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观后感>《百鸟朝凤》观后感

《百鸟朝凤》观后感

时间:2022-02-27 10:05: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百鸟朝凤》观后感3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鸟朝凤》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百鸟朝凤》观后感3篇

《百鸟朝凤》观后感1

  如果说十一月属于落叶,那么十二月便属于飘雪。如果十一月赶往银装素裹世界的过渡,那么十二月便是童话世界的真正到来。时间匆匆流逝,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悄悄的从我们身边流过。不知不觉20xx年最后一个月悄然来临,眼前好像出现了一条新的跑道,好像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好像又要从零开始做起。在这条跑道上必然有许多荆棘和坎坷,跑着跑着随时都会跌倒,但我们依然会顽强的站起来,继续向终点进发。在崭新一月的第一天,公司组织加勒股份·20xx“Movie Time--约你看电影”员工观影活动,全体员工共同观看《百鸟朝凤》。

  这部电影之前我看了大约三四遍,每次观看都会有新的感悟。之所以想写点东西,是因为感触太多也太深,一般文艺片在刀光剑影或者科技横生的新时代电影里,很难仅仅用剧情和营造的美景穿透人心和人性。

  影片中看似无情却心地善良柔软的焦三爷和他徒弟游天明坚持不懈传承唢呐的匠人精神。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中间穿插的人和事,五次唢呐的演奏场景使整个剧情的起伏波折。我们处在这样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曾经的那些坚持和坚守在时光面前总是不堪一击。

  吹唢呐有四台、八台之分,一般有钱人家会请其吹八台唢呐,唢呐最高级别是百鸟朝凤,同时百鸟朝凤是影片中难度最高,最为经典,最荣耀的曲子。但不是有钱有名就可以在死后享受百鸟朝凤,在影片中,焦三师傅拒绝为一个村长吹百鸟朝凤,皆因他把村子其他姓氏的人都挤兑走,只留下他一家姓氏独大,有钱有名,但没有品德,配不上百鸟朝凤的曲子。这是百年来传下来的规矩。

  焦三师傅是镇上德高望重的唢呐匠,想要学唢呐的人都会拜他为师,他有一支金唢呐,是他师爷的师爷的师爷传给他的,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他传承的是唢呐艺术,其实在我看来,他传承的是一种深厚的匠人精神。我向来对有手艺的人有一种很深的崇敬之情,尤其是老一辈人,对自己的手艺要求会更高,吃苦是自不必说的,每天重复着枯燥的练习都会让人崩溃。天鸣由于底气不足,每天拿一根长竹竿在河边练习吸水,细的能吸上来水了就换一根更长更粗大竹竿继续在小河边练吸水,这一幕看得我很心酸,更让我对这些有手艺的人充满敬重。

  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后生晚辈不再对这种传统艺术有所敬重,洋音乐的侵入更是把天鸣带领的唢呐班挤得没有生路,原先以唢呐为生的人再也无法靠手艺吃饭,纷纷转行打工。最后游家班要出活,竟然都凑不够人数,焦三师傅带着天鸣找人,一个师兄在院子里把衣服正往编织袋里塞,焦三师傅把其中的衣服一件一件的扔了出来,里面装满各种换洗衣服,唯独没有找到唢呐。脚踩着编织袋子不让装,徒弟一边跪着捡衣服一边拽编织袋,生活所迫,所有的无奈都踹在那一脚上!

  谁又能真正懂唢呐爱唢呐呢?焦三师傅告诉天鸣,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焦三师傅除了吹唢呐就是种地,可以说唢呐是他一生为之奉献的东西,百鸟朝凤更是他的骄傲。他吹起唢呐的时候,妻子脸上是自豪、是满足。唢呐与洋乐器冲撞,两拨人干起架,唢呐碎在地上,碎了的还有焦三师傅的心。

  很多东西都在一点一点消逝,心痛吗?很心痛。在我眼里,《百鸟朝凤》不仅仅是在讲述保不住的传统艺术,还有渐渐消逝的匠人精神,随着焦三师傅的病逝,这种匠人精神也跟着消逝。天鸣一个人在焦三师傅坟前吹百鸟朝凤意味着班子已经散了,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吹百鸟朝凤了。这是一部有情怀有情义的真情片子,它传达的匠人精神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思考的东西。时代在变,不管是唢呐,还是过去的那种电影,都慢慢地被时代抛下了。这是一个慢刀子割肉的过程,这过程中,匠人们引以为豪的坚持,就变成悲剧的源头。越是有德行的匠人,就越坚持,因为过往的岁月中,无数前辈就是如此坚持才让衣钵能传下来。而改天换地之时,越是坚持,下场就越悲惨。这是艺术的流失,是文化的流失,也是一个时代的流失。

