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5 13:53:0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热)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热)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多的利用实验和生活生产,以及社会资源,抓住知识重点,又多和社会实际联系,开发一些课程资源,促进和丰富教学,也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脑子。

  2、是课堂中注重探究教学法,要研究探究的步骤措施方法和注意事项,注重引导和点拨,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研究探究方法。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经历,多启发引导。

  3、是搞好知识的总结和整合,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当堂练习和检测,做到堂堂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精讲精练,语言要精炼严谨。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2

  盐类物质是我们初中化学教材中最后研究学习的一类物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研究物质的方法,在学习碱和酸以后,学生已经对研究物质的性质有了较强的接受能力了,所以在介绍和归纳的盐的性质时,我就可以充分的'让学生有讨论,自己总结的空间了。对于具体的一些应用也可以展开。培养学生学习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寻找规律的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有差异,因此在课堂上的反应有所不同。这节课基本能使学生接受所学的内容,但是对一些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收益不大,这也是我这节课的缺憾之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我去用心钻研的。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3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二

  1、兴趣: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

  2、激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3、契机: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

  4、悬念: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

  5、规矩: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教有规矩,学有方圆。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4

  开学已经一个月下来了,我教初三化学,化学是初三学生刚接触的一门课,我相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将化学学好.在这一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些感触.

  一、体会

  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二、有待反思的问题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②学生学习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③学生对探究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由于时间概念淡,易影响其它学科学习。引起家长的反对这一矛盾如何解决。相信,经过更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5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溶于水时离解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教学反思《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6

  从20xx年开始,化学中考分数为80分,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比例偏低了,所以现在的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觉得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表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有轻视的倾向。在加上化学是文理综合较强的学科,有性质、反应规律、化学用语、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内容需要记忆,且化学用语、分子、原子等内容的学习又是难点,不易较快的掌握。面对此情,我感觉到压力好大。为提高中考成绩,必须想办法,经过认真反思,决定在复习中从以下以几点入手:

  ①. 晓知以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②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③..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去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

  究能力。

  ④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⑤对难点内容加强练习

  如化学用语的复习采取看、读、写多种感官并用,编顺口溜便于记忆等。

  ⑥.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经常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精选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⑦.加强实验教学。

  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学生易失分点,此类型题应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引导如何审题、实验设计方案,收集相关题型加强训练。

  以上是通过多年教学的一些体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7

  化学是初三学生刚接触的一门课,我相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将化学学好。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和困惑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是自身提高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要走通这条途径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探寻失败的教训!

  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被学生,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认真备课来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更应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教学实践中,我更多的是从教材、教参出发来进行备课,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自认为讲解分析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当我自认为内容简单、不必强调时,学生却常在此出现错误;当我自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惨不忍睹。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加以改进,备课环节更注重“备学生”。我发现我所教这三个班的学生大多数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老师直接的讲解。这一点与正在实施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先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陈述应少,提问应多,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多了。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树立这种观念——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坐等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对于后进生,我将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教学进度适当减缓、课后作业量适当减少,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并能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老师幽默,学生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 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 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 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伤心太平洋”的份了,生哈哈大笑。学生要喜欢这课,肯定要先喜欢老师,如果哪位老师很幽默,学生肯定喜欢与他交流。喜欢老师,就会主动接近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某老师的话说“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四、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要用最短的时间认识所教的所有学生,下课后不看花名册能认识各位学生。 “张三,你很聪明” ,“李四,第二节课你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实在没有话说,就“认识你很高兴”,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让学生知道老师很了解他们,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再如:老师检查目标作业时,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老师,你看”,有的则说“没问题!”,再看部分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只有不好意思的份了,老师则说“很多同学作业写得很好,老师都很受鼓舞,一定尽心教好同学们,你不受鼓舞吗?下次作业你能主动给老师看看吗?”

