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总结

时间:2022-04-06 15:33:23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精华】课堂教学总结模板合集7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堂教学总结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课堂教学总结模板合集7篇

课堂教学总结 篇1

  一、“故弄玄虚”,唤起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特别学生都习惯称磁铁为吸铁石,因此对磁铁能吸铁有着深刻的印象,本课从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开始研究磁铁的性质,鉴于对这个问题学生的认识几乎都相同,所以我从“你认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之外还能吸引什么物体?”开始,引导学生作出猜测,至此学生形成了认识上的冲突,几乎大部分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引金属类的物体,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其错误看法。

  令我欣慰的,部分善于观察总结的学生还提到了磁铁能吸引磁铁,当然磁铁也会有排斥磁铁的情况出现,在本课中还没有进入研究,因此在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后,我以“磁铁什么情况下会吸引磁铁什么时候又会退开另一块磁铁”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加以研究的,结束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另类回答。

  二、“双管齐下”,探究强化科学认识。

  (一)探究——多元化的材料准备,一元论的结论得出。

  利用磁铁检测哪些物体能被吸引,哪些不能被吸引,探究活动极为简单,我主要从实验材料入手,为学生准备了数量较多、种类丰富的材料供检测,对于“铜丝”“铝棒”这些金属材料从学生大多认为能被吸引,直到眼见为实时学生还在感叹“居然不能被吸引的”,“塑料尺”“木块”“玻璃片”这些材料则应证了学生的预测,至此引导学生从探究活动中总结发现得出结论,从“能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的特点进行总结”学生很容易得出“磁铁能够吸引铁制的物体”,从而建立起磁铁有磁性的`科学认识。

  (二)应用——认同实验,在探究过程中强化科学认识。

  在学生形成磁铁有磁性的认识基础上,出示了硬币、铃铛、不锈钢片等材料,引导学生判断哪些物体是铁制的,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出了各不相同的判断,再一次形成了认识冲突,“那有什么方法判断这些物体是否是铁制的更可靠科学呢?”学生一下就反应过来,可以用磁铁去吸,至此学生就达成了利用磁铁的磁性去检测物体是否是铁制的科学方法。而实验的结果与观察判断的异样结果,再一次深化了学生“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意识。

  三、“推波助澜”,探究深化科学认识。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对于这个问题在《我们知道的磁铁》一课导入中学生已亲眼见到了磁铁隔着纸能吸铁,因此学生的回答也是肯定的,“那磁铁隔着玻璃、木片这样的物体还能吸铁吗?”学生道“可以,磁铁就是隔着桌子也能吸引磁铁的”,“那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进行检测呢?”对于这一实验操作起来也较为容易,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改变磁铁与铁的距离会有何发现。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如期而至地得到了实验证实,即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至此进一步加深了对磁铁磁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总结 篇2

  一开学,我和上学期一样积极地投入到课改中,去体会本学期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但是总觉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新的理念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的特色、与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二年级美术第四册中的第四课《鲜艳的包装纸》这一课,本节课在设计时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方式与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尝试,从整堂课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他们在一种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下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索的精神,使整个教学过程也循序渐进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包装纸设计是一门涉猎较广的艺术,如果纵深发展,知识的难度就会加大,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本这节课前我考虑较不周全的地方,所以,在让学生观察展板上的现成包装纸时,由于个别包装纸上的图形组合与排列都较复杂,学生感到难度大,没能正确记录出重复排列方式。但是又受一堂课的限制,无法在课堂上具体分析,所以在第一次让学生接触的情况下,提供给学生欣赏的包装纸无论从图形或是排列上都应简单些。其次,受一堂课时间的影响,学生自学、交流、作业、评析等环节都感到时间不够充分。课后有学生说挺喜欢这节课,但总有不尽兴的感觉,如果能把这个教学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节课纯粹让学生欣赏感受,第二节课制作、评析,那么,这节课无论是教师还是我们学生,都能更从容地进行学习,从而在这个教学活动里得到更多的启发。

课堂教学总结 篇3

  以“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法,鼓励创新”为主题,从校长、备课组长的立标展示,到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达标比赛,历时一个多月,紧张有序。年级主任积极组织,备课组长主动引领,上课教师精心准备,全体教师深入研讨。使参赛的课堂精彩纷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以学习为主线,学习目标具体明确,重视习惯养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基本实现了由教向学的转变。

