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总结

时间:2022-01-14 09:45:00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实验教学总结模板八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验教学总结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教学总结模板八篇

实验教学总结 篇1

  一、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我校加强了对科学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组织了各年级的科学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和大纲,明确本学期的实验项目和要求,制定了实验教学计划进度表,并要求他们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课后撰写心得体会。

  二、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学不断优化。

  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的活力,因此,我们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和过程研究探讨。具体做法是积极开展探讨性的实验教学研究,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研究课和优秀实验教学教案评比活动,总结交流心得体会,开展实验教学论文和自制教具评比活动,并且不断改进评价方式和手段,重视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科学实验研究的积极性。这一教学研究和评价措施无疑成为推动实验常规化的动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养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实验能正确规范地操作,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总结。并能将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能够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及生活现象。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确实转变了观念,构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根据年级特征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扶放有度,高年级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中年级在教师的适当帮助下可进行自主探究(除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外),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安排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研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技能,培养学生长期坚持实验、连续观察记录、查阅资料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探究科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今后,我校将继续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法的培养、指导,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保证实验开出率达100%。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有少数学生认识不够,参与活动不积极。

  2、少数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怕麻烦,走捷径,没有认真动手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总之,本学期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与各位教师的积极努力下,扬长避短,把各种不利于教学的因素降到了最低限度,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各项有关实验教学方面的工作都尽可能的做到了最好。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把课改落实到实验教学中去,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使实验教学工作再登新台阶。

实验教学总结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党支部和行政对实验教学工作非常重视,为了强化这项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和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实验教学专干为成员的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既有统一领导,又有具体责任,各抓一口,专人专责,使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领导小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上级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工作制度及实施细则,加强了实验教师的管理,进一步落实了实验教师待遇,保障了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教委文件精神,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必须有一支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作保证的要求,为使我校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更好的掌握中小学实验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维修技术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学校利用假期和周末,分批对我校3名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进行各级培训和上岗培训。缓解我校实验教师人数少,任务重的矛盾,确保一室一人,本学期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实验教师队伍的力量,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的配套设施建设仪器配备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在上级支持下,本学期我校使原有的实验室、保管室、准备室浑然连成一体,大大地方便的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在配套设施方面,学校自筹经费,购置了消防设施,通风备用换气扇,对坏的装置进行了检修,学校自筹经费,更新了一批仪器及耗材,先后共采购了一些设备,同时不断的补充器材等实验教学仪器药品。保证了实验教学所需的仪器及药品。我校实验室的仪器药品品种配备均超过80%,数量配备超过配备标准,能保证我校实验教学之需。

  四、加强师生实验技能训练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按照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实验教师必须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以及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为加强教师的技能训练,学校把教师技能作为对实验教师的重要考核目标之一。各实验小组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所有演示和分组实验人人过关,逐一考核,互相听课,互相评课,互相提高的方法以及通过实验教学研究,对大家都觉得有拿不准的进行相互探讨,甚至请教专家等,达到共同钻研,整体提高的目的。在科学化、准确化、规范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生实验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应做实验人人会做,操作正确,了解实验原理,能分析实验结论,对较难理解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

  经过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我校共完成物理:演示实验95%,学生分组实验23个,补做实验6个,超过按教学进度及教材要求的100%。

  化学共完成教师演示实验98%,学生分组实验21个,超过按教学进度及教材要求实验的90%。

  生物共完成教师演示实验90%,学生分组实验18个,超过按教学进度及教材要求实验的90%。

  五、加强自制教具制作 补充实验教学

  为了更好地开展演示实验,广大实验教师利用周末,改进或制作了一批很有实用价值的教具,本期我校实验教师共制作教具14件,使我校自制教具达50件,经过认真筛选,认为确有使用价值,且整洁、美观的保留了16件,有3件在县教育局组织的自制教具评比中获奖。

  六、加强实验室管理 提高仪器的完好率

  依照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加强了对实验室及保管室的管理。要求真正做到对仪器等的四懂三熟悉。

  实验保管室的仪器药品帐、册、卡、物清楚,保管规范,按照方便、实用的原则摆放整齐,进出有帐,维护较好,各室仪器完好率均达95%。

  七、加强实验室的开放 提高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和科技活动能力

  实验室开放,充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各实验室均在每天下午5:306:30,周六全天,周日全天向学生开放。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学生练习补做,自主实验共12个,600余人参与,达到实验室开放的目的。