  五、课堂设计悬念,扑捉学生亮点。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说不知道的,但有许多学生说“小于”,而且还能说的同学们心服口服,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强心、好奇心,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下课前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告诉学生“老师等待着你的结果”,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答案是几?”“我做的对不对?”,热情特别高。

  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①新课堂堂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最笨的办法:讲完后领学生集体读一遍、集体背一遍、个别学生再检查一遍。②课前作业必检查,哪怕写一个或几个关键字,也能显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③习题讲评课,要求学生拿起笔,把题目种的关键字、关键次划出来,把牵扯到的计算式子列出来,答案自然就明确了,下次再见到类似的题目,眼睛肯定会一亮。教有规矩,学有方圆。在学生适应老师后,他们就知道了老师要讲那一个题、以哪一种物质为例、甚至说哪句话,表现出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如:在讲化合价时,九年级六班一名男同学不等老师开口就一边聚首,一边对同学说“老师肯定要问谁把化合价标在题目上”,真是说道老师的心里去了,很高兴,因为学生知道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知道老师喜欢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走在教师的前面,占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每节课后必反思。一节课有很多问题或情景,课堂上的效果不一定与我们设计的一样,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原因,记下这节课的不足,为以后的每堂课做好准备。

  总之,作为一位老师,无论多忙都应该先反思自己一节课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在不足中寻找自己的失误,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式、互动式教学作为先进的教学方式逐渐吸引了教育者的眼球,并加以应用;而这种教学方式恰好是非常适合于初中化学教育的。初中化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仅仅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初中化学教育应侧重激发中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把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科兴趣;小组合作

  引言

  在初中教育中,化学课程显得比较特殊,特殊在于三年的初中教育中,化学课程仅占一年时间。这样的安排,说明了化学这门学科的难度应该是高于其他学科的,这一年也是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兴趣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这一年的化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应该如何去落实这一年的教育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论述。

  一、以激起学科兴趣为目的的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国填鸭式的教学往往会消磨掉学生的兴趣。就算学生一开始对该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在“老师教的不是学生而是考生”、以拿高分为目标的国内教育环境下,恐怕学生仅存的一点兴趣也会消亡殆尽。我国目前对于这种教育现状的确应该稍做改变,应从以获得高分为目标转变为以激起学科兴趣为目的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为我国培育未来的国之栋梁,以兴趣为目的的教学迫在眉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序言中有镁条燃烧的照片,但图片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的学生了;且镁条燃烧的整个过程也不是一张图片能完全展示出来的,教师用枯燥的语言形容镁条燃烧时的场景,相信学生也不一定能感受到。此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别的措施吸引学生的眼球,如现场燃烧一段镁条。此时,学生不仅对“镁”这种元素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更是让他们体会到化学这门学科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这便从化学的第一节课就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对于一门学科的兴趣,还源于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甚至教授这门学科的教师。笔者就曾听说过,有学生因为不喜欢某门学科的教师,就放弃该门学科甚至厌恶该门学科;也曾听说过,因为非常喜欢某门学科的教师,学生能在该门学科取得较为惊人的成绩,这些都是铁铮铮的事实。所以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首先让自己变得优秀,受学生欢迎,才能保证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化学亦是如此。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与授课教师息息相关,教师应该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建立起理想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最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手段的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笔者在多次试验后,证实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是比较高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较于应试教育,教师生动的讲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可以一改枯燥的讲解式授课方式,多抛出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大家思考。这样的问答方式可以促进互动性;还可以让某个小组在教师的协助下备课、讲课,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互动性。(2)互助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可互相帮助,弥补互相的不足之处。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3)参与性。以往学生个体的学习,往往会敷衍了事,随便抄抄别人的成果就算完成;但当以一个小组的名义进行学习时,学生心中就会有一种团队的责任感,因此就不能随意为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的参与度。(4)体验性。当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自然而然也就保证了他们的体验性。如学生都知道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产生沉淀,以前只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和做实验,可能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根本没办法看到结果,对他们来说,这个实验做了也和没做差不多,仅仅停留于教师的说教和课本。但是,如果让学生分小组去完成,那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清晰地看到整个实验发生的过程。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有了对教材多方面的理解,有利于化学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5)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学习,化学教师还可以抛出问题,由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也可以由教师给出一个课题,学习小组自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发掘化学的奇妙之处。(6)自主性。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总是很容易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少了教师的“啰唆”,学生跟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一起学生就不会显得畏缩,有问题敢大胆地提出;且没有了教师张一张嘴便能得到的答案,学生更能独立自主地思考、自发自主地学习,这在他们以后的化学学习生涯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将以上六点特征及其他的特点综合在一起,使小组合作成为化学教学的必要手段。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

