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黄继光教学反思

黄继光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3 19:28: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继光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继光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继光教学反思

  黄继光教学反思 篇1

  我今天这节课是《黄继光》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词语,通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品质。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子,体会黄继光的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让学生感受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上完课,总结了一下,做的比较到位的有以下几点:首先,课堂的导入注重了新旧知识的结合、过渡,为下面内容的`展开做好了铺垫。其次,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在指导学生对典型语言的学习的过程,着重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较好的辅助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对革命英雄主义有了更直接、真实的感受。最后作业设计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使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课堂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训练学生读的过程中,照顾的层面不完整。朗读时如果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训练的效果会更好,朗读也容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其次,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安排有些短,环节进行的有些仓促。还有,板书太简单,没有个性化的彰显。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这节课又一次说明了这个道理。一节好的公开课,即使再充分准备,也仍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但遗憾并不可怕,只要正确的认识、对待,相信自己也会在一次次的遗憾中,一点点的进步与成长。

  黄继光教学反思 篇2

  从这节课里我想到,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把机会让给学生,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我今天这节课是《黄继光》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词语,通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写什么”。第二课时主要解决文本“怎么写”“用什么写”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人物的品质,体会黄继光的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让学生感受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上完课,总结了一下,做的比较到位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课堂的导入注重了新旧知识的.结合、过渡,为下面内容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战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知,激发情感,为下面的“读”奠定基础。

  再有,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在指导学生对典型语言的学习的过程,着重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较好的辅助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对革命英雄主义有了更直接、真实的感受。

  最后作业设计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使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课后冷静下来再回顾我教学的一些细节时,我发现,这节课如果能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加强会使这节课更加精彩:

  首先,训练学生读的过程中,照顾的层面不完整。朗读时如果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训练的效果会更好,朗读也容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

  其次,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安排有些短,环节进行的有些仓促。

  还有,板书太简单,没有个性化的彰显。

  我还想说的是即使再充分准备,也仍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但遗憾并不可怕,只要正确的认识、对待,相信自己也会在一次次的遗憾中,一点点的进步与成长。

  通过本次授课,我深深领悟到:重参与,重思维,重创新的课堂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突出重点,又能解决难点,让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黄继光教学反思 篇3

  一、知识、能力——得失相权

  我上的课文是第8册的《黄继光》的第一教时,认真研读了课文后,便琢磨着如何设计这堂课。我把课文中的知识点理了一下,发觉这些知识点太杂、太碎、太乱,一下子便没了头绪,经过再三斟酌,决定舍末归本。第一部分着重体会任务的艰巨,第二部分紧紧围绕“黄继光为什么请求任务、怎样请求和结果如何”去落实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这样思路清晰了,长文章变短了,相关的知识点也变得集中、有序了,能力得到了锻炼,知识点也不会大面积遗漏。

  其实,我们新教师由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和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信心,不敢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总是面面俱到,深怕会遗漏什么知识点,而这样的教学最终的结果是连重点也没有把握住。一堆芝麻,一个西瓜,给你40分钟让你捡,先捡什么?先捡芝麻,可能等捡完了芝麻,早已来不及捡西瓜,而先捡西瓜,多余的时间就可以捡芝麻了。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2+1>1+1+1…。有时候,往往就是这样顾此便不得彼,顾彼便不得此,如果一篇文章仅仅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生字词语、段落大意等等,而没有有效地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那就不该了。如果只重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那也是不足取的,一堂课,两堂课这样做,后果并不明显,倘是总这样做,那这所谓的能力也是空的了。辩证法告诉我们: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那如何来把握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与知识的得失的问题?那就要权衡得失,如果得大于失,则失其所宜;如果失大于得,则得不偿失了。

  二、课堂提问——有无相生

  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人举手,有人不举手,甚至是无人举手,有人答对,有人不答对,甚至无人答对,有人认真思考,有人不认真思考,甚至无人思考等等,这有与无的矛盾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但我们老师往往是见“有”而喜,见“无”而忧甚至怒。在教学第一部分时,我让学生充分自学后,问:你从中体会到些什么?学生中并无人马上回答,不多时,才有零星的几只手。我开始担心起来了,但过了一会儿,证明我的担心时多余的,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有含笑举手,眼眸炯炯的,有频频举手,目光祈盼的,有双唇翕动,温诵答案的……原来刚才这一刻,学生都在思索,都在探究。白居易诗云: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学生中无声,但如果无声中正流动着“有声”,又何愁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之声呢?