  科技活动是学生将课本知识用于生活实践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手段。本学期来,我校共组织各级各科课外科技活动8个,参加人数达300余人次。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科技活动的乐趣,提高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增添了自然科学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开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八、存在的问题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在本期实验教学工作中,为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实验室面积偏小,不便学生操作;

  2、科技活动范围小,涉及的项目不多,且深度也不够;

  3、实验室开放效果不很明显;

  4、多媒体实验教学不够理想。

  以上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实验教学总结 篇3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我校从20xx年秋季开始,在一年级进行了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并鼓励教师深入细致的进行新教材的课程改革实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及时总结,深刻反思,经过研究与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现将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措施

  1、领导身先士卒,参与课改实验。

  开学初,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为核心成员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研究并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验计划,建立了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实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特别在使用新教材问题上,给予教师具体的指导,使实验教师敢于怀疑教材,敢于增减教材,并每月指导教师上一节研究课或观摩课,加强宏观调控。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实验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教材实验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精心选拔,做好岗前培训。

  暑假期间,我们精心挑选一些有教学经验、善于研究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一年级各个学科课改实验任务,并派他们参加区级课改实验教师教材培训,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使教师们对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促进了实验教师运用新理念,使好新教材,研究新策略,为课改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导向作用。

  (2)重视学习机会,及时了解课改的最新研究动态。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实验教师及其他教师进行新课程教改理论、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进行理论培训,及时掌握课改的最新信息与方法。我们还按时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市、区级的各种培训、听课研讨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改革意识和教学水平。

  3、定期召开实验教师经验交流会。

  课程教材实验是一件十分艰巨和复杂的工作,光靠教师“单枪匹马”难于取得成功,需要有许多人合作,才能打开局面。因此,我们要一方面重视依托课改专家的指导,一方面要求各实验教师加强合作与交流,发挥团队精神,共同攻关。每月我们按时召开一次试教体会或研讨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述说困惑的机会,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在互助中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4、大力倡导反思,不断积累体会、经验和材料。

  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载和积累实验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实验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从事实验教学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全体实验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尤其要认真写好课后小结。看成功之处,记下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

  近一年来,我校通过以上这些行之有效的实验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课改实验,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实验成效

  1、教学观念上有所转变。

  新课程、新教材促进了所有参与实验的干部、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步认识到新世纪的教育,是以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化发展为目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

  经过一年的探索,通过与实验教师交流、沟通,与学生座谈,并通过大量的研究课、跟踪调查等反馈的信息,我们感觉到参与实验的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树立了“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认识到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条件;注意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更多是成为学生学习的观察者、设计者、帮助者,师生更多成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朋友关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成功;注意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始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随着新课程教材实验的稳步推进,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观念,不仅被教师们接受,并且开始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正在影响并引导着教师行为与教学实践发生深刻的变化。

  2、教材的使用上有所创新。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立足于“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将学科内容与儿童、生活、社会有机地联系、整合,教材内容变得综合化、情趣化、活动化、情境化、生活化。教材的编写为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留有很大的空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调、换、融,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寻找秋天》这一内容在语文、美术两个学科都出现了,为了便于教学,二位教师把这同一内容放到一天来完成,首先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去看一看,找一找,领略一下秋天的美景;然后再由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把看到的美景画下来,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最后语文教师又指导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去读秋天、说秋天。这样的教材重组、整合,拓宽了教材的发展空间,挖掘了教材的个性内涵,还原了教材的生动本色,学生也从这种开放的教学氛围中获益最多。

  3、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许多实验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老师们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比如:李秀梅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李冬梅老师的英语课让学生在听、说、唱、游活动中学习;沈振老师的美术课让学生在说说、看看、做做、玩玩、画画的活动中感受、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4、教育资源的利用上树立新的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要树立全新的、大的课程资源观。

