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2 13:56:5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颐和园》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1

  我思想,我是一只不甘于在一朵花里就满足半生的蝴蝶。于是我在释迦的菩提树下许下了一年的生命,寻找世界的美丽。——沈从文

  或许,我就是那只不知满足的蝴蝶,总想着努力地蜕变,不断地追寻。从抽到课题的那天就开始了紧张而又烦琐的准备工作,总起来说经历了三个过程。

  一、知识的积淀阶段:

  陈科长说得好:“要想把一节课教好,首先得先把它读厚。”因为本节课是写景文章,怎样将《颐和园》读厚,我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将本课熟练的背诵,在对课文资料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开始忙着查阅有关颐和园的文字介绍、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利用接近半个月的时光了解颐和园的历史风云与建筑风格。浏览了上万幅相关图片,下载了200余张精彩画面和十多种有关颐和园的不一样视频资料,同时也做了超多的笔记,对颐和园有了必须的了解后,开始翻阅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参考,利用网络将有关《颐和园》的教案设计汇集在一齐,仔细阅读并整理他们课堂上的'精华部分,为备课做好前期的知识储备工作。

  二、教案设计艰难的摸索阶段:

  教案的最初设计,我只注意到怎样让这一节课上厚实,整节课的教学过多的'渗透了课外资料,老师讲得过多,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总起来感觉到老师教得十分辛苦,而学生也学得十分被动.之后,在反复揣摩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对长廊与昆明湖的学习感悟上,同时将这两处的教学重点落在对长廊的长和美以及昆明湖的美学习感悟上,最后,经过反复比较,将①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②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儿痕迹。确定为本节课学生品读感悟的重点。但是,试讲了两次之后,总感觉课堂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尤其是在学生这方面,依然十分被动。

  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学校里刘淼老师的一句话,我觉得对自我启发十分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就就应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谈,教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引领着他们更深层次的感悟。怎样设计才能够让学生大胆地谈?在自我的引导下让他们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一开始,我觉得自我十分迷茫,不知该如何去处理。在经过多次修改、两次试讲后,我把学生大胆说这一环节设计在学习每个景点的初读感知之后。那让学生透过老师的引导究竟要到达哪种状态,透过什么形式让学生品读感悟重点句,又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感悟长廊的长和美这一环节上,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初步感知后都能够说出长廊长、美的特点,于是就设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词汇归纳总结长廊的特点,然后大胆放手让他们将自我总结出来的词语板书到黑板上的长廊中,教其他同学在书本上做好批注。怎样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廊的长呢?透过出示相关的图片,和他们合作读“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让学生带着自我独特的感受再多次品读这一句。而对于长廊的画美这一句的处理,我分别出示三幅图: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牛郎织女让学生猜,目的是提高参与度,点燃学生的热情。之后透过老师的描述,让学生感受14000多幅这么美的画连续不断出现的美,再次品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但这远远不够,因为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和最长的长廊,就应让感悟提升到更高一层次:让孩子们为我们的长廊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同时读出自我的感受。

  对昆明湖静的感悟上应当说是煞费功夫,尤其是对“滑”字的品味上。以前实施过多种方案都不尽人意。怎样既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它的静,又能够较好地感悟呢?最终,我选取将“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儿痕迹。”中的“滑”字错打成“划”,让学生先自我发现,然后根据理解谈哪个字更适宜,之后教师让学生做“划”的动作来感受,要想让船划动就得用桨使劲划,这一使劲就会把这么静的湖面给划破了,就把这像镜子似的湖面给划坏了,而这样“滑”过之后才会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在比较中,联系上下文就不难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自我刚刚感受到的朗读昆明湖的美,这只是到达对语言文字简单感知上的读,并不能够让孩子身临其境,透过精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亲身感受昆明湖那种静,那种美,在此基础上的品读感悟就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了。

  说起这节课的板画设计,有三大功效:一是帮忙学生了解颐和园各个景点的位置;二是让学生与老师同台板书,充分体现平等与合作;三是在学生当小导游一环节,帮忙孩子回忆整节课,引导孩子明确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述的写作方法。

  三、参赛课堂反思:

  应当说这一节课,上得比较顺利,无论是学生的配合上,还是老师的发挥也都算得上正常。整体感觉学生的素质十分高,因为与他们见面比较晚,又赶上要上兴趣活动。只用了半节课的时光让他们预习,而第二天课堂上学生的品读感悟不但没有丝毫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多处完成得十分到位,学生的品读领悟潜力很强。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自我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仍有欠缺:

