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读者》读后感

《读者》读后感

时间:2022-02-06 09:36: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者》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者》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者》读后感

《读者》读后感1

  新学期,新气象。这学期老师还在班里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在假期期间我们每一个考95分以下的同学都有一项特殊的作业,阅读《读者》上的十篇文章。这是不是很简单呀? 不,还有要求呢: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划出好词好句和中心句。

  我是接触这种杂志,看《读者》上的文章。《读者》的文章非常好,不仅有蕴含深刻道理的“意林”、风趣幽默的笑话专栏,也有情感真实的“名人轶事”栏目……但也有一些不适合我的,所以我精挑细选了一些适合我读的文章,《读者》的十篇 文章写完了,假期也结束了,转眼开学了。

  现在《读者》成了我们班讨论的焦点。在每周一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和周三下午的两节作文课,是我们讲《读者》的.时间。老师让同学们一个一个上台讲,让同学们讲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老师还向同学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读者》这本书的文章有的让我落泪,有的让我开怀大笑。现在《读者》成了我身边最好的伙伴。我也成了《读者》最忠实的读者。

《读者》读后感2

  《读者》是伴随我整个假期的一本杂志。内容包括了文苑、人物、社会、人生、生活、文明、悦读、点滴、互动和艺术等等。

  “文苑”分为卷首语、文苑、书林一叶和原创精品。它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人物”分为人物和名人轶事。它告诉我许多伟人的往事。“社会”分为杂谈随感、话题和社会之窗。它告诉我许多社会上的变化。“人生”分为人世间、人生之旅、婚姻家庭、两代之间、青年一代和校园内外。它告诉我许多人的一生。“生活”分为心理人生、经营之道、品位、生活之友和乐活。它告诉我许多生活的乐趣。“文明”分为在海外、他山石、风情录、军事天地、历史一叶、文化茶座、人与自然、史海拾贝和生物世界。它告诉我许多文明的重要性。“悦读”分为幽默小品、言论、漫画与幽默和影像。它告诉我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能成为笑料。“点滴”分为意林、资料卡和点滴。它告诉我许多一点一滴都有含义。“互动”为互动。它告诉我许多人的困惑并解答。“艺术”为封面。它告诉我许多艺术的'精华。

  《读者》里许多文章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开阔了我的视野。它教会我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对我今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真是一本好读物啊!

《读者》读后感3

陈欣哥哥:

  你好!

  你在南京生活得还好吗。前几年我去你家,坐在客车上,行驶在连宁高速上,我感到很兴奋。现在我们家乡也有了一条高速啦,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打开江苏省地图,你就会发现地图上沿海岸边有一条粗粗的红线。爸爸说,那就是前两年刚刚通车不仅的沿海高速公路。它北起连云港,南接上海。是我省沿海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

  这条沿海高速公路经过我们村边。爷爷说,他做梦也没想到,祖国发展这么快。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还有一条高速穿过我们村边。就在高速公路通车前,爷爷兴致勃勃地要上高速去看一看。爸爸不放心,要我当爷爷的向导,搀着爷爷。我们就从一处施工出入口上了高速。站在两米多高的公路上,放眼望去真令我心旷神怡。30米宽的黑色大道伸向远方。大道中间条形的花池形成一条隔离带。池边都镶有白色反光的警戒线,加上路面上的白色分界线,格外的醒目。大道的两侧是银灰色的'金属护拦。护拦外侧是一排像卫兵似的松树。松树的外延是路坡。那绿色的植被,就像铺上了一层绿地毯,保护着路坡。路坡下是一条沿路而建的水沟。这些水沟都是水泥预制板拼合而成的。每隔一段沟边就有一条暗道口。如果下雨,路面上的水就通过暗道流入水沟。水沟外是一道白色的网护拦,行人是无法跨越过去的。这是高速公路的重要屏障。

  我又带着爷爷前往“沿海高速”滨海服务区。远远望去,前方公路两边的欧式建筑群显露在绿荫丛中。那高耸的钟楼像是在微笑着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三座高高的白柱托起的圆顶灯塔,像是在展示此处的风景。当我们走近那绿荫丛中,才发现加油站、修理所、招待所、商店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周围的花草树木与假山亭台相得益彰。真是风景如画。

  陈欣哥哥,我的家乡的“沿海高速”美吧,爷爷经常发出感慨:现在的高速公路多美啊!高速公路交错如网。祖国变化真大呀,他要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学好文化知识,将来才能跟上时代,为国家多作贡献啊!陈欣哥哥,爷爷对我们抱有多大的希望啊,我们都要加油噢。

