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3-12-22 10:53: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准备:

  1、教具:磁铁、三袋非四边形纸片、课本、投影仪。

  2、学具: 每人一张点子图,同桌一份非四边形纸片、不干胶纸、八根小棒(4根一样长、2根一样,再各不相等的2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摆一、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

  课前准备:

  抽奖游戏。(摸图形:抽奖箱里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直角梯形和一些普通四边形。摸出正方形是一等奖;摸出长方形是二等奖;其它没有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二、展开

  (一)摆一摆

  1、揭示四边形特点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四边形。

  闭眼想象下,四边形会是怎么样的呢?

  (2)现在睁开眼睛,同桌互相合作,选4根小棒在粘纸上摆出你喜欢的四边形。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3)观察四边形特点。

  同学们,刚才我们动手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四边形,有我们认识的正方形、长方形,也有我们不认识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4)小结四边形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

  2、学习正方形的特点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1)出示正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正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

  (2)为什么要挑一样长的?

  (3)是不是只要挑4根一样长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正方形呢?

  (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

  (5)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且有四个直角。

  3、学习长方形的特点

  (1)出示长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长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

  (2)为什么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

  (3)是不是只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长方形呢?

  (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

  (5)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且有四个直角。

  4、整理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四边形的很多知识,谁能帮我们把四边形的知识作一个整理?

  (二)找一找

  现在你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哪些不是四边形?为什么?

  (三)分一分

  看来,大家对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在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分类吗?想想可以按照什么分?

  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法分分看。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谁听懂他的这种分法了?

  (四)画一画

  1、请你们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画完后,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然后相互介绍一下画的四边形。

  2、各自画、同桌检查、介绍。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四边形,并作介绍。

  (五)剪一剪

  学到这儿,老师发现301班的同学表现真出色,现在轻松下,咱们来玩个变一变的游戏,看谁变得快。

  宣布游戏要求:把一个图形剪一刀,让它变成四边形。听明白了吗?同桌合作,拿出小纸片,挑你最喜欢的图形变变看。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请把小纸片全部放回袋子,人坐端正,老师要请坐端正、听仔细的同学回答。一个个汇报。

  三、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都是数学中的四边形,其实生活中四边形也是无处不在,课后你可以去试着找一找,和你的同学、家长一起去分享。

  板书设计:

  四 边 形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于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的主题图、例1和例2。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我的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四边形这个内容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我对教参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摆一摆、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认识四边形、感受四边形,从而获得新知。这节课,我基本能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导学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评课: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谈谈以下四方面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图形的问题了,对图形知识感到有些陌生,在导入时恰当的复习图形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本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多样化的教学才是智慧的。

  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活动,在同桌合作活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四、可以改进之处:

  1、为了让同学们对四边形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在操作摆小棒时可以把准备的小棒的长短更明显些,使黑板上呈现的效果会更清楚,同时多收集学生的不同类型的四边形,让素材丰富些。

  2、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画一画的活动,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内化。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猴解决了分东西的难题,小猴谢谢大家!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从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桃子

  1和7 2和6 3和5 4和4

  同样多一样多

  把每一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3

  教学内容:

  教材55页例3

  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15里有几个3?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3、说明: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板书:35÷7=5

  (二)完成“做一做”

  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

  例3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4

  教材分析:

  有关0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0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为0的特殊性,所以在学习计算时教材把0的加减法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0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加减计算。

  教材安排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是0的加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兔博士提出的“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这个问题的解决,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 。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第二个环节是0的减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小猫吃鱼的情境,通过兔博士提出: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问题,继续展开故事。让学生观察到鱼吃光了,就是没有了,就是0条,用算式3-3=0表示。让学生对0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加深。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习。教材安排了3道练习题和一个数学游戏,第1题是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第2题是对号入座,这样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第3题是6道5以内的加减计算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游戏是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目的是加强口算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3.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通难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其实,很多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还蕴含着数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片,你们有没有兴趣听?

  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二、自主探究

  (一)0的加法计算

  1、课件播放《小猫钓鱼》的前半部分。

  2、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来比比看刚才谁听得最认真。

  (1)妈妈钓了几条鱼?(板书:3)

  (2)小猫钓了几条鱼?一条鱼也没有钓着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板书:0)

  (3)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

  师小结:因为小猫钓鱼时不专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所以一条鱼也没钓着。我们做事能不能像小猫那样?应该怎样?