  (1)积极开发利用学校设施资源。

  学校的图书室、专用教室、教学设施、设备、计算机房、校园内的各种花草树木等都是我们进行课程教材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采取有效的管理,让这些资源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如: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关于课外阅读和背诵优秀古诗文的“量”,为了达到这个“量”,我们利用图书室,分班按周进行借阅,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并采取自愿原则,鼓励学生购买《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把开展优秀古诗文诵读活动作为我们的传统活动。同时,通过讲故事、演讲、征文、读书知识竞赛、口头作文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善于学会发现、利用学生资源。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有些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发现和利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一种可贵的课程资源。如:李秀梅老师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就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首先教师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元、角、分”,再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学生在发言时不仅能从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辨认人民币的面值,认识国徽及人民币上的人物,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而且还认识了防伪线、防伪标志、盲点,以及有关人民币辨别真伪的`知识等等。学生了解到的信息既涉及教材上有关“元、角、分”的知识,也涉及教材之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的关系。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教学中应充分认识、研究这一现象,格外注意呵护学困生,想方设法为其提供学习的机会,扶持他们的发展。

  2、鼓励肯定、保护自信与客观求是、坚持科学的关系。

  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积极的强化,要形成乐学的氛围;要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要舍得夸奖学生。老师们为此很尽心,课堂风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也发现有的课堂上“你真棒”、“好聪明”不绝于耳;画笑脸、奖红旗不厌其烦;抚脑袋、牵握手甚是入情。可老师的热情并不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原因何在呢?其实表扬、鼓励作为教育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并非一用即灵,凡用皆灵。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要讲究方式,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许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奖赏,要做到该表扬的决不吝啬,该高歌的决不低调,该委婉的切忌过露。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我们既要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情感个性,又要坚持科学性,实事求是,揭示真理,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四、今后的想法

  1、进一步加强学习,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但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的再学习,使干部教师尽快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

  2、努力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数量不仅要满足教学的要求,重要的是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要有广博而又精深的专业知识,新课程教材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以往分科教学形成固定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教育的需要,要创新,要改革,教师就要博闻强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才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举一反三;二是教师要有研究能力,新课程教材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特征给了教师创新发展的空间,教师必须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优势特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教师要形成反思习惯,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只有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提高。

实验教学总结 篇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及完成质量与化学实验员的工作密切相关。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验形式也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化。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动手作已势在必行。这就为初中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接收挑战,从容不迫地完成辅助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又一课题。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实践与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想。以下我着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学年实验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传统教材有了大篇幅增加,而且试验的内容取材新颍、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对课本上规定的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全做并做好。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发展新知。这样,观察和试验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环节。了解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加强实验教学的前提,但要具体落实课标,还必须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在实验内容上的特点是:

  ①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

  ②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③特别注重所选择的实验技能,对学生今后在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强调这三方面的效果,都应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及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要求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及其技能分不同层次的要求。初中化学实验大体可分为: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小实验,新课标对这三类试验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演示实验而言,只要求教师有根据实验原理熟练的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观察的现象能揭示什么有关的规律。而对探究实验来说,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了解试验的目的及其有关原理的基础上,会熟练的'掌握基本仪器使用,能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试验操作和记录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至于小实验,仅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能进行简单的现象验证,是属于课外活动的内容。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观察能力培养:

  观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现象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原始“信息”,为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供了事实根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诱导学生思考现象的本质属性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2、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士只要了解试验的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纪录必要的数据、会分析整理数据得出结论,会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试验素质、掌握实验操做技能。

  3、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主要是指通过实验室学生逐步地形成尊重事实、科学求实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养成爱护实验仪器和用品、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养成严格、认真、细心、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试验操作的习惯;养成乐于动手、善于观察的手、眼、脑并用的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之,本学年的实验教学工作都完成预期的计划,保证开足开齐教学课标要求的师生实验课。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实验教学总结 篇5

  各教研室、教学实验室主任:

  本学期实验教学已全部结束,为了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学院将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总结,学生继续进行网上评估,也请您对本学期开设的实验课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

  1. 实验准备情况(以记录本记录为准)

  2. 预实验情况(以记录本记录为准)

  3. 新教师试讲情况(以记录本记录为准)

  4. 研究生助教情况(说明如何进行的,是否进行了培训,参加人次及指导学时数)

  5. 教师教学及教学研究、创新情况

  6.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情况

  7. 学生实验课考核方式及规范情况(参照“药学院实验课考核规定(试行)”,逐条进行总结分析。)

  8.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结报告请于1月x日前发至信箱。

  药学院20xx.12.31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规范实验课的教学管理,特对实验课的成绩评定做如下规定:

  一、学生实验课成绩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以百分制记分,包括实验习惯(10分)、实验操作(20分)、实验报告(30分)、实验考试(40分)。