  祝你

  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读者》读后感4

  小说前半部作者以回忆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汉娜相识,相爱,又分开的一段过往。比较吸引我的是,作者对当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作了非常细腻的描述和分析。特别是有这么一段话,我反复看了很多遍。

  “我不知道那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会又一次去看施密茨太太。……这些就是我当时的冷静思考,从我的欲念出发,从道德上说我从没有这样深思熟虑过,终于找到了一条途径,从而使我的作孽之感也沉默下来,但是,这还不足以给我带来勇气。我于是又编造种种借口。”

  可见米夏当时是知道他对汉娜是怀有欲念的,他也明确知道这是罪恶的,不道德的,但是是道德并没能阻止他的行为,通过费心的思考,他反而在道德中找到了他必须要去见汉娜的理由。

  “如果不去,倒反而是危险的,……所以,我去看她才是正理。她会举止正常,我也会正常举动,一切都会重新正常起来。”

  名义上他是抱着想恢复正常的理由去见汉娜的,实际上他的内心是渴望着相反的东西。如果去见了可能不会发生什么也可能会发生什么,如果不去见当然肯定什么都不会发生,所以必须要去见,抱着不会发生什么的侥幸的理由,内心实际渴望的是发生点什么。

  所以作者又写到“思想和行动要么一致,要么分离。我是这么想的,……在我生命的流程当中,有的事情不做决定,却去这么做了;有的事情做过决定,却不去那么做,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多了。如果真出了事情的话,不管是什么事情,都会牵扯到行动。……我并不是说思考问题和做出决定对于行为没有影响。但是,行为所实施的,却并不简单地就是事先所想到的和决定的。行为有自己的来历”。

  那么行为的来历是什么?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是动机,动机是行为的内部原因,是动机的力量推动着有机体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理论上任何的行为都是有其动机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动机是行为的真正原因,去做一个行为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只有真正的原因才能叫做动机,其他的理由都是为动机服务让行动得以实施的借口。

  然而,真正的动机大都是被隐藏的,人们出于种种原因,或高尚,或卑鄙,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动机守口如瓶。有限而肤浅的表面和行为就好比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动机则隐藏在海面之下。所以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精华在于“动机”,在于知道“做什么”背后的“为什么”。

  当米夏坐在法庭聆听汉娜被审判的过程时,汉娜的种种奇怪举动,勾起了他的疑问,他心中突然得到了一个答案,一刹那往事涌现,汉娜和他在一起时的种种奇怪行为都得了合理的解释。她为什么让他为她朗读,为什么让他一个人去安排旅行的行程,为什么没看到他留的字条而与他争吵等等。这么多复杂的行为背后,其实只有一个简单的动机,那就是汉娜不会认字,并且她在极力掩饰这个秘密。时至今日,汉娜依然在守口如瓶,甚至为了这个秘密,拒绝法庭查验笔迹的要求,承认自己没做过的事,即使为此她将会被判处比别人重的多的刑罚。

  在明白了汉娜的秘密之后,米夏的行为就显得十分的.耐人寻味。他完全可以公布这个秘密,去拯救汉娜。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当然他也在内心挣扎过,他不去的理由是认为不公布秘密是汉娜自己的选择,他要尊重汉娜的选择。但这明显是个愚蠢的选择,他可以救她,即使不是为了救她,还原事实的真相,让判决能够公正,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考量。米夏依然犹豫不决,为此他去求助了他的父亲(电影中是他的老师),长者告诉他,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是不错,但当事人可能并不完全明白这个选择的重要性,你可以当面告之厉害,并让她在再做决定,如果当事人依然如此选择,你当尊重内心的选择。

  米夏预约了和汉娜会面,在看守所外,米夏焦灼不安,或许是不敢面对曾经深爱的女人如今憔悴苍老的容颜,或许是害怕如果汉娜改变主意,那样他和汉娜曾在一起的秘密也将被公布,或许是不想为了帮汉娜洗脱罪名而被舆论和大众谴责,被同学们看不起,或许……哪个是米夏的真正动机,我们无从知晓。但是米夏最终选择了不去。如果不去肯定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去了肯定就会发生什么。

