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

时间:2022-02-02 14:02:0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应用,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设计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便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有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拼图说出结论成立的理由,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学生易接受。

  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的教学均采用“尝试—交流—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所选的例题更注重数学中的“一题多解”的渗透,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当然安排“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交流互动,旨在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此环节获得系统的知识,也便于学生自己查漏补缺,让学生在归纳交流中提高。

  总之,从整节课来看,学生的情绪比较饱满,思维比较活跃。我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还有一些有待探索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时间把握得不够好,使得“感悟与反思”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得以实施。如果我能在前面几个教学环节抓住时间,让学生在后几环节充分展现自我,我想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生动活泼地展示所学内容,强调学生的动脑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课堂上我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呢?这节课在复习旧知“三角形的特征”后,我引出了研究问题“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而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却无法画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学生萌生了想了解其中奥秘的想法,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由于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新知的探究就从这里入手。我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由此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我趁势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验证。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在明确验证方法后,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动手操作、记录、观察,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之后我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有的小组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有的小组通过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还有的小组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也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此时我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在演示中进一步验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中获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探究新知是为了应用,这节课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在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或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练习内容的安排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第二层练习是判断题,让学生应用结论思考分析,检验语言的严密性。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些练习顾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这节课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3

  背景

  最近,张店区教研室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我们学校有位刚毕业一年的年轻教师参加。经过大家共同选教材、研究商量后,确定参评课题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新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从教材上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很显然,许多学生肯定有这样的知识经验,每个班都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说出这一知识点。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让年轻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备课、设计教学思路,随后我们进行了跟踪听课。

  试讲教学片断: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先出示色彩鲜艳,用卡纸制作的学具: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分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的轻车熟路,感觉非常简单。继而教师拿出直角三角形,说道:“请大家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很快,学生便大功告成,举起画完的作品让老师看。

  老师边点头边露出赞许的微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聪明的同学们,能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呢?画画试试。”没出5秒钟,反应快的学生便脱口而出:“老师,画不出来!”老师紧接追问:“为什么呢?”学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直角就是180°了,画不出第三个角了。所以画不成三角形。”学生说得太好了,老师赶紧接过了话题:“这位同学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们知道吗?”其他学生似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只好连忙点头说知道。教师肯定的说:“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我们怎么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大家想想办法。”学生经过很长时间的合作、探究,得出了三种办法,全班交流汇报。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两个层次。学生计算的没多大问题。最后一题是思维拓展练习:研究一下四边形的内角和?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呢?多边形呢?因时间的关系,无一人能够想出策略。

  反思:

  教师创设情境采用的是给学生制造思维障碍的方法,让学生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欲擒故纵,有其果,学生肯定会究其因,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数学的真谛,此创设情境的方法真是妙哉。听课时,我也为他这样的设计感到高兴,心想,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学生一堂课显得比较沉闷,只有部分好学生在迎合老师,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课后,我反复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教师在出示问题时,没有把“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强调清楚,有许多学生没有听清要求;

  二是因为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好学生反应快,答案脱口而出,其他学生思维还没产生任何的碰撞,更没经历实验的过程。

  三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大都缺少质疑权威的意识和习惯,显得顺从,没有主张和个性。在好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其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真正知道的有多少?但正因为是好学生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中,这是学习的权威啊,他说的肯定是对的,结果大家只有稀里糊涂的点头附和,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就吃了夹生饭,根本没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看似精彩的情境创设,如果得不到教师适度的调控和把握,也焕发不出它应有的光彩。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深刻的思考、仔细的推敲以上情境的创设,也不难发现,它尽管有它的闪光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它的设计引入没有从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没有照顾到全体,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也就是它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再者,最后一题,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基础上的拓展,任何多边形都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来计算内角和,学生无一人能够想出办法,仔细想想,是我们的题目出的太难,还是学生太笨呢?都不是,是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没发挥出来,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活力,也就无谈学生的动手实验、猜想、验证。当然,学生的实验、猜想、验证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堂课的问题,而是朝朝夕夕,无声无息的渗透。作为任何一个站在教学前沿的教师,我们都应有这样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丰富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再次实践:

  经过大家的共同评课和授课教师自己的反思,我们重新改变了创设情境的方法。

  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4)个角,这4个角在数学里,我们给它一个名称,把它叫做正方形的(内角),而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

  生1: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因为每个内角都是90°,有4个内角,就是4个90°,也就是360°。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后会怎样呢?

