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一年级复式分段统计表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复式分段统计表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05 07:20: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复式分段统计表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复式分段统计表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复式分段统计表数学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如何使学生掌握得更好,记得更牢?我想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要比灌输得来的记得更牢。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有坡度的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乘法分配律,从而自己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我是这样设计: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例去理解乘法分配律

  出示:

  每件上衣60元,一条裤子30元,买这样的服装5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解答:板书两种解法:(60+30)×560×5+30×5说说理由。

  在两个算式中间画=。

  即:(60+30)×5=60×5+30×5。

  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学生能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能顺利地解决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

  相对于乘法运算中的其他规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是最复杂的,等式变形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

  1、在□里填数,○里填运算符号:如(25+45)×4=□○□○□○□…..

  2、在相等的一组算式后面打“√”:如16×7+24×7(16+24)×7□…..在这一组题目中我重点评析了最后一道题:40×50+50×9040×(50+90)□。先让学生说说这一题为什么不能打√,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分别写出与左右算式相等的式子。如:(2+3)×4=2×4+3×4…..提问:

  1)在这些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右边的算式呢?

  2)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3)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通过练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后归纳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

  (a+b)×c=a×c+b×c。

  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问题:

  在练习中发现,很多孩子对形如:a×99+a或a×101-a的式子,解答时有困难。另外就是有时对形如:32×25×125的式子受学习乘法分配率的影响,也把中间改为加号了。

  所以需要加大练习的量,并重点加大指导的力度。

  一年级复式分段统计表数学教学反思2

  复式统计表是在一年级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能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统计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统计,认识一般的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有关复式统计表的新授课,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的设计与数据分析.教学时,新课开始,先让学生猜测:上一节课我们利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红队的身高占优势,那么身高高的队员,弹跳的高度是否也一定高呢?然后投影蓝红两队的弹跳高度数据,然后让学生分析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蓝红两队的弹跳高度呢?

  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法:

  1、求平均数

  师接着引导:若人数较多,求平均数不简便,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将数据进行整理一下,数一数各队跳45厘米的有几人,46厘米的有几人…..学生列表后发现很麻烦。

  3、进而将数据进行分段统计,列出了两个表。

  学生观察两个表后,仍然很难比较红蓝两队的弹跳情况。

  4、学生交流,画出了复式分段统计表

  本节课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逐步引导,层层深入,由学生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外高兴,印象深刻,并且体会到了复式分段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具有优越性,效果很好。

【一年级复式分段统计表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04-02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7篇04-07

《复式统计表》案例与反思12-13

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反思06-10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3-28

《复式统计图》教学反思优秀12-25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优秀08-29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12篇03-28

数学教学反思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