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11 10:41: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找规律》教学反思[精华]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规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找规律》教学反思[精华]

《找规律》教学反思1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游戏贯穿于课堂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先是全班学生合唱一首儿歌《小星星》,轻快的歌声引入,再用同学们非常想得到的奖品智慧花入手,从动作、图形颜色的重复排列,引出课题找规律。接着围绕“装扮联欢会的'现场”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计了涂一涂、画一画、猜一猜等教学环节,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规律的认识,还有让学生创造规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表演规律,课堂学习氛围空前高涨。玩中学,学中玩,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的学习轻松又快乐。

  2、探究性、活动化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声音的规律,动作的规律……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融品德教育于数学课堂中。

  生活中处处存在规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又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述规律,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升华,并从孩子们的回答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学生找到了红绿灯、斑马线都是有规律的,适时教育学生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在欣赏规律美时,当课件播放到军人叔叔齐步走的图片时,适时教育学生要向军人叔叔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食粮。

  本节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趣味中观察、猜想、欣赏,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找规律》教学反思2

  《找规律》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新编入的内容,安排的是周期问题。周期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结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的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周期问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且能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周期问题。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用画图、摆图、计算等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多种方法逐步优化为计算这一种方法,学生能根据规律计算出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学生的作业情况却出乎我的意外,让我大失所望。

  错例再现:

  题1、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传花游戏,12人围坐一圈。从1号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一个人传花。当传了30次时,花应该在几号小朋友手里?

  全班学生竟无一例外的是这么解答的:解:30÷12=2(组)……6(个) 答:花应该在6号小朋友手里。

  题2、我国民间的12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小明出生那一年正好是马年。你知道当他30岁时是什么年吗?

  解答:30÷12=2(组)……6 答:他30岁时是蛇年。

  ……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的自我感觉良好与作业中的诸多错误形成巨大的反差,促使我不得不对教堂进行深刻地反思。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看”规律而不是找规律,从而导致了学生解决周期问题的感觉是“看似简单,而往往是做错了自己还不知道”。 学生的作业是反映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追本溯源,教师教学中隐藏的问题是:学生只会机械的.照搬例题中的解题步骤,思维肤浅,对文本的理解缺乏深度。教学中规律直接呈现,以至在解决问题时跳过“找规律”这一过程,最终导致学生解决问题时不分析规律是什么,只注意到一个周期中一共有多少个图形或物体,没有认识不同物体或图形的具体排列顺序,就草率解决问题,从而导致错误。没有在具体的问题中经历找规律的过程,学生“看”到的是表面的假规律,做错也就是不足为怪了。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找”规律,并且能找到、找正确规律,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为灵活、更为深刻呢?我认为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习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感,呈现变式,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习题设计要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找规律与解决问题同是这课的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学中,教师应有层次性的呈现不同的周期现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的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从单纯的图形排列周期规律到文本叙述结合图形的周期规律,再到纯文本叙述的周期规律,让学生体验规律的多样性与隐蔽性,充分经历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教师教学中应把握度,规律太明显和太隐蔽都不利于学生养成动脑找规律的习惯。

  2、采取多种方式,经历找规律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例题中的规律较明显,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规律。过分容易让教者、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很容易疏忽找规律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学习例题时得心应手,而解决问题时却无从下手或是容易出错的原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做’中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做”数学远比“看”数学有效得多,因为“做”中学能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更为丰富的直接经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采用划一划、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充分让学生经历找规律的过程,发现规律的本质,以提高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

  (1)画周期。题目中呈现若干个周期,规律较明显,这时可让学生用笔画出一个周期,从中认清周期中的相关信息。

  (2)用符号表示周期。让学生把题目中描述的周期规律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在文字与符号建立对应关系。学会用符号表示数学信息,这也是一种找规律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感受、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

  (3)写周期。有些问题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规律不直接呈现出来,而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限,思维基于直观,有时不能一下子认识规律的本质,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让学生写一写周期,可将周期中各个物体的排列顺序、数量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为学生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如题目:伸出你的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2、3、4、5,接着反方向数6、7、8、9。周而复始,当数到56时,在哪个手指上?学生很容易被文字叙述的表面现象迷惑,以为一个周期物体的数量为5。通过写一写,可正确解答, 56÷8=7(组) 即当数到56时,在食指上。

