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时间:2022-01-06 11:30: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通用3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的意义》教学反思(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通用3篇)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1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重点得到有效落实,本节课主要预设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来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入新课。

  2、教学比的意义

  通过除法与比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中一种新的对两个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表示方法,初步理解比的意义。然后再从同类量的比延伸到不同类量的比,注重了比的概念的完整意义的教学。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当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后,学生必然对这种新的概念“比”,产生进一步认识的需要,通过同学们自学,学会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理解比值的概念,并从比值的意义中发现求比值的'方法,然后升华到讨论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

  4、讨论并总结比、除法、分数的联系区别

  通过设计表格形式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序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思考,总结等还可以不断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

  5、练习的设计

  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让学生在一种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巩固新知,理解新知,并能运用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自信心,从中感受到学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

  不足之处:

  1、通过演示举世瞩目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从同类量的比延伸到不同类量的比,注重了比的概念的完整意义的教学。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3、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4、通过讨论比赛中的比和数学中的比的不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

  5、不足之处,有极少数同学还没有真正理解比和比值的联系和区别。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2

  本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比的意义”一课中“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求比值”的环节,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认识到“自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自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就应该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只有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自学就是让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它改变了以往那种消极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

  2、自学——拓宽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自学,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学片段中,“关于比,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千层浪。在接下来的自学书本的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中,学生提出“比值不能写成小数,要写成分数”,“赛场上的0︰0和今天所学的比有什么不同?”

  我并没有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经过几分钟的自主探究之后,学生都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

  3、自学——关注了学生的动态生成。

  “生成”对应于“预设”,尽管在课前的设计中,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作了设想,然而我们面对的毕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知识基础、思考方式,课堂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作为教师就要善于随机应变,巧妙地捕捉“亮点”资源,灵活的调整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不断在“生成”中绽放美丽。

  对于“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能是整数”的讨论,“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发现,都打破了我的预设,学生提前完成了。而“赛场上的0︰0和今天所学的比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提出,更是超出了我的预设,它让这堂课变得更加精彩。

  4、自学——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每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个探索者,发现者。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求比值这几个知识点并不是很难,但比较松散,这时让学生自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能从书上发现基本的有关比的知识,而优等生则能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汇报的过程中,每位学生不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中问题的发现和解答,疑虑的产生和消除,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达到乐学善学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才是受用无穷的财富。自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的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宰者。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3

  《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分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生的已知经验里对比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官认识,在配制安利的洗涤剂的瓶子上按照几比几来配制,学生也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一开课,我直接出示,让学生按照2:1来摸红色和黄色的球,学生很轻松的说出红球2个黄球1个,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的情况。进而,让学生总结出只要满足红球是黄球的2倍就满足红球和黄球的比是2:1,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这一环节,就是比的意义第一个层次: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然后教师反过来问道,那黄球和红球的比是几比几呢?黄球是红球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这一环节就巩固了比的意义第二个层次: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分数关系。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对于比的意义理解的非常深刻,也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意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板书、形体语言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

  一堂课下来,感觉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有些细节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到位。像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对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强调的还不够,使学生的对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的感悟不深刻;还有因为时间原因,练习内容包括课堂总结和延伸处理得比较粗糙,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能得到哪些信息。总之,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09-26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03-24

比的意义的教学反思03-31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02-03

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09-04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09-25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09-29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09-25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1-25

乘法的意义教学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