  二、实验习惯成绩见《实验习惯成绩评定办法》

  三、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见《实验平时成绩评定方法》

  四、实验考试可分为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但实际操作应占实验考试成绩的70%以上。

  1.笔试考核应包括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实验项目的依据、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课笔试考试成绩可直接根据卷面成绩确定,与理论课考试相同。

  2.口试主要针对教学认知方面。口试的评分参照操作考试的评分办法,但应注意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结合动手、动口综合给出成绩。

  3.实验操作考核主要是对基本技能的测试。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熟练地完成考试提

  纲中的全部内容者评为优秀(90-100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考试提纲中的全部内容,但不熟练,偶尔有错能及时纠正者评为良好(70-89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上能完成考试提纲中的全部内容,但需要主考给予提示者评为及格(60-69分);主考给予提示后仍无法进行者评为不及格(60分以下)。

  五、实验课成绩的有关原始记录和考核材料应按要求整理归档,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六、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20xx.10

  第二篇:

  关于开展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期初教学检查的通知

  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经研究决定,20xx年x月x日(星期一)至2月x日(星期五),学校组织开展期初教学检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2月x日,各系(院、部)成立教学检查小组,布置本学期期初教学检查工作事项,传达教学检查方案内容,开始本部门的教学检查工作,包括教师的到岗情况、教师的备课情况、系(院、部)及其教研室工作计划的制订情况、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情况、实验及实习的准备情况等;

  2.第一周,校督导组到各系(院)部进行教学运行状态检查;教务处组织检查组到各系(院)部进行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

  二、检查内容

  1.教学运行状态检查。重点检查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师期初教学准备情况,学生上课情况,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准备情况,教学秩序、教学纪律情况,实验、实习准备情况,上学期教学材料的整理和装订情况等。

  2.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主要检查教材征订、成绩报送、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考试档案存档、实验课课程表制定、实习单位落实及教学任

  务分配、落实情况等。

  三、检查方式

  由各系(院)部自行制订检查的工作方案、组织具体检查活动,校督导组、教务处进行教学状态检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

  四、检查要求

  1.各系(院)部自行制订的检查工作方案、检查记录、工作总结等自行备案;

  2.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报送;有关检查材料要及时归档;

  3.各系(院、部)要切实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检查组工作,本次教学检查结果纳入系(院)部教学管理工作考核和教师业务考核。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教 务 处

  二〇〇九年x月二十一日

实验教学总结 篇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不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而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无论怎样强调实验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为了推进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和教育局的有关精神, 化学的实验操作考试已成为中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几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 我都有幸参加了其监考工作。在监考的过程中,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无惊喜地发现,学生无论是在对实验的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上,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学生整体的实验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性及正确性。

  然而,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学生们在化学实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化学实验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对基本仪器、药品的使用上,不能达到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熟练性等几方面的的要求。

  例如,在对于胶头滴管的使用上,就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不竖直、不悬空;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但是操作不熟练,动作生硬;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但是用完后随手就把滴管平放于桌面上,或是夹于两手指间,继续下一步的操作,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深思的。

  中学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一门启蒙性的基础课程,学生们初次接触化学。我们在这个阶段要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操作技能、学习方法。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奇妙性、趣味性、生动性,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

  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是进行一切化学试验及探究活动的基础,也是化学学科后续学习的一种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化学, 对各种仪器、药品都是初次认识,对一切都感到惊奇。在这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规范的操作方法,良好的实验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对未来的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

  在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方面, 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规范演示,精彩登场。

  老师在对每一件仪器的第一次介绍时, 详细地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规范的演示自不可少,但是,如果只是单调地介绍、机械地表演,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如果配以情景教学,讲与仪器有关的小故事,展示精美的图像、视频,或者介绍一些由于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等,让每一件仪器都有不同寻常的闪亮登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仪器的正确使用记忆深刻,而且能引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2.亲自动手,记忆深刻。

  由于实验条件不完善,器材、药品短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许多老师只是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或者只是播放录像、视频、课件、多媒体等让学生看,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 人对实际操作的东西遗忘最少,两天内仅遗忘10%左右,记忆量达到90%左右。由此可见,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记忆,不仅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记得更牢固、更准确,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多加练习,自然熟能生巧,达到操作的规范、准确、熟练。

  3.反复强调,形成习惯。

  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不难, 难的是让他们养成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实验习惯。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 但是常常忙于观察实验现象或急于实验记录,而忽视对仪器的操作,在不经意之间犯下一些错误。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多次提醒,让学生时时注意、处处留心,不马虎、不随意,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往往是只看重结果、数据,而忽略了实验的'过程,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欣赏。

