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6 13:44:0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的分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5篇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

 在《角的分类》一课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学会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在课结束之余,我饶有兴致地布置了探究作业,“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在什么特殊时刻形成什么类型的角?”课一结束,同学们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对策。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老师,昨天你留的作业我们讨论完了。"我定睛一看,吃了一惊!本子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钟表,有着不同的时刻,不同的角度,有的说回去和爸妈商量讨论,有的几个同学聚起来,用量角器量,有的理直气壮地说,是通过计算、观察得出的。于是,一堂生动的汇报课开始了,有的把结果制成了小报,有的设计成了表格……娓娓道来。

  组1: 我们小组来汇报一下,首先××同学家有一个破手表,我们先对它进行了研究,后来得出了形成直角的时刻和看似直角却并非直角的时刻,如形成直角的时刻有:3∶00,9∶00;并不形成直角容易发生错误的有:12∶15(锐角),12∶45(钝角),3∶30(锐角),6∶15(钝角),6∶45(锐角),9∶30(钝角)。

  组2: 我们小组要补充以上小组的结论,我们还专门对180°(平角)和看似平角的时刻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6∶00时是180°(平角),而3∶45、9∶15、12∶30看上去像平角,实际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并非平角,同学们要注意。……

  课后我有这样的疑问:在认识周角这个环节,我们为了让学生感受随着边的张开角是由小到大变化的,在用动画展示的时候,在1800和3600之间稍作停留,让学生判断这时的图形是不是角,猜想一下它大于1800还是小于1800,通过判断想加强学生对“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这句话的理解,为周角的认识作铺垫,让学生知道周角是3600,而不是00,也让学生知道1800和3600之间还有别的的角存在(因为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有很多学生认为1800之后就是3600,中间没有别的角存在)。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并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学生比较好掌握。但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角之间的关系则是这节课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在“大问题”的设计、学生的开放以及知识的系统化三方面有所突破。整节课围绕“昨天大家都进行了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和“你能在坐标图上分别找出其它各个角的位置吗?”两个“大问题”展开,使学生在回顾、思考、交流、讨论、汇报等开放性的学习形式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同时通过在坐标图中找相应角的位置完成对知识的系统化。

  上课前一天,我布置了预习的作业。第二天上课,我主要围绕两个“大问题”展开了本课的学习:一是“昨天大家进行了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二是“你能从坐标图中找到各个相应角的位置吗?”先让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主要突破平角和周角的认识。接着围绕从图中找到各个相应角的位置这个问题,在坐标图上使学生系统理解掌握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第一个“大问题”的设计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第二个“大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商榷了。这个问题第一次设计的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可是,这样的提问范围太大,学生的思考没有针对性,所以交流时学生说什么的都有。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把问题改成了“你能在这幅坐标图中找到这些角相应的位置吗?”可是,问题又出来了:学生因为对这幅坐标图不熟悉或者不明白,理解成了在“图”中找到相应的角。有的孩子说这幅图上有四个直角,有两个平角。本来设计的理解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在图上找角。所以,第三次设计时把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到各个相应角的位置吗?”放在了引领学生找到锐角在坐标图中的位置之后。这样对学生理解题意就有了一个切实的指导,学生明白了是在坐标图上找各种角的`范围,省掉了一些多余的旁枝末节,直接切中了对问题本质的研究,也便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

  反思本节课对于设计“大问题”的尝试,我逐渐明确:设计“大问题”时,一要尽量指向性强,有针对性,使学生知道思考的大方向;二是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对一些不好理解或是可能对学生造成误导的问题进行切实的指导,避免使学生偏离对问题本质的思考。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3

  今天的内容比较少,讲授结束后,我让学生看了一遍书,然后问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或是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一个学生提出:有没有比周角大的角?我知道当然是有的,但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支理解我一时还没有想出来,就把问题给了学生:你们说有没有比周角还大的角?有学生说:周角是最大的,没有比周角大的角了。想了一会儿,有学生说:要比周角大,多转几周就行了。又有学生说:没有,如果超过一周,又要从0开始计了。

  听到这里,我想到在奥运会的跳水和体操比赛,就对学生说,上个月在北京的奥运会比赛,大家看过跳水比赛没有?在跳水比赛时,解说员说的某个运动员跳水过程中在空中转体720度等大于周角360度呢?在实际的生活中,是有这样比周角大的'角的存在的。学生马上就想到了说:体操比赛中也有这样的大于360度的角。

