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观后感>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时间:2025-05-27 14:56:07 少芬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通用10篇)

  导语: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与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及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大型艺术历史类综合性博物。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天津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通用10篇)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1

  我参加了新华社的摄影小记者培训班。5月16日,齐老师又组织外拍活动了,这次,我们去了天津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可真大呀!齐老师说它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可是,我看着像一个大白面包。

  我们一进入博物馆就被两只巨大的恐龙化石吸引住了。它们可太大了,太高了,比双层公交车还要大还要高,都快到屋顶了;长着很长很长的脖子和长长的尾巴,头却很小,简直跟脖子不成比例。它们叫马门溪龙。在它们旁边的那只霸王龙的样子凶猛极了,巨大的头颅,张着血盆大口,露着尖利的牙齿,后腿粗壮有力而前肢很弱小。

  抬头一望,屋顶上还悬挂着翼龙的.化石。齐老师说,摄影师要用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视角拍摄景物,这次我们学习仰拍。可是,仰拍很难,相机总在抖动,很难对准焦距,脖子很累。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才完成拍摄。

  在二楼我又看到了甲龙、兰伯龙、李氏蜀龙,长着三只犄角的三角龙和小巧可爱的鹦鹉嘴龙等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还有很多海洋动植物的化石和标本。二楼的光线暗,我们要用慢的快门速度、大的光圈和高的感光度,才能完成拍摄。在拍摄一个鸮鸟贝化石时,由于快门速度很低,为防止相机抖动,我不得不把两只胳膊肘支在台子上拍摄。我还拍摄了猛犸象、大白鲨和很多古生物化石的照片。

  记得《小哥白尼》和好几本书上说过,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包括我们人类。可是,很多生物都灭绝了。有的科学家推测说,地球温度突然下降,恐龙身上没有毛又没有冬眠的习惯,就冻死了;还有人说,地球上的哺乳类动物变多,它们吃恐龙蛋,使恐龙灭绝了;还说,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火山喷发,恐龙来不及逃跑,就灭绝了。现在小鸟也快灭绝了,因为很多人砍伐森林,小鸟没有家了;可爱的小海豹也要灭绝了,因为,很多人把它们杀死,用它们的皮毛给女孩子做大衣。它们都是可爱的生物,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森林。

  一上午的拍摄活动结束了,我真的很累了,必须用一根烤肠来补充能量。摄影真的很有意思。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2

  元旦歇班,闲着也没事儿,报纸上一直在报道的天津博物馆开张的事情,心向往之,于是二号下午决定去逛一逛。

  进到博物馆里,第一感觉很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电灯的分配恰到好处。大柱子二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看上去很大气,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前台买票,如早先的报道,25块钱一个人。一楼好象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在下比文盲强点儿有限,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大致每馆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时间,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天津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藏有两件钧窑的对盘,很珍贵。

  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咱也不是搞美术的`,看不出个门道来,只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好象金庸哪部小说里也提到过《溪山行旅图》吧?忘了,想不起来了。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很多青铜器的说明文字中都是一些收藏家捐献给政府的,或者是大炼钢铁期间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的废品中找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珍品毁于那个年代,真是可惜。 写的有点儿多,我累了……

  俺曾经参观过上海博物馆,这次参观了新落成的天津博物馆,总的感觉从馆藏方面,我们绝对不输于上海,甚至还要略强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有礼貌,态度很好,玻璃展柜不时有工作人员擦拭。在参观过程中还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对盲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来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不是残疾人),博物馆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一家三口,并为他们讲解,天津博物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值得我们称赞!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不但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强天津人的自豪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3

  上周五我们和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来到天津的自然博物馆,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进入了向往已久的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这里有很多的动物、植物标本及古生物、古人类化石。我们首先参观了三楼的野生动物厅,我们仿佛进入了原始森林,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映入了我的眼帘。淘气可爱的金丝猴、霸气威猛的东北虎、憨厚可鞠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梅花鹿等等。其中最吸引我的要属鸟群里傲立其中的丹顶鹤了,它挺着修长的的身躯,头上那一点红色的小帽子漂亮极了。

