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案>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2-03-22 12:53:2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幼儿园教案6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初步掌握象声词:“哧溜”、“扑腾”、“叽里咕噜”。

  2、启发幼儿观察画册,尝试边念儿歌边画出动物滑滑梯的线路轨迹。

  3、积极地参与儿歌表演活动,体验滑滑梯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松鼠、刺猬、小兔图片个一张。

  2、大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表演儿歌,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三个小动物,看是谁呀?(分别出示刺猬、松鼠、小兔。)并向小朋友问好。

  (2)知道吗?这三个小动物可喜欢我们幼儿园的滑滑梯了,瞧!他们是怎样玩滑滑梯的?

  (3)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滑滑梯的兴趣。

  2、学习象声词。

  松鼠、兔子、刺猬都是怎样滑滑梯的'?启发幼儿用“哧溜”、“扑腾”、“叽里咕噜”等象声词表现。

  3、幼儿完整的学习儿歌。

  4、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1)启发孩子看一看小动物滑下来的线路,说说:松鼠、兔子、刺猬是怎样从滑滑梯上滑下来的?

  (2)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用小手画出直线、曲线和点。

  5、引导幼儿表演儿歌。

  启发幼儿用手臂、腿当滑滑梯,用手扮演小动物,玩滑滑梯的游戏。

  6、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滑滑梯,体验玩滑梯的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种植区和自然角里,孩子们经常发现植物不浇水,叶子就会发蔫,而浇水后,植物的叶子就会慢慢地舒展、水灵。为什么往土里浇水,植物的叶子就能吸收水分呢?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教师设计了本活动,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意在通过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随处可见的毛细现象,由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毛巾、海绵、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饮料瓶和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树,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画有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盆里的水住到宽敞的大盆里”,引出游戏,并交待规则:不用倒的办法,用筐里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棉花、纸、植物等。)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

  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的红了的“小细管”。

  4.讨论:毛巾、海绵、纱布、棉布里有“小细管”吗?

  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才能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师设疑:怎样把纸树变成彩色的树?教师应肯定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

  2.幼儿自己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

  四.看一看。

  请幼儿随意观察环境中的图片,以及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上的,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萝卜吸红墨水的小实验,一起观察萝卜上的“小细管”。

  注意事项:

  1.材料投放时要有层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绵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红墨水和颜色水以及细管可先放在场地周围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后是纸树。

  2.图片和吸了红墨水的萝卜、花菜、生菜、莴笋、大白菜要提前准备好,放在活动区(或由配班教师在幼儿做纸树变彩树实验时投放),并注意在活动前和活动中不让幼儿看到。

  3.幼儿实验用的大白菜叶,要在活动中从新鲜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后立即放入红色的墨水里。约两分钟,就可以看到大白菜变红。萝卜要选择白色的,实验效果明显。

  4.要注意选择特别细的`采血管。

  5.盛颜色水的杯子可用小号烧杯,若用普通杯子,则应准备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脏孩子的衣服。

  附:

  知识背景:

  毛细管:指内径很小的管子,通常把物体的细微缝隙也认为是毛细管,如纱布、毛巾、吸水纸纤维间的缝隙。

  毛细现象:酒精灯里的酒精由棉纱灯带吸上来供点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块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而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再通过许多极细的管道向上输送水分到叶和花朵中,这也是毛细现象,土壤深处的水分则靠土壤的毛细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湿润的。

  把直径很细的管子插到液体里,当液体的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

  下降,表面凸起;当液体的内聚力小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幼儿园教案 篇3

  在幼儿园新课程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多种手段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开放式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幼儿情感发展的需要。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让音乐活动真正地“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而我们的音乐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让幼儿掌握更多的技能,而是要“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感受和表现”是音乐教育的宗旨,“萌发和初步”是需要把握教育的“度”,“情趣”则是最终的落脚点。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现代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除了以往的“歌唱、韵律”活动外,还包括了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等。同样在各项活动中,都包含了情感因素的存在。