  也不知我这样举的例子是不是合适,请大家看完给我提一提,但我有两点感想:

  一是用学生身边的事来举例说明,学生容易理解,也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是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学生是能够给我们一些惊喜的。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4

  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三角形是最熟悉不过了,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涉及到了三角形的某些知识,所以,在上这一节课时,我就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起点,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我认为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在讲三角形的分类之前我先把学生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引入,总结出分类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进而引出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

  2、复习导入法是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学习新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复习导入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简洁的方法。课始我复习了三角形的特点,这些内容在知识和方法上都为新知的学习做了良好的孕伏。

  3、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觉得“要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力”,我决定只要学生自己能说的、能做的我就绝对不说、不做。整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当充分,并不是留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实实在在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在探索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多次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分类知识,教师仅仅起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4、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观察、推理、验证、归纳。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学生动手操作,把三角形按角分: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起名字。我再用集合的'形式加以总结归纳。然后提出问题:还能怎么分?学生有提出按边分。

  通过测量边的长短,学生把三角形分为三类: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师生共同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教学后又完成了部分概念题,让学生对概念又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既夯实“四基”,又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三角形的分类是让学生用内心创造与体验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与同学之间交流,展示自我的过程。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5

  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两个知识点:认识直角、平角、周角,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会根据图形或度数判断是哪一类角。周角的认识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这节课,我们把“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作为判断平角和周角的依据,是对学生用角的组成来判断角的一个知识提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把这节课分为三个环节进行: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量角,根据角的读数把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并说出各类角的特征。2、认识平角,这个环节我又分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质疑——引出平角——学生用活动角摆出平角——学生用量角器量出平角的读数——探索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教师小结。3、认识周角,这个环节我们也采用了和第2环节相似的教学方法。为了突破认识周角这个教学难点,我们除了设计以上教学步骤还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展示动态的角,和活动角操作来帮助学生认识周角。 疑问:在认识周

  角这个环节,我们为了让学生感受随着边的张开角是由小到大变化的',在用动画展示的时候,在180度和360度之间稍作停留,让学生判断这时的图形是不是角,猜想一下它大于180度还是小于180度,通过判断想加强学生对“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这句话的理解,为周角的认识作铺垫,让学生知道周角是360度,而不是0度,也让学生知道180度和360度之间还有别的的角存在(因

  为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有很多学生认为180度之后就是360度,中间没有别的角存在)。在评课时,有老师指出:增加这个环节有点超纲,给学生增加负担,到底有没必要增加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一个疑问。

  不足:纵观整节课,教学目标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1、四人小组活动还是流于形势,没有实质性的训练,学生不能很好的分配工作量,只是自己做自己的,不能很好的配合,这一点需要向生本教育的老师学习。2、时间控制不好,练习时间不足,量角的那个环节不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应该提前要求学生回家完成,然后课堂上再小组活动按照角的度数分类即可,这样就会节省很多时间。3、在判断180度和360度之间的图形是不是角时,教师没有指着角的符号来提问学生,指向不明,导致部分学生出错,这里浪费了一点时间。4、我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新教师,在语言的组织方面还要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锻炼,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谢谢!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6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教学反思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实际操作出发,让学生自己探索平角和周角,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两个知识点:什么是平角和周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度数;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把这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平角和周角,说说什么是直角和周角?在操作中领会平角和周角形成的过程,让后用我做的活动角

  展示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度数就被学生掌握了。2.让学生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画好的三种角为接下来的角的特征做好了铺垫。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展示这样的过程,孩子们弄清楚了直角、锐角、平角、钝角、周角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很好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我给同学们展示了平角和周角的折纸。同学们较好的完成了这个课教学任务。

  纵观整节课,教学目标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1、应该让学生质疑题目问学生想学到角的分类的哪些知识,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导学案自学的内容较多,做一个平角和周角比较难,用的时间较多,以致后面时间不够。在预设学生的能力不够。3、未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手的聊聊无几,这与四年级的课堂氛围有关,也与我自己的能力有关。

  4、自学、对学、群学,是一个连贯的过程,群学里,组长没有充分发挥他的作用,讨论过程流与形式。展示时,孩子们对整个流程不够熟,这也与我们平时的训练有关。

  通过这次赛课活动,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从别的老师身上收获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教学反思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实际操作出发,让学生自己探索平角和周角,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两个知识点:什么是平角和周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度数;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把这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平角和周角,说说什么是直角和周角?在操作中领会平角和周角形成的过程,让后用我做的活动角展示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度数就被学生掌握了。

