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15 07:01:4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出示穿好的项链提问:

  1、这条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

  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活动反思:

  《排排队》本课的亮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造型表现的经验,仅靠老师的讲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课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

  一、以趣味为本

  学生画的人普通是用几个圆和火柴人的线条为符号的形象化,一种习惯性的表现,缺少观察和思考的成份,对此,我以游戏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同桌来感受“人”的`外形线条,再用童趣的长高高,减减肥的添画法来动动手术,在本课中有玩,有学,有乐,尽管如此,快乐了还需要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仍是课堂追求的最终目的。

  二、以生活为样

  排排队此课用公共场合常见的排除现象设置情境,进行观察和人物绘画表现,排队不管学生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很常见,上学,放学,吃,玩都经历过,容易唤起学生的回忆,从而也能“侃侃而谈”排队时的场景和发生的故事。例如有个学生说,他在买车票的时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进一步引导,让他谈谈不排队的行为,以及他当时的感受,这样比说一句空洞平白的我们都要讲文明,守秩序要来得生动和深刻。

  小百科:排队,指呈现整齐的线形排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连接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

  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下来,老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找朋友

  教师:嗯,老师看出来了×××和×××是好朋友,老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办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单、双数,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

  2、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对数的辨别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碗,内有操作材料:黑白围棋子若干,记录纸每人两张,记号笔每人一支。

  2、ppt,笔记本,小黑板两块,笑脸和哭脸图标各一个,写着单数和双数的图标各一个,写数字用的便签纸,车牌号,小桥,单号和双号牌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请小朋友做小科学家,一起来探索一下数字的秘密。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幼儿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林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里面有黑白两色的围棋子,请你分别给它们排好队数一数各有几颗,然后在两张白纸上分别记下它们的数量。接下去,还有一样任务,就是请你们分别给它们找好朋友,两个两个放在一起配配对,如果最后发现有一个单独找不到朋友的,请在数字下面画上一个哭脸,如果最后都能找到朋友,配成对儿的,我们给它画上一个笑脸。然后请你分别把你的.哭脸和笑脸记录卡贴到前面的黑板上。

  2、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集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1、分别看笑脸和哭脸,笑脸这儿是哪些数字?哭脸这儿又是哪些数字?

  幼儿边说,教师边记录数字。小结:笑脸这边的数字是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都能配成对的,我们叫它双数;而哭脸这边的数字是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单的不能配成对的,我们把这个数字叫做单数。

  2、ppt展示,集体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变脸游戏,进一步发现数字排列中单双数间隔的秘密。你发现了什么?

  4、在身体上寻找分别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器官及物体。

  四、区分10以上的单双数。

  1、女孩子的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想办法验证。用配对的方法,两两抱一抱。(女孩11名,为单数)

  如果加上林老师呢?有几位?是单数还是双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2、集体说出更多的单双数,发现辨别单双数的秘密:看最后一个数字,如果是单数,那整个数字就是单数,如果是双数,那整个数字就是双数。

  3、区分幼儿学号的单双数。(3、4、5、8、10、11、13、14、15、17、18、20、22、23、26、28、29、30、32、34)

  1)请13号站到前面,请大家说说他的学号是单号还是双号?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请剩下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学号,集体判断是不是双号?帮助个别幼儿纠正。

  五、请小科学家们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难题。游戏:按单双号过桥。

  1、提问:由于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而宁波甬江上的桥数量有限,怎样让车辆不拥挤顺利过桥呢?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单、双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单数日子时只能让单牌号的车过桥,双数日子时只能让双牌号的车过桥。

  2、看ppt,区别车牌的单双数。

  3、游戏:每位幼儿一个车牌号,按教师出示的日期按单双号过桥,教师当警察,在桥边检查过桥车辆。

  4、结束游戏:单牌号车请到单号停车场休息,双牌号车请到双号停车场休息。请相互检查车辆停放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生活中寻找以单数或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区分左手和右手,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ppt手势图片、纸板箱7只

  活动过程:

  一、游戏1——说说左和右1、关键提问:你们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把话表达完整2、热身游戏《我说你做》指导要点:关注幼儿对左右的分辨经验提升:要听清楚指令,分清左右,做对动作

  二、游戏2——看图猜左右手(一)手掌图示1、关键提问:游戏规则一:当我点出一张手的图片时,你要仔细看了,这个手势是用左手做的还是用右手做的,如果你觉得是左手,就请你站到左边的蓝线上,如果你觉得是右手,就站到右边的红线上游戏规则

