生它也是一个成语,《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中。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用手工做的纸筒,观看黑板,比较比平时看到的黑板有什么不一样呢?为学生创造体验,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问。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学生们做的不亦乐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部分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充分。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5

  思考、准备了两周的公开课,在孩子们的积极配合下,终于上完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积极,气氛很活跃,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状态。

  课堂的成功原因我反思有这几个方面:课堂准备较充分,思考内容较全面,孩子们也比较配合。相信他们通过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课堂,也能学有所获。当然,课堂中还有许多没完成的任务,不足的地方也还有很多。

  1、低年级的孩子有背天书的习惯,再记词语时候有时候只是简单的背诵下来了,并不是真的'掌握住了,同样的词语,打乱一下顺序很可能就不会读了,所以再以后的教学中再词语检测的时候,可以尝试点读,挑词语来读,不能一味的按顺序读。

  2、交流识字方法的时候可以在交流一个生字之后用设备上的白板笔圈住一个,避免丢字漏字。

  3、导入基本顺利,最后出示课题后,“井”“观”字书写后的展示环节,过程中鉴于对设备的不熟悉,展示不是很顺利,浪费了几分钟时间。以后要对教学设备多熟悉,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简简单单的课堂过去了,值得反思的地方却有很多。希望通过反思、实践,可以让它更丰富。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7-09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7-05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0-14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7-05

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3-26

语文《坐井观天》课后教学反思03-26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5篇)03-22

《坐井观天》语文教学反思03-21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5篇)03-21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