  (4)兔博士也有问题想问我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兔博士的问题: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①谁知道?怎样列式?

  板书:3+0=3

  ②算式中的3、0、3分别表示什么?

  ③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0+3=3

  (设计意图: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 。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二)0的减法计算

  1、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继续看故事。(课件播放后半部分)

  2、谁能说一说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指名说

  (2)师小结:小猫和妈妈回到家以后,妈妈有事出去了,小猫在家里看着3条鲜美的鱼,在等妈妈回来,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是没有来,小猫实在太想吃了,就把3条鱼都吃光了。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

  3、通过讨论,大家都知道怎么办了。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一共有3条鱼,小猫把3条鱼都吃了,还剩几条鱼?

  (1)你会列算式吗?试一试!

  板书:3-0=3

  (2)说一说算式中的3、3、0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0,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4、揭示课题

  观察黑板上的3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说出3个式子中都有0。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深化对0的加减法的认识

  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

  出示算一算,想一想。

  1、指名口算。

  2、观察讨论:

  (1)观察第一组题

  ①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加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②观察第二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减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③你能不能把两行的发现用一句话说一说?(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④你能迅速说出得数吗?听老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如:6-0= 8-0= 10-0= 20-0= 100-0呢?

  (2)观察第二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①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②你能说出一个等于0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建构数学模型。)

  三、练一练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一些特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力片吗?知道猪八戒吗?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我们看看它在做什么好吗? 1、 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

  (1)把你的算式写在53页书上。

  (2)交流。重点让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

  2、练一练第1题。

  今天来到我们课堂的还有几个小动物,我们快请它们坐下吧。

  (1)学生在书上连线。

  (2)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线。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口算能力。)

  四、数学游戏

  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说出算式和得数。如果你能说加法的就说加法的,如果能说减法的就说减法的。如果能说加法的也能说减法的,就说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游戏——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加强口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今天在多媒体教室上了这节0的加减法。与课前预想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所问非所答。

  如在老师提出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后,有学生列出了3+0=3、0+0=0这样的算式。从中显而易见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胡乱说出了算式。再如在提出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后,有学生说是“交叉的”有的学生说是“两边的是挨着的,中间的是挨着。”还有的说“上面的是加号,下面的是减号”……诸如此类,种种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儿。但学生说了,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从而出现了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口算能力太差。

  教学中,有的学生口算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不能迅速地说出口算结果。有的学生甚至还要借助手去算出得数。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上课有效时间短是一直以来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特点也有所考虑,所以教学时尽量把有效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我注意到学生在看动画时精神都很集中,看得津津有味,但到了讨论0的加减规律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去想,甚至还有的学生开始说话。

  四、对学生估计不足。主要体现在发现并总结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的计算规律以及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的规律上。学生还不具有自己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所以很难总结出0的加减规律。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等。

  2、加强口算训练。采取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多样的练习渠道,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中一定要降低难度。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储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5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时,体验到这样做很麻烦。因此教材开始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较简便的方法,以引起学生思考。

  教材采取引导学生自己试验、探索的方法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在量的过程中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边长有什么关系,从而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则在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推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练习题中,注意安排让学生实际计量的'问题(如练习二十六第3、4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还出现少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题目(如第12*题和思考题),但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教学建议

  1.这一小节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练习二十六的习题。

  2.教学长方形面积之前,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2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先让学生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启发学生同时想下面的问题:怎样能较快地确定可以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操作和思考的基础上对三个问题逐一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参照课本说明: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是5平方厘米;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3排,一共是15平方厘米。(边说边演示),可以看出,长方形包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积。所以要算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把长边的厘米数和宽边的厘米数乘起来。写算式时要强调正确写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3.教学例题中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联系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想出来。遇到学生中有不同的算法,如少数算成5×4=20(平方分米),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样计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结合正方形图使学生明确正方形每边长5分米,就想到一排摆5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要摆这样5排,所以要算5×5。

