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12-23 16:52:2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有关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请一起努力,写一份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总复习7个单元。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商不变性质,加减法、乘除法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十亿、百亿、千亿,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结合多位数的读写,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2、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五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求未知数x,渗透方程x+(-)a=b。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会一些加减简便算法。通过大数目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初步具有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计算两三步计算式题。

  4、使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法是三位数的除法。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学会乘除简便运算。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求未知数x。通过计算,使学生初步具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同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5、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

  6、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分步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

  三、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共48人,根据上学期的任教情况,总体感觉这个班有近一半的学生数学基本功不是很扎实,尤其是计算能力、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上有欠缺。班内现有学困生5~6名,他们基础不好,反应迟钝,做题速度正确率低。本班思维比较活跃,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他们有悟性,但缺少“细心”,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为此本学期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口算能力和笔算运用(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加强基础训练,教给思考方法,积极鼓励学生的多种思维。

  3、每节课后留一道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开放性题目,并抽一定的时间进行讲析。

  4、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的干净整洁;遇到难题能敢问敢提。

  5、在教法上,尽量设计探索性教学活动,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吃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意启发、引导,重视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

  二、工作任务

  1、鉴于数学组本身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将原来的两个科研小组精简合并为一个,重新定下科研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新模式》,利用本组年轻教师熟悉电脑与网络,有朝气,肯下苦功的优点,结合老教师的经验,集中力量搞好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

  2、认真学习有关理论,了解教育界的发展动向,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数学教研教改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总结和提高。

  3、要求全组教师能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与能力。在当前形势下,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提高操作设备的能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同时对网络知识有一定了解。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要做到本组课件能自己解决。

  4、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对自己的不足加以弥补,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使大家能互相促进。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抓好中下生的辅导工作。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课题的确定与开展准备

  十月----十一月:认真备课,准备三至四堂试验课在网络室上。

  十一月----十二月:教师说课比赛,四年级数学竞赛。

  一月:复习工作。

  四、组织机构

  组长:向渊

  成员:龚美卿、罗连娣、谭凤翠、罗淑珍、骆伟忠、温丽芳、何燕、吕刚、江伟生、曾湘敏、廖芳。

  附科研小组成员:组长:向渊成员:温丽芳、何燕、吕刚、曾湘敏、江伟生。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

  2.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数分布折线图.

  3.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设计,勇于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

  2.数据收集与处理.

  教学难点

  1.决定组距与组数.

  2.数据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交流探讨式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

  [生]1.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

  2.收集有关数据.

  3.选择合理的'数据表示方式统计数据.

  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根据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设计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并不断实施与改进方案.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你能否帮卖雪糕的李大爷设计一种方案,确定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

  [生]首先应开展调查.统计一下李大爷每天卖出的A、B、C、D、E五个牌子雪糕的数量.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并掌握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应用以上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1. 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学生回答后强调任何定义都具有可逆性,即是定义,又是判定。)

  2. 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再强调分析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3.矩形具有什么性质?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殊性质?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女生31人,男生34人。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

  1、两位数乘两位数

  2、千米和吨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混合运算

  5、年月日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7、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8、小数的初步认识

  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10、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能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了解立方根的性质.

  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学了平方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领会类比思想.

  2.发展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环境中明辨是非.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当今社会是科学飞速发展、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把一生中要接触的知识全部学会,因此让他们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这就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其中类比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节课重点训练学生的类比思想的养成.

  教学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2.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3.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之处.

  教学方法:

  类比学习法.

  教学过程:

  Ⅰ.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方根的定义,若x2=a,则x叫a的平方根,即x=± .

  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体积为8,根据正方体体积的公式得a3=8,那a叫8的什么呢?本节课请大家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自己来类推出结论,若x3=a,则x叫a的什么呢?

  Ⅱ.新课讲解

  1.请大家先回忆平方根的定义.下面大家能不能再根据平方根的写法来类推立方根的记法呢?

  .若x的平方等于a,则x叫a的平方根,记作x=± ,读作x等于正、负二次根号a,简称为x等于正,负根号a.若x的立方等于a,则x叫a的立方根,记作x=± ,读作x等于正、负三次根号a,简称x等于正、负根号a.