  1、引导孩子对昆明湖静和美的感悟提升能够再高一个层次。

  在这一个环节,我只是将孩子们的品读感悟预设到感受到美和静就能够了,如果透过引导孩子们恰当地想象:如果此时,你正坐着一叶小舟畅游在这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欣赏着两岸如画的风景,情绪怎样?带着你的感受,咱们再读——如果将这种感受提升到情绪美上,学生品读起来必须会有更有味道一些。

  2、对学生评价语言不够适时,到位。

  记得在让学生谈自我沿着长长的堤岸看到了什么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湖中心小岛上的宫殿很美?我愣了一下,因为她的回答似乎离我的“标准答案”很遥远。因为我记得,文中只是说: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感觉到那里的树多才适宜,于是,我并未对她的回答做一评价,而是引导她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树木的繁多。其实,当时我就应轻轻地问一句:你是怎样明白这座宫殿必须很美的?引导她联系自我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感悟来谈自我的想法,同时就应不忘称赞她一句:你真会读书,是一个富于想象的女骇。但是,我却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实不就应。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这一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自我成长的轨迹,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三维整合”的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颐和园》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感受颐和园的美。进入正题后,我直奔重点,让学生找出作者描写颐和园景物的段落。《新课标》在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句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基于这一要求,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从一些词句中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比如:从“耸立”中体会到佛香阁的高;从“滑”体会昆明湖静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按照赏析词句法、结构梳理法、情境体验法、朗读体会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赞美以及流露出的一种民族自豪感!课文分析很到位,学生读得也很不错。

  不足的是最后结尾时,感情升华完了,就是文章总结不够好。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完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后,没有及时总结:颐和园就只有这些美丽的'景物吗?学生们会很自然的读出最后一段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升华感情——是啊!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进而了解本课的结构特点——总、分、总。这一环节是我预设好的,但是因为心里一直强调自要做到最完美,一急竟把它给忘了,还是自己心理素质不够好啊!

  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了解移步换景法。这一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太好。课的最后以总结性的话语问:“同学们,本篇课文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游览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学生们都能很好的找到“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是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上下来,就是昆明湖”。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一一出示,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了解本课的写作特点移步换景法。但是这样讲解效果不是很好,这样的教法过于平淡无味。议课时,梁自娟老师建议:如果把开头的情景朗读视频在讲解移步换景时播放,学生边看边听老师讲解,理解移步换景就是按照浏览的先后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描写。极致到位的点评!想想也是啊!人让学生根据情景朗读感性的认识移步换景,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对这一写法的了解。

《颐和园》教学反思3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游记。作者按照游览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今天我讲的是《颐和园》第一课时,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堂课学习什么,干什么。然后紧跟学习目标,老师设计的课件展开学习。最后拓展延伸。我在导入课题时播放了歌曲《北京欢迎你》,从而燃烧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动力,从整堂课来看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

  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备课时我搜集一些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如颐和园的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一些美丽图片。课堂上这些图片让学生大饱眼福

  课堂中的不足,课堂上缺乏朗读,学生没有从读中去感悟颐和园的美,从而知道本课的写作顺序。教学设计还需要精心设计,能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为主的教学,这些还有待于我以后努力学习。

《颐和园》教学反思4

  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

  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是了解并学习本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现在,我将个人教学反思叙述如下:

  一、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师生互动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景物没有感性认识。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还要求学生回家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然后把师生共同搜集的资料制作了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教学时,让学生边游览边谈体会与感受,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如临其境,对颐和园的景色优美就有了具体、形象的主观感受,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利用课件,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感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千万不可忽视与互动学生。

  二、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时,我充分以网络引导,让学生观看颐和园的录象,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精读课文,升华学生情愫。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我重点设计了“读景”这个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运用了看、听、读、比划、说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听录音、看影碟、看图片等教学手段与朗读教学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

  同时,我还精心设计了比较训练,指导划重点词句,引导复述课文,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特别是所设计的小导游选拔赛更为全堂课增色不少,竞赛的'激烈,情境的优美,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在游览的愉悦中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锻炼了学生的胆量、竞争意识。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四、不足之处:

  1、学生开展研究和体验的时间不够充足。

  在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时,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喜欢哪句就认真地读哪句,并把体会在小组中交流。思路快的同学都能很快地找出喜欢的句子并在小组中得以交流。然而思路慢的同学还没来得及在小组中交流,我就已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给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遗憾。