  4.关于练习二十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做第3题时,要实际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如果遇到黑板的长和宽不是整分米,可以向学生说明量到最后不够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就是满5厘米的,分米数加1,不满5厘米的舍去。确定长、宽的分米数以后,再计算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第12题,要让学生明确这道题求的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否直接求出?要先算哪一步?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本节的思考题,实际是求组合图形的面积。需要先分析出涂色部分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涂色部分可以分成左上和右下两个相同的图形,而每个图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从图上可以算出是4-2=2(厘米)。由此可以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6平方厘米和4平方厘米。从而算出左上部和右下部的面积各是16-4=12(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应是12×2=24(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明确百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

  2、过程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能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掌握百数表中数字排列的基本规律。

  学习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灵活运用规律。

  学习准备:

  水彩笔,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完成“百数表”,明确数的顺序

  今天,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们正在进行比赛,看谁先找到自己的家。你们看,哪些数字宝宝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家?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题中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表中已经填出的数分别读一读。

  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这张表中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你是怎么知道的?(横着数十行,竖着数也有十排)

  我们把它叫做“百数表”(板书:百数表),今天我们就通过百数表来学习百以内数的顺序。板书课题:数的顺序

  你能帮其他的数字宝宝找找家吗?请小朋友们把它们全部写出来吧!

  3、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巡视。

  4、核对,检查。

  5、找数活动

  如:请学生从36读到44

  请学生从57往后数5个数

  师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生答)

  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与50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

  二、观察“百数表”,引导发现规律

  师:刚才,小朋友们很快就帮数字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那你们想不想帮它们涂涂颜色?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涂色比赛。请男生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女生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一)1、横着找规律

  (1)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

  学生完成后,问:十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齐读这行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数十位上……(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

  个位呢?……(就是依次多1)

  谁来完整地说说我们的发现?还有谁想说的?

  (2)你也选几行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3)全班交流(指名2位学生)(我读的是我发现了)

  横着看,第2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第3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2,第3行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上分别是1、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每一行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等等。

  (4)师小结:横着看,每一行,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最后是个整十数。

  (5)练习

  2、竖着找规律

  (1)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学生完成后,问:个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

  (3)全班交流。(我读的`是我发现了)

  竖着看,第1排的个位上都是1,第2排的个位上都是2,第3排

  找一找:个位是5的数有哪些?(第5排)个位是0的数呢?(第10排)

  (4)师小结:竖着看每一排的个位都不变,十位从上到下依次多1,也就多了1个十。从下往上看呢?(依次少1个十)也就是说,上下两数相差10。

  (5)生自己说一说竖排的规律。

  (6)练习

  (二)、斜着找规律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给一些数字宝宝涂上了漂亮的颜色,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也想涂一涂颜色,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

  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学生完成后,问: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

  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读一读。

  (三)、你从表里还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斜着看:个位与十位数字相加的和是9

  三、勇闯智慧岛

  第一关:我会填

  (1)、比99多1的数是()。比60少1的数是()。

  92后面连续5个数是()。

  (2)按照百数表的顺序填数。

  3388

  第二关:我会选

  35、57、75、95、25、56、28、15、50、55

  个位上是5的数是()。

  十位上是5的数是()。

  第三关:我会猜

  王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已经看了多少病人?

  四、回顾全课,整理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整理百数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你知道了哪些百数表的知识呢?

  五、重填“百数表”,启迪新的思考

  启发:这节课我们通过填教科书上的“百数表”以及看表、用表,进一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想一想,除了刚才的这种填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填“百数表”吗?请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按自己的设计再填一填。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十位是3的数有:30313233343536373839

  个位是3的数有:3132333435363738393

  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112233445566778899

  教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以及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之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简单复习让孩子对于新的知识不是那么的陌生。在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程点评之后发现这节课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课前的准备还是不是很充分,在课堂进行当中对于自己课件的熟悉程度不够深。

  其次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不完整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

  最后就是对于课程中出现的“百数图”中规律的研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时,这次讲课的过程当中我还意识到自己的板书很不到位。

  今后我会有意识地自问:我备课了吗?没有认真研读课标与解读也是我的一大弊端。今后一定抽出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自己充电。

  在研究教材、教参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考虑本课的知识点,思考每道题目的出题意图,联系整套教材,以便迁移与运用。思考教学目标,切实按照目标进行课程设计。重、难点以及用何种方法突破。最后再落笔进行教学设计。总之要好好认真细致地备课,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7