  (一)创设育情的环境,激发学习的欲望: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物质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因此,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育情因素,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1.创设情境,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情绪更易受环境的影响,一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往往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共同欢喜和悲伤。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定能够的情景、图片的展示、情景的布置、游戏的开展等,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将会起到导向的作用,更快的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在进行《让座》的音乐活动中,采用了布置场景,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主动的投入活动。活动中一改往日的音乐课的座位,事先搭好车厢的形状。首先用语言把孩子带入场景中。“今天我们一起来乘公共汽车好吗?”“好!”孩子们欢呼雀跃。“那上车时要注意什么?”“要排队”、“要买票”、“要遵守秩序”,在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中掌握了乘车的文明,随之音乐响起,孩子们听着音乐,有秩序的上车、入座,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遍音乐后,车到站了,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奶奶(事前编排好),做售票员的我忙喊:“谁来为老奶奶让座?”话音刚落,有几位幼儿站了起来:“老奶奶,我给您让座。”“老奶奶,坐我这儿来。”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同时又鼓励幼儿共同把刚才的好事编进歌曲中。虽然,最终仍以老师唱为主,但幼儿在参与表演后学唱的愿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带着歌词的意境和表演后的'愉悦,投入的开始学唱

  了。而后我又引导幼儿创编了“抱孩子的妈妈上车”、“老爷爷上车”、“盲人叔叔上车”等歌词,幼儿的兴趣和投入程度可想而知了。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的情感得到充分体验,培养了幼儿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培养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努力营造一份平等、宽松、愉快、自主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对小年龄的幼儿来说,尤为显得重要。喜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刚入园的幼儿对一切陌生,师生间存在着距离,而当音乐响起,胆大的幼儿会高兴地手舞足蹈,胆小的幼儿也会暂时停止哭声。于是,我就利用音乐手段,同时给幼儿更多的关怀和爱,进行情感交流,逐渐消除陌生感,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幼儿午睡,轻声哼唱《摇篮曲》;幼儿入园时,放上轻松愉快的音乐,热情地迎接他们;自由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唱他们熟悉的歌曲,并将他们轻拥入怀;幼儿离园时,放上一段抒情的音乐,产生留恋之情。总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音乐声,让每个幼儿从教师的身上和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有了亲近感、信赖感,期待和力量化为了学习的动力,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幼儿的情感随之更丰富了。

  (二)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不同的音乐作品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教师要认真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特点,引导幼儿掌握不同的特点,从而体会音乐的美,促使音乐才能,如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表演能力等的提高。下面就不同的音乐形式,不同的音乐风格举例说明。

  1.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歌曲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歌唱表现中,促使其良好品德的形式、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1)说歌:《鸡的一家》

  教学情感目标:在有节奏的跟旋律念出歌词中感受三种不同的鸡的形象,感受家庭中其乐融融的温暖氛围。

  教学重点:

  A:根据歌词帮助幼儿选择不同的角色形象,如弟弟--公鸡;妹妹--母鸡;小个幼儿--小鸡。

  B:通过描述家中父亲、母亲、孩子的不同声音,激起幼儿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公鸡--神气高昂;母鸡--温顺柔和;小鸡--清脆、活泼。

  (2)歌表演:《小海军》

  教学情感目标:模仿海军战士神气、威武的形象,表达对解放军的敬佩、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A:提供给幼儿雄壮、有力的音乐旋律。

  B:听音乐模仿海军开炮、打枪等动作,体验英勇杀敌的情景。

  C:教师的示范表演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原型,引导幼儿用短促、雄壮

  的声音表达。

  (3)律动:《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情感目标:体会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要点:

  A:出示教学挂图,播放歌曲旋律,说说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景,同时引导幼儿说说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激起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B:引导幼儿用优美、深情的歌声表现歌曲。

  (4)歌曲:《毕业歌》:

  教学情感目标:回顾幼儿园生活,产生依依不舍离去的留恋之情。

  教学要点:

  A:感受三拍子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B:引导幼儿用抒情、留恋的情感较缓慢、深情的表现歌曲。

  (5)歌表演:《逛公园》

  教学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诙谐的情感基调,产生愉悦的心情。

  教学要点:

  A:根据歌词内容模仿角色的不同形象动作,产生欢乐的情趣。

  B:引导幼儿用愉悦的声音较欢快的表现歌曲。

  2.欣赏活动: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不仅能初步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欣赏活动的快乐,而且通过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可以发展幼儿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欣赏《摇篮曲》和《动物狂欢节》时,我让幼儿从力度和速度的不同变化及音乐产生的背景不同中引导幼儿区别,体会两种不同变化及音乐作品的美妙之处。《摇篮曲》是一首抒情的歌曲,曲调缓慢、优美,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关爱之情。我引导幼儿闭目聆听,使他们在温馨、柔和的音响中体会音乐的意境,感受躺在摇篮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听着听着,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随音乐节奏左右摆动,尔后,我让幼儿想象母亲会如何哄宝宝,并引导幼儿表演,有的抚摸自己的手臂扮演妈妈,有的则闭上眼睛,手枕着头学小宝宝安然入睡。让幼儿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用心去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随后,是“欢快、热烈”的《动物狂欢节》,我引导幼儿想象威风凛凛的狮王,活泼顽皮的小猴,轻巧游戏的小鱼,让幼儿学做不同的动作,又引导幼儿想象小动物们在一起欢乐游戏的场景,配上节奏欢快的《动物狂欢节》,幼儿的情感顷刻间被调动起来,有的拍手跳,有的跳起了孔雀舞、大象舞,气氛热烈,达到高潮。通过活动幼儿自然学会了区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且学会了用不同的情感去表现作品,幼儿便乐意去学习、体验作品了。