  但我相信无论结果是怎样,三爷都已经预料了。还记得那次焦三爷喝醉了,终于暴露出内心的柔软,他说:“以前的.唢呐匠,坐太师椅,现在谁他么还把咱们当回事。”其实焦三爷比谁都懂,这行要断了,肯定要断了,但是他死死的坚持,从没有过一丝的迟疑。队伍散了他挨个踢门。吹喇叭吹得吐血也不肯停下。他放弃治病把卖掉黄牛最后的钱用来给游家班置办设备。听到局长的话他比天鸣还要激动,嘶哑的嚷着“答应他”。最后焦三爷死了,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他不会后悔,因为他坚持了。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坚持了让唢呐班子尽可能的向好的方向发展。他死了,也可以瞑目。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徒弟可以坚持下去。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

  日本秋山利辉的书《匠人精神》讲述了秋山木工的一些工作原则,他将这些原则收集整理成为了《匠人精神》,为一代又一代的自己所授课的徒弟所学习和背诵,这本书也成为了很多企业奉为管理企业的经典读物。而电影《百鸟朝凤》与《匠人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电影的形式讲述了两代唢呐匠之间手艺、理念、匠心在不知不觉间的传递。当然,《百鸟朝凤》更多突出了我国传统的一些为匠人者的道理,以品德为先,以精神为先,以信念为先,手艺代代相传,但是守护这门手艺更需要一种至死不渝,矢志不渝的精神。

  当今社会手艺的继承,理念的秉承,匠心的传承,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不因人世的更迭而变迁,不因岁月的蹉跎而褪去,那些深入一代代匠人骨髓的东西,如技艺传授如绵里藏针,行事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人始终不忘初心,反而因为时代的浮躁,人世的复杂,岁月的流淌,更加显得的日久弥新,他们对于传统技艺的守望配得上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观后感2

  前言:这篇是电影《百鸟朝凤》的观后感。看韩寒的微博推荐了这部《百鸟朝凤》,上映前导演吴天明离世,制片人方励又为了这部电影直播下跪,于是我带着一份好奇走进了电影院。文章严重剧透,但不会影响观影体验(甚至我认为读完文章再看更好)。你可以选择读完文章再看电影,也可以选择看完电影再读文章。

  《百鸟朝凤》讲的是唢呐匠的故事。唢呐作为一种中国乐器,是古时候的礼制的延续。红白喜事,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地位,排场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过世,吹四台,富贵人家吹八台,而德高望重者过世才可吹奏“百鸟朝凤”――一首难度高、气势浑厚的大悲之乐。

  电影开始时的1983年,还是唢呐匠备受尊重的年代。但与其说尊重的唢呐匠,不如说尊重的是“礼”。那时候的婚礼请唢呐班来演奏,是要对唢呐师行迎师礼的。主角焦三,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重的唢呐匠。因为在无双镇,只有他的焦家班会吹“百鸟朝凤”。

  但焦师傅逐渐老去,他需要把手艺传给一个“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里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刚收的小徒弟,游天鸣。游天鸣十几岁到焦师傅家,从吸水学起,到学会用唢呐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叫,最终二十几岁学成“百鸟朝凤”,从师傅手中接过焦家班,自立门户为游家班。

  游天鸣自立门户应该是在1995年左右,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大家一致向“钱”看。老辈儿的规矩,婚礼丧礼的礼制,都没人在意了。唢呐匠作为礼制产物,自然也不再有当初的江湖地位。游鸿明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次活儿,是小学同学的婚礼。演奏时的太师椅变成了长板凳,入门时的迎师礼变成了大红包。导演用钞票,展现了物质对精神的侵蚀。

  有人看过电影后说备受鼓励,要开始保护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我当然不否认这点,唢呐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民俗乐器,更不用说背后的礼制曾经是非常先进的国家、社会制度。但看过电影中令我感触颇深,几次落泪的不是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而是我看到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应该怎样”的信念的时候他的人生状态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你不要想着这是一部拍中国唢呐匠的电影。你可以把唢呐换成小提琴,换成油画笔,甚至换成寿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东西,不要去从唢呐中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就仅仅是看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到极致,是一种什么状态。

  电影中两个场景触动我最深,恰好体现了这种匠人和个人的精神。

  第一个场景,是游天鸣和小师弟蓝玉在草房里睡着了不慎失火。天鸣从火中抢出了师弟的唢呐,但火势太大,天鸣来不及拿自己的唢呐。焦师傅闻声赶来,看到天鸣手中空无一物,蓝玉手里的唢呐完好无损,愤怒难忍给了天鸣一个耳光,厉声说道:“告诉你的唢呐离口不离手,唢呐呢!”天鸣老实不敢说话,蓝玉见状向师傅解释到,自己的唢呐是天鸣从火力抢回来的。焦师傅听完便消了气。