  教材分析

  从“小欧拉智改羊圈”的数学家故事引入,接着为学生创设两个活动情景:

  1.用100米篱笆,在空地上为张叔叔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养鸡场,并对实践中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得出“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一结论。

  2.用100米篱笆,利用一堵足够长的墙为张叔叔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养鸡场。在实践中发现“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的面积最小”,与前一结论“自相矛盾”。

  最后,借助多媒体资源的直观性特点进行示范、启迪,让学生发现圆形设计方案没有利用墙,从而激发学生出“灵感思维”——100米篱笆,靠墙围成半圆形养鸡场面积最大,不仅解决课前“养鸡场怎样围面积最大”的`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得到再一次的飞跃,也为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机会。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并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本节课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平面图形知识,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知识铺垫;另一方面要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诱发灵感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生在具有生活背景的问题探究中,经历动手实践、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和推理的实践活动过程,探索出“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

  2.在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几种主要平面图形的认识,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

  1.认识到运用图表分析法收集信息、探索规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2.学会“问题——实践探索-——解释——再实践、反思——结论”的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强化“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在不同条件下,养鸡场怎样设计“面积最大”。

  难点:同样长的篱笆,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那个面积最大的验证方法。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8

  一、教材说明:《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至4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三、学生特点:

  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理念:

  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操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占空间

  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师:这只乌鸦动动脑,想了个什么办法喝到瓶底里的水?

  师:为什么石头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呢?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小结:原来石头要占一定的空间。

  2、师出示装满米的杯子。

  师:下面请看老师这个杯子,在这个杯子里老师装了满满一杯

  米,现在我把米倒在袋子里,放进一块木块,你想想,刚才倒出的米还能装得下吗?为什么?

  师:我把木块取出,换一包纸巾进去,结果又会怎样?

  3、认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

  师:好,闭上眼睛,想象这个杯子在不断变大、变大,变得脸盆一样大了,变得小游泳池一样大了,最后变得像我们上课的教室一样大了,睁开眼睛,看看四周,什么占了空间?

  师:水要占空间,人要占空间,米要占空间,木块要占空间,还有同学们说的物体都要占空间,这说明了什么呢?

  师小结:只要是物体它都要占一定的空间。(板书:占空间)

  (二)认识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1、师手举西瓜、梨问:我手上的西瓜、梨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

  师: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概念)

  生齐声读体积概念。

  2、师:刚才的西瓜和梨,我们可以说西瓜的体积比梨的体积大或梨的体积比西瓜的体积小,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你能像我这样说给小组同学听吗?说一说。

  同学交流。

  3、师:有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有的物体的体积我们用肉眼一时难以分辨,像这两个土豆(师手举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土豆)你说谁的体积大?

  师:到底哪个土豆体积大,你们能商量出一个好的比较方法来吗。

  小组商量。

  小组汇报:(可能会想出以下两个办法)办法一、用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然后把两个土豆放入两杯水中,看哪个杯子里的水升得高,哪个土豆的体积就大。

  办法二、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分别把两个土豆放入水中,看谁漏出的水多。

  4、学生领取活动材料进行实践活动。

  各组汇报实践结果。

  师:你们组中哪个杯子中的土豆大?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三)认识容积的意义。

  1、师:还记得同学们在举例中说到冰箱、柜子,像这两种物体打开里面是空的,可以装东西,容纳别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容器。(板书:容器)你还见过什么容器?

  2、师:(手拿一高痩一矮胖量杯)问:你们看,它们可以装什么?如果我往里装水的话,谁会装的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测?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动手试一试。

3、师揭示容积一词并让学生说说通过演示活动,你怎么理解容积的意义。

  师小结并板书容积的意义。

  4、例举:油瓶所能容纳的油的体积就是油瓶的容积。学生试举例。

  5、辨析:出示装有半杯水的杯子,这时杯中所装水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

  (四)揭题看书。

  (五)谈谈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六)练习。

  1、书中试一试。

  2、用12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发挥想象,用这12个正方体搭出美丽的形状。

  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合作搭建。

  师:请各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搭出了什么?

  师:你们真不错,搭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你们所搭物体的体积大小怎样?为什么?

