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周记>端午节周记

端午节周记

时间:2024-06-30 18:04:10 周记 我要投稿

【精华】端午节周记锦集6篇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一周的时间,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周记吧。怎样写好周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周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端午节周记锦集6篇

端午节周记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古代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家就早早起床,梳洗完毕就往奶奶家赶去。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瓢泼大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多么想快点到奶奶家,与他们团聚。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到了奶奶家,小狗“汪汪”地叫着,跑出来咬着我的.裤脚,好像是迎接我们回家。我拿起一根小棍子逗它,它被我逗得更起劲了,叫声也更大了,有时还蹦起来,非常的快活。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家,非常高兴,赶紧忙着准备团圆饭。

  快到中午雨停了,我们来到了外婆家,弟弟、妹妹早已经去到了,我们几个便一起到外婆家门前的水池里捉鱼,水池里的鱼游来游去,非常灵活,很难捉到它们。后来,我找来一个簸箕,直接水里捞,这回容易多了,不一会儿,就捉到了十来条小鱼,我和弟弟妹妹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外婆家,外婆准备了各种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

  今天,因为我不仅和亲人团聚了,还玩得特别开心。

端午节周记 篇2

  老师说,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开心的事了。我也喜欢吃粽子,回味着粽子的美味,我都快流口水了。下午放学后,我就求妈妈给我买粽子。妈妈笑着说:“买点粽叶自己包,我糯米都泡好了。”我高兴极了,真想知道那么好看的粽子是怎么变出来的'。

  妈妈的手真巧啊!只见她的双手左折右叠,粽叶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会儿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得目瞪口呆。我说:“妈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好啊。”说着,妈妈放慢了速度,她边包边说:“把粽叶对折成漏斗状,然后把手指插进去,慢慢地绕着手卷紧,然后呢,把米放进去,再放枣,向上折,包住米之后把多出来的粽叶往下翻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尖角。

  再用线绑紧就可以了,这样一个粽子就出来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但是棕叶一点儿不听我指挥,不是撒了米,就是露出了馅,弄得我手忙脚乱。妈妈笑着说:“不要紧,慢慢来,下次你一定能包好的。”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又包了好几次,终于有一点点像样了。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扁扁的粽子,虽然并不好看,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端午节周记 篇3

  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说的就是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家乡宝鸡又把端午节称为“女儿节”。在这一天,我们佩香包,带五彩绳,吃粽子、鸡蛋、油糕,还有绿豆糕和粽子。而且,所有结了婚的女孩子,都会带着绿豆糕和粽子回家看望妈妈。

  今年的端午节,奶奶送给我一个很漂亮的蝴蝶形香包。它是由红布缝制而成,上面有五彩的丝线绣的蝴蝶图案。我把它挂在胸前,香气扑鼻。听妈妈说,里面装的是艾草,可以防病辟邪。爸爸也得到了一个绣着“平安”的香包,挂在了他的车上。

  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五彩绳。我们先找来绿、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线,把它们搓在一起,系在我的`手腕上,用来辟邪。

  我们还吃了粽子、鸡蛋、油糕、绿豆糕。粽子用竹叶做外皮,用上好的糯米包上红枣或红豆,包成四角形。粽叶飘香,粽子飘香可口。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

端午节周记 篇4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道端午节,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自投于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用粽叶,糯米包成的粽子投入河里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的尸体。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端午节,以此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有着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早晨,奶奶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奶奶先拿出几片粽叶,卷起来,弄得像个漏斗似的。接下来是奶奶将糯米倒进“漏斗”里放上几颗蜜枣和一点儿枸杞子,再铺上一层糯米,弄剩余的粽叶裹好,拿一根细线绑好,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又陆续包了好多粽子。看着这些香喷喷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早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端午节还划龙舟的`比赛。一只只龙舟漂泊在水上,仿佛一只只天鹅在水上嬉戏。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龙舟比赛,我感到惬意极了!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说,更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敬佩!