  语文课通过听、读、说、写、看、思、悟的训练,把学文达意、识字书写、口语表达等学习目标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之中。俊玲老师的《比尾巴》、雪霞老师的《从现在开始》突出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笔画规则及间架结构,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识字方法。结合课文学字学词,借助读物的图画阅读;通过儿歌诵读的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听讲姿势。晓娜老师《美丽的西沙群岛》,学平老师《搭石》,都用读、悟、批注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课文精彩的部分,指导学生读悟结合,指导背诵、摘抄完成阅读中积累。以导游的身份表达,改写诗歌拓展。晓丽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江丽老师《老人与海鸥》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思路。在具体的自学要求指导下,自主探究难理解的中心句段,在诵读基础上想画面。学段目标基本落实。

  数学课通过观察思考、计算验证、实践操作、归纳梳理,培养数学概念,提高数学素养。晓燕老师《平行四边面积》一课,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用三年级学过的数方格的方法发现平行四边形底边、高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知识迁移。会君老师的《连加连减》练习课,利用说判结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计算、倾听、判断能力,会峰老师的《数学广角》一课,启发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获取信息,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知识体系。代桃老师的《乘法口诀》练习 ,最后出示语文课里的古诗,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答,为学科之间 相互联系架起了桥梁。丽博老师《商的变化规律》一课,以一道古时候财主给长工发工钱,揭示出商与余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终身难忘。晓红老师的《折扣》一课,利用销售广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探究,揭示数学规律,使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目标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

  英语课充分创设语言氛围,听、说、读写结合,互为带动,学习情绪高涨。音乐课充分利用音乐的弥漫性,通过聆听感悟,读唱结合体验,联系生活创新,演唱表达。体育课通过游戏激趣,示范引领,实践提高,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健身意识。美术课通过听、画、印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不同的课堂展现了不同学科不同备课组的现有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运用多媒体上课是此次达标活动的一大亮点,参赛教师运用多媒体承载多种教育功能,教学情境创设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图文并茂,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抽象的问题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有效的辅助了教学,给课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加之用动物的身份表达,戴头饰表演、角色互换采访,配乐朗读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知识与有趣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课堂学习兴致勃勃,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团队合力是此次达标活动的又一亮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参赛教师,从选内容——定教案——试教——修改——正式比赛,整个过程,有备课组长的积极组织、精心指导,有全体组员的积极参与、集体研讨,有各班师生的密切配合、鼎力相助,无论哪个年级组上课,都能做到一人做课全组合作。据不完全统计,语数课堂在参赛之前至少要经过六个班级的试讲,音美参赛之前至少经历三次试讲,每次试讲后,上课者、听课者都要有一次反思,全组教师都要有一次研讨,执教本人都要有一次复备。比赛现场做到统筹安排,科学分工。无论哪个备课组上课,全组教师都会统筹安排,合理分工,比赛现场有安排学生的,有拿教具的,有做时间提示的,有了解学情的,有协助调试课件的。因此说参赛的课堂是执教者用过硬的基本功,娴熟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机智,一定的组织方式,演绎着团队合作,展示着备课组教师集体的智慧,弥漫着课堂文化。

  此次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经层层赛选,集中评价,共评出特等奖八名,一等奖二十五名,二等奖二十八名。校长、书记积极参与,分别荣获一等奖。我们应为获奖的教师和积极参与达标的教师鼓掌喝彩!

  然而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理念的转变,使我们的课堂向着务实高效、人文道德的方向发展,站在新的高度审视我们的课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和探讨:

  1、如何准确把握,具体落实学段目标?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不同学段,课标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低年级要求前五条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住读物中的图画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此举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依据课标要求,对照我们的课堂,还存在如下不足:

  (1)、默读学习基本没有体现,甚至还有指读现象。

  (2)、一类字、二类字的处理方法还没有充分体现。

  中年级段前六条是: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对照我们的课堂,课堂始终基本没有体现学生质疑,课堂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问题一提问的方式出现,课堂一个模式—问答式;对关键词的处理没有充分利用工具书,提供不同的'理解内容,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理解,加深记忆;忽略了突出教材主题,学习优美语言;

  高年级前七条是: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我们的课堂只重视了诵读而忽略了默读的目标落实,老师讲的多,学生练得少,老师牵得多,学生坐下来思考的少,感悟的少,学生说得多,写得少,课堂上教师那急急的语气,慌慌的节奏,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环节流于形式,因此课堂仍处于可听、可看不可考的状态。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吃准目标,夯实基础。