  世界是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创造的。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呼吁创新性人才,这足以说明创新能力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而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从社会需求来看,其实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但初中化学并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毕竟初中生才刚刚接触化学这一门学科。教师可以借此时机,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进而使他们逐渐具备创新能力。居里夫人曾说过:“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初中生涉世尚浅,对世界仍充满好奇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初中生首次在课堂上接触化学,必定有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听起来比较“低龄”的问题。此时也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地讲解,不要以消极的方式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只有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才会、才敢在学习中大胆想象,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2]。

  四、落实到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不仅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还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如:食用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有些还含有碘;铁钉放在空气中会生锈,那“铁锈”又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又会加速铁钉生锈呢?想要减慢铁钉生锈,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又如:汽车尾气对环境危害非常大,那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对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人们又该如何去处理才能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呢?这些问题其实一直在人们周围。别说初中生,小学生也应该听说过,事实却是大部分的学生却没有真正地思考过。但是,如果这批学生真正地思考起来的话,说不定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铁钉生锈的原因、解决方法等学生们都已经知道了;但汽车尾气的解决方法却始终没有落实。因此,教师可以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笔者曾接触到一位在国外学习材料化学的女博士,了解到现在国际上也非常重视清洁能源;而这类人才也是极度稀缺的,教师可着力在这些方面引导学生,这与子孙后代的生活息息相关。绿色化学也是现在常提到的词汇,教师亦可从类似于“绿色化学”等词汇出发拓宽初中生的眼界,有时必要的课外知识也有助于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以小组形式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化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庆.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xx(14):138-139.

  [2]扎世鹏.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神州(上旬刊),20xx(09):209.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9

  开学已经一个月下来了,我教初三化学,化学是初三学生刚接触的一门课,我相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必须能够将化学学好.在这一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些感触.

  一、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资料要视教学资料的价值性。哪些教学资料让学生自我探究,哪些资料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取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资料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透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的主干,构成了扩充和扩展自我知识结构的潜力。

  (二)帮忙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潜力,帮忙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状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忙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必须的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带给具体的学生状况。

  二、有待反思的问题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潜力。②学生学习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在没有教师在场的状况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③学生对探究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由于时光概念淡,易影响其它学科学习。引起家长的反对这一矛盾如何解决。相信,经过更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0

  一、教学方面的经验

  1。认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节处理方法

  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总结历届中考试题,细心研究考试说明,总结出考试重点和热点,贯穿于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3。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4。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5。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

  6。练习和考卷的选择:一份好的练习和考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要进行合理精选,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在轻松高效中掌握知识。

  7。科学制定计划:制定出详细的教学、复习计划,明确其内容和要求。有了计划的引导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学方面的不足

  我还应该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动与一些学校进行交流与学习,扩大资料来源,充分发挥信息互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第二方面只有当以上思想工作基本过关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学效果上去。对于教学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六点入手,第一点:总体把握教学要点,如该学年,该学期有哪些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才有目标。第二点:注意和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第三点:每节新课后注意反馈,主要作业与小测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订正。第四点: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我反对题海战术,但用相当数量题目进行练习却是必要的,练习时要有目的,抓基础与重难点,渗透化学思维,强调一点是老师的练习要注重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与锻炼,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打好基础,可以做到用一把钥匙开多道门。第五点:就是考前复习中要认真研究与整理出考试要考的知识点,重难点,要重点复习的题目类型,难度,深度。这样复习时才有的放矢,复习中什么要多抓多练,什么可暂时忽略,这一点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与成绩。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把握得准,必须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与总结,甚至挫折,否则不行。而我仍在不断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所领悟。第六点:抓好后进生工作,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