《找规律》教学反思3

  一、注重数学的生活性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数学学习题材。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本节课我用平时学生们做的游戏引入,让学生感知规律。又选取了源于生活的数学题材:彩旗,彩灯,彩花以及气球场景,他们有规律的排列着,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规律。以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愉快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深深的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蕴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的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注重数学的互动性

  课堂活动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更是生成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要真正达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对教师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而是一起分享快乐、理解和发展。

  课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跟我做动作,跟学生做动作,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一起汇报等方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注重数学的人文性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

  小小设计师这个数学活动的是有趣味的,并不是单调的创造规律,而是给他以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材料,创造自己的规律。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得以流淌,童心得以分享,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分享,使课堂成为一片自我心灵倾泻的情感地带。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主动发现美的情趣,又让我感到惊叹的:原来在孩子的手中可以创造出更美的数学,更真的数学!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找规律》一课的教学,再一次使我深深感受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立足并顺应学情的发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一、立足学情、以学定教。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和一个完全陌生的老师合作……心中的惊喜与紧张就不用说了。怎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心中的焦虑,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振奋状态呢?这是我们借班教学常常要面对的一大难题。我在上课之前与学生进行了几句简短对话:早就听说二()班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上课听讲是最认真的,回答问题是最积极而且声音是最响亮的,所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就是这简短的几句话,极大地激励了他们,学生的.情绪顿时格外高昂。

  “规律” 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很少关注。 “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引出学习主题”。一上课,我就以“猜猜看”的游戏开课,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猜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找规律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猜猜看”的过程中,回忆了简单的规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顺应学情、依学而导。

  本节“找规律”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基础上,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相邻两项的差又组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的。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利用情境出示了一道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谁知道聪聪第3、第4、第5次会摆放几个小正方形呢?”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创造,生成教学所需的材料,进而展开对材料的研究,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的规律以及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中,我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整节课的教学,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学生的观察思考与操作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尤其是 “摆图形、找规律”这一中心环节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聪聪第3、第4、第5次会摆几个小正方形?”然后拿出学具与同桌摆一摆、说一说,最后提出“聪聪是怎样摆的 ?”“聪聪的摆放有规律吗?”引导学生通过眼看、口说、脑想等多种形式感知聪聪摆放中的规律,体会到图形变化和数字变化规律的联系,悟出找规律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实现了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三、人的学习与情绪有关。

  单调的学习数学知识是困难与乏味的,但把难学的数学知识放在有效的活动中,复杂的知识就变简单、可操作了。纵观《找规律》一课,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方法,在学习中去应用。从学习的实际出发,我精选了合作学习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时的组织了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提出了明确的问题和要求(“讨论一下:画中有些什么?分别隐藏着哪些规律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了指导。合作探究后,能够及时、正确的给予评价,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学中有思,思中有疑,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得。

  练习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我在本节课中,精选、补充了几个典型的习题,设计了”找规律,填一填“、”按规律,跳一跳“,”找规律,接着画“等,既有对数列变化规律的基本巩固练习,又有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既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又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综合训练题,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找规律》教学反思5

  《找规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要求学生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学生计算(理解算理)———观察发现———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在理解算理这环节,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去计算去表达,关注计算过程。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时,我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断说不断把规律说完整。在最后运用规律环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已能熟练得到正确答案,于是我深入学生,对学生个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乘数只有一个整十数的乘法,有小部分学生存在计算困难,如“23乘30”,学生知道先算23乘3,但确不会算。由此可见是上学期的知识没有掌握或者已经遗忘。针对这一情况,我专门设计了一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课。

  口算是一种能力,不是作为笔算的台阶,而是另一种不同的训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达到快速、准确的目标。

《找规律》教学反思6

  大家知道,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节课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婧房间的图案引出规律:呈循环排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我在考虑的时候,根据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规律,把主题图作为墙面和地面出现,请同学和老师共同来找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墙面图案的规律,说得很全面。另外,我还引导学生把图形改变方向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规律。

  课上,正如课前预设,我创设了一个个美丽生动、熟悉亲切的生活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仍有一小部分“学困生”跟不上学习进程,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不能独立做题,或是出现较多的错误,分析原因: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活动中,虽然重视规律的表述,但没有引导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不利于记忆,更影响运用的熟练度。