  [师]请大家对这位同学的回答展开讨论,小组总结后选代表发言.

  [生甲]我认为这位同学回答得不对.如果x2=a,则x=± ,x3=a时,x=± 也成立的话,那如何区分平方根与立方根呢?

  [生乙]因为乘方与开方是互为逆运算,求立方根可通过逆运算立方来求,如x3=8,因为23=8,所以x=2,只有一个根而不是±2,所以立方根的个数不正确.

  [师]大家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请认真看书第13、14页可知,若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 root;也叫三次方根)如2是8的立方根,记为x= ,读作x等于三次根号a.

  开立方的定义

  [师]大家先回忆开平方的定义,再类推开立方的定义.

  [生]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则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2)立方根的性质

  [师]2的立方等于多少?是否有其他的数,它的立方也是8?

  [生]2的立方等于8,(-2)3=-8,所以没有其他的数的立方等于8.

  [师]-3的立方等于多少?是否有其他的数,它的立方也是-27?

  [生]-3的立方等于-27,33=27,所以没有其他的数的立方等于-27.

  [师]0的立方等于多少?0有几个立方根?

  [生]0的立方等于0,0有1个立方根是0.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大家总结一下正数有几个立方根?0有几个立方根?负数有几个立方根?

  [生]正数有一个立方根,0有一个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立方根.

  [师]对.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有一个,是0.

  (3)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并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下面请大家说说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生]从定义来看,若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则x叫a的平方根;若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则x叫a的立方根,都是一个数x的乘方等于a,但一个是平方,另一个是立方.

  [生]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零的平方根有一个是零;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有一个,并且是正数,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有一个是零.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三班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有109人,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两班数学基础一般,而且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中各种线段及外角相关知识,进而对多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掌握;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过程方法目标: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几何图形的内在特点,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示数学关系。

  态度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

  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

  第十五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方法:

  本学期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及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学能力为主,主要有:

  1、学生猜想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

  2、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面向全体学生与照顾个别相结合。

  5、组织练习与成绩考查相结合。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上文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祝大家生活愉快。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学生共有48人,两个班学生情况基本相同:学困生较多,两个班学生优秀人数较多,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六2班学生进步明显,六1班学生基本停留在原地。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向课堂要质量

  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说,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上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建设有活力,有层次的课堂。

  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要认真做好预习,课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要保证做好这一点,教师要多让学生发言,多找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正面评价,多鼓励学生。

  2、向作业要质量

  学生的常规数学作业,教师要做到面批面改。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要使学生真正重视数学作业。依托课题教师建立学生作业的“摘错本”。以便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有效的利用好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平时的个人辅导,集体讲评,各阶段的复习中,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较多,出现问题较大的知识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上,提高学习效率。

  3、向学生要质量

  这主要是指促使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的学习。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老师留作业就完成,不留作业就没事干,一味依赖教师,学习没有主动性。而事实告诉我们很多学生成绩好,是因为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所以要养成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的习惯。

  4、由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

  学生出现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短板,抓住这些问题来反思自己教学中哪些措施不够得当,应怎样改进,对今后的教学意义深远。本学期我将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及时将反思传到个人博客中。

  5、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学困生的转换工作

  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学中的一项难点工作,因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能学好,但没有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一直刻苦努力,但是没有找的合适的方法;有的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接受知识的时间较长……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班级中一定会有学困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的体会是:对症下药,找准方法,坚持不懈。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米、毫米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米、毫米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分米、毫米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的特点: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体会和感受分米、毫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分米、毫米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1.多位数计数器2.多级数位顺序表3.计算器4.用硬纸条做的角和长方形、正方形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七、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内容课时数第一周9、1---9、17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整理与复习16第二周9、23----9、30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7第三周10、7----10、17吨的认识口算除法9第四周10、20---10、30笔算除法10第五周11、3----11、13笔算除法期中考试6第六周11、17---11、27常见的乘、除法应用题、整理与复习8第七周12、1---12、11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及周长10第八周12、15----12、25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整理与复习10第九周元、1----元、16总复习、期终考试6

【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计划05-30

数学教学计划02-06

数学教学计划02-24

数学教学计划02-24

数学教材教学计划02-09

数学教育教学计划06-26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5-20

数学辅导教学计划11-16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03-21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