  2、让学生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画好的三种角为接下来的角的特征做好了铺垫。

  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展示这样的过程,孩子们弄清楚了直角、锐角、平角、钝角、周角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很好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我给同学们展示了平角和周角的折纸。同学们较好的完成了这个课教学任务。

  纵观整节课,教学目标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1、应该让学生质疑题目问学生想学到角的分类的哪些知识,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导学案自学的内容较多,做一个平角和周角比较难,用的时间较多,以致后面时间不够。在预设学生的能力不够。

  3、未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手的聊聊无几,这与四年级的课堂氛围有关,也与我自己的能力有关。

  4、自学、对学、群学,是一个连贯的过程,群学里,组长没有充分发挥他的作用,讨论过程流与形式。展示时,孩子们对整个流程不够熟,这也与我们平时的训练有关。

  通过这次赛课活动,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从别的老师身上收获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8

  《三角形的分类》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83页至84页的内容,是学生在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

  所以,我把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正确识别一个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是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是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在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过程,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老师的角色是“质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是本节课的突出特点。

  (1)在观察所给的三角形,提出疑问:我们应该怎样给这些三角形分类比较好呢?

  (2)在学生找到了很多的发现时,我们现在需要把这些发现进行分类,怎么分比较好?为什么要这样分?

  (3)当学生分好类时,老师再次质疑,师问:我们给这些分类起个名字,好吗?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权交给学生!……

  通过一系列的“质疑”,让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认为学生的方案设计与教师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不要把学生在尝试中的失败看得一无是处而全盘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学生完全照搬教师,一味地模仿教师,结果只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达不到探究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不要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资料或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探究、自由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强化操作尝试,注重学生的亲身感悟,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中,增强对知识的感悟,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特点。

  这堂课中紧紧抓住“给三角形分类”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探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分类的方法有许多,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在这时并不急于评价,而是充分让学生交流,学生在操作、体验、感悟中建构了新的知识系统。如:按角的不同将三角形分类、命名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的不同,明确什么叫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以往知识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突出。

  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良好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人想法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耗能而低效。在这一节课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每次合作前都提醒学生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利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让学生学习更轻松,知识更形象。

  本节课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的多样功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活跃,如:1、新课部分利用了白板上的利用了批注功能(黑、红笔、荧光笔等),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感应笔,在白板上直接勾画、批注,谈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与同学交流,重难点顺利突破。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原来是这么轻松愉快的;展示和标注功能,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学生和学生之间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2、在练习部分利用了白板的绘图功能,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在操作完成画三角形后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对三角形的分类的含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3、使用了交互式白板的拖动功能,在学生观察并把三角形的规律找出来后,老师适时把学生的发现在资源库中拖拉出来,这样,既节省了许多时间,也让学生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就更浓了!总之,在使用了电子白板后,能非常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用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功能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白板非常便捷成就了此课的生成,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9

  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由于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我根据学生们已有的钟表的认识,首先让学生看钟表说出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成90度的角?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成180度的角?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成360度的角?学生很快得出3时或9时成90度,6时整成180度,12时整成360度。然后我让学生说出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多少度角?当时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说出来了,并且说出了不同的想法。有个同学说3点整,时针和分针成90度,而3点时,分针走了3格,即3格是90度,那么1格就是30度,因此2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60度的角;还有个同学说时针从12点再走到12点,走了360度,而钟面上有12格,因此每一格就是30度,所以2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60度角。接下来我又问9∶30时成多少度角?结果好多同学上当了,都以为是形成了直角,最后全班只有一个同学答对了,他的.小结让许多同学顿悟,原来,时针与分针都是在运动的,只是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而已。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形成了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并切身体会到自己探究成果的乐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大千世界的欲望。在本课的结束部分,我与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角,将课本的知识有效地进行了延伸。

  总之,关于角的分类的知识,我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0

  《角的分类》是人教验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是同一课时的两个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以我分了两个课时。

  首先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其次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锐角,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再转出一个直角,同样要求量一量,再得出结论。教学钝角的时候,同样也要经历这个过程。教学周角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学具转动的边,木条绕着它的一端转了一圈,由此得出一周角是360度。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类部分的教学环节,由于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另外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较弱,难免出现思维的漏洞,逻辑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于是,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发现思维的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1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吸收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巧妙地设计丰富的、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烘托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的探索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1、解放双手。“听百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一节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是很多的`,课本一开始,让多名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在特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拉三角形和四边形,在“手感”的比较中初步获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识。