  “有的事情不做决定,却去这么做了;有的事情做过决定,却不去那么做,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多了。”从小说中我们看出,米夏是个非常优柔寡断的人,内心总是在彷徨挣扎,天人交战。他的所行和他的所想经常是不一致的。米夏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什么是法律,什么是道德他都非常清楚,所以他的行为也都受这些因素牵制,但是当他真正欲行或不行某事的时候,即使和道德良知有冲突,他依然会在道德中寻些借口去行欲行之事。在这里道德反而成了其掩饰隐秘动机的遮羞布。这让我想起了所谓的伪君子,伪君子们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然而仁义道德只是他们的工具,让他们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帜,行的却是内心肮脏龌蹉之事。

  汉娜的性格与米夏恰好相反,汉娜做起事来干脆果断,经常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了,内心很少会纠结和徘徊。米夏当初为汉娜所吸引,也许就是因为喜欢汉娜的这种气质。

  “我至今还记得,要说起她的身段、姿态和举止,……那情景更像是她在向自己身体内部收敛进去,任其独自行事,以一种安详稳重的韵律行事,并且不受她头脑中任何命令的干扰,也就完全忘却了这纷扰的外部世界。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风格,原来就蕴涵在她的姿态和举止当中。”

  汉娜的行为都是非常果敢的。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她可以不断的更换工作,可以不告而别的离开米夏,可以在法庭上承认不属于自己的罪行,即使被判了无期徒刑也无怨无悔,甚至连她最后的自杀也那么的毅然决然。无疑汉娜是个真性情的人,也许是因为不识字,没受过太多的教化,她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会控制它,她不管不顾的从背后抱住小她十多岁的米夏,她听米夏为她朗读时的嬉笑怒骂,她和米夏单车郊游时的幸福表情以及她在法庭上与法官的对答等等,都是汉娜诚实自然的流露。我想如果汉娜没有心中的哪个秘密,汉娜一定是个内心坦荡,光明磊落之人。这让我想起了伊甸园的故事,亚当和夏娃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伊甸园中,因为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树的果实,有了羞耻之心,而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从此在世间吃苦受难。

  在法庭上,汉娜可以说是最诚实的人,法官对她的提问,当时她是怎么想的,她就怎么回答了。她唯一隐瞒的是自己不识字这个秘密。而其他看守为了能减罪都在为自己辩解,找理由。他们都是识字的,受过教育。甚至是法官大人,当汉娜反问他“如果是你,当时在哪,你会怎么做?”时,他也沉默了,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思虑至此,我不深思所谓教化对于人的意义,我们会识字读书,我们受过教育,我们知道礼义廉耻,然而当我们的隐秘动机与道德良知发生冲突的时侯,我们会如何选择?然后又付诸于怎样的行动?是妥协掩饰还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要做到真正的身心一致真的很难。

  小说名叫《朗读者》,除了对应米夏为汉娜朗读这个核心情节之外,我认为还蕴含另一层象征意味,朗读和阅读不同,人在朗读时,口中所念即是心中所想,朗读是一件身心一致的行为。作者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人心如一本书,一本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书,只是自己默念是没用的,请把它大声朗读出来。因为怎么想不重要,怎么感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行动。

《读者》读后感5

  今天除了读《看见》外,还翻了翻《读者》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明天,明天》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文章是这样的:度过的每一天,几乎都是那么空虚,那么懒散,那么毫无价值!它给自己留下的痕迹是多么少!这些一点钟又一点钟消逝了的时间,又是多么没有意义,多么糊里糊涂啊!

  然而,人却要生存下去;他珍惜生命,他把希望寄托在生命,寄托在自己,寄托在未来上面……噢,他期待着将来什么样的幸福呀!

  可是,他为什么没想,其它后来的'日子,将不会同刚刚过去的这一天相似呢?

  他就是没有料想到这一点。他向来不爱思索,他这做得很好。

  “啊,明天,明天!”他安慰着自己,一直到这个“明天”把他送入坟墓。

  好啦!一旦在坟墓里,你就不得不停止思索了。

  这篇文章警示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能把事情拖到明天,人这一生没有都少个明天让你去数。

《读者》读后感6

  今天在《读者》上读到了这么一段话,是这么写的:“……而那些”考不考大学,考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毕业找什么工作,让家人、学校,甚至社会替我们选择,搞得自己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对什么真的感兴趣“得学生是无趣得;那些”大学一毕业就攒钱、找父母要钱、借钱买房子,把自己变成一个不敢冒险、小心谨慎、天天想着供房供车,失去了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勇气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的学生是无趣的.,那些评价人只会把兴奋点集中在财富和地位上,很少去真正感受一个人的精彩之处的人、媒体和社会是无趣的……”