  二:当我说开始,才能走,5、4、3、2、1数到1时必须站好了,还在中间走来走去的就算输了。教师用关键词再帮助幼儿重新确认游戏规则2、指导要点:(1)让幼儿感受是手心向外还是手背(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不泄气,再接再励3、提升经验:要看清楚手心还是手背,而且还要跟图片做的`一模一样(二)手指图示根据幼儿的意愿选择图片进行游戏1、关键提问:看看和图片上的一样吗?2、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大拇指、小拇指的方向(2)关注幼儿左右手套圈的正确性3、经验提升:除了要看清楚是手心还是手背,还要看清楚大拇指的方向二4、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看看今天你获得了几个圈?三、游戏3————隔箱猜左右手1、关键提问:这个是什么呢?这个箱子是干什么的呢?介绍游戏的玩法

  3、指导要点:教师巡回观察幼儿两两游戏的情况,关注在上一轮游戏中获得圈数最少的幼儿。活动评价:这是一堂遇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区分左右。本活动通过三个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正确区分左右手及相应的左右关系。陈老师在活动中不但特别注重个体差异,而且还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活动中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得到了培养。整个活动(设计的三个游戏)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了孩子的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的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复习7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7的加减运算。

  2、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推理列算式,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活动准备7以内的数字卡片、课件、幼儿用书第1册第47页、铅笔。

  活动过程

  1、复习7的组成,列出7的分合式。

  (1)拍手对数:教师拍手和幼儿拍手合起来是7下。

  (2)填数活动。给7的组成填上合适的数。

  2、新授7的加减法:

  (1)教师演示课件出题,请幼儿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①"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请问,现在书上一共有几只小鸟?"引导幼儿列出加法算式1+6=7。"如果是先飞来了6只小鸟,有飞来了1只小鸟呢?"怎么列算式?6+1=7,让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②引导幼儿根据推理的'方法,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7—1=6 7—6=1

  (2)请幼儿根据7的分合式,自己探索将7的其它几组算式列出来,教师指导。

  (3)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反复练习7的加减法运算。

  3、组织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观察图意,填写正确的数字或算式,巩固7的加减法。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练习7的加减法,学习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字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的基础上,尝试逆向排序。

  2、通过故事明白不要小看自己,树立自信。

  活动准备:PPT,排序操作图,辅助标记。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初步了解桃子及动物的主要特征。(故事第1页)

  1、了解桃子的特征。

  师(点击课件):这是什么?(桃子)是一只怎样的桃子呢?

  小结:好大好大的一个桃子,红红的,香香的,真是谁看了都想咬一口啊!

  2、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森林里的长颈鹿、犀牛、猴子、兔子和毛毛虫都想吃这个桃子。你能找到它们并且说说它们身体上的特征吗?

  小结:长耳朵的兔子、长尾巴的猴子、高个子的长颈鹿、重重的犀牛、小小的毛毛虫,它们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二、自主探索,按动物身体上的某一特征进行多种排序。

  1、欣赏故事第2、第3页,引出多种排序方法。

  (1)师:今天的`故事名字就叫《让谁先吃好呢?》你们觉得应该让谁先吃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决定出谁先吃桃子?

  (2)师:动物们决定按照身体上的特征举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个吃桃子,……谁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个吃桃子了,只能吃到一点点了。

  (3)师:你觉得动物们可能会比些什么呢?

  2、按照动物身体上的不同特征排排队,并说明理由。

  (1)分组合作

  师:每个动物都想先吃到桃子,接下来我们来帮助他们比一比。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先商量好你们想让谁先吃桃子?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排?然后让动物们在排列卡里排排队,完成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排的?

  (2)展示排序结果,并说明理由。

  3、欣赏故事4-8页,验证排序结果。

  (1)动物比身高

  师:要想知道动物们的身高,首先得来量一量。根据红色的身高线,动物们该怎么排列?

  毛毛虫在这轮比赛中得了最后一名,心里有些着急,它想,我得加油了!

  (2)动物尾巴、耳朵比长短

  师:按照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分别是怎么排列的?毛毛虫在这两轮比赛中排在哪里?你觉得他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还会继续比赛吗?

  毛毛虫虽然有点着急,但它并不打算放弃。只要相信自己,总能取得成功!

  (3)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

  师:要想比体重,先要知道动物们有多重。犀牛有多重呢?这幅图你能看懂吗?

  (犀牛和6块石头一样重。)

  师:其他动物呢?毛毛虫的体重是怎样?(毛毛虫比一块石头还要轻。)

  这轮比赛怎么排列?