  3.韵律活动:

  除了歌唱和欣赏活动外,韵律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在活动中,我们并不是追求高深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要培养幼儿能和着音乐即兴创作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人人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大胆思考,创编简单的动作。

  记得在律动《小牧民》中,表现的是牧民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自由快乐生活的场面,体验牧民放牧的乐趣。首先,我出示了一幅牧民在草原上悠然的吹奏笛子的画面,让幼儿体会牧民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然后又出示一幅牧民在草原上赛马的热烈场面,让幼儿体会其中不同的情感,幼儿理解了音乐的内容,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参与的愿望也激发了,其次,在律动中不断结予鼓励,调动幼儿创编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更好的表现作品,教师要以形象的语言指导幼儿的动作、眼神,如“白云飘飘,清清的河水,马儿在河边悠闲的散步,喝水。牧童在吹奏着动听的音乐。”“马儿开始比赛了,瞧,那匹红色的小马驹跑得多快呀!”等等,在鼓励声中,幼儿的表演热情更足了。由此可见,挖掘作品本身的艺术情感是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

  (三)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与人合作的情感

  强调活动中的交往合作,许多音乐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此我们应把个体质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体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如为了在合唱时获得和谐和的声音,幼儿需要听着琴声和同伴的歌声不断调节自己的音高。又如,我让幼儿在各自的木琴或铝板琴上逐句轮流敲击歌曲或用卡侬曲式轮奏。有一次,我鼓励六个幼儿每人拿do、re、mi、fa、sol、la音块中的一块,合奏歌曲《小星星》。唱到哪个音,就由持此音块者敲击,这类活动有利地培养幼儿的自制能力及专注的学习态度。又如我抓住时机启发幼儿根据“去公园找春天”这一活动创作乐曲《春游之声》,请他们共同确定主题、选择乐器、创编节奏,最后合作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每个幼儿都是团体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分享合作的喜悦。

  (四)带领幼儿进入音乐,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

  “音乐”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需要教师用简练、生动、准确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优美的舞姿,饱满的热情去引导幼儿徜徉在音乐的大海洋中,唤起幼儿的美感,愿意亲身去体验,激起他们情感的表现,拨动他们的心弦。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领幼儿进入音乐殿堂,促进情感的表现。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的工具是语言,幼儿年龄小,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意会。这时,教师就要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从而产生情感体验,更好的表现作品。

  如歌曲《小树叶》是一首由两段歌词组成的歌曲,但它每段歌词又表现了不同的感情色彩。第一段歌词表达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伤心、害怕的情感色彩,演唱中充满伤感。而第二段歌词则表现了小树叶勇敢的面对现实,憧憬美好的春天,感情的处理也是乐观、向上的,演唱中要愉快、兴奋的。对于这样的强烈对比,幼儿如自己演唱是不能把握的,就要靠老师用语言来激起幼儿的感情。我先引发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天将要离开

  妈妈,心里会怎么想?”幼儿各抒己见,谈话中流露出伤感的神情。我适时地引导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小树叶离开妈妈,是不是跟你们一样的感觉呢?”幼儿以物拟己,在演唱中把歌曲感情真情演绎。而后我继续以语言引导:“第二年的春天,万物苏醒,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宝宝,小树叶们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它们高兴的唱歌、跳舞,为自己勇敢的战胜了寒冬而骄傲。”在我语言的诱导启发下,幼儿流露出了勇敢、兴奋的神情,他们在为小树叶骄傲,为小树叶而自豪,经过语言的启发,幼儿在演唱中能较轻松自然的把握感情色彩,唱来情感交融。