《找规律》教学反思7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数字的简单规律”。 “找规律”是根据新课标理念新增加的学习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我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主要让学生巩固找规律的方法。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数字的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

  我的`教学意图有两个:一是让孩子通过找数字的规律能够说出下一个是什么;二是让孩子充分感受图形里面的规律。围绕着这两个教学意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找规律填数,2、星星后面藏着几?3、你来当当小医生4、找找不一样的一行5、发现图形里面的规律,填写数字。

  在第一个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巩固规律是怎样变化的,特别用箭头表示出来,后一个数和前一个数的关系,让后进生也能够充分明白规律是怎样变化的。

  本节课我的教学特点是:充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无时无刻都在跳跃中,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学起来兴趣盎然。

  因为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的启蒙阶段,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都将在这一学段定位。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老师,我知道:兴趣是一位好老师,有了兴趣,喜欢上你,喜欢上你的课,你就成功了。

  通过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觉得也有一些遗憾:受40分钟时间和大班型的限制,很多孩子踊跃举手了,面对着一双双挥动的小手和一声声急切的“老师,请我”,老师我却无法一一满足他们渴望被提问的小小愿望。另外,在各环节的过度上有些快,我的话还是比较多。这些不足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找规律》教学反思8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体”。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 数目 中间的物体 数目

  夹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桩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三、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 ),中间的物体是( ),( )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四、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略)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我执教的一节市级分片公开课,本次公开教学活动的主题是:转变学习方式,加强有效学习。而转变学习方式主要是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三方面转变。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直到实际教学,我对了“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我想具体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渗透探究性学习呢?

  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渗透探究性学习。

  第一:巧设质疑,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

  1、导入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

  2、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3、巧设质疑,创设探究情境。

  “质疑”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质疑”引入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一般来说,“质疑”主要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明确探究方向即可。

  例如:在练习里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时,让学生来猜猜桃树的棵数,这样学生产生矛盾、质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所需的材料(小棒、圆片、纸、笔等),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第二、在探究、发现知识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1、自主探索,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探索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得生活体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探索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主探索的目的不单纯在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而在于数学方法的掌握与情感体验的获得;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再创造”的体验,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2、合作探究学习,强化探究效果。

  合作探究学习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合作能实现知识互补和能力互补,达到共同进步。同时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课堂发言机会有限的缺陷,也培养了学生听说交往和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本节课中安排了这样三次探究活动:例题中探究三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关系、探究锯木料中木料的端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在这三次探究活动中,可以说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交相辉映。探究三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关系主要体现自主探究,探究锯木料中木料的端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而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更加体现了合作探究。

  第三、实践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运用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后都要归结到实践运用中去。那在课堂中怎样渗透其运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挖掘教材潜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2、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它能使学生在各种探究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进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本节课中,锯木料的问题和沿圆周栽桃数和柳数只是教材中安排的练习题,但我把它们设计成两组的探究性学习环节,这样既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

  又如:我安排的机动练习中,摆放蓝花和红花的问题。学生设计出了三种摆放方法(两头蓝花、两头红花、头尾不同),甚至还有学生提出沿教学楼摆放一周的情况,可见学生对规律的掌握、应用的能力非常强,更加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我认为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要把学习能力、成绩甚至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好。这样,小组内的学生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第二: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第三: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一是在学生学习遇困难时,教师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小组,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二是意见不一或答案多样时也是合作的好时机。

  第四:加强合作学习的评价。合作学习中的评价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传统的课堂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对结果评价为主;新课程下课堂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更要注意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除了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还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等变化。

  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我想应该从平时的课堂中加以重视和培养,而第三点和第四点应该是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情况来定的。

《找规律》教学反思9

  《找规律》这个内容听过很多人上公开课,对这个内容和需要的素材都积累了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疑惑:有规律的排列是说不断重复三次及以上,对于第一课时的找规律就是要分组,分组很重要,其实就是找出不断重复的。

  这里以前我没太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不断的问学生,把什么作为一组,这组中第一个是什么……这次再上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就不断的问什么在不断重复,把什么作为一组。

  上完第一课时,在上第二课时,就是数量的规律,这个也是不断重复出现,只是从图案到数了,学生掌握起来不难。第三课时就是数有规律了,所以我总觉得前面强调重复,到这里没有了,学生就很迷茫,所以在这里我跟学生强调了:不断重复出现是有规律的,还有些是不会不断重复出现,但是也有规律。有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有些规律的核心是发展。要孩子创造有规律的图案,很多是不断重复出现的,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还是要多展示一些数量不断变化的规律给他们看。