  在二楼的蜡像馆里面,有张着大嘴的河马先生、身体洁白如雪的北极熊、浑身长着好像利剑一般的刺儿的刺猬还有一头威风凛凛的大狮子,博物馆为了增加原始森林的气氛特地为它配置了音箱,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发出雄壮的吼声。位于二楼大厅的'中央有一只足足有三层楼高的巨大的恐龙化石耸立在那,实在是太壮观啦。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各种各样的动物身影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这些动物曾经和我们人类一起生活在大自然里,我们和谐相处保护好生态环境,对我们地球的将来生存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4

  首先我们跟随讲解员来到“震撼世界的较量——抗美援朝战争主题展”,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经典战例,集中介绍了十大典型战例,包括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清川江围歼战、汉江南岸防御作战、横城反击战、马良山战斗、渡海攻岛作战、鏖战上甘岭和金城大决战。第二部分是志愿军各军兵种部队,集中展现了九大军队和兵种的情况,包括志愿军步兵、空军、炮兵、防空部队、铁道兵、工兵、装甲兵、公安部队、后勤部队。第三部分“勇士辉煌化金星”,主要介绍了12位杰出代表的英雄事迹。在入朝参战的290万人次志愿军战士中,有12人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他们是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弟、邱少云、伍先华、许家朋、胡修道、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第四部分是意义非凡的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特点、主要经验、胜利的意义和影响及抗美援朝精神四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在战场上缴获的钢盔、志愿军归国时期朝鲜人民送的椅垫、志愿军战士用弹片打制的铁镰......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致敬伟大的胜利,致敬最可爱的人,也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接着又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和“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在这里我欣赏了古玩、字画、砚台、瓷器、木器等各类珍品,它们经过精细的布置在灯光的照射下,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尤其是“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厅展示了天津的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等九个部分。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天津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了解到了天津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物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我们思考和感悟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地方。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更好地了解天津和中国历史。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5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独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在参观了天津博物馆之后,通过对中国书法、瓷器等珍品的观摩与欣赏更是让我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此次,我重点参观了“中华百年看天津”展馆的以天津地方史为主题的大型历史陈列。展览分为:天津历史的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的启蒙、殖民统治的见证、北洋新政的诞生、中西文化的交汇、日本侵华的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和北方经济的中心,共九个板块。展览将文物、文献、照片、模型、油画、景观等巧妙结合,通过历史照片、历史文献、文物和历史资料等展示天津建城以来城市发展的历程。惊心动魄的大沽口海战、九国租借的'史实铁证、壮丽激越的金汤桥会师……在历史文物与高科技多媒体手段的交融中“穿越”百年,感受着百年前天津的辉煌与沧桑变迁。不堪回首的历史时刻警示着我们,只有民族的强大,只有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实现国富民强。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6

  11月16号在社研会的组织下,集体去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经历了大半时间才到达天津自然博物馆,并且一路上的晕车已让我无心再去想自然博物馆里到底是怎样的,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但在下车之后,一眼望去,呈半圆形平面的仿天鹅造型玻璃式建筑奇特的外形已让我惊叹不已。这些也已让我把晕车所带来的不快尽数抛之脑后。

  自然地力量总是伟大的,能够让我们忘记所有的不快与烦恼,而被其深深地吸引。

  走进大厅,一个庞然大物映入眼帘,张开它的大嘴,舞动着身体和它的爪子,没错,它就是恐龙。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远古时代,恐龙独霸天下的雄伟。但却无缘无故的灭绝,这让无数的科学家为止费解。感叹完恐龙的盛世衰亡,随之来到了二楼,二楼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感觉,一下子貌似从现代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大自然的怀抱。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相继映入眼帘,让我目不暇接。

  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鸟类,美丽的羽毛,五光十色。各式各样的贝壳,千奇百怪的昆虫,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各种色彩斑斓的蝴蝶,美丽的翅膀让人不禁感叹化蛹成蝶的唯美与神奇。让从小就对蝴蝶充满了喜爱的我兴奋不已。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二楼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珊瑚和海底世界的各种鱼类,以及海底动植物,让我犹如亲临海底世界,感受它的美妙。

  仔细游览了二楼之后,我和同学来到了三楼,在看过大陆上、天空中和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已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我穷无尽的

  魅力。来到三楼,一下子让我觉得走进了南北极的'冰天雪地。南极企鹅,北极熊,不禁感叹自然真的是充满了奥秘。往里走去,觉得从南北极又一下子穿越到了非洲,又一庞然大物夺眶而入,体型庞大的大象,让我头脑中立即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妈妈,我长牙了,妈妈,你不为我高兴吗?”在金钱利益的驱策下,人们杀害大象,变卖象牙。让大象濒临灭绝,试问我们是否应该去反思一下呢?