  这种想法与我自己的追求多样人生的生活信念是如何一致,然而我自己却做得不成功,似一只蜗牛一个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看着精彩世界却迟迟地没有行动。难道我也要成为这样一些无趣的人吗?我不甘心,我要改变,我要实现自己那些美丽的愿望。

《读者》读后感7

  不知道大家还喜欢看《读者》没有,早上一边看今年最新一期第9期的读者>>,在第18和25页,看到两位让我感动的男女。现在来到公司,可以上网,就写篇读后感吧,先介绍两位俊男美女:

  第18页的男士,是一位60岁左右的外国擦鞋匠,他15岁开始擦鞋,偶然的一次机会,知道有个免费医疗服务的募捐后,第一次就把所有的7000美元捐给医院,后来院长让人带他看了一次免费医疗服务所救助的小孩后,后面的几十年里,他把除了生活费外的所有擦鞋收入,全部捐到医院的免费医疗服务中去…他说,”我没有全部见过被救助的孩子,但我爱他们,他们都是我的儿女…”

  第25页的女士,是一位已经去世的普通老妇人,她年轻的时候,国家经历战争后,她父母和丈夫都不在了,她成了没亲人没工作的孤儿,也是偶然听到哪里有10美元可以认养一位孤儿,听了很心动,后来找到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凑足钱开始认养第一个小孩。后来陆续认养了很多孤儿,因为孤儿来自不同国家,她就到夜校努力学习各种语言,好给她的儿女们写信。。。她自己后来因为懂得七国以上的外语,从清洁工升到总裁助理…她年老的时候,儿女们给她在一个天气象她家乡的一个地方买了别墅…她去世之后,来自各国的.一千多名她的后代参加了她的葬礼,成为那个城市的奇观…人们从她的日记和儿女们的陈述,才了解到关于她的一生。她的儿女们说,她是他们的天使…

  今天看完读者>>上的两篇文章,想起了自己和身边的亲戚朋友,想想社会上现在的风气,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追求更多的财富,希望可以财政自由,希望拥有更舒适的衣食住行,没钱想有钱,有钱想买房买车旅游等,种种心思,为的都是自私的个人享受。而象读者中的擦鞋匠和老妇人和我国的丛飞他们,也许是让好多的人都觉得是傻人了…

  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在生的也好,已经去世的也好,人心,都是一样的,都有自私和无私的一面,看的只是一生到最后,能做到怎样的自私和无私的区别而已…

  活着的时候,为众多原本陌生,甚至到最后都没见过面的”外人”付出爱心,对待他们象自己的儿女一样,关心帮助,为儿女们付出一生的收入,付出一生的精力和爱意,直至老死…这样的活着,才是不枉人生啊!

《读者》读后感8

  我妈妈曾经说过,读《读者》的人是最有品位的人。读了读者之后,我既变成了一个有品位的人,有体验到了做读者的快乐。

  《读者》是一本杂志,是半月刊。每到一个月的14号和30号,我都会拿着四块钱,飞奔着去报亭买到最新一期的读者。读者是由一片片短小精悍的文章而组成的。每一期的故事,都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有时候,会介绍一些名人背后的故事;有时候,会从一件件小事中体验出一条条人生哲理;有时候,在那一小块的地方,会放一首浪漫的诗歌;有时候,会介绍一些新名词,让我们从此不再落伍。看完《读者》,时而开心,时而伤心,时而愤怒,时而感慨……

  《读者》中我和妈妈最爱的板块——言论。言论是写一些当今流行的一些话语,或者是讲得很有道理的话。一些讲得特别好的话我还会把它写到我的签名上面。在这一期里,我看到了“职场三定律”:“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他总能概括得很好。还有约翰·列侬说的一句话:“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说‘快乐的人’。老师说我不懂问题。我告诉老师,是他不懂人生。”真的,说的太好了,每读一期读者,我仿佛长大了很多。

  这期令我最深的故事,是一篇叫《微爱情》的文章。不是我早熟,是这篇文章真正的让我体会到了爱情这个东西。它由十一个小故事组成,来说明了爱情这个让人无可救药的东西,说明了爱情的浪漫,我把其中我最爱的一个故事摘抄下来:

  “火车上,他拿着手机发微博:‘在火车上,我对她一见钟情,但她讨厌烟味。不知为什么,她一直望着窗外……’他默默地看着她,心想她一定不知道的。过了一会儿,微博上有人回复了他:‘因为窗玻璃上有你的影子。’他抬头一看,她正微笑地看着自己。”短短的两条微博而已,真正的让我体会到了,微爱情的力量。

  读了《读者》,我长大了,我真的长大了,我真的感受到了做读者的快乐。最近沫沫也喜欢上了《读者》,还是胡梦霖借给她的。《读者》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些爸爸妈妈老师教不会的道理,让我体验了他人的人生。做一位《读者》的读者,我真的很快乐!真心祝愿《读者》在新的一年里畅销!