《找规律》教学反思10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活动《找规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先详细、深入讲解操作材料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根据卡片寻找规律,然后讲述排列规律,幼儿的兴趣很高。然后再出示规律类型卡片,让幼儿来匹配;果然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运用已有经验,顺利完成,最后展示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律来排列的图片,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活动延伸中我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列,把活动推向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

  该活动中,我让幼儿先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深入,从找规律到讲述规律,从排列规律到欣赏规律,最后灵活运用自主排列规律。活动中发现无论是简单的AB型规律还是ABB型规律或者是ABC型的规律,幼儿运用的都比较自如。活动效果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幼儿的'思维也在广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严谨的数学活动需要将抽象的东西赋予实质,让幼儿从形象思维提升到逻辑思维。这样幼儿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不仅获得了系统性的知识,更为以后学习比较、归纳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印象基础。

《找规律》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简单的周期排列规律的基础上,第二次学习找规律,无论从知识上还是情感上,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此次找图形的规律以循环排列为主。这样,学生不仅要看清形状或颜色的组合规律,还要发现图形排序上的规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概括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与掌握不是易事。

  课堂上以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在排一排、画一画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发现规律。

  在自学互动、发现规律这一学习活动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去发现“墙面图案”的规律这一环节。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的阶段。

  发现规律这一活动环节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与同伴交流,互相讨论,寻找规律。通过交流,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发现很多规律。感知这个规律。

  游戏测评第三关“设计图案”再次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自由设计图案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创造“规律”,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这一动手环节意在让学生拥有一种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一双数学的眼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自己在师生交流、课堂调控与评价方面还有欠缺,前辈们对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会记住点点滴滴,不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找规律》教学反思12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乐的节日》轻快的歌声引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接着围绕“装扮我们的'教室,过快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找规律》教学反思13

  教学要求:

  1、 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灵活运用这一规律。

  教具、学具:手帕和夹子,小棒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的课就从做游戏开始,看看哪个小朋友先发现游戏规律。

  二、新授

  活动一:晾手帕

  1、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我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晾上去?

  2、师再拿出一块手帕请学生晾。

  3、刚才晾一块手帕时用了几个夹子,晾两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

  4、再拿出两块手帕,现在一共有几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几个夹子?

  5、如果老师一共有六块手帕,一共需要几个夹子?

  6、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手帕,它们一共晾了九块手帕,你猜它们一共用了多少夹子呢?

  活动二:观察挂图

  1、 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用了几个夹子?

  2、 继续观察这幅图,你还发现哪两个事物间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3、 学生观察汇报,师板书。

  4、 师生小结:两端的事物比中间事物要多一,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少一。

  活动三、动手操作

  1、 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你能摆出这种规律吗?

  2、 学生汇报,再次体验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

  2、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看书本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3。

  3、看第2题,图中人在干什么,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你觉得什么是“两端事物”,什么是“中间事物”?

  ①独立思考这两个问题,可以借助工具试一试。

  ②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要锯成8段,锯几次?9段呢?60段?

  4、同学们已掌握规律,老师要表扬几位思考速度极快的同学,(一男一女地上台)

  ①他们的排列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规律吗?

  ②如果老师要变成今天我们学习的规律,可以怎么做?

  ③如果将他们围成一个圆,你说他们之间是不是两个男生夹一个女生或两个女生夹一个男生?

  ④男女生人数一样,像这样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男女人数相等了,这种现象生活中也常见。

  ⑤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四、师生小结

  五、课作:《补充习题》30页

  《找规律》教学实录

  活动一:晾手帕

  师: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老师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把它晾上去?

  生抢着要上台夹。师让一位学生上台夹。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这样晾上去吗?

  生思考片刻,马上积极举手要求上台夹。

  生:用夹子夹在第二块手帕的中间,其余学生立刻举手要求帮忙。生夹对了。

  师:刚才我们玩的是有关“手帕”与“夹子”的游戏(板书并出示小黑板)

  (1)块手帕用了(2)个夹子

  (2)块手帕用了(3)个夹子

  师再拿出两块手帕

  师:老师现在一共有四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生齐答7个

  师: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了手帕,它们一共晾了9块手帕,你猜它们用了多少夹子?