  2、置陷阱。不断制造认知冲突,创造问题情境是激励学生积极探索的动力,在课的开始,用小棒围三角形时,有一组小棒是围不成三角形,就让学生感受的了一种“愤”的学习状态,而在分类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满怀信心开始画三角形时,首先让学生画“只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陷阱,一下子让学生体验到焦虑、疑惑、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情,认知冲突的形成充分激发了学生渴求探索的欲望。

  3、鼓励猜想。在数学学习乃至发明创造中,根据已经获取的知识对探求的问题提出预见性的猜测猜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这节课中,学生的猜测也出现了多次,像用小棒来围三角形后,让学生想,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特别是在让学生根据锐角个数的多少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后,让学生猜猜看,你认为,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成几类,这些猜测猜想多是十分有益的。

  4、激励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在一个四边形(梯形)中任意画出二至四条线段,把四边形分割成多个三角形,并且每类三角形都至少有一个,不仅巩固了新知,也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不同的画法,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创造才能。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2

  《角的分类》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的教材内容。它的知识基础是角的认识与量角器的使用,新旧知识的发生点是对角分类的初步经验。本节课教学内容有两项:1、直角、平角、锐角、钝角与周角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本课以学生主体探究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来探索新知,体验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结合课件动态地演示了直角、锐角、钝角,让学生感知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也可以得到角,为后续的平角与周角的.学习,为沟通角的联系埋下伏笔。

  学生在二年级就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已经对角的分类有所了解。因此课的着眼点定位在角的一边旋转变化,形成各类不同的角。在角边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逐步认识各类角的度数或度数范围的确定(包括平角、周角这两种特殊角的认识),渗透无限微分的数学思想。为了达成预设目标,教学过程以课件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手脑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在小组合作旋转操作中,探究“我们还发现了新的角”。学生很快的发现了平角与周角,并能准确的描述出它们的特点。这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较好,知识面较宽。在这个活动顺利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但学生的思维有些拘束,没能发现0度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角(优角),如果让学生自主讨论思考的时间再充足一些,可能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发展。同时平角、周角是两类新学的角,对学生而言是新知识,对它们的特殊性应该强调说明,可以着眼比较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的区别,帮助学生对新角的理解与认识。

  本课教学中可供学生操作的学具有限,老师仅给同学们准备的活动角。如果能准备一些模型角、手工纸,课堂中学生进行摆、折等动手操作活动,则能体验更多角相关的经验,发现更多角的知识。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3

  教材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的标题是:角的分类和画法。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

  1.角的分类

  这一部分要让学生学会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直角、平角、周角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倍数关系,会用角的度数来判定角的种类,其中钝角度数范围的确定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角,并能正确得辨认锐角、直角、钝角。但是,那时是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用三角板比较得到的,我认为这些主要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本节的内容是建立在上面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用角的度数来判断各是什么角,这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在设计的时候,我运用学生刚刚学到的量角导入新课,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判断8个角各是什么角,在学生判断的同时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将角的图形隐去,变成了文字。这儿能让学生体会到由形到文的过程。

  在难点“钝角的度数范围在90和180度之间”的教学时,我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大于90度的角就是钝角,但我在此没有多停留,而是用活动角的展示,先让学生认识到平角,平角是180度。再让学生用钝角和平角比较大小,从而由他们得出钝角正确的度数范围。

  2.角的画法

  这一部分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画任意度数的角,画角可以用三角板和量角器两种工具。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三角板有它的局限性,只能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而量角器可以画任意度数的角。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接着上面的知识,先让认角,再让学生画60度的角,这是一个特殊的角,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都能画出来,然后再让学生画一个50度的角,这时候学生就意识到三角版只能画一些特殊的角,同时可以提问那些不同的角呢,而量角器却可以画出我们学过的任意度数的角。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指导思想上

  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一个口袋。所以,我们不能将知识塞到他们的脑袋中就可以了,也不能给学生定好方向。我们要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多注意启发,这不仅要求在口气上,还要重视在问题的提出上。如:第二部分开始的时候,我出示:60度、70度、135度、90度,目的是想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角,但是我想这样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看到这些屏幕上这些角的度数你能想到什么。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刚才的知识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动演示一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

  在对板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我存在一个误区,这次上课使我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可能由于我的粉笔字写的不怎么样,我最怕在黑板上写字,认为尽量用屏幕显示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在平常的上课中,板书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了。我觉得今后我在板书上要下不少功夫,要注意设计的合理、巧妙,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