  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 学生们往往只重视结论:碱加酚酞指示剂变红色,滴加酸中和后溶液变无色,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观察。比如:滴加指示剂时,碱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是慢慢变红,还是突然变化?滴加指示剂的量不同,或者碱的浓度不同,它们所呈现的颜色相同吗? 加酸中和时,碱和指示剂溶液的红色是怎样消失的? 是慢慢变浅还是突然消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在化学实验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质量。其次要观察反应物的的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再观察反应中的现象,这是化学实验观察的重点,包括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燃烧、气泡、气味、沉淀等。最后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质量的变化等。只要学生用心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美好、奇妙的东西。

  三、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记录、整理的能力

  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基础上,而且要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系统的记录、整理、分析、判断,从而抓住其发生反应的实质,可以排除谬论,发现真理。例如:将锌、铁、铜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可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的结论。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写报告时,一定要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即使结果跟预期的不一样,也要如实写。学生报告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一个完整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自己的语文水平与化学知识高度结合的环节。而且,记录不能随便写在一张纸上,应该写在一个准备好的专用记录实验的本子上, 这样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随时查阅、整理。

  总之, 在学生化学实验中, 教师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做好指导和转化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培养他们运用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使他们真正成为21世纪的主人。

实验教学总结 篇7

  本次教学中我首先使学生走近文本,充分感知文本的语言文字,让揉碎了又抟整了的文本以比较客体的整体“进驻”学生的感知领域。这个阶段,不是一味的读就可以达成的,要化“呆读”为“巧读”。本文教者围绕蝙蝠的飞行特点领着学生一遍遍地读课文,先是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蝙蝠飞行灵巧的`词语,再让学生找出描写蝙蝠在哪些情况下飞行灵巧的句子,又让学生找出描写蝙蝠在哪些情况下飞行笨拙的语句??这三番五次的找,学生起码就得把课文读上两三遍。而且,这种读,绝不是小和尚念经,而是带着问题读,带着探究目的读,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读,是多角度观照文本的读,是学生自主自为的读。这样的读,不仅会读懂课文,还会读出感受。读出如学生所说“很多东西不是靠猜测就行的。必须多研究、多实验。”这样的感悟是不奇怪的。当然,这个阶段的问题是浅表性的,深入探究有待第二环节的学习。

  接着,带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语言与思想。本文比较浅显,层次也很清晰,因此,教者教的思路也极为简洁,明晰,就循着作者的思路展开了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深入阅读中,感知斯帕拉捷历次实验的目的、方式、结果和结论,以及他的思维活动和实验的调整情况,通过感情朗读体验斯帕拉捷在实验中的情感变化,从而感悟斯帕拉捷那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的可贵品质。

实验教学总结 篇8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规范实验课的教学管理,特对实验课的成绩评定做如下规定:

  一、学生实验课成绩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以百分制记分,包括实验习惯(10分)、实验操作(20分)、实验报告(30分)、实验考试(40分)。

  二、实验习惯成绩见《实验习惯成绩评定办法》

  三、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见《实验平时成绩评定方法》

  四、实验考试可分为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但实际操作应占实验考试成绩的70%以上。

  1.笔试考核应包括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实验项目的依据、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课笔试考试成绩可直接根据卷面成绩确定,与理论课考试相同。

  2.口试主要针对教学认知方面。口试的评分参照操作考试的.评分办法,但应注意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结合动手、动口综合给出成绩。

  3.实验操作考核主要是对基本技能的测试。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熟练地完成考试提

  纲中的全部内容者评为优秀(90-100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考试提纲中的全部内容,但不熟练,偶尔有错能及时纠正者评为良好(70-89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上能完成考试提纲中的全部内容,但需要主考给予提示者评为及格(60-69分);主考给予提示后仍无法进行者评为不及格(60分以下)。

  五、实验课成绩的有关原始记录和考核材料应按要求整理归档,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六、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实验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物理实验教学总结11-23

实验教学总结三篇02-18

精选实验教学总结3篇02-20

【精选】实验教学总结4篇02-23

实验教学总结4篇04-10

实验教学总结3篇04-10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12-27

实验教学总结五篇02-10

实验教学总结九篇04-12

【精品】实验教学总结3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