  师;形状不一样,体积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体积的大小和它的形状无关。

  3、书中练一练1、2、3。

  (七)总结。

  八、教学反思: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我认为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知。在导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乌鸦喝水》故事引入,美丽的动画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熟悉的情节在耳边响起,石子投进水后水面的变化清晰可见,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并且学生很自然地运用了空间一词回答为什么水面会升高。而在这一个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肤浅地认为物体要占液体的空间,还不能体会到任何物体放在任何地方都要占一定的空间。于是老师紧接着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米、木块、纸巾,杯子。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一系列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中感悟物体并不是在水中才会占空间。最精彩之处还是老师让学生想象杯子不断变大,变得教室一样大时有哪些物体占据空间。使学生们关注到自己教室里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突破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这一难点。

  (二)突出探究活动,亲历做数学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中,十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大小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辨别哪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物体让学生比较,引起学生思考:这该怎么办?而教师课始简短的动画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做了铺垫,课堂上学生想出了两个可行的办法.有了办法,接下来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实践的方法是学生说出的,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自始至终老师都只是承担组织者的作用。是学生在做数学中明白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两个相差不大的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激发情感体验,学而有兴、学而不累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在练习中,当老师让学生用12个正方体搭建不同物体时,学生非常兴奋,创造欲望极强。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特别是搭好后全班交流参观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骄傲的表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得出体积大小与形状的变化无关。这一原理的获得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在教学中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当学生想出用两种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时,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了第一种方法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集中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操作。没有照顾到想到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实验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9

  图形的旋转一课是课标修订后关于图形与变换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新课标中在图形与几何一节中新增了一部分内容,比如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轴对称变换等,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从而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1.小学设置图形变换内容的意义

  小学数学为什么要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这部分知识?学习它们究竟有哪些价值?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就其内容来说,图形的旋转是图形变换的一种形式。图形变换这部分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知识,其改变了人们静止观察世界的传统方式,提倡从运动变换的视角研究几何问题。二是从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角度来说,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变换相关的现象,像机械传送带、升降的电梯、旋转的电风扇等,我们希望学生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这些现象。

  2.图形的旋转在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

  课标的三个学段里面都涉及了图形的旋转,那么这部分内容在不同学段当中的'具体要求又是什么呢?其实课标中将图形的变换之图形的旋转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分为了三个学段:第一个学段:结合实例感知旋转现象;第二个学段:了解图形旋转的相关内容, 能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出其图形旋转90度后所形成的图形;第三学段:探索并理解图形旋转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根据题目要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三个学段的目标设置是由易至难,是一个逐渐由直观思维上升至抽象理性思维的过程。这节课执教的图形的旋转就是继续和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的旋转概念,即能够识别旋转现象,会画图。纵观三个学段的教材,本学段内容其实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的旧知识推动四年级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学习相关性质等打下基础。教学时我们需要把握好具体目标,除了立足教材,还需了解学生。

  3.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1)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构成: 三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轴对称变换,通过具体实例能够辨别这三种基本变换,但这种辨别是浅层次的,在认识上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

  (2)需要关注学生因年龄不同从而引起的思维变化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感到新奇,从而会好动,他们的思维还是从具体形象的物象感知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一个阶段,所以他们在进行抽象思维时还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

  4.图形的旋转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笔者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认识顺时针、逆时针的概念。