  走出自然博物馆,我惊叹于大自然的奥妙与神奇,更加惊叹于人类自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发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7

  来天津上学有一段时间了,好多朋友同学问我天津好不好玩,我只能遗憾的说我还没有机会游玩天津,主要因为地形不熟、时间不充足。不过机会来了,12月5日在社研会的组织下,集体去观看天津博物馆,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以前没看过博物馆之类的,也不能想象,也不知做什么没准备,仓促的就去了。

  下了车,本以为天津博物馆是个高大雄伟的建筑,可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只看见一个低的圆形建筑,在带路的指引下,那应该就是了。没有高大但有奇特,它的建筑风格很吸引我,钢筋、玻璃,是我喜欢的玻璃式建筑,它会给你宽广明亮的感觉。它的外形奇特,从网上搜索,它的建筑外形为仿天鹅造型建筑,建筑平面呈半圆形,屋盖为钢网壳,基础形式为桩,是什么承台基础。我们围着博物馆转了半圈,算找到了门。心情很是轻松愉悦……

  进去了,第一感觉是宽阔明亮,从外面看不是太高,可里面却是三层。没来得及看一层是什么,就顺着电梯上了二楼。迎面是书法厅,进去一看墙壁上玻璃柜里是各种各样的字,甲骨文、隶书、草书、金文……都是墨宝。可怜对书法一窍不通的我,只能回应三个字“看不懂”,那甲骨文只不过是古人在石头上画两笔而以。没办法只能花钱请导游了,不然真的是白来了。

  导游先把我们带到精品厅——百年集珍,向我们介绍第一件镇馆之宝——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它是三张画粘在一起的,给人的感觉是寒气逼人,这是导游说的。又带了我们看了几件镇馆之宝,大都不记得了,叫不出名字了。还记得有一个康熙请选的花瓶,据证明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还有一个翡翠蝈蝈白菜,是用一块整玉雕的,上面有两个蝈蝈虫和一只蟑螂,这也是雕刻着的.精明之处,把绿色的玉雕成了虫。全世界仅有三块这样的玉。下面介绍给我们的是文房四宝之一的砚,这可是古代文人的青睐品,这个砚的奇特之处在于夏不热、冬不凉,很奇怪。最后呈现给我们的镇馆之宝是一幅画,清代的一位有功之将,他平定了大小和卓,并有康熙的御题,弥足珍贵。

  观看完精品展,导游把我们带到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在这里看到了天津的迂回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发展历史,清楚了天津名称的由来,知道了天津曾是9国租借,了解了天津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建筑,看见了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穿的衣服,见识了一副让人震惊的天津发展史油画,还有我很感兴趣的各种机器……天津是本深厚的历史书。

  导游介绍完后,我们以火红的油画为背景拍了个集体照。之后自由观看。

  我又观看了好像叫“西汉玉衣”的展厅,让我一饱眼福。一件件出土的玉衣,感觉皇权、权力的高大和封建社会的迷信。也了解了一些常识,如死后手中握玉蝉,是代表生命延续。

  走出博物馆后,我们又拍了一些集体照,接着大家就撤了。

  这次参观让我长了见识,原来只是听说的,现在终于见到了,找到了历史的根源。在观看的过程中,有些历史是我们学过的,可不能很好的回忆。还有很多是我根本就不知道的,感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知识的肤浅。我对天津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激励我更多的了解天津、了解历史,不枉来天津上学。

  如果你没去过,我真心的建议你去看一看。

  通过我从网上了解的,我们这次观看并不全面,无论如何,我会再去参观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8

  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听解说员介绍,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三层为展览区。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珍品经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置于镜柜中,在和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历史在变化,历史在发展,现如今的天津已不在是外国殖民者的殖民地,进步着的天津,不断发展着的天津,充满生命力的`天津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通过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还感到了现在天津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总的来说,天津市博物馆作为天津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不仅肩负着保护本地区地上、地下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责,更是集中展示华夏文明的一座古代文化艺术的璀璨殿堂和百年天津风云的历史走廊。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9