  2、学生读的深度还不够。

  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文中的三大景点都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和剖析。本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我才猛的意识到学生读得不够深。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文章,学生能融情于景,那么教学效益会更理想的。

  另外,我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总之,这是本人关于阅读教学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实践,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有待各位领导同仁的批评指正。

《颐和园》教学反思5

  1.本文描述的颐和园是按照游览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变换场景,并且写得很有特色。

  正文从走廊的景色开始。笔者首先从整体介绍中把握“龙”的特点,然后把握每个横台上彩画的特点,介绍材料,最后把握走廊两侧宜人风景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之后,写下了万寿山的风景。本文从山脚上、山脚下、山脚前、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最后写下昆明湖的风景。本文主要介绍十七孔桥。正文开头总结了颐和园的美,最后写到颐和园到处都是看不见的美丽风景。开头和结尾呼应,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结束后,我有以下感受: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颐和园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组织者和良好伙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始终是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

  2.我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对话环境

  教师主角的转变使我从课堂上的“独白”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对话者”,从学生与文本精神对话的“权威”转变为“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觉醒和鼓励。在教授颐和园课文时,我充分受益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新的课堂上,我展示了学生们在颐和园的照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播放了《颐和园》的现场视频,先后三、四次将学生带入“情境场”,它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材料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视觉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达到了和谐的对话。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和引导学生理解每一篇课文的材料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他们钓鱼”。在准备这篇课文时,我提前有了一个想法。在教学中,我会首先帮助学生行走,也就是说,老师会引导学生体验走廊的长度和美丽,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万寿山部分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学习。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之后,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章的美。这样,学生们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在昆明湖17孔大桥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支持性的再次行走,在后来的学生中间学会行走,最终学生个体独立行走,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教人钓鱼。我认为这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颐和园的文本是观光文本。它不仅美丽,而且在写作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之前,我设想学生能够充分记住课文的材料,并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表达。因此,在讲座中,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我学习并设计了学生可以做小导游的情境。然而,由于时间的原因,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融入导游的主角,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

  5.注重文本表达形式的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课堂模式增多,教学过程活跃,但一些成功的汉语教学经验也被抛弃了。例如,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体验。阅读教学只注重材料理解而忽视写作指导的现象依然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例如,全文首先总结,然后划分最后总结的写作方法,以及把握第二段写作特点的写作方法。我目前的经验是,如果我能进行一次小的练习,学生们将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不幸的是,没有时间练习这支笔了。

《颐和园》教学反思6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乌市第三十小学 杨蓓蓓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会认读“颐、耸、阁”等生字,理解“横槛、堤岸,神清气爽”等词语,初步了解“游览顺序”。

  2.学习“长廊”、“万寿山脚下”两处景点,感受景物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不同的描写方法和观察顺序。

  3.感受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恢弘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动词掌握“游览顺序”中移步换景的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景物的不同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根据景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1.大家出去游玩过吗?都去过哪?

  2.如果大家出去游玩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叫做“游记”。【板书:游记】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游记。我相信,学完这篇游记,对于大家怎么来写游记会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二、揭题导入:

  1. 这篇游记的题目叫做《颐和园》。(课件1出示课题)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这个“颐”字。【板书:颐和园】。一起来读课题。

  2.析题意,简介颐和园。

  (1)知道这个“颐”字是什么意思吗?(课件2出示字意选项) 颐:①面颊;②养,调养(身心);颐养天年。

  应该选择哪种字意?(第②种)

  (2)谁在这里调养身心,颐养天年呢?(慈禧太后,皇帝)

  (3)这颐和园是北京西郊的一个清代皇家园林。园内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令人流连忘返。

  三、初读感知:

  1.那课文到底是怎样将颐和园内的景色描写下来的呢?赶紧打开课本P87.

  2.课文都预习过了吗?谁能告诉我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3.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我读1、6自然段,四个小组分别读2、3、4、5自然段。准备好了吗?好!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这一篇游记。

  4.听出来了,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不错!在这里,老师有几个生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的。

  (课件3出示字词):横槛

  (1)指名认读,请他当小老师领读。(课件3出示生字):堤

  (1)谁能把这个生字读准确了?指名读,齐读。

  (2)你在哪里看到过堤?堤就是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3)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两个难读的生字读一读。