  4、帮助故事中的毛毛虫最先吃到桃子,尝试逆向排序。

  (1)讨论如何帮助毛毛虫得第一,引出逆向排序的概念。

  师:毛毛虫还是跟大家比了身高、体重、还有耳朵和尾巴的长短,但毛毛虫说它可以得到4个第一名呢!它可以怎么排呢?

  (2)分组尝试逆向排序

  师:请每组按照逆向排序的方法试试看,毛毛虫是否真的能得到第一,并且说说这回你们是按照哪个特征来排的,怎么排的?

  小结:毛毛虫说: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动物,我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还有,要是问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不还是我嘛!从小的顺序开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是我先吃!”

  三、故事结尾,寻找生活中的逆向排序。

  1、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到大、从矮到高、从短到长”排列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2、欣赏故事第9页

  师:聪明的毛毛虫最终想出逆向排序的方法,获得了4个第一,取得第一个吃桃子的权力。看,毛毛虫“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5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3、师:如果毛毛虫中途放弃比赛,它还会赢吗?

  小结:毛毛虫虽然在前面四轮的比赛中失败了,但它坚持不放弃,相信自己,最终想出逆向排列的方法,得到了四面红旗。取得了第一个吃桃子的权力。我们小朋友也是这样,虽然有些地方可能不如别人,但只要相信自己,你就会成为最棒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对"一双"、"一对"的概念不太清楚,经常会说出一些笑言。现在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找到一只,丢了另一只,或者是找到的两只不一样。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双双对对这个数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理解"一双"、"一对"的含义,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一双"、"一对"的含义。

  2、难点:能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为了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向幼儿简单介绍"双"、"对"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的让幼儿理解了活动的意义,也增进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活动反思:

  在"双双对对"活动中,幼儿掌握比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袜子,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还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许多是可以成双成对的,并能准确的用语言表述"一双××"或"一对××"。幼儿对于该活动很感兴趣,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

  小百科:双(拼音:shu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 ,其古字形像一手抓住两只鸟。双的本义指两只鸟,引申泛指成双成对的,又引申为二或二的倍数的、偶数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认识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ppt的方式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一日生活图。

  2、龟兔赛跑课件、一日生活ppt、音乐。

  3、实物钟、大灰狼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猜谜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猜是什么?

  幼儿猜谜,教师出示食物钟。

  (1)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2)钟有什么作用?

  小结:钟不停的走,它是一个计时间的工具,告诉人们几点了,应该做什么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认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饭,钟的用处可大了。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小朋友想不想和钟做朋友呀?我们就来认识了解时钟吧。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有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学生学习了10的分解组成,知道9、8、7和几凑成10;二是学习了10加几等于十几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两个基础,将9加几(8加几,7加几等)利用凑十法转化成10加几,从而解决新问题。学生分析:学生百分之六十已经会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只是熟练程度不够,方法不当,例如还有很多数手指头的,少部分孩子完全不会,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我打算利用交流通过演示、操作,叙述,让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设计:

  凑十法不仅是进位加法的重要计算方法,更是数学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所以,凑十法的学习非常重要,必须让学生从多样化中感受到它的优越性并掌握凑的方法。只有当他们发现凑十法可以解决不同的进位加问题,才会从内心欣然接受;只有从不同的分解当中才能归纳出凑十法关键:根据要凑十的对象从另一个数中分出相应的数来凑十。本课时是对凑十法的整体感受。下一课时进行熟练化和抽象思考任务。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凑十法。

  2、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个。

  (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脱离实物进行凑十。1、说图意、提问、列式。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教学反思:

  凑十法题型是我们大大班数学活动的一项附加内容,要上这一节活动也是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应我们家长的要求而添加的。刚开始我们年级组要上这堂课时也经过了研讨,可是我们并没有决定要设计哪个游戏。

  数学课是比较抽象也比较深奥的,于是在决定上这一节活动课时我也是想了很多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数量关系。

  2、学习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两份只有4种分法。

  3、使幼儿能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实物图、贴绒数字1-5、特征标记图、幼儿作业纸、分合卡片、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2-4的组成。

  出示贴绒数字,师:"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老师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合在一起要刚好是这个数。"

  2、新授学习5的组成,学习按特征分解画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我们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小鸭子)"请小朋友数数看,一共有几只小鸭子?"(5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只小鸭子?""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几只小鸭子都一样吗?它们什么地方不同?"幼儿自由回答。