  元旦歇班,闲着也没事儿,报纸上一直在报道的天津博物馆开张的事情,心向往之,于是二号下午决定去逛一逛。

  进到博物馆里,第一感觉很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电灯的分配恰到好处。大柱子二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看上去很大气,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前台买票,如早先的报道,25块钱一个人。一楼好象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在下比文盲强点儿有限,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大致每馆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时间,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天津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藏有两件钧窑的对盘,很珍贵。

  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咱也不是搞美术的,看不出个门道来,只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好象金庸哪部小说里也提到过《溪山行旅图》吧?忘了,想不起来了。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很多青铜器的说明文字中都是一些收藏家捐献给政府的,或者是大炼钢铁期间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的废品中找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珍品毁于那个年代,真是可惜。 写的有点儿多,我累了……

  俺曾经参观过上海博物馆,这次参观了新落成的天津博物馆,总的感觉从馆藏方面,我们绝对不输于上海,甚至还要略强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有礼貌,态度很好,玻璃展柜不时有工作人员擦拭。在参观过程中还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对盲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来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不是残疾人),博物馆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一家三口,并为他们讲解,天津博物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值得我们称赞!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不但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强天津人的自豪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10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屹立着一座像巨大的海贝含着一颗明亮珍珠的建筑,这就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它不但外型新颖,里面的馆藏也非常丰富。博物馆里有八个展厅,收藏了很多动物、植物和古生物的化石和标本,还有很多模拟的生态环境和现代珍稀动植物。让我来带你参观一下吧。

  走进博物馆,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长长的铜雕画卷,只见画卷上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动物悠然自得地觅食繁衍生息。这一画卷告诉我们阳光、空气、水是生命形成的三大要素,称它们为生命之源。

  来到古生物一厅,有许多恐龙骨架,它们展示着恐龙生前的雄姿和风采。可惜在6500万年前恐龙就告别了自然界,成为一个永远的谜,这个谜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中生代恐龙绝迹后,取而代之的是哺乳动物的崛起。在古生物二厅里,我们看到了一头体形硕大的师氏剑齿象的骨架、古野驴的骨架和三趾马的头骨等,它们在生存的斗争中有的灭亡了,有的进化成了现代的哺乳动物,通过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化石,再现了远古生物的真实状况,让我们更了解古代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

  动物生态展示厅是按生态地理形式陈列的爬行、鸟兽动物群:在东北浩瀚的林海中,栖息着东北虎、驼鹿、猞猁、棕熊、松鼠、雪兔等珍稀动物;辽阔的塞北草原上,奔跑着黄羊、狼、布氏田鼠,还有草原雕;亚热带的高山林灌有体态憨厚的.大熊猫、机灵的金丝猴等等;热带雨林是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大象、云豹、啄木鸟都生活在这里。最后我们看到一组犀牛濒临绝迹的场景,犀牛在泥潭中的阵阵呻吟声,提醒着我们要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才能是美好的。

  在自然博物馆水生生物厅,展示有上千种鱼类。有晶莹剔透的水母,有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和聪明机智的海豹。在模拟海底世界的隧道中,鲨鱼、海龟、魔鬼鱼等各种各样的海洋鱼类在我们头顶上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们好像潜入到海底和鱼儿们欢聚在一起。

  当我们走出婀娜多姿的水生世界,进入两栖爬行动物厅时,就会看到一条大蟒盘曲门上,让人心惊胆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娃娃鱼、乌龟、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蛇、巨蜥、鳄鱼等两栖爬行动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类体形较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动物—昆虫。在昆虫展厅有上千种色彩斑斓的蝴蝶标本,还有披着坚硬盔甲的甲虫和各种善于伪装、千奇百怪的昆虫。夏秋季节,百虫争鸣,像是给大自然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

  在浩瀚的海洋中,软体动物是其中的一大门类,一般分为单壳类、双壳类、头足类、掘足类四部分。在海洋贝类厅,展示了很多漂亮的贝壳,黄金宝贝和琥珀宝贝让人惊叹不已,这里还展示了天津沧海变桑田的演变过程,呼唤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博物馆中每个展厅都显示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妙趣横生。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要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动物、植物都要成为好朋友,这个地球才会更加美好。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热】天津博物馆观后感08-05