  (师演示,并指导生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

  生3: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这样沿对角线剪开后,得到了2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谁来猜想一下其中的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沿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36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80°,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沿正方形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原来的直角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45°,两个45°加上90°就得到180°,所以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验证。

  师:对,需要经过验证。

  (分小组对三角形进行验证。看它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组织学生汇报 (测量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剪拼的同学利用投影汇报。)

  生1:我们用量角器对3个角进行了测量,再分别把3个角的度数相加,得出了内角和为360°。

  生2:我们将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用量角器测量,把两个锐角相加是90°,再加上直角的度数,这样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3:我们小组将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直角,再把另一个直角拿来拼在一起,这样组成了平角,证实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4:我们是先将一个角折过来,使它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折过来,这样三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4

  首先感到自身的课,讲得比较顺利,注重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分析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纠错并改进,教师适当归纳并引申。这一点得感谢我们珲春八中的数学组的同行,夏玉波老师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带领数学组进行了积极的集体备课,对我进行了各方面细致的指导,例如:讲课应舍得在重点处花时间,把课作“细”,我感到受益很多。

  讲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①没有进行折纸实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虽然有一个女生自己进行了折纸,并且进行了展示,但我忘记让她上讲台前展示给大家,只是让她在自己的位置处站起来展示。

  ②对全班的学生照顾的面还不够广,只能说照顾了部分。我在八中上课每天只面对一个班22个学生,到四中一下子面对55个学生,一下子有点不适应。我应该充分利用他们分好的小组,每一次提问,问到一个小组,依次进行,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③最后的挑战自我题难度有些大,应适当降低难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题目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就说明一节课必须围绕一个重点进行,不能面面俱到,一个题目,不管它有多么好,如果不符合教学重点,也不能采用。

  ④应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书写,他们说比较容易会,但是写出来就不如说那样有层次了,这一点做得还应加强。

  ⑤应留出5分钟,加一个当堂检测,3到4个题都可以,这样更符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

  ⑥教学语言还应向春化中学的卜玲玲和四中的许佳文老师学习,他们的'语言干脆利落。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衷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希望大家不吝赐教,以使我的教学尽快的成熟起来。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5

  《三角形内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之后的一个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下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通过前面的摸底,我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知道的,但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对教师来说,要展开教学还是有困难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整堂课中有所收获呢?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经过操作、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从而习得知识,并得以巩固。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认识内角

  通过回忆旧知,引出钝角三角形,让学生指钝角,接着说另外二个角为锐角,

  教师接着引出这三个角叫做这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画上相应的角的符号。师接着呈现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让学生找内角,让内角这一概念得到巩固。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内角这个概念是落实得比较到位的,学生也能很快领悟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什么。

  二、认识并猜测内角和

  通过前一阶段的说课,教研员指出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内容

  时,我们首先要告诉学生,或者是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是一个固定的数,有了这样的前提之后才能让学生进行猜测并验证。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把这二个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了。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测哪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相加的和最大?通过这一问题,既引出了内角和,也抛出了猜测。在这个问题抛出之后,通过和吴校长讨论,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预设。在课上,问题一抛下去,学生都说是一样的,是180度。面对这样的起点,我就接着问学生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第一位学生回答得支支吾吾,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就坐下了。第二位学生说:因为三角板上有过的,相加的和是180度。这个回答也是在我预设之内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触最多的就是从三角板上获得的,所以当学生有了这样的回答之后。我就说,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三角板,你发现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那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呢?你们仔细研究过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通过这一环节,直接把话题引到了今天学习的内容上来了。