  这里面的道理是:手艺人要把自己的事儿当成事儿。重要的不是唢呐在不在,而是是否把唢呐当回事,唢呐匠不把唢呐当回事儿,就是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回到真实生活中看看,不成事儿的人,都是不把自己做的事当回事儿,又埋怨别人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举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服务员。很多服务员自己就瞧不起自己做的工作,觉得服务员低人一等,于是对待工作也不较真,对待客人也不热情。于是恶性循环,客人看到服务员这么“牛逼”,也开始较上劲来。举个截然不同的例子:在日本便利店,如果找零有硬币,服务员给顾客钱的时候会把一只手放在顾客手的下面,防止万一硬币掉落顾客不方便。你说,我是尊重一个把硬币扔在桌子上的服务员,还是尊重把手放在顾客手下的服务员?

  第二个场景,是游天鸣第一次赚钱后到师傅家。师徒俩酒过三巡,焦三起了兴致,拿起唢呐开始即兴吹奏。情绪所至,唢呐吹得也动人。酒醉后的焦三在睡着前说了一句话:“唢呐不是吹给别人的,是吹给自己的。”

  如果非让我在整部电影中选一句“金句”,我一定选焦三说的.这句。虽然有点俗气,但这句话代表了人而为人的最高追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想让大家把这部电影当成倡导民族文化的电影,因为民族是狭隘的,人性才是广阔的。这句话重要的原因有两点:1、你喜欢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要获得别人的认同。2、你不喜欢或认为没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对别人没价值。这是焦三在醉酒时说出的话,却是最清醒的一句话。醒来后的焦三,开始为唢呐的没落苦闷。吹给自己的唢呐,成了酒后空谈,这才是唢呐没落的真正原因。如果这唢呐是吹给自己的,那便不该沦为“礼制”的工具,不该以他人认可、尊重为评价标准。唢呐的没落,在于焦三只有在醉酒时才为自己吹奏唢呐,其他的时候要么是为了红白喜事,要么是为了传艺。而那些真正传世的音乐,无一不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情绪,却激荡了万千感同身受的人们。

  电影最终以焦三的病逝结束。在焦三行将就木时,他跟游天鸣说:“我死了,给我吹四台就行。”游天鸣说:“我给您吹百鸟朝凤。”焦三说:“使不得,使不得。”为什么使不得?因为心中有敬畏。这敬畏,源于悬在头顶心间的“百鸟朝凤”。这份敬畏让我感叹,若人人心中皆有一份敬畏,至少不至于公德沦丧至今;当也让我感伤,因为这份敬畏,焦三原封不动的传承唢呐匠的规矩,却没能从这份敬畏中走出崭新的灵魂,没能让悦耳的唢呐吹奏出新世界的心声,彻底禁声于一片嘈杂。

  推荐这部电影是希望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唢呐,并记着,唢呐是吹给自己的。

  PS:我知道我更新的慢的有点不要脸了,更新慢的原因除了工作繁忙之外,还因为最近开始健身,被教练明令禁止熬夜,所以能写字的时间就更少。感谢你们的耐心,你有多耐心,就有多识货。

《百鸟朝凤》观后感3

  5月23日晚,东青山西同志们一起学习了电影《百鸟朝凤》,观后内心波澜,久难平静。当民间艺术遭遇现代科技,珍贵艺术逐渐被遗忘;当传统文化遭遇信息时代,文化精神不再受重视,身为炎黄子孙,身为民族的接班人,该作何思考?又该如何应对?

  感中华师承文化

  真正的老师,会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绝对无私地传授给学生;而真正的学生,则会谦卑受教,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个人得失,继师之志,将老师所教发扬光大。电影里,焦老师是这样的老师,天鸣是这样的学生。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尊师重道,传承道统,是学生的本分。有好的老师和好的学生,如此一脉相承,才会有好的教育。电影中,针对天鸣的疑惑,焦老师叮嘱他说:别盯着手里的那几张票子,得盯着手里的唢呐;天鸣在人群中迷失,焦老师一句话,唤醒梦中人;临去世时,焦老师依然不忘唢呐的传承:我卖牛不是为了看病,是为了你把唢呐传下去。在焦老师那里,唢呐的价值超过了金钱的价值,唢呐的重量超过了自己生命的重量。唯有这样的情怀和热爱,唯有超脱了利益的桎梏,真正的教育才能落实,文化的真正精神方能得以传承。