博物馆观后感09-26

博物馆观后感11-18

天津科技馆观后感07-15

沈阳博物馆观后感06-20

最新博物馆观后感06-30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06-09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02-23

博物馆观后感范文02-17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通用10篇)

  导语: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与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及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大型艺术历史类综合性博物。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天津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通用10篇)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1

  我参加了新华社的摄影小记者培训班。5月16日,齐老师又组织外拍活动了,这次,我们去了天津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可真大呀!齐老师说它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可是,我看着像一个大白面包。

  我们一进入博物馆就被两只巨大的恐龙化石吸引住了。它们可太大了,太高了,比双层公交车还要大还要高,都快到屋顶了;长着很长很长的脖子和长长的尾巴,头却很小,简直跟脖子不成比例。它们叫马门溪龙。在它们旁边的那只霸王龙的样子凶猛极了,巨大的头颅,张着血盆大口,露着尖利的牙齿,后腿粗壮有力而前肢很弱小。

  抬头一望,屋顶上还悬挂着翼龙的.化石。齐老师说,摄影师要用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视角拍摄景物,这次我们学习仰拍。可是,仰拍很难,相机总在抖动,很难对准焦距,脖子很累。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才完成拍摄。

  在二楼我又看到了甲龙、兰伯龙、李氏蜀龙,长着三只犄角的三角龙和小巧可爱的鹦鹉嘴龙等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还有很多海洋动植物的化石和标本。二楼的光线暗,我们要用慢的快门速度、大的光圈和高的感光度,才能完成拍摄。在拍摄一个鸮鸟贝化石时,由于快门速度很低,为防止相机抖动,我不得不把两只胳膊肘支在台子上拍摄。我还拍摄了猛犸象、大白鲨和很多古生物化石的照片。

  记得《小哥白尼》和好几本书上说过,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包括我们人类。可是,很多生物都灭绝了。有的科学家推测说,地球温度突然下降,恐龙身上没有毛又没有冬眠的习惯,就冻死了;还有人说,地球上的哺乳类动物变多,它们吃恐龙蛋,使恐龙灭绝了;还说,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火山喷发,恐龙来不及逃跑,就灭绝了。现在小鸟也快灭绝了,因为很多人砍伐森林,小鸟没有家了;可爱的小海豹也要灭绝了,因为,很多人把它们杀死,用它们的皮毛给女孩子做大衣。它们都是可爱的生物,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森林。

  一上午的拍摄活动结束了,我真的很累了,必须用一根烤肠来补充能量。摄影真的很有意思。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2

  元旦歇班,闲着也没事儿,报纸上一直在报道的天津博物馆开张的事情,心向往之,于是二号下午决定去逛一逛。

  进到博物馆里,第一感觉很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电灯的分配恰到好处。大柱子二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看上去很大气,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前台买票,如早先的报道,25块钱一个人。一楼好象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在下比文盲强点儿有限,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大致每馆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时间,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天津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藏有两件钧窑的对盘,很珍贵。

  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咱也不是搞美术的`,看不出个门道来,只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好象金庸哪部小说里也提到过《溪山行旅图》吧?忘了,想不起来了。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很多青铜器的说明文字中都是一些收藏家捐献给政府的,或者是大炼钢铁期间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的废品中找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珍品毁于那个年代,真是可惜。 写的有点儿多,我累了……

  俺曾经参观过上海博物馆,这次参观了新落成的天津博物馆,总的感觉从馆藏方面,我们绝对不输于上海,甚至还要略强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有礼貌,态度很好,玻璃展柜不时有工作人员擦拭。在参观过程中还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对盲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来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不是残疾人),博物馆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一家三口,并为他们讲解,天津博物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值得我们称赞!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不但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强天津人的自豪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3

  上周五我们和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来到天津的自然博物馆,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进入了向往已久的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这里有很多的动物、植物标本及古生物、古人类化石。我们首先参观了三楼的野生动物厅,我们仿佛进入了原始森林,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映入了我的眼帘。淘气可爱的金丝猴、霸气威猛的东北虎、憨厚可鞠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梅花鹿等等。其中最吸引我的要属鸟群里傲立其中的丹顶鹤了,它挺着修长的的身躯,头上那一点红色的小帽子漂亮极了。