  2.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上

  通过这次上课,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严师”这个词的含义,做老师一定要严厉,尤其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坐好、不乱动、同桌不交流、不做小动作,这样能给上课时每个同学都做到认真听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心理愉悦程度都会提高一个新的阶梯。我会以次为目标,不断努力。

  但是和上面所说的分不开的是,教师的课要精彩、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多下功夫,对教材、对学生应该学的知识、应学到什么程度有一个全盘的且非常清楚的把握。这也是我努力的一个目标。

  3.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该用到什么度

  曾经我认为电脑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是无所不能的,教师只要在旁边点一点就可以了。这学期以来,我逐渐意识到多媒体课件,也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有着它的局限性。教师才是教的主体,如果只用多媒体的话那就可以不用教师了,让学生看看电视就行了。多媒体课件可以帮我们演示一些普通的教学媒体不能演示的东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它的优越性。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效果会恰恰相反。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

  4.琐碎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学数学不只是让学生会某个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某种能力和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课堂中产生有效资源,进行诱导,不断升华学生对的知识的认识层次。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4

  《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本节课之前,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既学习按照角的特点分类,又学习按边的特点进行分类。但通过研究教材发现,要让学生真正通过操作、探究发现数学知识,目标不可定位太多,于是,本节课只让学生按角的特点分类。通过上课,我认为本节课在设计中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力。

  在新知探究环节,每个小组都有一套学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每个三角形中各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直角。这个知识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但是我的重点并不在这,而是通过自己所得的数据发现问题。当学生把结果汇报完毕之后,大屏幕显示每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个数情况。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于是,有的学生发现在一个三角形中,锐角个数最多;有的学生会发现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2个锐角。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学生自己发现的,印象就会特别深。如果没有这个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的环节,学生是无法理解这样抽象的结论的。

  二、教师的'不断追问,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上,多次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规范。如当有学生发现锐角个数最多,钝角个数最少时,教师追问:“多到什么程度?少到什么程度?”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最终得出了“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2个锐角”的重要结论。当学生自己把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说成“有两个锐角和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并没有急于评价,而是出示正确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时,教师再追问:“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答道:“第二句话没有说两个锐角。”教师接着问:“你认为哪一句更好?”学生思考后发现第二句好。为什么呢?学生答道:“因为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可以不用说。”看,在教师不断的追问下,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思考问题不断深入,语言的表达也逐步规范。

  三、渗透集合的教学思想

  在揭示每类三角形后,我在黑板上顺势画了一个大大的椭圆,把椭圆看作所有三角形,里面分成的三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每一类里面都有一个代表性的三角形纸片。这样的板书不但清新,同时渗透了集合的教学思想。

  当然,在执教本节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还不够到位,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这些都是我以后应该努力向其他优秀老师学习的地方。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5

  本课是《角的度量》这一章中的第三课时,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角、学会了如何度量一个角,基于此,我将这两部分内容作为复习内容放在了本节课的讲授之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本节课我是分为了三部分来进行讲解的。

  课程开始,我出示了扇子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猜测扇子的变化,引出本节课我们的课题,角的分类。

  学习新知由直角引入,引导学生认识了平角、周角,并探索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特征,以及平角、周角、直角之间的.等量关系,由学生总结各角如何从小到大的排列以及其特征。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参照书本做了一个折扇,让学生跟我一起动手参与。同时,复习前两节课学过的认识角以及测量角的方法。在学生总结完各角的特征之后,我加入了一个小游戏,活跃气氛,学生们被带动起来。最后,介绍了一点课外知识给学生,即优角和劣角的相关知识。

  这个环节基本上是我引导学生去做的,给学生自己探究的机会比较少,我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充分的相信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应该注意的。

  巩固练习环节我共设置了四种类型题,所给出的角属于什么角、钟面上形成的是什么角、判断题、利用平角来求角的度数。这个环节我注重习题的梯度,由易到难且形式多样,但是第一题中一上来我所给出的图形容易让学生和直角混淆,应该更明显的给出这是个什么角。

  这节课我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

  1、应该注意课件上字的颜色、大小、位置。

  2、学生主体性不够强,应让学生多参与。

  3、学具中,让学生做扇子不如做活动角更直观,且扇子吸引了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4、重难点强调的欠缺,应注重语言的精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向老师们学习请教,争取进步!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3-27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7-02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6-23

数学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4-09

数学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2-26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5篇03-27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8篇04-01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5篇)04-01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集合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