  生齐答10个

  活动二:观察挂图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走进兔子乐

  园就知道了。

  出示挂图,生验证是10个夹子。

  师: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哪两种事物间也有类似的规律?

  生1:兔子与蘑菇1个隔1个排列,有7个篱笆8只兔子。

  生2:篱笆与木桩也是间隔排列的,有12个篱笆和13个木桩,篱笆的个数比木桩少1。

  师:这一组组事物都是间隔排列的那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我发现它们开头一个和结尾一个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开头和结尾一样的事物我们叫它“两端事物”,而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在中间的叫“中间事物”。你能表述一下“两端事物”与“中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吗?

  生1:“两端事物”比“中间事物”多1。

  生2:“中间事物”比“两端事物”少1。

  生齐说规律。

  活动三:摆小棒和圆片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小棒和圆片,你能摆出这样的规律吗?

  生动手操作。

  师让先摆好的同学把摆的图形画在小黑板上。

  生1:我摆的是 ∣○∣○∣○∣,两端的是小棒,中间的是圆片,小棒比圆片多1,圆片比小棒少1。

  生2:我摆的是 ○ — ○ — ○,两端的是圆片,中间的是小棒,圆片比小棒多1,小棒比圆片少1。

  … …

  活动四:寻找事例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规律的事物,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1:地面铺的地砖与地砖之间有一条缝隙。

  生2:手指上一截一条线。

  生3:衣服上的扣子。

  师:开头一粒扣子,结尾是一粒扣子吗?

  生3:不是,这个例子不是。

  生4:我的同桌衣服上的条纹是这种规律。

  生5:拳头上有高有低,也是这种规律。

  … …

  活动五:实际运用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例子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打开书到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生独立思考完成。

  生1:广告牌有24个,因为电线杆是“两端事物”,广告牌是“中间事物”,广告牌比电线杆多1。

  生2:桃树有74个,因为柳树是“两端事物”,桃树是“中间事物”,桃树比柳树少1。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图中小男孩在干什么?(锯木头)这儿有我们所学的规律吗?(有)

  师演示截粉笔。

  师:我锯了( )次,锯成了( )段,那段数与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可以用剪刀剪小纸片,完成第2题,同时思考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生边剪边思考问题。

  生1:锯3次能锯4段,因为我发现段数比次数多1。

  生2:段数是“两端事物”,次数是“中间事物”,所以锯成6段要锯5次。

  师:大家找到了规律,能不能快速抢答?

  锯7次能锯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要锯成8段,锯几次?9段呢?60段?

  师:同学们已熟练掌握规律了,老师要表扬几位思考速度极快的同学。(一男一女地上台,三男三女)

  师:他们的排列是我们这节课学的规律吗?(不是)

  师:如果要变成今天我们学的规律,可以怎么做?

  生1:去掉一个男生就是了。

  生2:去掉一个女生也行。

  生3:还可以加上一个男生。

  … …

  师:如果将他们围成一个圈,你说他们之间是不是两个男生夹一个女生或两个女生夹一个男生。

  生观察后齐答是,并有惊奇的表情。

  师:像这样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男女人数相等了。这样的现象生活中也常见。

  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为什么排成一直线的时候两端比中间多1,围成一个圈的时候两种事物就相等了?

  生互相讨论

  生:排成一直线两端的事物只利用了一次,两端就会比中间多1;围成圈的时候每个事物都用了两次,这样两种事物就一样多了。

  师:说得真好!你掌握今天学的规律了吗?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本站有更多关于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方面的作文。

  【反思】

  课上完,我的第一感觉是学生规律认识得不错。但认真回顾一下,有令人满意的环节,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包场集体备课时主讲老师提到如果直观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学生的回答肯定不会完全围绕所讲内容,而会发散很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开始就设计“晾手帕”的游戏环节,在游戏中通过数据的显示,学生很快

  找到了规律,然后在观察图,学生能立刻找到类似的'两种事物,并能说出他们之间的规律,较好地体现本课所要学的目标。

  备课中我还发现“想想做做”第4题与本课例题有所不同,学生在理解分析可能会有困难。针对此我设计了男女上台排列这一环节,先后提出两个问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可提示如何思考问题。