  

《读者》读后感9

  我读过很多的书,但我最喜欢的是《读者》。它跟别的书不一样,这本书中的故事篇幅短小,所以无需担心它的时效性,《读者》里面的故事玲珑挑剔,却醒人耳目,启入深思。小小的故事却蕴含着大大的道理,这也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吧。

  《读者》里的故事有很多,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受益匪浅,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篇《我到底是谁》。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日本某机场的一名最普通的清洁工——新津春子,她每天面对的就是马桶,洗手池和人们根本不会留意的`死角。23年来,她靠着一把拖把,一块抹布硬是把此机场打扫成全世界最干净的机场。她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清洁工”“日本国家级匠人”。她经常蹲在地上,借着光亮观察地板上的灰尘,看到了不干净的地方就会立即进行清理。打扫马桶时,她除了擦干净表面,还会拿一面小镜子,检查内测是否有污垢,而且还会用自己发明的小刷子清理水池的排水口,她不只是在清扫,还在时刻为别人着想。23年来,她一直不停的忙碌着,脚步不停的四处检查,似乎不知疲倦。

  这篇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其实这篇故事主要是围绕着‘敬业’这两个字来写的。有人不理解,不过是小小的一个清洁工,报酬不多,又很辛苦,何必这么认真?但这似乎已经无关工作,而是一种态度:仰不愧天,俯不做人,不糊弄,不懈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只要用心做,无论在哪里都会被人记在心里。技近于道,用心做事的人最坦然。

  ‘敬业’二字说起来不难,可是要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就拿我来说吧。

  在初一的时候,我是老师最信任的一位劳动委员。因为我每次都会尽职尽责的去帮忙弄好教室的卫生之类的。那时候,劳动委员的主要职责是每天督促同学们做好值日,检查好教室以及保洁区的卫生。其实这份工作看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我记得有一次,天灰蒙蒙的,还下着小雨。因为下雨,同学们都不愿意去打扫卫生,老师也碰巧不在。可那天是学校突击检查的一天。当时,我很矛盾,一方面,我是劳委,我有责任和义务去督促同学们完成好值日任务;另一方面,我怕同学们会觉得我烦,我不想把自己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弄僵。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我最终还是从位置上站了起来,站到了讲台上,说:“麻烦今天的值日生把保洁区的卫生弄好来,现在。”顿时,同学们都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叫我们干我们就干?”还有的说:“你没看见下雨吗?你这么有本事你扫去?”虽然我听到这些话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委屈,但我还是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说:“我知道现在下雨,大家都不愿意做,但是雨并不大,而且今天领导要检查,为了我们的班级荣誉,请各位同学忍耐一下吧。”说完,我拿起了扫把,接着说:“走吧,我陪你们一起扫。”同学们一个个一愣一愣的,像是被我镇住了,过了几分钟,同学们陆续都站起来,拿起扫把走出了教室。

  不论是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敬业’。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应该尽职尽责的去做,我们都应该学习新津春子的精神。做到:仰不愧天,俯不做人,不糊弄,不懈怠。

《读者》读后感10

  暑假在家,捧起的第一本书就是德国著名作家施林克的《朗读者》。封面设计得非常有情调和品位——是那种在灰色的艺术纸上印银和烫银的书名;书衣更有装饰性——如一条黑色的腰带,而且还别出心裁地设计成女子形体状。封底是众多名家对这本书的热荐:有的说这部小说是叫人欲哭无泪的;有的说这本书能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有人的说这本书通过绵密的、伤感的震撼,在人性最薄弱的部位慢慢渗透、裂变……这些精选的书评就能吊足我的阅读胃口。

  而我这所以选这本书、作为新年读书的第一篇,还因为我崇拜的作家曹文轩在很多场合对很多人都力荐这本书,他还写了中文序言,他说“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