  5.咱们一起读过课文了,那作者笔下的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公园?你能从文中找出明确的语句告诉我吗?(引导学生找出第1、6自然段)(课件4出示这两个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6.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开头出现了一句,结尾又出现了一句与开头照应。老师告诉大家,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或者“首尾照应”。【板书:首尾照应】同学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采用这种写法。

  四、梳理文脉,学游览顺序:

  1. 同学们都挺会读书的!那接下来,拿起你的笔,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横线划出交代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

  2.指名交流,(课件5出示找出的四个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依照作者的旅游路线,你能找到作者游了哪些地方吗?(课件6出示红色突显地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随机板书:长廊——万寿山——

  昆明湖】

  4.总结规律:就这样带着你走,带着你游,观赏各个景点的写作顺序为游览顺序。【板书:游览顺序】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做好批注。

  5.我们再来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整个游览顺序。

  6.现在,老师再把我们刚才对颐和园总印象的句子分别给他加在首尾。(课件7出示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3)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5)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7. 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男生读首尾句,女生读中间交代游览路线的句子。

  8.好,你看,开头和结尾都有了,中间的游览顺序写得也很清楚了。我们游览的文章就这样写,行不行?

  9.对啊,文章要写得生动,不仅要写清楚游览的顺序,还要把景物描写具体。【板书:景物描写】

  五、品味语言,学景物描写:

  (一)走进长廊

  1.那接下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景物。我们的第一站是——长廊。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个长廊到底是怎么样的?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词句,可以做上记号。开始吧。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长廊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4.学生讨论交流。

  (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A.自由读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长廊的什么特点?(长)

  B.从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这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还有呢?这长廊到底有多长啊?(点出数字)找得真准确!七百多米长,咱们这教学楼前面的走廊大概100米长,哪位同学帮老师算一算,得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走廊啊?对啊!7个!长不长?让我们来读这句话,体会它的长!

  C.教师小结:这句话用了具体的数字:七百多米,273间,把长廊的长形象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以后,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来,再来把这两句话来读一读!

  过渡:你还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A.这句话能让人感受到这个长廊很美!

  B.谁知道横槛是什么意思呀?课件出示“横槛”。

  C.横槛上都画着什么呀?仅仅是这些吗?你从哪里知道并不只有这些的?对啊,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动画。你从横槛上的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D.喜欢这些画吗?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仅仅喜欢还不够,这长廊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啊!你们该不该感到自豪呢?那再来读一读!

  过渡:长廊横槛上的画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你还觉得长廊哪美?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A.我么一起来读一读。神清气爽什么意思?对啊,站在这里,感觉空气特别清新,顿时身心愉悦。咱们再来读一读。

  5.师总结:这就是又长又美的颐和园长廊。让我们再来把这描写长廊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二)抬头望万寿山

  1.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此时,作者抬头望到了什么?(佛香阁,排云殿)

  2.瞧,这就是颐和园的佛香阁。这跟你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什么很像?(塔)

  3.课文是怎么来描写佛香阁的?课件出示句子: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4.你体会出这是一座怎样的佛香阁?(闪闪发光)这就是闪闪发光的佛香阁。咱们再来读一读。

  5.排云殿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6.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排云殿啊?(金碧辉煌)瞧,这就是金碧辉煌的排云殿。一起读这个句子。

  7.站在万寿山的脚下,我们看到了闪闪发光的佛香阁,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排云殿,感觉气势是如此雄伟!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

  六、总结:

  (结合板书)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走访了长廊,感受到那是一条又长又美的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我们被佛香阁和排云殿的雄伟气势所震撼。那作者笔下的昆明湖又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我们下节课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游赏!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游记

  首尾照应

  游览顺序长廊—— 万寿山 —— 昆明湖 景物描写长、美 闪闪发光

  金碧辉煌

  教学反思:

  《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课文开头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的设计意图即是要以课文为载体,用阅读教写作。通过句子的提炼来渗透文章是按“游览顺序”谋篇布局;通过语言的品味来感悟景物描写的不同方法。一课时的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颐和园》教学反思7

  一、媒体的运用。

  课文是一篇游记,描写的是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鉴于学生在学习中对长廊以及石狮子了解的需求,找了一些图片加以补充。这些图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了长廊,特别是长廊上的画。通过图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石狮子的时候,也安排了一组石狮子的图片,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图片让学生在介绍的时候也有了比较直观的印象,因此学生在介绍的时候也比较具体。在这课文的教学中,媒体的运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语言训练点的落实。