  不足之处在于:1、有些问题切入口太小,限制学生思维。例如一开始晾手帕环节,当要晾第二块手帕时,我设计为“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第一块那样夹起来吗?”这里我提到再用一个夹子,暗示学生另一个夹子可以利用第一块手帕的一个夹子,限制学生思维,如果能改成“还有一块手帕,你能用最少的夹子把它也晾上去吗?”学生思考空间就更大一些。

  2、学生举例回答没有认真分析。我让学生例举生活中有此规律的现象时,有些学生例举手指上是一截一条横线,我没能指出手指与手掌连接的这条横线要不看才是此规律;衣服上的条纹也是分不清开头的条纹在哪,也就无法说明是次规律。这也提醒我看事物不能看大概,要仔细去研究分析。

  3、要注重从形象到抽象的引入。本课我设计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掌握规律,但还缺乏抽象思维的培养。如果在最后把“两端事物”概括为“点”,“中间事物”概括为“段”,并用抽象的点段图演示点段关系,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评课:1、层次清晰,组织的活动环环紧扣,为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服务。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学生排成一直队和围成圆的不同,为学生解决练习中的最后一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2、能正确把握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深度,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3、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开始由生活情景引入该课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基本认识有关的规律知识后,又回到生活,让学生再找找生活中类似的规律现象,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4建议:(1)在揭示规律时,用“两端事物”、“中间事物”来表示不太确切,应归纳成点、段比较科学。

  (2) 在学生的操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线段图来找规律的方法。

《找规律》教学反思14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当我一出示例题的情景图后,就有个别学生就把乘法算式脱口而出,但是当我问到:“为什么这样列式?”时,学生无语。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和画图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并发现一些规律,至于“用乘法计算”,教师不能急于提出,针对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通过连线来记录不同的搭配方法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操作的方法,并结合乘法的意义,表达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现在有2顶帽子就有2个3种搭配方法,共有2×3=6(种);另一种是一个木偶和一顶帽子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现在有3个木偶就有3个2种搭配,共有3×2=6(种)。然后学生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并发现了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的关系,学生经历了“实践操作----方法提升----建立模型”的过程,教学效果不错。

  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索两种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规律。通过学习,指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多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在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课上操作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可在纸上画,再涂色)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操作搭配时方法多样:有用实物的、画图的、有连线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按顺序搭配,及连线时图形的摆放位置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后,再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同学生们很会说,并且都知道有6种不同的搭配。在这个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即找出用乘法计算的规律。后面的练习,对于数量关系中几个几,我又作了重点强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列出这样的乘法算式,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做的原理。

  今天教学了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搭配问题,这是继间隔问题后的找规律问题。大家都认为本课教学很简单,学生都通过连线找到结果。我在教学前就思考,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例题后,师生共同优化方法,理解连线(搭配)的过程中的有序性。然后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搭配的过程,如“一顶帽子可以分别和4件上衣搭配有4中搭配方法,3顶帽子就会有3个4种搭配方法”,或“一件上衣可以分别和3顶帽子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4件上衣就有4个3种搭配方法”。表述有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连出第一步的搭配过程,就是只拿出一类中的一种分别和另一类的几种搭配的连线图,再让他看着这一“半成品”图表述出搭配过程及算式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在别人看来或许多余,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一课虽然看似简单,但这一教学内容简单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简单中找出规律,理解这一规律的实质,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连线,知道用乘法解决,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在此。而且只知道连线的话,搭配的东西一多,连的线恐怕会自己都数不清吧。所以在内容较简单时我更愿意花时间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算理及过程,正如课堂总结时我问学生,今天没学时你会解决例题中的问题,但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收获呢,学生自己也说,没学时,我会一一搭配或通过连线找到答案,现在我还知道了这一答案的实际搭配规律。

《找规律》教学反思15

  《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构成过程,用心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

  为他们建立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猜魔术”为引子,透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潜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3、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

  4、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透过涂色,摆学具、活动,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再创造出不同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激发创新意识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透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节课,我和同学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找规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04-01

找规律教学反思03-20

《找规律》教学反思08-01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04-13

《找规律》教学反思01-17

(精选)《找规律》教学反思07-05

找规律教学反思02-19

找规律教学反思范文04-20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范文04-27

(热门)《找规律》教学反思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