  我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书并不厚,我一天就读完了。故事的叙事语言纯净清澈,严谨缜密,很有德国人的民族个性。而且我很喜欢北大出身的作家钱定平的翻译,一看就是有着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还在这样的外文小说里很多处妙用唐诗宋词的佳句,那么贴切而富有韵味和激情

  过了几天,我又开始读第二遍。施林克是一位法学教授,他最擅长写侦探小说,不得不佩服他叙述故事的技巧:《朗读者》里面的很多情节都是前设机关,后埋伏笔,读这遍时我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故事的情节慢慢清晰:

  15岁的中学生米夏在家养病时偶然认识了公共汽车售票员36岁的汉娜。汉娜身上的新鲜气味迷乱了情窦初开的少年,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老少情人——类似于母与子的那种情人。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法庭实习生,汉娜则成了曾经的纳粹战犯。汉娜宁愿让米夏困惑也不愿泄露自己的秘密:她曾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女看守。战后她隐姓埋名,不断更换自己的居住地。而她之所以选择纳粹女看守职业,是为掩藏她不识字的`秘密。在被判终身监禁后,汉娜仍忘不了那段难忘的老少恋情,而婚姻失败的米夏继续为监狱中的汉娜寄去他用心朗读的磁带,但鬼使神差的是米夏竟然没有再给汉娜寄去只字片言。而汉娜却在狱中脱盲,学会了读和写。有时还为米夏捎出一些写着话语的纸条。最后,当米夏决定接提前结束刑期的汉娜出狱时,他在和汉娜将要重逢的那个天色微明的清晨见到的,只是汉娜自杀身亡的躯体……

  我慢慢读出了施林克为我们叙述的这个感人至深,幽婉隽永的故事的意味。正如曹文轩所言“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我感动着15岁的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36岁中年女性之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恋情,还有一份感动就是米夏一直在为汉娜朗读,从15岁一直到她做牢也没有间断过,那些《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等世界名著里的华彩乐章经过米夏声情并茂的朗诵而使大墙内外的他们心与心的交流虽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似乎这种状态可以就一直让它持续下去,绵绵无尽。我听着书后赠送的光碟——童自荣朗读光盘,上海滩上著名的艺术家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声情并茂,不绝入耳。令人陶醉!

  可当我想写读后感时,我又觉得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我和小熊约定下午就写读后感给她看。可第二天当小熊问我为何没有看见我的读后感,我告诉她我还是没有找到感觉,还是觉得没有看懂,究竟作者想通过这样一个老少恋人的朗读故事告诉我什么?我还是觉得不甚明白。

  我带着疑问又拿起了书,这是第三遍,我慢慢读着、品着……

  我又读出了别的意味!我读出了尊严——汉娜的尊严: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而不惜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而去当了不需要写字的集中营看守;她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掉了当司机的好工作,而且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小家伙”;她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被判以重刑……我不仅为她惋惜,她是个固执得有些不可爱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尊严,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一切,走入一条不归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她这么自尊的人不能早一点“脱盲”,而要用一个比一个大的谎言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呢?

  合上书,掩卷长思,我终于明白,是那个社会环境,纳粹统治下的那代人都失去了人性,没有了尊严,人们在懵懵懂懂中卷入战争的洪流,稀里糊涂地就成了纳粹分子,而且有些人又稀里糊涂地成了战后新一代审判的对象,汉娜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和米夏的母子恋情也是那个时代畸形的产物,爱将战后的米夏们卷入上一代汉娜们的罪责之中。原来施林克想告诉通过米夏和汉娜,告诉我们“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了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我终于明白了施林克这段话的意思,终于豁然开朗!真佩服这位德国作家思考的深度和反思历史使命感。

  读了三遍,我终于读出了画外音。看来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是读不懂这本书的。

  写完这读后感,我突然想起那个经典的故事: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条风景迷人的道路。但这里还有一处山中急弯,汽车到此急切中坠崖的实在不少。当局竖了多处广告牌,但没用,照样有那么多人投胎似地急着下山……终于有一天,谁想起在附近画了一个大广告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这静静的立着的牌子,让很多匆忙赶路的人突然放慢车速,发现了路边风景如画,如仙境一般美妙。

【《读者》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者读后感07-14

《读者》的读后感05-21

读者的读后感03-08

读者的读后感07-30

读者读后感08-01

《读者》读后感03-25

读者读后感10-11

读者杂志读后感09-02

《寄小读者》的读后感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