  如果问题提得浅一点:上级的命令是什么?为什么任务很艰巨?虽有满堂回答之声,却不足以喜,因为学生无需费力思考,问题的思维价值就不大。问题提得尽管有点深,但只要思维的火花不灭,思想在碰撞,也不足以忧。

  三、问题答案——正反相成

  课堂上,教师提了问,总希望学生回答正确。一般来说,回答正确总比错误要好,但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说,回答错了,未必就是件坏事。有时候,我们就是要善于利用认知上的错误,故意制造些学生认知上的错误。在体会《黄继光》一文中我军进攻时受阻的原因时,我把错误的意见发表在学生之前,我说,我军进攻受阻老师认为是我军战斗力不强。我也像他们分析课文一样说了我的理由(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负伤的同志越来越多了)。很快就有学生来反驳我的观点了,说我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有人谈了像猛虎的厉害,有人说了“扑”字奥妙,有人谈了我军的战绩,还有人说从“压”字可以说明了我军受阻的原因是敌人的火力太凶猛了。我便马上接着问他们从那里可以看出敌人的火力太凶猛了,便过渡到了下一个内容的学习。这样,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显得简单,学生都想寻找理由来驳倒老师,思维便得到了锻炼,记忆也就深刻了。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故意制造他们认知上的错误,对于学生获得对问题的正确的认知,其益处可能要比不经过错误而直接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知所得到的益处大得多。

  黄继光教学反思 篇4

  这篇课文,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黄继光那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的:介绍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和黄继光的身世,让学生明白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在学习课文时就能够领悟到这是黄继光堵枪眼的力量源泉。通过描写英雄本身的行为、语言及心理活动等,来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其中,英雄的行为、语言的描写对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

  教学中,主要抓住这些句段引导学生体会黄继光在身负重伤、没有武器的严峻情况下,毅然地向敌人的火力点扑去,用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眼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采用以指导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明读,让学生更深刻、更好地理解课文,完成了对英雄形象的再塑造。通过上述努力,使学生幼小纯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从而达到陶治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

  黄继光教学反思 篇5

  《黄继光》这篇课文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一个战斗故事,为了战斗的胜利,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们感受英雄气概,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的,但由于年代离学生们生活较遥远,很难产生共鸣。于是我采取了以下几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课前让学生收集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上甘岭战役的有关情况,拉近课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我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感悟,理解人物的高贵品质。如讨论:你从哪里体会到黄继光的顽强?找出描写动作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谈感受,体会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壮举。

  3、课后我鼓励学生收集并阅读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故事,利用综合课开展了一次“抗美援朝故事会”,讲英雄,学英雄,学生自己进行了一场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整堂课的设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读书感受作为研读的主题,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为流动的过程,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适应了学生的需求,改变了以烦琐分析替代学生语文实践的模式。本课的设计以读为本,着力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渗透了读书方法的指导,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课前延伸搜集资料,课中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后延伸,利用搜集的故事开故事会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这节课里我想到,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把机会让给学生,他们会创造性地理解文本。

  黄继光教学反思 篇6

  1、讲读课过程中,体会第九自然段文中两次描写黄继光站起来的作用时,我问:“黄继光站起来几次?”学生们很多人都认为是两次,我当时以为学生们误解了文中的表达方法,但过后想:从全文看黄继光确实站起来两次,如果提问改成:“此时,黄继光站起来几次?”应该不会有那么多人回答两次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一定要凝练、准确。

  2、学生们对于课文重点语句的把握比较准确,比我与预计的还要丰富。这些和学生们在第一课时搜集展示的'黄继光的材料有关。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啊。我为自己学生的进步而高兴。

  战争与和平――《黄继光》教后随笔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朝鲜战争,这一切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它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影响着整个世界。它让我们明白:和平的背后是战争。

  可平时我们是怎么教学生们的呢?无非是强调热爱和平,这当然没错,但我们从未告诉学生和平是怎么得来的,它绝不来源于高呼我是爱和平的,也绝不来源于仁义道理。实力的大小是维护和平的唯一法码。也许四年级的学生太小,不懂那么多,但我们至少应该告诉孩子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使我们的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了强者。

  写的这些,可能有些极端,但这是真理,因为弱者是没法谈和平的,强者不仅来源于实力,更来源于精神。想起那一衣带血的日本人曾指着一艘陈列的旧军舰对其子说:“当我们打败了北洋水师,我们就成为了强国”;我们也应指着插图对学生们说:“当黄继光睹枪眼的那一刻,巨龙醒了。”

【黄继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的反思12-08

教学反思03-25

高效教学教学反思03-31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4-01

平移教学反思04-03

《社戏》教学反思04-03

《青花》教学反思04-04

早晨教学反思04-04

《麻雀》教学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