  在教学中,安排了几个语言训练点。一开始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地方,并简要地说说那儿景物的特点。以及在教学时一个贯穿整课学习的填空,使学生将文本的语言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从而也使文章的重难点得到了突破。在学习十七孔桥的时候,也安排了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十七孔桥上千姿百态的石狮子,这既让学生发挥了想象,也锻炼了学生的说话。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十七孔桥的时候,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石狮子。这时,教师出示给学生的一段课外描写石狮子的文章,如果出示的时候明确地告诉学生练习的要求,这对于学生在说话练习的时候会有根大的帮助。

  2、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地位。学生在说话练习时,作为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话做出评价。特别是学生在介绍石狮子的时候,如果老师对于学生模仿课外一段话说的时候,教师加以点拨、鼓励,这会激起更多学生说话欲望。

  3、朗读训练。在对重点语句进行层递式训练的时候,要抓住句子的特点。特别是在教学“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清得像一块碧玉。”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昆明湖的静,采取了几种朗读的形式,但在最后朗读的时候,采用了齐读的形式,破坏了昆明湖的宁静。如果此时采用女生读或指名读,则会比较好。

《颐和园》教学反思8

  由于孩子基本上没有去过大草原,所以在上课开始时,我便播放颐和园的风光的视频,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美妙的音乐,仿佛走进了颐和园。课程结束后,以歌曲结束,让学生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时,把课件和课本的配图结合起来运用,效果很好。既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想象景美,又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概括,班内交流,体会出颐和园的美丽。然后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总分总,动静结合,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过渡句等等。总体来说,本课的教学效果还可以。

  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充分。一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不能很好的回答,教师包办的'太多,厄杀了学生的思考。例如,今天让学生们概括课文写了哪些场景时,其实学生的回答也是对的,可是自己却偏要把学生向预设的答案引导,总怕时间不够,结果自己说出答案,这样做是不对的。教师充分放手给学生,教师点拨语言、总结语言应该具有感染力,注重教师的示范朗读。

《颐和园》教学反思9

  我发现自己每次在上课时都是任务很重的,课备得很详细,每个步骤都想得清清楚楚。但我面对的教学对象又是不同的,每次设计的步骤都无法一一实行,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内心就特别沉重,担心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没学扎实。

  在四⑵班上《颐和园》时,我忽然间有点犯傻,在导入时把学生拉得太快了,一时间居然回不到预设的步骤上来,我意识到自己被教案局限了。其实,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要是“形散神聚”就行了,课堂内容的安排也不必面面俱到,灵活的把每个目标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去。

  这节课上得很沉闷,下课以后,林小芬跟我说:“老师,班上的纪律一直不大好,但有时候上课太静也不是什么好事哦。”我一听,觉得这句话好值得回味。

  教案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教师必须根据这些情况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这叫课堂的'生成性。好的教师不仅仅是将教案设计得很漂亮,他还会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效果。你能不断反思,相信教学效果会不断让你自己和你的学生惊喜的。

《颐和园》教学反思10

  《颐和园》是一篇说明文,按照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说明文颐和园教学反思。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总的介绍了颐和园的规模和地位,中间部分分别介绍了颐和园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六处,简略介绍了四处。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就使学生对课文的叙述顺序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了,并且对颐和园有了一个总的印象,那就是颐和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第二课时就具体来感受颐和园怎样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了。在了解仁寿殿这一处建筑时,先出示了殿内部精美豪华摆设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们默读描写仁寿殿的这一部分内容,看看仁寿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旁边做出简单批注,为什么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用笔画下来。对这一处建筑的.了解是由老师带着学习和体会,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另外几处建筑的了解是采取自学的形式,自己喜欢哪处就学习哪处,方法与学习仁寿殿的一样,给出学生自学的时间,学完后同桌互相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同时把课前查到的有关资料向同学们加以补充介绍,教学反思《说明文颐和园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们已具备批注的能力,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对每一处建筑的特点能够找出来,并能体会出课文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语文实践活动2的习作就是选择一处自己印象深的景点进行描写,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掌握了总、分、总的叙述顺序;详写和略写;用数字说明及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等,这些对这次习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原以为学生答不出来的问题,却出乎意料地答得很好。比如:仁寿殿的特点应是充满皇家气派,我事先觉得学生说不出来皇家气派这个词,然而却说出来了。在学习长廊这一部分时,有个学生在没有老师提示的情况下居然说出了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效果良好。

《颐和园》教学反思11

  教学《颐和园》第二课时,复习引入时,学生表现活跃,对答如流,很快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都知道这节课要理解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些景物的特点。逐步引入第2自然段的学习,指名学生读这个自然段后,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划出表现长廊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请学生举手回答时,望向学生,全班60人举手的学生只有8人,叫了3位同学回答问题,也只有一位同学回答正确。学生这种由热情到冷淡的学习态度,令我失去了方寸,我暗自思量:后面的学习怎样进行呢?