  "刚才小朋友一起找了这几只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我们把这些小鸭子的不同特征的事故量记录到记录表上,(出示5的分合式图片)教幼儿按照大小、颜色、动作、位置不同去记录。"谁愿意来填放相应的数字?"(出示5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来摆放,其余幼儿帮助检查。我们刚才记录的都是什么洋的事?5只鸭子中有几只什么样的鸭子和几只什么样的鸭子/,那么那这些鸭子的特征标记拿掉就变成了什么?"(5的分合式)出示5的`分合式。"小朋友这个分合式你们会读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师生读5的分合式。

  二、操作活动。

  "刚才我们给小鸭子按不同的特征分了类,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片,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实物投影仪出示幼儿作业纸)"按照老师刚才讲解的要求给熊猫分类,看清楚上面的特征标记再去记录,记录好后再自己读一读。幼儿分组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评价。

  出示两张幼儿作业纸,"大家一起先把这两张作业纸上带标记的分合式说一说。""他们记得对吗?谁对谁错?为什么?"请错的幼儿上来改正,并读一读正确的记录分合式。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3、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看算式写答案。

  (1)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2)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1、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2、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3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 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6的5种加法;

  2、学习感知分合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6个苹果,1个大,5个小;2个红色,4个黄色;3个有叶子的,3个没叶子的)。

  装有6的'5组加法算式礼物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老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6”。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在黑板上的一边写好6的分合式)。

  二,学习6的加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2.集中交流。

  3.带领幼儿读6的5种加法算式。

  老师:“我们把6的5种加法算式用好听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三,“小动物们送礼物”的游戏。

  1.老师:“我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这礼物盒里有着很多漂亮的礼物,但是你们要先读出老师出示的算式并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很漂亮的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口列算式。

  3.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4.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4

  活动背景:

  我班幼儿在年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在前面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学习了数的合成,建立了数名、数量、数字统一的概念,根据《规程》提出的“幼儿的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的要求,结合蒙台梭利遵循儿童成长的原则,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依据是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引导幼儿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游戏中加强对10以内数的合成练习,激发幼儿对加、减运算的兴趣,同时在游戏中逐步掌握人民币中元、角之间的单位换算。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的

  (直接):

  1、利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对1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兴趣。

  2、认识人民币中的元、角;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心算或利用数学教具进行加减法运算。

  (间接):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礼貌用语,遵守规则。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人民币若干张;存折若干张。

  2、创设小超市,超市分三个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食品区商品上分别贴上不同价格的标签,收银台。

  3、辅助材料—蒙氏数学教具:加法板、减法板、邮票游戏、计算架、数棒。

  4、幼儿计算纸若干张、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看看有什么好东西。

  ※师:超市里的商品种类真多呀!你们准备买些什么呢?

  ※可是买东西需要钱,我们没钱怎么办?(去银行取钱)

  二、取钱

  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并请幼儿拿着自己的存折到银行取出需要的钱数。(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相互谦让,知道遵守规则。)

  三、购物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买东西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的商品,每样商品是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有十元。请选好商品后,自觉的在收银台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注意人民币元、角的兑换关系)

  ※引导幼儿利用蒙氏教具,进行物品价格统计。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四、分享购物的快乐

  1、你们都买到了什么东西?

  2、买这些东西你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自己去超市买了东西,知道人民币元、角的兑换关系,会用加减运算的方法计算自己购物的价格,真棒!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看三幅图列算式,感知加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减法。

  2、熟悉理解"又来了"、"一共""走了""跑掉""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互相出应用题给同伴猜加法还是减法。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

  学习6的加减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互相出应用题给同伴猜加法还是减法

  活动准备:

  6、幅实物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我们来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

  二、学习5的加法。

  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又来了'?"(指第三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一共有'?""是谁和谁合在一起?"(原来的5只和又来的1只)"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有6只小鸟)。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三、学习6的减法。

  1、出示图四。"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到底是'走掉了'还是'又走掉了'?为什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第三幅图到底是"'一共有'还是'还剩'?为什么?""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还剩4只)。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3、幼儿找个同伴互相出加减法的应用题,请同伴猜一猜是加法还是减法,为什么?

  四、体育游戏。跳房子。

  1、每个幼儿在地上画一个简单的小房子。按照教师的口令"又来了"、"一共""走了""跑掉""还剩"多少,跳到正确的小房子内,看谁反应又快又对。

  2、幼儿自由结伴,找好朋友进行跳房子的'游戏。

  教学反思:

  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故事情境,符合幼儿爱想像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和图案间隔排列的变化,使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美丽动人的故事情景之中,并把帮助美人鱼穿上新衣这一美好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将作品全部组合起来,使美人鱼穿上五彩夺目的新装时,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顺利实现了教育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1-2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1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03-26

【推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3-25

【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3-2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3-28

【精】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3-2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热】03-27

【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