  2、课堂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注学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课堂展示学习目标,目的在于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明白目标要求是关键。而我们的课堂,只是让学生读了,学生知道多少,理解多少不关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只追求新颖性,不考虑目标落实的主题效果。每个时间段是否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不得而知。课堂展现给我们的是教师的自我展示,强调的是课堂环节的完整性,忽略的是课堂的实效性。课堂追求表面轰轰烈烈的多,注重扎扎实实深入探究的少;注重教学环节展示的多,讲究时段目标落实的少;关注教师课堂语言的多,关注学生学习的少。关注教师在设计上创新的多,关注学生课堂生成的少。因此没有教学观念的转变,没有对学生学习的高度关注,要实现高效课堂只能是空谈。

  学校的重心工作是教学。教导处的重点工作是课堂。下段学校领导的工作重心要前移 ,蹲段领导每天至少要用一晌时间跟班听课。各备课组要针对当前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主题,加强不同层面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携手为打造我们的高效课堂而努力!

  谢谢大家!

课堂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了,为了今后更好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现把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作一简要的概括。

  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通过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在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二步到三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4、掌握了运用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加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时,为了说明处理,把计算方法分解为两步,这样形成分数乘分数的一般计算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算理,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和分数互化时,通过几个不同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迁移类推能力。例如,教学百分数问题时,只举了基本的例题,稍复杂的题目就不再举例讲解,而采取有计划地安排练习基础上自己结合分数问题试着解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应用题方面,加强不同解法的练习。特别是含有分数除法的应用题,一步题要求学生既会用方程解答,又会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两步应用题,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解答方法,可以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这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而且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本人在教学工作方面。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的习惯。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对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他们在行为表现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总之,本学期本人尽职尽责,积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但难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不断的学习、探索,使自己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课堂教学总结 篇5

  作战需要指挥官,能否打好这一仗,不仅取决于指挥官的调度水平,还决定于战士们的作战水平。教师一站到讲台,课堂便成了阵地。如何把这堂课上好,让学生学到东西,就成了任务。我觉得,教师有必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处理好老师与学生间的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的引和学生的答之间的关系。

  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基本上是以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形式进行的。而教师在上课前往往会有教学目标,希望在这节课中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而且也会有些设想,把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如何引到需要揭示的问题上来。但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确保万无一失,学生的回答可能或增一分或减一分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正确的看待和适当的引导。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是你揭示内容的一个途径,但并非是唯一的途径,由于各个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再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的意见也有胜你一筹的可能,所以这时候,不要光顾着把学生引到回到最初所设想的那个问题上而忽略了学生回答的其他意义,而使老师引导学生揭示中心内容的“引”纯粹的变成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一块踏板。我听过一堂课《钓虾与放牛》,老师让学生回答通过怎样的方法自学课文,旨在让学生掌握“读重点词句”这一方法,所以在学生说出这一点后,老师打断了学生,没有让学生说出另外的学习方法,事实上这是非常不好的。老师完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发言完了再总结,再重点提一下他所倡导的方法,学生会在比较中更有收获,而他现在这样的做法,使学生的其他思维被扼杀在了酝酿中。所以,我觉得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回答正确问答的一根导线,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但是要允许学生有引导之外的语言自由。学生是发言主体。

  其次,要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叶圣陶也曾说过,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些目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必须是准确的,才能让学生有正确应用的.机会,对小学生而言,课外知识的储备不是很多,不大可能对老师所讲授的东西提出质疑,这就更要求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像在听《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中,老师就把由于阳光照射强度不同而导致年轮的生成说成是由于四季更替而造成的,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然后,教师在传授过程中要保证答案的清楚,不要模棱两可,让学生云里来雾里去,摸不着头脑,学生不明白就等于没说。所以,还要做到使听者明白其所以然和之所以然,这才是教师教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是学生学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教师教的目的和学生学的目的都实现的情况下,教师要通过练习等手段来检验。如在《学画》一课中,教师虽然强调了“一边┄┄一边┄┄”动作发生的同时性,但后来造句时,还是出现了“老师一边教我们读书,一边和我们玩。”的病句,这说明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脱节,衔接的不是很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教师也可作示范,帮助学生学习,使教师的教真正成为知识传播的工具。

  再次,要处理好学生的放和教师的收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的课堂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这里就有一个“度”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手段,也是为了把学生的思维从有形拓展到无形中去,但是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一旦放任学生的思维驰骋,有可能会出现势不可挡的势头,这在低年级中尤其明显。由于自律能力比较低,往往出现老师估摸不到的情况。比如在《学画》中,当老师问了荷花像什么的问题后,同学们的回答很丰富,但就有一个同学说是像美女,应该说他的回答反映了他的发散性思维,因为至少他认识到美女和荷花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美”,但又有点过,需要老师把这方面的思维略微的束缚起来,给一个限定,防止其他同学也化开去。还有在《中国人》这一课中,学说话,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都是”的句型。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说了“英国人”,然后其他小朋友便不可开交的把各国提了上来,有点乱,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收”,把课堂学习氛围调节过来。