  沉思片刻,我先对学生做鼓动工作,要求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再引导、点拨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快,学生基本把老师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我再进行“列数字”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学生都明白了长廊的特点,体会出长廊的美。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逐步高涨起来,我也感觉到自己有一种满足感。

  很快,我在半扶半放中,又进行了第3自然段的教学,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已回到复习引入时的样子,情绪不断地高涨。于是,我在学生热烈的氛围中与学生一起总结了2、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说──读。后面2个自然段的学习由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一节课就这样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学生的表现总是越来越好,授完这节课,我也不禁长叹一口气。我想:课堂教学灵活调控多重要啊!

  这节研究课结束,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许多细节都和初衷有所出入。反思细节,觉得自己太需要学习,太需要交流。因此,真心希望更多的老师能经常与我探讨教学路子,以便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本课教学,设想从以下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1、观看颐和园视频,激发感官导入。

  2、欣赏长廊图片,感受特点, 导读课文,以“三品”教学为主要手段,通过个别读、评读、齐读让学生再次感受特点,使学生学有路子。

  3、学习“万寿山”部分,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万寿山的特点,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让学生当导游,培养说话能力并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反思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具体表现:

  教学时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一步一步推进,牵着学生走。

  二、学科教学目标没能很好实现

  具体体现:

  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上,他们对颐和园美的感受还不全是教与学的水到渠成。

  2、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没有带着他们用心去感受去朗读。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本次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

  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三、培养自主协作,发展学生能力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引导网络驰骋,扩展学生视野

  学生利用互联网、局域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电脑上或写一首小诗,或制作电子简报,或编辑一句响亮的广告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

  我发现自己每次在上课时都是任务很重的,课备得很详细,每个步骤都想得清清楚楚。但我面对的教学对象又是不同的,每次设计的步骤都无法一一实行,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内心就特别沉重,担心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没学扎实。

  在四⑵班上《颐和园》时,我忽然间有点犯傻,在导入时把学生拉得太快了,一时间居然回不到预设的步骤上来,我意识到自己被教学设计局限了。其实,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要是“形散神聚”就行了,课堂内容的安排也不必面面俱到,灵活的把每个目标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去。

  这节课上得很沉闷,下课以后,林小芬跟我说:“老师,班上的纪律一直不大好,但有时候上课太静也不是什么好事哦。”我一听,觉得这句话好值得回味。

  教学设计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教师必须根据这些情况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这叫课堂的生成性。好的教师不仅仅是将教学设计设计得很漂亮,他还会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效果。你能不断反思,相信教学效果会不断让你自己和你的学生惊喜的。

  通过教研组上《颐和园》这一课,我感觉自己在教学中有所进步,有所得益,也引起了许多思考。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朗读,在朗读中才能让学生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成功之处

  一、制作媒体,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对颐和园的文字介绍等,制作了重点段落的幻灯片,利用超链接,当学生说到哪个景点教师就可以自动的切换到那里,在课堂中我始终围绕着主线:“你喜欢颐和园的哪个景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到网上去搜索中国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从国内到国外延伸,去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这样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另外,本课的写作很有特点,在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旁,学习它的写法,尝试着写游学校、游古华园等,结合本单元的作文──写游记,不断地渗透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读的太少,光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然而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只因讲得太细,而时间分配不均精读没有时间,只是粗读,今后逐步改正。

  另外,板书上还要简练,我板书了长廊: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边:十七孔桥,这三个景点都很简练,可在登上万寿山顶我板书成:大半景色、昆明湖、城楼、白塔。其实这里板书得太罗嗦了,不比那么细,只要板书昆明湖就可以了,因为颐和园的2/3地方就是这湖,站在最佳位置佛香阁看景色抓住了昆明湖的静、美,这样才能做到板书简练,记得牢。因此,今后我还要在板书上下功夫,使板书简练、清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颐和园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1、自由读。用心去体会游人的感受。

  2、指名读。

  师:如果你能再读慢一点,游人欣赏、留恋的味道就更浓了。

  3、指名读。

  师:读得太美了。真静啊!老师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吹皱了这一湖清水。

  真悠闲啊!你一定是舒服地躺在船上欣赏这美丽的湖光山色。

  师:同学们,这里能用“划”吗?