  第二,理解角度旋转的概念。

  第三,基本掌握简单图形的旋转变换方法。

  教学时,可利用教具——钟表,根据分针的旋转规律,认识说明什么是顺时针方向(与分针走向相同的方向);然后让学生指出时针、秒针的旋转方向是什么方向,从感官上帮助学生建立顺时针旋转的基本概念;其次说明与指针走向( )的方向为( ),这个让学生自己尝试回答。举例强化训练学生对顺、逆时针方向的认识:大风车、生活小区门口转杆、 酒店旋转门、自行车脚蹬前进方向等,让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基本概念来分析并正确说出其运动方向特征。在描述过程中强调绕着某某旋转,帮助学生准确描述旋转现象的同时,可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旋转中心知识。究竟旋转到哪里?需要一个准确的数字来描述,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旋转的角度了。至此,学生就可以利用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正确地描述旋转现象了。之后开始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正确画出旋转后的图形。首先出示题目: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吗?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建议他们用书后剪下的实物三角形进行旋转操作,再把正确位置画下来,之后的交流很重要,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画旋转图形的方法。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不仅能正确描述一些旋转现象,也明白了不管是平移也好、旋转也罢,画变换后的图形,抓住对应点或对应边很重要,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为了达成目标,设置了教学重难点,为了攻破重难点,又将整个课堂教学分成了三个部分。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如何描述旋转现象是学生掌握旋转的关键要素,形成了一种将某图形绕着某点顺(逆)时针旋转( )度固定表达方式;学生在画将某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时,可以抓住关键线段先进行旋转,待画出对应线段后只要再连接另外的端点,即能达到目的。这些目标的达成将为学生以后第三学段学习旋转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从而不断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知识生长如同花开,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教师尽心尽力地培育。我们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便可静静等待学生知识之花盛开!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0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

  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

  1.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2.认识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

  (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③请每位小组: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听了每一小组的,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盘秤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

  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然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

  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千克。

  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然,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

  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

  (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认识感知1克

  (1)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3)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与1千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才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盘子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

  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

  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千克=1000克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②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③知道1千克=1000克

  6.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巩固拓展

  1.的确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问:刚才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

  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3.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课后反思:

  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再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学校数学应向生活数学回归”等口号,生活、活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如何把这两者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位数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2.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3.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课件显示:问题1:数据误导: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 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10分。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师:婷婷有欺骗妈妈吗?

  师: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三的分数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有投机取巧之嫌,大家思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师:你对此有何评价?

  师:类似的受平均数误导例子还是很多的。婷婷的爸爸的公司在一次招聘时就出现了如下的情景。

  问题2 阿冲应聘

  (先请一位同学给画面编一段话。然后提问:略)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新的疑点,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三)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我们自己也试着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六)变式练习,扩展新知

  (结合课件)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都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平均数: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信息,应用最为 广泛,但…

  中位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

  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

  下面由我们自己去收集一组生活中的数据,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来说明本组数据的特征。

  (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活动报告单》,深入到学生活动中,适当答疑)

  (教师视课堂具体的时间的情况选择是否讲解:假如你是一名厂长……)

  (五)反馈评价,提示作业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请你分别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现实意义。

  总结:今天我们都学到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2

  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共编排2个例题。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例2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2.“速度”概念和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先介绍“速度”概念,再安排含两个小题的例3,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自主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小节根据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安排了一个例题──例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函数的思想方法。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节单列一个例题──例5教学估算,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所以,例5中围绕“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方案,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比较合适?为什么?”这是教学估算最精要之处。它让学生明白,估算时,在什么情况下应估大些,什么情况下应估小些,才能使估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符合实际需求。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笔算乘法的认知结构。

  本学段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如教学例1、例2、例5时,应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取因数的近似值,才可能使计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灵活方便。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估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

  2.注意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本小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使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即刻画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应将书本上的例题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物体简单运动的常识出发归纳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

  3.本小节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1)精心选择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例题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知道应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

  (3)多项计算技能交互使用。对于如何计算145×12,教材展示了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算法,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口算、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算等多项计算技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教学建议:

  (1)让每一位学生经历“145×12”的计算过程。首先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然后尝试列竖式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自己估算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这对提高学生估算的准确率很有帮助。练习时,应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反馈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5×12”的计算过程。说过程时,应说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学生梳理计算步骤的过程,就是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它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有序的进行操作和思考,如何有条理地去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

  对独立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作如下引导:先复习计算“45×12=?”或“145×2=?”,然后再计算“145×12”。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应用本学期学习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最基本的练习,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以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练习时,应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3

  许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 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正如:我校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0以内数的组成”,她的教学是这样设计是“7的组成”,她的设计如下:

  师:你们到过市场买过菜吗?

  生:有着不同的回答。

  师:你们都有爱吃鱼吗?(爱)。

  师:很好。因为鱼含有丰富的钙、铁、蛋白质等,对我们身体有用的物质。

  师:请同学们看上黑板,下面老师让大家来数一数黑板上的鱼(出示7条鱼的教具),谁来数一数黑板上老师挂了多少条鱼?