  以上六点教学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据自身与本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才可能有一定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1

  我认为不足之处:做“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时因为没有吸干白磷上面的水使实验延长了3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2

  今天上午第三节我执教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一节复习课。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条规律,它适用于一切的化学反应!更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工具,是以后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用途及制取方法的根本!当然也学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前提条件,两者都是学考的重点。也由于学习过程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解决不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读法与意义的`问题,本人觉得有必要在这儿与学生认真总结一下学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侧重点、题型等,基于此安排了这节复习课!

  本节课我按照1检查听写-2基础知识复习-3重难点知识强调-4练习巩固-5学生讲解(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的四基训练与培养,基本是学友互助+组长补充的解决模式)-6教师及时点拨、讲解的思路来达成目标,同时这也是按照学校“6+2”小组合作学习化学复习课常规模式的一节常态课!

  本节课课前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前激励性语言选取,精心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查看课标要求确定学习目标,精选习题也包括近几年学考题的选择与甄别!还包括课件与学案的编制与印刷等!

  但通过这节课的执教整体感觉还不错,不管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友之间的配合,还是学生的知识讲解、方法运用,但自我感觉学生积极主动性稍有点问题,本来预设的目标要求还有一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没有来得及落实,略显遗憾!

  反思本节课

  1. 81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较差,很多记忆和了解的知识还掌握不起来!看来以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双基的检查与督促!

  2.学生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训练与培养还有待遇提高,这也是以后学考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本节课也因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与培养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以至于课前的预设与实际生成的课堂稍有差距,但是我觉得这样做应该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后续发展更有益!

  3.学校“6+2”小组合作学习学友之间的配合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氛围还不够浓厚!此小组全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到全班,其他组不管优秀生还是差生竟无人愿问津!

  4.平时就让班长对全班各组回答问题的得分情况进行记录,如平时第一环节检查听写,是全组作为一个整体计分,1人全对得1分,几人全对就得几分;其余环节指定1-6号中某号回答问题,几号回答且正确就得几分,若需学友帮助且学友回答正确减半计分,学友也解决不了,组长回答且正确再减半计分;若此问题还解决不了将放到全班,抢到的组并回答正确记10-12分!可能由于有听课教师的缘故,绝大多数的学生放不开,自我表现欲不强,导致稍难的问题浪费时间较多,以后要加强学生自信心与勇气的培养与训练!

  以上是自己执教后的一点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谢谢!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3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生活的原型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地去分析、探究事物及其科学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酸碱盐》这一课。

  一、在生活中充分挖掘探究素材

  新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教材来落实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被教材束缚,去教教材,要拓宽教学思路,打破常规,寻求身边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设计《生活中的酸碱盐》一课时,我努力使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把厨房中醋酸和食盐的妙用引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进而拓展视野,创设“假盐”这一生活情境,给学生营造鉴别物质真伪的探究氛围。在生活中学,在学中学生亲身体验了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去利用这种方法鉴别身边不同的物质,树立起学以致用的观点。

  二、在实验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获得到发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生活中的酸碱盐》一课中,我着眼于学生的'“学”为设计中心,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厨房中钠盐的鉴别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并除杂的实验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交流和讨论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和记录,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但是,由于我实践新课程的时间较短,尽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作了努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一是教学关注“预设”还是“生成”的问题。由于教学课时紧、内容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教学任务的执行与完成,即关注“预设”的目标。而对于课堂中“生成”性的目标、内容则挖掘不够。二是如何有效处理学生活动与提高教学效益的问题。本节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已经注意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但是,由于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还未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过于关注活动的频度,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效度问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研讨,我深感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把课堂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体验探究,这样的化学教学才会更有价值和魅力。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4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通过上次专家讲座的交流与这几天对BDS课程的学习、让我明白知识需要积累,经验需要总结,技巧需要锻炼,学习+反思=提高。