  在二楼的蜡像馆里面,有张着大嘴的河马先生、身体洁白如雪的北极熊、浑身长着好像利剑一般的刺儿的刺猬还有一头威风凛凛的大狮子,博物馆为了增加原始森林的气氛特地为它配置了音箱,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发出雄壮的吼声。位于二楼大厅的'中央有一只足足有三层楼高的巨大的恐龙化石耸立在那,实在是太壮观啦。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各种各样的动物身影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这些动物曾经和我们人类一起生活在大自然里,我们和谐相处保护好生态环境,对我们地球的将来生存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4

  首先我们跟随讲解员来到“震撼世界的较量——抗美援朝战争主题展”,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经典战例,集中介绍了十大典型战例,包括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清川江围歼战、汉江南岸防御作战、横城反击战、马良山战斗、渡海攻岛作战、鏖战上甘岭和金城大决战。第二部分是志愿军各军兵种部队,集中展现了九大军队和兵种的情况,包括志愿军步兵、空军、炮兵、防空部队、铁道兵、工兵、装甲兵、公安部队、后勤部队。第三部分“勇士辉煌化金星”,主要介绍了12位杰出代表的英雄事迹。在入朝参战的290万人次志愿军战士中,有12人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他们是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弟、邱少云、伍先华、许家朋、胡修道、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第四部分是意义非凡的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特点、主要经验、胜利的意义和影响及抗美援朝精神四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在战场上缴获的钢盔、志愿军归国时期朝鲜人民送的椅垫、志愿军战士用弹片打制的铁镰......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致敬伟大的胜利,致敬最可爱的人,也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接着又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和“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在这里我欣赏了古玩、字画、砚台、瓷器、木器等各类珍品,它们经过精细的布置在灯光的照射下,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尤其是“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厅展示了天津的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等九个部分。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天津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了解到了天津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物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我们思考和感悟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地方。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更好地了解天津和中国历史。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5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独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在参观了天津博物馆之后,通过对中国书法、瓷器等珍品的观摩与欣赏更是让我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此次,我重点参观了“中华百年看天津”展馆的以天津地方史为主题的大型历史陈列。展览分为:天津历史的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的启蒙、殖民统治的见证、北洋新政的诞生、中西文化的交汇、日本侵华的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和北方经济的中心,共九个板块。展览将文物、文献、照片、模型、油画、景观等巧妙结合,通过历史照片、历史文献、文物和历史资料等展示天津建城以来城市发展的历程。惊心动魄的大沽口海战、九国租借的'史实铁证、壮丽激越的金汤桥会师……在历史文物与高科技多媒体手段的交融中“穿越”百年,感受着百年前天津的辉煌与沧桑变迁。不堪回首的历史时刻警示着我们,只有民族的强大,只有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实现国富民强。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6

  11月16号在社研会的组织下,集体去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经历了大半时间才到达天津自然博物馆,并且一路上的晕车已让我无心再去想自然博物馆里到底是怎样的,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但在下车之后,一眼望去,呈半圆形平面的仿天鹅造型玻璃式建筑奇特的外形已让我惊叹不已。这些也已让我把晕车所带来的不快尽数抛之脑后。

  自然地力量总是伟大的,能够让我们忘记所有的不快与烦恼,而被其深深地吸引。

  走进大厅,一个庞然大物映入眼帘,张开它的大嘴,舞动着身体和它的爪子,没错,它就是恐龙。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远古时代,恐龙独霸天下的雄伟。但却无缘无故的灭绝,这让无数的科学家为止费解。感叹完恐龙的盛世衰亡,随之来到了二楼,二楼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感觉,一下子貌似从现代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大自然的怀抱。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相继映入眼帘,让我目不暇接。

  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鸟类,美丽的羽毛,五光十色。各式各样的贝壳,千奇百怪的昆虫,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各种色彩斑斓的蝴蝶,美丽的翅膀让人不禁感叹化蛹成蝶的唯美与神奇。让从小就对蝴蝶充满了喜爱的我兴奋不已。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二楼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珊瑚和海底世界的各种鱼类,以及海底动植物,让我犹如亲临海底世界,感受它的美妙。

  仔细游览了二楼之后,我和同学来到了三楼,在看过大陆上、天空中和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已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我穷无尽的

  魅力。来到三楼,一下子让我觉得走进了南北极的'冰天雪地。南极企鹅,北极熊,不禁感叹自然真的是充满了奥秘。往里走去,觉得从南北极又一下子穿越到了非洲,又一庞然大物夺眶而入,体型庞大的大象,让我头脑中立即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妈妈,我长牙了,妈妈,你不为我高兴吗?”在金钱利益的驱策下,人们杀害大象,变卖象牙。让大象濒临灭绝,试问我们是否应该去反思一下呢?