  生:不能。这个“划”,划破了湖面的平静,划破了游人的心情。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划”字。

  生:“滑”字体现了湖面的平静,体现了游人的悠闲与留恋,“滑”字说明船是随风而动,随水而动,不是人操作的“划”。

  师:这也是随心而动。

  4、再读,读出“滑”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意境。

  反思:

  按照现在课堂流行的模式,这段上到这里就结束了。教师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恍若置身于文中描述的湖光山色之中,激起他们与作者与游人相同的感受——美。在与文字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下,抛出相近的两个字“滑”与“划”进行比较,品悟“滑”字在文字表达上的妙处。通过品悟促使学生情感的提升,将感官上的浅层美感上升到理性的文字美感和情境美感。整个过程在文字上使学生经历了感受、感知、认知这样三个过程。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教学环节,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效率低。整个环节从切入、展开、收拢到点睛大约花时10分钟,占整堂课的四分之一,可最后的收获在语言文字上只是一个“滑”字,占整篇课文的四百分之一。2、增量少。学生通过学习在情感、理解的读上都表现出了增量。然而在关键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呢?联想平常课堂上学生“情动而辞不发”的现状,我不禁怀疑:这费尽心血得来的一个“滑”字,学生能像作者一样巧妙地运用吗?如果不能,那么我这节语文课教了学生什么呢?

《颐和园》教学反思12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带领游客一起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中和一些景点。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作者先抓住长廊“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景色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学习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许多颐和园图片,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制作课件时我考虑到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如果让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你最想在哪里摄影留念?”来学习的话,课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经过再三考虑,我最终决定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来学习。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样的方法虽然使得教学流程清晰,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我指导学生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的重点朗读。

  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点播这美丽画卷的创造者,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们的伟大,受到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朗读为主,充分调动学生,以读句子、说词语、谈感受来学习颐和园的美,整个教学思路设计得比较清晰,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使一堂课充实饱满而又不显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许多的亮点都舍去了。本课的写作很有特点,在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学习它的写法,如果能进行一次小练笔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遗憾的是这次小练笔没有时间进行。

《颐和园》教学反思13

  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因为与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学生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所以在教学上我先播放了颐和园有关的教学视频,先给学生做一个铺垫,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对颐和园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设定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因此在环节设计上,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颐和园的“大”和“美”,在这样的感受的基础上,再理一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强调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在这些的基础上,再突出课文的3、4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万寿山部分。在重点部分,又穿插一些课堂中的小练习以及背诵、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巩固。

  像这种写景作文,应该是读和悟结合得非常好的,可是在真正教学过程中,我又犯了老毛病,为了上完内容而上课,追着时间跑,没有好好地处理好读与悟,再悟再读的关系。这样所导致的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昆明湖的静与绿的感受不到位,感受不到位,那么后面的再读再说就一个个地脱节了。直接导致后面的“滑”与“划”的区别与好处也理解不到位。

  而且我总是会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性。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总是匆匆讲完,很少让学生有机会能和文本对话,这是大忌吧。语文本来就是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这点,我做得不够到位。在本课中,讲到昆明湖的静和绿时,真该多给学生点时间,放下教学速度,让他们自己带着理解与体会,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

  还有我的备课似乎总是局限于自己设定的框架里,单一的线条感,学生一没按照这样的顺序出牌,就满盘皆乱,用其他老师的.话说,就是喜欢把学生塞进我安排好的步骤中,带着他们往东往西,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方向。

  同时,对于一篇课文,似乎大家都只是流于表面,没有很深层次的去挖掘。我自己没有深层次地去挖掘,学生也没有深深地沉浸在其中。自己总是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懒,都不动脑筋,我想这和老师也有关系吧。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挖掘不深入,只是浅浅地就满足了。大家也只是交流交流词句的好坏,没有达到真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

  还有一些就是本文中的一些知识点没有落实,比如说表示移步换景的句子同时也是过渡句,这个没有好好落实,甚至没有提及。同时,课文第4段是按照方位顺序写的,小练笔也是根据方位顺序,可是这两者却没有适当的提及,适当的联系起来,而成了孤零零的两个孤岛,毫无作用可言,甚至学生也根本想不明白,用不起来。

  不得不说的是我的一个不足,教师语言语调上的变化,可能跟我看的视频有关系,视频中那些老师的声音都是温柔可亲的,不自觉的我也变得温柔可亲了。但是整体的基调不能改变我的声音缺乏抑扬顿挫的事实。还记得上次在我们学校比赛的《掌声》,其中第一个老师的语音语调,教态给我印象很深刻,让我非常喜欢。但是师傅们又说上课要有激情,这个激情具体指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吧!而不是刻意地表演!