  三、动手测量,验证猜测

  在这个过程中,我分了二个层次,第一:学生量教师给的三种类型的三角形。

  第二: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这是动手操作的过程。因为前面没有试教过,所以在这里花的时间比较多,我自己觉得课上得有点拖,也有点沉闷。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学生是运用180度这个结论来量的。比如说他先量了二个角,最后一个角就不量了,直接用180度减去前面二个角,就是第三个角。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就失去了测量的意义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说他们测量的结果是180度,导致另外一些不是180度的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想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在交流反馈的时候,再多加一个环节,问你量出来的三个角分别是几度,内角和是几度,这样是不是会减少一些这样的问题。

  四、通过剪剪拼拼,再次验证

  这一环节,我选择了直接告诉学生,剪下三个角来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了解,其实有一些学生是知道的。(在听课的过程中,旁边的.四年级老师告诉我,他们以前组织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剪角、拼角,所以一些学生有这样的基础)因为事先没有了解,所以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如果我选用抛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些亮点。当然这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而已,其实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我电脑演示了剪与拼的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自己任意剪一剪、拼一拼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是不会拼的,不知道三个角该怎样放。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在电脑演示的时候,如果再多加引导一下的话,可能在操作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整堂课下来,我自己觉得上得很沉闷,由于操作活动比较多,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是非常集中,当然这和我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试教,心里紧张,也因为自己没有经验,课堂气氛没能调节得很好。幸亏有幸听了另外二位老师的课,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是徐老师的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自己的课中,我就觉得虽然验证的过程很严密,从特殊到普遍这样一个过程,但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特别少,学生只是进行一些操作。而徐老师通过对直角三角形的验证,继而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对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我认为这样设计比我这样设计要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一下子体现了出来。在验证的过程中,也是方法的运用。总而言之,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一次学习的过程,在教案设计时,该怎么样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怎么样说好每一句话,预设好每一个环节。在听课的过程中,让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当然这些离不开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所有这些,都让我这个新教师感动……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6

  我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数学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取长补短”,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取长补短”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很难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本节课的教学先通过三角形王国的小矛盾,让学生角色扮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在实践中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然后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以下一些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教学设计环节紧凑,思路清晰。用了大量时间让学生小组进行实践操作,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自己感知探索出三角形内角和,注重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1、用了量、算、拼,折各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发现思考,都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感受数学的严谨和魅力,也使得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

  2、当完全放手让学生实验操作调整为要求明确以后,教师适当进行一些演示,如果学生还不能完成操作,则由教师完成,只要学生能够拿着一个拼合好的图形进行观察,我就把课堂节奏掌控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定理的证明过程上,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判断题都是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在课堂用直观的课件显示出来,使学生印象深刻。然后逐步加深难度,到最后的思考题,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本堂课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深思,改进:

  1、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和老师都习惯于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找结论,部分学生却不知从何做起,没有自己动脑主动学习的习惯。今后应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拼一拼的活动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先把三个角标号,撕开后再拼。在拼成平角后要用量角器或者直尺测量一下,看拼的图形是不是平角,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而不能光凭眼睛来判断。

  2、在进行拼、折活动时,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折成一个平角,撕开之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的时候,老师就应当马上去帮助,去指导。当学生体验认知过程时,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学习的愉快,获得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刻要注意自己和学生语言、动作的规范,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在学生读题,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说出度数单位。在练习,书写时也要注意度数单位,强调格式。

  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了解不够,在课上没能以学生为主,有的内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讲解,我没能及时体察到这一点,效果不是很好,课堂气氛没能调动起来,一位老师说的好,公开课就是表演课,但主角应该是学生,老师只能做导演而不能替代学生的角色。上完课后,很多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我上课时表情呆板于第三个练习题,讲解不够详细,大部分学生估计没听懂,我没能做到及时根据学生的表情、应答人数等细节及时调整讲题的速度??,在聆听诸位老师的点评时,有时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取长补短”,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取长补短”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很难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教学过程中达到的预设的教学目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我都会在课后记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同时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失误之处,也要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考物,类式的错误不在发生。 我执教的本节课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同学也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某些教学环节,但是,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好老师就是要在教学上敢于突破和创新,我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交给学生思维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上,还任重道远。但我会坚持以对学生负责为中心,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方法,不断学习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为追求高效课堂而不断完善自我。相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7