  走出自然博物馆,我惊叹于大自然的奥妙与神奇,更加惊叹于人类自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发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7

  来天津上学有一段时间了,好多朋友同学问我天津好不好玩,我只能遗憾的说我还没有机会游玩天津,主要因为地形不熟、时间不充足。不过机会来了,12月5日在社研会的组织下,集体去观看天津博物馆,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以前没看过博物馆之类的,也不能想象,也不知做什么没准备,仓促的就去了。

  下了车,本以为天津博物馆是个高大雄伟的建筑,可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只看见一个低的圆形建筑,在带路的指引下,那应该就是了。没有高大但有奇特,它的建筑风格很吸引我,钢筋、玻璃,是我喜欢的玻璃式建筑,它会给你宽广明亮的感觉。它的外形奇特,从网上搜索,它的建筑外形为仿天鹅造型建筑,建筑平面呈半圆形,屋盖为钢网壳,基础形式为桩,是什么承台基础。我们围着博物馆转了半圈,算找到了门。心情很是轻松愉悦……

  进去了,第一感觉是宽阔明亮,从外面看不是太高,可里面却是三层。没来得及看一层是什么,就顺着电梯上了二楼。迎面是书法厅,进去一看墙壁上玻璃柜里是各种各样的字,甲骨文、隶书、草书、金文……都是墨宝。可怜对书法一窍不通的我,只能回应三个字“看不懂”,那甲骨文只不过是古人在石头上画两笔而以。没办法只能花钱请导游了,不然真的是白来了。

  导游先把我们带到精品厅——百年集珍,向我们介绍第一件镇馆之宝——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它是三张画粘在一起的,给人的感觉是寒气逼人,这是导游说的。又带了我们看了几件镇馆之宝,大都不记得了,叫不出名字了。还记得有一个康熙请选的花瓶,据证明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还有一个翡翠蝈蝈白菜,是用一块整玉雕的,上面有两个蝈蝈虫和一只蟑螂,这也是雕刻着的.精明之处,把绿色的玉雕成了虫。全世界仅有三块这样的玉。下面介绍给我们的是文房四宝之一的砚,这可是古代文人的青睐品,这个砚的奇特之处在于夏不热、冬不凉,很奇怪。最后呈现给我们的镇馆之宝是一幅画,清代的一位有功之将,他平定了大小和卓,并有康熙的御题,弥足珍贵。

  观看完精品展,导游把我们带到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在这里看到了天津的迂回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发展历史,清楚了天津名称的由来,知道了天津曾是9国租借,了解了天津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建筑,看见了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穿的衣服,见识了一副让人震惊的天津发展史油画,还有我很感兴趣的各种机器……天津是本深厚的历史书。

  导游介绍完后,我们以火红的油画为背景拍了个集体照。之后自由观看。

  我又观看了好像叫“西汉玉衣”的展厅,让我一饱眼福。一件件出土的玉衣,感觉皇权、权力的高大和封建社会的迷信。也了解了一些常识,如死后手中握玉蝉,是代表生命延续。

  走出博物馆后,我们又拍了一些集体照,接着大家就撤了。

  这次参观让我长了见识,原来只是听说的,现在终于见到了,找到了历史的根源。在观看的过程中,有些历史是我们学过的,可不能很好的回忆。还有很多是我根本就不知道的,感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知识的肤浅。我对天津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激励我更多的了解天津、了解历史,不枉来天津上学。

  如果你没去过,我真心的建议你去看一看。

  通过我从网上了解的,我们这次观看并不全面,无论如何,我会再去参观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8

  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听解说员介绍,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三层为展览区。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珍品经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置于镜柜中,在和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历史在变化,历史在发展,现如今的天津已不在是外国殖民者的殖民地,进步着的天津,不断发展着的天津,充满生命力的`天津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通过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还感到了现在天津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总的来说,天津市博物馆作为天津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不仅肩负着保护本地区地上、地下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责,更是集中展示华夏文明的一座古代文化艺术的璀璨殿堂和百年天津风云的历史走廊。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9