  总而言之,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是做好这份工作的必备条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有助于对课堂作整体的调度和控制,营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总结 篇6

  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努力,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顺利成型,接下来我们就把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

  1、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我校教师在进行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尝试中,对课前导学精心设计,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模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教学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对于课前老师布置的课前导学产生了敷衍和抵触的情绪。几位教师积极研讨,摸索出把课前导学任务分化到各个小组,由小组长提前预习,给全组布置导学问题,各个小组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对课文内容最大限度的自己学习和理解。这样的课前问题导学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反过来促进了老师的教学设计,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有的放矢,增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长掌握了方法,继而在全组推广,在小组中形成了人人争着发现问题,比比谁的问题更能把握课文核心,抓住学习重点的良好氛围。

  2、把生成问题的自由留给学生。

  一提到问题生成,最让老师头疼地莫过于很多学生总是“敲边鼓”,说不到点子上,抓不住重点,因而对于问题生成老师总是心有余悸,怕学生耽误时间,久而久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了一句空话。问题生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老师逐步培养。我校实验教师在学生自主质疑,课堂问题生成能力培养方面做了

  大量的工作。一是结合具体课型教给学生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比如叙事文,可以从理清事情发展顺序,抓住细节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找准切入点分析课文的写作目的等;说明文重点从说明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说明方法来分析等等。在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快速生成问题、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的好方法:课前预习抓题眼生成问题;初读文章抓重难点字词生成问题;感悟课文抓重点句子生成问题;课后总结抓重点句段生成问题。二是针对学生提问的不足,采取适当补充和追问的方法,让学生从这追问和补充中“恍然大悟”,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成功感。教师绝不为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粗暴地代替学生,甚至直接否定学生生成问题。

  3、把展示的舞台交给学生。

  首先建立组内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组内学习讨论学习中,组长的组织很关键,实验班用组与组之间比赛的方式,两周的时间改变小组内七嘴八舌的习气;用比赛的方式培养孩子们耐心听别人意见的习惯;用树立典型的方式消除小组内“以个人为中心”的不良习气。小组内的风气正了,学风浓了,各组都在讨论,但又互不干扰。组内成员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感觉到自由,获得了自信,让学优生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获得了快乐。

  其次课堂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因为分组合作学习,原有的教室一个大舞台,分成了多个小舞台。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每一个组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简介。组内分工的不同,也使每个人在完成自

  己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收获。课堂的交流反馈,组内学生学会了推荐,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我推荐某某同学发言??”、“我代表某某小组发言??”,小组给了大家展示的舞台,大家学会了把表现的机会给每个人,让每个组员都有在全班展示的机会。因为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为小组争光。

  4、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

  传统教学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勤老师”、“懒学生”随处可见,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上教学的单位由学生个体变成了多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各小组确定的诸如“在合作中学习,再难的'问题除以7也会变得简单如一,再小的见解乘以7也会展现我们卓越的知识水平”、“ 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 ”、“我们不怕目标遥远,只怕没有追逐的勇气”等组训、小组呼号激励组内全体成员勤学善思、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变为现实。课前的小组的交流评价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文本,完成预习评价单;课堂上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小组内的探讨、交流,使原来开小差的、学习消极者也能参与其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唯恐影响小组利益也不停的询问;小组展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展示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机会,课堂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即使以前不交作业的同学怕受到同伴的谴责,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5、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低,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可以上完一堂课,而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认真学习理论,就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就必须不断探索、不断交流,在学习、探索、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总之,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和推进时需要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经验的,在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动和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总结 篇7

  3月2日,在我校进行了冯营子中心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两所中学的领导教师、小学的领导和部分教师及中心校领导参加了本次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意在通过我校的三节公开课,展示研讨高效课堂和五步教学法的内容。三节公开课依次是窦平的英语课,关文侠的物理课,张运枝的思品课。之所以选择这三位教师上公开课,是因为这三位教师在上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常态课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平均成绩上升了,低差率降低了,学生整体得到了发展。