  通过此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习,结合自己教学上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反思如下:

  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了 “为什么”教和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着重解决“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和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搞好学科教学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将各种教学资源(主要是课标和教材内容)整合、转化为合理的学科知识逻辑,即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 二是将学科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的认识逻辑,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1、按照学科知识逻辑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化学教科书中的不少内容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内容体系的,如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学习,是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这一线索组织起来的,它遵循的是化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在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也常常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要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概念等教学内容的组织。

  2、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以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为框架,以促进学生感受和体验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为主要线索,也是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式。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按照“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得出结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拓展应用(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的这一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新的现象事实, 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体验了探究过程。

  3、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问题等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化学教学要尽可能借助实验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质。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化学实验可用于某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教学阶段,以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不同作用。如:利用实验创设情景,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新的思考;利用实验呈现宏观现象,增进学生对微观本质的理解;利用实验揭示事物本质,澄清学生的`模糊或错误认识等。

  二、优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1、自制直观教具,拓展学习空间。

  教具的使用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是拓展学生主动学习空间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厌其烦,积极主动地设计和精心准备,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使用教具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恰当地予以出示,努力做到适时、适度、适当。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

  1、放开两手,鼓励质疑,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他们的思维实际,更能引起他们的探究。

  2、全体参与,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三个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结合;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操作、小组讨论互相启发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化学与生活实际要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进入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化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化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微观中解脱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就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化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存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

  五、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在化学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外强调竞争,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敢说、敢想的心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还能使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几乎每一个单元和许多的课题上都涉及到实验。其实验分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的分组实验,及某些具有研究性的实验。

  从实际情况可知,学生实验毕竟是少,研究实验也偏少,相对来说,演示实验的数量就比较多了。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可做可不做,主要以讲解为主,我认为不然,如果我们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话,可以做一下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多增加一下对实验现象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总体理解。并且有许多的演示实验并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或者精力,再说即使花费了些许时间也是值得的。

  说到化学教学,从事过化学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应都知道,城市里学校的化学教育和农村乡镇学校的化学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就学生这一块来说,城市的学生的眼界要比农村乡镇学生大的多,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广;从老师这一方面来说,总体的水平相差不会很大。而从教学设备上来说,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水平差距就相差甚大了。就化学实验室这一点就有着很明显的差距,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比乡村中学的简陋许多,甚至,一些应该具备的基本化学实验器具或药品都不齐全,仪器和药品在数量、种类、质量远远不及城市的中学。

  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做好同样是一本化学教科书上的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这一点要做好就得让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多动下脑子了。从教的这些日子里,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吧: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第二个单元第一个课题中,有一实验(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中要用到大橡皮塞和钟罩等仪器,在那个时候,无论我怎样寻找,我翻遍了所有的装橡皮塞的盒子,只找到了一个大的橡皮塞,可在检查气密性的时候,发现这个仅有的大橡皮塞因老化而气密性不好,故无法使用。但是,难道实验就不做的吗?“不行”!我这样告诉自己。得想办法,于是我找来一只矿泉水瓶子下端切去,留下上面的似钟罩的一大半,拧开盖子,把燃烧匙的上端烧红后直穿矿泉水瓶盖,再做一些密封措施,一个简单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仪器(附图)就做好了,后来在课堂教学上用这个自制的实验仪器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时候,效果还蛮好的。现在想想:是啊!其实很多东西都在人的脑子里的,只要我们稍微多动动自己的脑子,其结果就会更加的完美!

  同样的.,农村的孩子一样的渴望知识,同样渴望更好的掌握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做老师的,能做的就是把我们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教会给学生,同时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条件及环境传授给学生予无限的知识技能与做人的道理!

  相信学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2-21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8-08

【热门】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4-02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热】04-02

【热】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4-02

【荐】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4-02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精】06-14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荐】06-14

【推荐】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6-14

【精】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