  2.用投入的表演,激起幼儿情感的表现: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好模仿,于是在活动中我较多的运用“教师表演”的方法,激起幼儿的兴趣,以此表达情感。如律动《柳树姑娘》,乐曲欢快、优美,带有浓烈的春天的气息。由于受幼儿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们不能体验其中愉悦的情感。此时,教师柔美优雅的表演显得尤为重要。我让幼儿边聆听优美的音乐,边欣赏老师的表演。从柳树变为姑娘,到风儿吹起,柳树婀娜多姿的摆动;从轻盈的晃动,到姑娘精心的梳洗打扮,拟人化的比喻,优美的舞姿,幼儿坐不住了,他们也跟着一同做动作,一同去体验其中的快乐。于此,让我深深的感到,教师略带夸张的表演及丰富的表情是促使幼儿投入活动的基础。只有让幼儿充分的感受,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促使他们情感的真切流露。你瞧,表演时神情多专注,动作多轻巧;变漂亮了心情多激动;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自我表现力也得到了发展。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情感”这条无形的线,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之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更好的享受音乐的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兔子乖乖故事情节。

  2、学会唱小兔子乖乖歌曲。

  3、体会分角色演唱歌曲的乐趣。

  活动准备

  琴,大兔子图画,大灰狼图画,小兔子和房子图画。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们见过的动物为话题导入。

  1、小朋友们都见过哪些动物啊?小猫、小狗、小鸟……

  哦,还有小兔子啊?小兔子什么样子的?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只小动物,是什么呀?

  它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看着黑板上大兔子和大灰狼小兔子的图画,声情并茂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三、把重心转移到小兔子乖乖歌曲。

  1、哎呀,大灰狼是不是好狡猾呀?它穿上了兔妈妈的衣服,带上了跟兔妈妈一样的假耳朵,还模仿兔妈妈的声音。小兔子差点就被抓住了。

  可惜,还是兔妈妈更加聪明。小朋友们说说,兔妈妈是怎么教小兔子们分辨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呀?

  哦,最主要的`,是唱歌!

  那么,还记得兔妈妈唱的歌吗?跟着老师来唱一遍吧。

  四、重复歌曲教学。清唱和跟着琴声唱交错,让小朋友学会歌曲。

  五、分角色演唱小兔子乖乖。

  1、小朋友们唱的真棒!现在,我们来演一演。有谁演大灰狼?谁当小兔子呀?哦,还有兔妈妈!

  恩,记住你们要唱的部分了吗?来,老师带大家唱一遍,然后小朋友们就自己来唱啰。

  六、分小组分角色自由组合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自然结束课程。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样样食物都有营养,挑食偏食对健康有害。

  2. 逐步做到不挑食、偏食,样样东西都爱吃。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使幼儿知道挑食偏食的危害。

  说明

  幼儿能否了解挑食、偏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2.难点:引导幼儿逐步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使之爱吃各种食物。

  说明

  幼儿的挑食的心理与行为,一般都比较顽固,需要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反复的教育活动,才能逐步消退。

  活动准备

  图书区内提供《牛奶将军》、《珍珍的故事》,以及介绍食物营养的图书、挂图、照片等。

  活动过程

  1.提供制作“胡萝卜拼盘”的材料。

  2.引导幼儿感知与讨论。

  3.午餐前,将活动室或饭厅布置成“豆豆的家”。

  4.午点时,将活动室或饭厅布置成“黑色食品品尝会”。

  5.为不爱吃猪肝的幼儿预备卤猪肝片及小碟“沾沾酱”。

  6.在活动室或饭厅内张贴图片《样样东西都爱吃》。

  7.个别幼儿的.家园联系册。

  8.作为奖励的标记或小奖品。

  活动结束

  建议教师通过日常观察,与家长交谈及请幼儿对老师说“静静话”的方式,了解幼儿对食物的偏好。并结合生活中的图书区活动,散步活动及自由活动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下列内容开展活动,同时,辅之设问,引导幼儿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和挑食偏食的危害。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让幼儿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准备:

  1、购买好4种以上水果若干(如苹果、梨、香蕉、桔子等、西瓜、火龙果等等)。

  2、果盆4个 。

  3、水果奖章数个。

  4、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

  3、让幼儿自选一个水果,跑到相应的'果盆前将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后跑回。

  4、每次都放对的幼儿获得水果奖章一枚。

  指导重点:

  1、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

  2、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然后一起听音乐,吃点心。

【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01-17

幼儿园教案11-18

幼儿园的教案04-02

幼儿园教案12-14

幼儿园中班教案《牙刷》健康教案05-28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14篇02-08

幼儿园礼仪教案04-20

《球》幼儿园教案05-11

幼儿园小班教案06-23

幼儿园游戏教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