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记叙文>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

时间:2022-02-07 17:20:09 记叙文 我要投稿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篇1

  建议一:可以采用写作训练法

  建议用两课时完成

  本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并试着写出材料新颖的文章,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动手训练写作的过程之中掌握这些方法,并会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达成本文的教学目的。

  第一课时

  第一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并且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到自己在选材和组材上面的一些不足。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谈谈,讨论可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这些困惑的一些方法,老师再适时地加以指导,教授给学生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办法,比如选材材料要真实、材料要典型、材料要新颖等,组材要截取精要、舍本逐末、以小见大等等方法。

  第三步:老师可以找一些范文让学生分析这些文章的选材和组材的优点在哪里,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心得来总结写作过程之中如何灵活使用这些方法。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写作,分别运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并且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让学生可以写出新颖的文章。

  建议二:可以采用赏析纠错法

  建议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老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两组作品,一组是选材和组材都比较好的作品,另外一组则是较差一点的。然后让学生总结这两组作品哪组写得比较好,好在哪里,不好的又在哪里。比如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料;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俗:选取的材料陈旧。这个过程之中主要让学生找不足。并且老师这个过程中还要加以指导,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概括作品好在比如材料新颖、典型、以小见大等等,在总结的过程之中教给学生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课后作业让学生查一些资料,自己赏析一些写作的比较好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主要让学生运用上一课时所学到的方法来练习选材和组材,写作文章。老师加以辅导,让学生尽可能写出在选材和组材方面都比较好的作品。

  相关资料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一、材料要真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材料要新颖。

  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材料要切题。

  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记叙文组材的方法:

  1、截取精要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

  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要,中心突出。

  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激烈的部分。

  (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的材料。

  (3)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2、舍本逐末法,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它贵在表达角度新、依材料“逐末”挖掘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常有三种方法。

  (1)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

  (2)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

  (3)避开主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3、以小见大法,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

  (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

  (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4、移花接木法,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一定是生活素材的原版,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它可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将体验过的事物特征转借到类似的事物上,使描写符合真实,以假乱真。如范仲淹对洞庭湖的描写,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但他到过太湖和鄱阳湖,所以也能把洞庭湖景色描写得有声有色。

  5、彩线串珠法,即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用一线索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

  另外还有纵横对比法(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为纵比,将两个人的优劣等放在一起对比为横笔)、扇面结构法(用几个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段或事情情节片段组合起来)等。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材,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原有素材进行改进,学会修剪、嫁接、移植的组材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例文的分析掌握修剪,嫁接,移植的组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学习选材的方法。

  1、真,有积极意义;

  2、小,有典型意义;

  3、实,有独特感受;

  4、新,有真切体验。

  三、学习组材的方法。

  1、学生阅读【例文1】,梳理主要的故事情节。

  【例文1】

  就在那一瞬间

  那天早晨,天阴沉沉的。妈妈说可能要下雨,让我带伞。说不清为什么,我就是不想带,心想,下雨怕什么。

  下午快放学时,天空乌云翻滚,不久,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落下来了。同学们掏出伞,三三两两地回家了。

  我站在校门口,想一口气冲回家。谁知雨越下越大,路面上竟有了积水。我正发愣,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帘。哦,是妈妈,是妈妈送伞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被母爱感动,我的眼眶湿润了。

  情节:

  (1)妈妈让我带伞我就是不想带。

  (2)放学时同学撑伞回家我无奈。

  (3)为难时分妈妈给我送伞来。

  2、学生阅读【例文2】,学习修剪的组材方法。

  【例文2】

  就在那一瞬间

  “亮亮,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你上学记得带伞哦。”刚要出门,妈妈就跟着唠叨开了。

  “我不带!”我不耐烦地扔下一句,转身要走。

  妈妈冲出卧室,一把抓住我,将折叠伞塞进我手里。我推了回去:“妈,烦不烦?下雨我就冲回来。”妈妈又往我包里塞。我愈发不耐烦,顺手一挥,“啪”的一声,伞落在了地上。我转身而去,

  留妈妈一人呆在阴沉沉的.过道里。这段日子以来,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想听到父母的声音,仿佛他们一开口,就会有几座大山压到头顶,仿佛一听话,就又会变成小孩子。可是不知为什么,这一瞬间,自己心里总会酸酸的,一个个儿时与父母亲昵的镜头就会跳到眼前,挥之不去。

  修剪法,即根据素材先概括主要情节,看哪个情节可以挖掘出独特立意,然后抓住这个情节重点写,其余的略写。

  3、学生阅读【例文3】,学习嫁接的组材方法。

  【例文3】

  就在那一瞬间

  那天放学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早上妈妈叫我带伞,我偏不带,这会儿只能发呆

  站在校门前,我茫然地看向远方:妈妈从去年金融危机失业后,就在一个特别苛刻的小公司打工,每天很晚才到家,中途不许请假。今天一早,妈妈给我做好早饭,放好伞,可我就是不肯带。唉,此刻妈妈也一定很着急吧。可是,那是谁呢,朦胧的雨雾中那个匆匆的身影?是妈妈,妈妈来接我了。“妈妈,你怎么来的?老板不会骂你吗?”妈妈轻轻一笑:“不管他了,总不能让你淋雨呀。”妈妈没说什么,可我知道她一定被训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好后悔,为什么我不能替妈妈着想一次呢?

  嫁接: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

  4、阅读【例文4】,学习移植的组材方法。

  【例文4】

  就在那一瞬间

  窄窄的土路上,妈妈撑着一把红伞来了。亮亮在校门口等了好久了。

  这个偏远的培智学校没有多少学生,亮亮今年十五岁,上小学三年级,算这里的好学生了。可亮亮常常情绪反复,让人无奈。今天早上,妈妈叫他带上伞,他就是不肯,现在只好送。

  朦胧的雨雾中,妈妈的红伞特别耀眼。亮亮冲到妈妈身边,气呼呼地说:“你怎么才来呀?我等你半天了。”妈妈笑了笑,拍拍亮亮的头,说:“好儿子,妈妈还给你带好吃的呢。”“我才不要呢。”亮亮一甩头,拿过伞就走,妈妈在雨里小跑着紧跟在后面。

  这一瞬间,谁能深深体会到:有这样一个孩子的妈妈是多么不容易啊。

  移植:很多文学作品都采用了移植的方法,换掉时代、背景、人物,本质上反映的还是作者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时空错位,可读性强、发人深思。

  四、学生阅读【例文5】,用自己喜欢的组材方式对例文进行改写。

  【例文5】

  就在那一瞬间

  我家离学校较远,我每天乘公交车上学,对公交车上的故事特熟悉。

  那天我又背着大书包挤在公交车里,车摇晃得厉害,我身边一位老人总站不稳,我费力地扶着她,四处找寻可能让座的人。可是坐着的人都像被焊在了座位上,一动不动。老人家就随着车的颠簸来回晃悠。忽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老奶奶,你坐在我这儿吧。”原来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就在这一瞬间,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助人为乐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可要将它发扬光大啊。

  五、作业。

  根据所给题目,结合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有效的组合完成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相关文章: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教案07-08

2020幼儿园教学计划选材07-11

记叙文复习教案11-25

教师选材幼儿园教学计划07-28

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11-06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膨胀食材》含反思06-01

【精选】记叙文教案4篇09-10

记叙文教案五篇09-10

记叙文教案四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