  元旦歇班,闲着也没事儿,报纸上一直在报道的天津博物馆开张的事情,心向往之,于是二号下午决定去逛一逛。

  进到博物馆里,第一感觉很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电灯的分配恰到好处。大柱子二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看上去很大气,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前台买票,如早先的报道,25块钱一个人。一楼好象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在下比文盲强点儿有限,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大致每馆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时间,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天津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藏有两件钧窑的对盘,很珍贵。

  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咱也不是搞美术的,看不出个门道来,只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好象金庸哪部小说里也提到过《溪山行旅图》吧?忘了,想不起来了。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很多青铜器的说明文字中都是一些收藏家捐献给政府的,或者是大炼钢铁期间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的废品中找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珍品毁于那个年代,真是可惜。 写的有点儿多,我累了……

  俺曾经参观过上海博物馆,这次参观了新落成的天津博物馆,总的感觉从馆藏方面,我们绝对不输于上海,甚至还要略强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有礼貌,态度很好,玻璃展柜不时有工作人员擦拭。在参观过程中还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对盲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来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不是残疾人),博物馆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一家三口,并为他们讲解,天津博物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值得我们称赞!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不但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强天津人的自豪感。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10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屹立着一座像巨大的海贝含着一颗明亮珍珠的建筑,这就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它不但外型新颖,里面的馆藏也非常丰富。博物馆里有八个展厅,收藏了很多动物、植物和古生物的化石和标本,还有很多模拟的生态环境和现代珍稀动植物。让我来带你参观一下吧。

  走进博物馆,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长长的铜雕画卷,只见画卷上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动物悠然自得地觅食繁衍生息。这一画卷告诉我们阳光、空气、水是生命形成的三大要素,称它们为生命之源。

  来到古生物一厅,有许多恐龙骨架,它们展示着恐龙生前的雄姿和风采。可惜在6500万年前恐龙就告别了自然界,成为一个永远的谜,这个谜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中生代恐龙绝迹后,取而代之的是哺乳动物的崛起。在古生物二厅里,我们看到了一头体形硕大的师氏剑齿象的骨架、古野驴的骨架和三趾马的头骨等,它们在生存的斗争中有的灭亡了,有的进化成了现代的哺乳动物,通过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化石,再现了远古生物的真实状况,让我们更了解古代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

  动物生态展示厅是按生态地理形式陈列的爬行、鸟兽动物群:在东北浩瀚的林海中,栖息着东北虎、驼鹿、猞猁、棕熊、松鼠、雪兔等珍稀动物;辽阔的塞北草原上,奔跑着黄羊、狼、布氏田鼠,还有草原雕;亚热带的高山林灌有体态憨厚的.大熊猫、机灵的金丝猴等等;热带雨林是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大象、云豹、啄木鸟都生活在这里。最后我们看到一组犀牛濒临绝迹的场景,犀牛在泥潭中的阵阵呻吟声,提醒着我们要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才能是美好的。

  在自然博物馆水生生物厅,展示有上千种鱼类。有晶莹剔透的水母,有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和聪明机智的海豹。在模拟海底世界的隧道中,鲨鱼、海龟、魔鬼鱼等各种各样的海洋鱼类在我们头顶上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们好像潜入到海底和鱼儿们欢聚在一起。

  当我们走出婀娜多姿的水生世界,进入两栖爬行动物厅时,就会看到一条大蟒盘曲门上,让人心惊胆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娃娃鱼、乌龟、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蛇、巨蜥、鳄鱼等两栖爬行动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类体形较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动物—昆虫。在昆虫展厅有上千种色彩斑斓的蝴蝶标本,还有披着坚硬盔甲的甲虫和各种善于伪装、千奇百怪的昆虫。夏秋季节,百虫争鸣,像是给大自然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

  在浩瀚的海洋中,软体动物是其中的一大门类,一般分为单壳类、双壳类、头足类、掘足类四部分。在海洋贝类厅,展示了很多漂亮的贝壳,黄金宝贝和琥珀宝贝让人惊叹不已,这里还展示了天津沧海变桑田的演变过程,呼唤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博物馆中每个展厅都显示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妙趣横生。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要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动物、植物都要成为好朋友,这个地球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