《颐和园》教学反思14

  一、交流导入:

  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

  2、导入新课: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徜徉颐和园,尽享它的美。

  二、学习新课:

  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向我们展示了颐和园的美呢?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仔细读文,画出最能表现景物美的句子,反复地读一读,把读书的体会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学生自由读文,汇报交流:

  (一)长廊(抓住“长”和“美”两个特点学习体会)

  (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抓住七百多米,273间这两个数字感受到长廊的长!读出长廊的长。)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另一种花又开了。”(理解“横槛”,观看横槛上的彩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读出心中的敬佩,赞美之情。)

  (3)欣赏长廊视频,感受长廊直观的视觉美。

  (4)学生汇报通过网络了解到的长廊的美。

  (5)介绍长廊在1990年的时候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还被收录到《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学生读出心中的骄傲与自豪。

  (二)万寿山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游览万寿山的时候,分别站在万寿山的哪些地方观察的?观察到了哪些景物呢?哪些句子给人以美的想象?边读边画。

  1、体会作者抓住重点景物来描写万寿山的美。

  站在万寿山的山下往山上看,可以看见佛香阁和排云殿;站在万寿山的山上往山下看,颐和园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看见葱郁的树丛,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向前看,看见昆明湖。向东远眺,可以看见城楼和白塔。

  2、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感受万寿山的.美。

  (1)“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抓住“耸立”一词感受佛香阁的高大;抓住“金碧辉煌”一词感受排云殿的雄伟气势。)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读一读表示颜色的词,体会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特色及古色古香的美。)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A对比句子,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

  ①昆明湖是那么静,是那么绿。

  ②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体会“滑”字用得巧妙。

  C读出对昆明湖的喜爱,并背诵下来。

  (三)昆明湖(重点学习“十七孔桥”)

  作者介绍了昆明湖上的哪些景色?重点描写的是哪一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说十七孔桥的样子,读文中的句子。(看十七孔桥及石狮子的图片,拓展训练,想象石狮子的不同姿态。)

  三﹑全文总结: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游览顺序游览的?

  2﹑作者从不同视角观察,并且抓住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把文章描写得有条有理,生动形象。

  四﹑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一次小练笔。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颐和园》教学反思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多媒体,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讲解,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根据提纲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扩展。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达到优化组合,个别化和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

《颐和园》教学反思15

  《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课文先写长廊的景色。作者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之后抓住每一间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资料介绍,最终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之后写的是万寿山的景色。分别介绍了从脚向上,和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最终写昆明湖的景色。主要介绍了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最终写颐和园处处有美景,看也看不完,开头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教学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2、创立了和谐的对话场境

  教师主角的转换,使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充分利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导入新课时,展现了学生在颐和园的照片,教学过程中,好几次播放了颐和园的实景录像,三番四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到达了和谐对话。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一篇篇课文的资料固然重要,但其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在进行这篇课文备课的时候,我预先有一个设想,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在学习万寿山这部分时,我再放一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经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一样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最终在学习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时,让学生自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又开始的扶着走,到之后的学生之间学着走,到最终的学生个体独立走,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授人以渔,我觉得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所应当着重体现的。

  4、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本事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览性的课文,不仅仅文章资料美,并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的.资料,练习表达。于是,讲课时,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学习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可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使全部学生融入到导游这个主角中,没有真正走到文本中去。

  5、重视课文表现形式的教学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重视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花样增多了,教学过程变得热闹了,可是一些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也被丢弃了。如,读写结合的经验。阅读教学只重资料理解,忽视写法指导的现象还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它的写法。如全文的先总述后分述最终总结的写法,以及第二段抓住特点写长廊的写法。我此刻的体会是:如果能进行一次小练笔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本事。但遗憾的是这次小练笔没有时间进行。

【《颐和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颐和园》教学反思07-26

颐和园教学反思05-01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04-02

颐和园教学反思7篇07-08

《颐和园》教学反思(精选3篇)05-09

颐和园教学反思(精选3篇)10-10

颐和园教学反思(通用3篇)04-26

颐和园教学反思(通用6篇)06-04

颐和园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