  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7条)。

  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是怎样数的吗?请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写出你们的算式,看谁写得最多、最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然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算法

  生:我把它看成3条鱼加上4 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3+4=7 。

  生:我把它看成2条鱼加上5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2+5=7

  生:我把它看成1条鱼加上6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1+6=7

  ……

  师:你们说的都对。

  师:最后反馈小结 。

  教师做到了:1、 在教学中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先教学的效果。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3、在教学中也提出了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4、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5、整个课堂教师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这样的教学,如果能上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参与到菜市场购买鱼的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会更生动些。

  二、 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正方形、三角形、矩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取决于什么?它们的公式各是怎样的?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取决于正方形的边长,即:C=4a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因为四条边长相等。

  师:矩形的周长又取决于什么?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矩形的长和宽的和:即:C=2(a+b)

  师:矩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的和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等于宽与长的和的2倍;因为矩形两条对应边相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呢?为什么?

  生:(通过思考后,发现圆的直径不同,圆的大小也不同)圆的周长取决于的直径,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有没有象正方形、矩形那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呢?如果有我们就能够根据这个倍数关系来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不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自我质疑、最后发现公式)

  在这个教学笔者做到了: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倍多一点。笔者趁机引入π,顺利地完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2、笔者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

  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 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校四年级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分数的加法时”的设计。

  师:出示苹果的教具问学生你们都有吃过苹果吗?

  生:吃过。

  师:如果你妈妈买回的苹果只有一个,而你又要把苹果分给你的爸爸和你的妈妈,你会怎样分呢?

  生:思考后汇报,有的平均分三等份,有的分成四等份。

  师:提出分成四等份的情况,如果你爸吃了一份,吃了几分之?(四分之一),如果你妈妈也只吃了一份,剩下的由你自己吃,你应该吃了几分之几?

  师:出示条件:有一个苹果,小明吃了这个苹果的2/4,爸爸吃了这个苹果的1/4,

  师:看了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爸爸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爸爸比小明少吃了几分之几?

  生:小明与爸爸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剩下几分之几还没有吃?

  ……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然后按照学生所提的问题一一解决。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得到分数的加法规律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其教学特点是

  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4

  师:封闭图形的线段必须首尾相连。

  师:大家看这两个封闭图形,谁的面积大呀?(黑板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看来封闭图形也是有大小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面积。(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 )

  师:那在封闭图形里面积究竟指的是哪一部分呢?请两位同学到黑板表示出来。(生上来画。)同学们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随意画一个封闭的图形,也把它的面积表示出来。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面积这个概念有这样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第二层是:封闭图形的大小。

  (三)、实践活动:

  1)多种策略,比较大小

  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师:你们觉得哪个图形面积大?

  生:长方形面积大

  生:正方形面积大。

  师:看来有争议。有什么办法知道吗?那现在你们就利用学具分小组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学生活动:

  ①学生拿出剪好的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附页2中图5)

  ②小组活动。

  ③学生汇报。(投影显示活动结果,并配合课件演示几种比较方法)

  生1:我们小组是用摆硬币的方法,

  生2:我们小组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长方形的格子要比正方形要多。

  生3:我们小组是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要大一些。

  小结: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在用,数格子的方法时,所用的每一个格子的大小应一样大。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数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2)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①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②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③让我们用画笔把图形美化一下,选一个图形,用蓝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用红色涂出它们的面积。展示学生作品。

  师:图形上一周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周长表示图形的哪一部分?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面积)面积表示图形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他们的区别。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不仅知道什么是面积,还会用多种方法去比较面积的大小,其实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

  1、从生活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神秘而简洁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从生活实物出发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从摸入手,感知面积。

  2、这一课不光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面积,还要让学生能够对于面积与周长进行区分。这两个定义要分清楚。明白周长是指边线,面积是指表面的大小,也就是封闭线内所包含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5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辨认方向与认识路线两个小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基本含义后进行学习的,学生要进一步通过对方向位置关系的探索,发展空间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借助认识路线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通过帮助他人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馨;在协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竞争中激发蓬勃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路线图的三要素:1、起点。2、行走的方向和距离。3、终点。

  教学难点:认识简单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精选]07-07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13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4-15

【热门】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16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荐】06-16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热门】06-20

【热】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21

【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21

【荐】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