  一、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上“三角形内角和”,因为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就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一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反思

  这篇教学设计通过施教,符合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在整节课中学得轻松。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教学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过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但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我觉得语言不够生动、连贯,声音也很小。其次,学生在进行操作活动前,我也没有明确说明操作方法,使学生不理解操作的用意,也没有让学生在操作中真正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最后,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归纳也没有完整,等等

  总之,在这节课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今后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上,使自己不断进步。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8

  今天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三角板,学生是不陌生的,所以我们从一副三角板入手,让学生算出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抛出问题,在其他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和是不是也是180°呢?学生当然会猜是。我觉得今天孩子不仅学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还学到了对待一个猜想就要想办法来验证的数学思想。当我要求孩子们来验证的时候,有的孩子想到了量,有的孩子想到了折,这里我先让孩子们都去量,量了以后,因为有的'同学量的不精确,所以我建议更精确的验证方法,孩子又想到了折,我又让孩子们去折。事后想想,如果我一开始就让孩子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一下,说不定碰撞的火花会跟激烈些。我这样一步一步来的话,就有些按部就班,没有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了。后来,校长提出,一开始有个孩子说到他量到175°,比较接近180°的时候,我只是强调要精确,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资源,如果我这时候让孩子把他画的这个三角形撕下来,折一折来验证的话 ,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点我没想到,看来我还不够智慧啊!

  杨教导也提出,后面的习题三,正方形内角和是360°,而把它对折变成三角形,就变成了180°,把三角形对折还是180°,这道题我没有深入,这是教材没把握好啊!

  以后要注意,但是这节课上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比平时好!呵呵!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9

  整节课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化的学习材料,有各类的三角形、相同的三角形等,促使学生人人动手、人人思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推理归纳能力,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立足长远,注重长效,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落实,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撕拼的验证方法其实是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成了平角,使学生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有所感悟;在对测量的结果出现不同答案的交流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测量时会出现误差,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3、遵循教材,不唯教材。

  本节课上,延伸了教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把学生的学习置于更广阔的数学文化背景中,激起了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4、不足之处:

  学生在折纸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后汇报时,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楚,老师的引导不能及时跟进。再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时地引导好学生思考,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我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课件中不仅有动画而且插入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

  首先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在争吵,(学生录音,把每个三角形说的话录下放入课件中)让学生判断他们在争吵什么,引入本节课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眼睛一亮,耳朵受到刺激,吸引珠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巧妙就把学生带到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让学生观察每把三角尺的内角和内角和,以及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内角和是多少,利用身边的学具材料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呢?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学生带着问题和质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时同桌两人一组测量三角形的内角以及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并抽查小组上台把合作探究结果输入电脑表格一便统计和观察。但是由于需要帮助学生输入电脑,不能对每组学生的测量进行指导及询问,很多学生是运用180度这个结论来量的,不过还是有一组学生测量后得出结论是189°,有了误差。下面我就引导学生哪个角是180°,以致学生提出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看看能否拼成一平角,,师生共同撕拼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撕拼过程中学生不知如何下手 我对学生进行辅导。但是有时间的有限,不能让所学生都亲自感受一下这一撕拼的过程。但是课件上我运用动画演示,学生可以亲眼看到这一过程。

  课堂练习我是通过一个游戏“挑战不可能”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运用课件展示了练习题的多样化,层次化,有易到难,并运用一些可爱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后有主角“三角形”(音频)出题带到“荣誉殿堂”。游戏是孩子都喜欢,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可以激起孩子的'活力,调动他们高涨的情趣。但是我觉得这节课我设计的这个游戏只激起部分孩子的兴趣,如果把这个游戏设计成小组比赛或者男女比赛,看谁最终进入“荣誉殿堂”更激发学生的激情。

  总之,本节课我和学生完成的教学目标,学生也能感受到课件不仅能播放图片,而且可以播放音频、动画。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教学重点难点可以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可以增大课堂的容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是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致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08-12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03-27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03-18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精选3篇)10-15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5篇03-24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5篇)04-04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04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通用3篇)04-22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