  对于这三节课,只是我们课堂教学研究过程的一个成果展示,并非是最终结果的展示,这几节课并非是课堂教学中的范本,只是展示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方向性的要素,对于这些要素的诠释,她们的课堂还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三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走在了大家的前面。现在就她们课堂中体现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因素总结如下,也可简称为“高效课堂的六个特点”。

  一、情感的课堂。高效课堂注重课堂的“快乐指数”,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课堂学习氛围不浓烈、学习参与度较低,沉闷压抑的课堂一票否决。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课堂学习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方式,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在这三节课中,教师激情满怀,学生信心满满。即使学生对问题

  回答不上来,展现在学生脸上的表情是一种羞涩、腼腆,而不是无所谓,教师给予的是理解、鼓励、会心的微笑,学生感受着教师的情怀,呈现着一种健康的生命状态。教师对学生生命状态的关注才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的才是融入心里的浓浓的真情,由此,学生回馈给我们的才是全身心的投入我们所希望他们做的事上,否则片面的关注只会让其部分的投入。张运枝那省掉学生姓的“雪飞”,关文侠那一声“孩子们”都是教师爱的情感的体现,如果课堂教学的技术因素是骨,那么课堂中的情感因素则是血肉,只有两项有机结合,才会展现出灵动的课堂。

  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每人包45名学生,把这几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让教师成为学生在学校的家长,让家长成为在家庭的教师,全方位的进行关心,平等的进行交流,产生融洽的相互关心的师生关系。由此我们还要求教师每天做到“三个一”,即每天对学生有一次微笑,每天对学生说一句鼓励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要求教师尽量把微笑带到课堂上,把鼓励的话体现在和学生的每一次接触中,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发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课堂。把日常对学生的要求变成学生的习惯,这是对学生教育的一种较高的境界。在三位教师的课堂中,随时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合作、展示、思考等习惯的培养以及对所形成良好习惯的展现。只有对各种习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形成各种不需要提醒的自觉,才能形成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各学校校长都对这三节课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表示惊讶,实际展现在这个特点背后的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课堂上如果离开这种自动化的习惯,展现出来的则是课堂的生涩、不流畅、容量低,问题比比皆是。

  三、有着固定流程的课。一位成熟的教师的课堂必然有着固定的流程。没有固定流程的课堂永远不会成为成熟的课堂,虽然固定流程不是成熟教师的最终标志,但他是教师要成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对教师三种境界的经典概括。三位教师的展示课,虽然因科目和课型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流程,但是三位教师都体现了不同教学流程中核心的因素,即“自主、合作、展示、反馈”,教师的讲授不超过10分钟。他们的课都是从自学开始,然后让学生最大幅度地“暴露”学习过程、学习情感、学习结论。然后在不断的反馈矫正过程中得到提升。

  四、动静结合的课。真正的课堂要体现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无疑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该动时则动,该静时则静,做到动静相宜。高效课堂要求,自学时要静中有动,反馈时要动中有静,至于展示,实在应该是动起来。由于学生的动,课堂由一位教师变成6位教师甚至是每位学生都成为了教师。通过自学解决了会的问题,通过交流解决了不会的问题。也由于动,学生在同一时间解决了不同的几个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问题。同时,通过动静结合,小组合作,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问题。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了发展。

  五、问题引导的课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一堂好课,那这两个

  字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含量的课绝对不能算成好课。而要让学生启动思维,那则需要问题的引导。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分析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问题达成的问题、引导课堂氛围的问题等等,没有问题的花,就不会结出思维的果。这个特点,在张运枝的思品课上体现的尤为充分,一节课的问题数量达到了60个以上。我们把她的课命名为“问题引导式课堂”。

  六、关注差生的课堂。现在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对全体学生全面的进行关注,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大家都知道,要让中上的学生得到发展是理所应当的事,但是要让学困生得到发展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知道但不容易做到的事。有些教师认为转变学困生是费力却无效的事。但在窦平的英语课上,在第一轮的展示之时让外校的教师都看不出哪名学生是差生,关文侠的物理课回答问题最活跃的差生。张运枝的思品课对学生的提问也从不挑挑拣拣。正因为这三位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才使得她们的课堂更活跃了;正因为对学困生的关注,才使得她们的教学的平均成绩上来了,低差率下来了;正因为对学困生的关注,才使得她们的师生关系更融洽了,课堂的发展更和谐了。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教师80%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点燃、唤醒、激励上,20%的作用体现在对课堂技术流程的掌握上。一言以蔽之,只要是围绕“学”建构的课,一般都是好课,反之,无论你表演得多么精彩、讲授得多么透彻,我们只能说这是教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