  另外,对焦老师选择学生的原则与标准,印象深刻。相比于聪明,更注重德行,因为德行才能真正让让师者放心,让一个人走得长远。独具慧眼,善于识人,才能选对接班人,这也应是一位老师必备的能力。

  民间艺术传承之困

  时代浪潮滚滚而来,浪潮中夹杂着利益的诱惑、信息的爆炸以及科技的"权威".电影中,面对如此浪潮,师徒二人显然因势单力薄,完全招架不住了。人们对于唢呐匠越发的不重视,相比于唢呐老套的表演形式,人们更喜欢看美女,听流行音乐。不是唢呐落伍了,唢呐还是那个唢呐,只不过是世道变了,人心变了。世道变得利益至上,人心变得浮躁不堪。唢呐是一门艺术,浮躁的时代下浮躁的人们,哪还有心思欣赏这唢呐?不再像以前那个时候,婚丧嫁娶,首先重视的是唢呐,人们的眼神中透着敬畏,仿佛唢呐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神圣,过世的老人,如果能配得上《百鸟朝凤》,则代表着他德行厚重,功德圆满。于是,唢呐不是简单的乐器,成了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甚至是一种信仰!世代延传,这种信念便约定俗成,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就是这几百年的传统啊,面对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竟然显得如此"弱不禁风",时代发展,新旧交替,本是无可厚非,但在这巨变和聚变中,人们是否丢失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呢?

  传统,传承正统。正统代表着正直、正义和正气,正统不存,便难怪社会有不正之风了。艺术是表现形式、表达手法,是一个民族文化核心和灵魂的外现。艺术的形式与技艺丢了不可怕,可以通过刻苦学习,重新找回来;但支撑艺术长久流传的文艺精神、文艺灵魂一旦丢失,便意味着这类艺术正统的'丢失。而"民艺论"定文化,古往今来,民间艺术一直离老百姓最近,区别于宫廷或贵族艺术,它们起到了极大的教化大众百姓、影响社会风气以及塑造民间文化的作用。以"评书"(又称"说书")为例,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评古论今,演绎人生,在嬉笑中辨清是非,在怒骂中阐释大道,在中国民间非常喜闻乐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老百姓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网上有一段关于"陕北说书"的文字,可令我们感受一二:

  "每逢说书,村里男女老少都要围坐在一孔窑洞里。说书人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嘻笑怒骂,表情夸张,时而扮男,时而扮女,幽默滑稽,令人目不暇接,啼笑不止。说到高潮时,场内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整个窑洞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说到悲苦时,艺人声音嘶哑,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听众也往往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再加上弦音低沉,似断非断,悲从中来,整个书场无人不悲、无人不恸。小时候,我常常坐在人堆里,听那些盲人艺人说书。前面往往加一段"小段子",然后才开正本。如《五女兴唐传》、《薛仁贵征西》、《乌鸦告状》等,常常听得我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久久不愿离去。"

  而今,民间艺术受时代冲击,民艺精神受世人冷落,民间技艺找不到接班人。民间艺术传承之困,如何突围?

  在危机中寻得转机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给每个中国人留下了一个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民间艺术、民族文化如何传承。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亦是一项大工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民艺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骨,把根留住,把风骨保存,是每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有继承才有传承,有传承才有文明。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中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也就是说,民族的文化、文艺里的核心永远不能丢。而若要继承,则有赖于"师承",中国的师承文化,老师超脱利益,传授的是"心法";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技艺,更是老师身上的精神与热爱。唯有这一份信仰,才能使文化、文艺得以继承和传承。

  文化在于转化。时代在变化,民间艺术如果始终保守陈旧,不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则必将被淘汰。因此,民间艺术需要应时代特点,主动调整创新,满足并引领当代人的需求,给民族文艺赋予新内涵。当今世界是开放的,民艺也要主动向世界敞开大门,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学习新元素、新理念和新思路,并借助科学技术的有利工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造中华民族伟大事业。

  民众意识觉醒。空有民间艺术艺人们的坚守,得不到民众的响应,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人们在信息大爆炸中逐渐被淹没而迷失方向,亟需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寄托。人心浮躁,世风日下是危机,危机背后定有转机。人们需要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的滋养,这也是民间艺术重新发扬光大的大好时机。民众意识觉醒了,民间艺术的春天便不再遥远。

【《百鸟朝凤》观后感】相关文章:

《百鸟朝凤》观后感06-25

百鸟朝凤教学反思04-06

《百鸟朝凤》观后感:欣赏不了不代表不好06-27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观后感06-28

《飞屋环游记观后感》观后感06-27

观后感09-03

《夺冠》观后感07-08

《深坑》观后感07-05

《长城》观后感精选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