端午节周记 篇5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将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将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将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一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一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一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将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将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将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将粽子包完后,将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 篇6

  广西左江是龙船的摇篮,农历五月初五发大水,叫龙船水。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凉粽,在门前插艾叶,把樟脑丸装在小丝网袋里,挂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黄酒,根据古老的传说,蛇精变成的人,喝了雄黄酒,就会现形。而包凉粽的习俗,是因为古时候一位叫做屈原的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投江自尽,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民众划着龙船向江中投放凉粽喂饱鱼虾,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龙船竞渡的'习俗。

  我家住在左江边上,从小时起,每年的端午节都观看龙船比赛,看惯了划龙船的队员矫健的身影,听惯了他们奋勇拼搏的呼喊跟有节奏的锣鼓声。而最为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数年前,我县龙头乡的女子龙船队曾经参加澳门国际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边吃着凉粽,一边欣赏着精彩的龙船比赛,缅怀着古代的仁人志士爱国传统,立志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

《【精华】端午节周记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端午节周记】相关文章:

(精选)端午节周记07-05

[精选]端午节周记07-05

端午节周记[精选]07-05

(精选)端午节周记07-05

端午节周记01-06

端午节的周记12-01

端午节周记(精选)07-05

【热】端午节周记11-14

端午节周记【荐】11-18

有关端午节周记11-20

【精华】端午节周记锦集6篇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一周的时间,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周记吧。怎样写好周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周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端午节周记锦集6篇

端午节周记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古代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家就早早起床,梳洗完毕就往奶奶家赶去。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瓢泼大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多么想快点到奶奶家,与他们团聚。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到了奶奶家,小狗“汪汪”地叫着,跑出来咬着我的.裤脚,好像是迎接我们回家。我拿起一根小棍子逗它,它被我逗得更起劲了,叫声也更大了,有时还蹦起来,非常的快活。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家,非常高兴,赶紧忙着准备团圆饭。

  快到中午雨停了,我们来到了外婆家,弟弟、妹妹早已经去到了,我们几个便一起到外婆家门前的水池里捉鱼,水池里的鱼游来游去,非常灵活,很难捉到它们。后来,我找来一个簸箕,直接水里捞,这回容易多了,不一会儿,就捉到了十来条小鱼,我和弟弟妹妹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外婆家,外婆准备了各种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

  今天,因为我不仅和亲人团聚了,还玩得特别开心。

端午节周记 篇2

  老师说,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开心的事了。我也喜欢吃粽子,回味着粽子的美味,我都快流口水了。下午放学后,我就求妈妈给我买粽子。妈妈笑着说:“买点粽叶自己包,我糯米都泡好了。”我高兴极了,真想知道那么好看的粽子是怎么变出来的'。

  妈妈的手真巧啊!只见她的双手左折右叠,粽叶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会儿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得目瞪口呆。我说:“妈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好啊。”说着,妈妈放慢了速度,她边包边说:“把粽叶对折成漏斗状,然后把手指插进去,慢慢地绕着手卷紧,然后呢,把米放进去,再放枣,向上折,包住米之后把多出来的粽叶往下翻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尖角。

  再用线绑紧就可以了,这样一个粽子就出来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但是棕叶一点儿不听我指挥,不是撒了米,就是露出了馅,弄得我手忙脚乱。妈妈笑着说:“不要紧,慢慢来,下次你一定能包好的。”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又包了好几次,终于有一点点像样了。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扁扁的粽子,虽然并不好看,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端午节周记 篇3

  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说的就是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家乡宝鸡又把端午节称为“女儿节”。在这一天,我们佩香包,带五彩绳,吃粽子、鸡蛋、油糕,还有绿豆糕和粽子。而且,所有结了婚的女孩子,都会带着绿豆糕和粽子回家看望妈妈。

  今年的端午节,奶奶送给我一个很漂亮的蝴蝶形香包。它是由红布缝制而成,上面有五彩的丝线绣的蝴蝶图案。我把它挂在胸前,香气扑鼻。听妈妈说,里面装的是艾草,可以防病辟邪。爸爸也得到了一个绣着“平安”的香包,挂在了他的车上。

  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五彩绳。我们先找来绿、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线,把它们搓在一起,系在我的`手腕上,用来辟邪。

  我们还吃了粽子、鸡蛋、油糕、绿豆糕。粽子用竹叶做外皮,用上好的糯米包上红枣或红豆,包成四角形。粽叶飘香,粽子飘香可口。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

端午节周记 篇4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道端午节,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自投于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用粽叶,糯米包成的粽子投入河里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的尸体。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端午节,以此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有着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早晨,奶奶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奶奶先拿出几片粽叶,卷起来,弄得像个漏斗似的。接下来是奶奶将糯米倒进“漏斗”里放上几颗蜜枣和一点儿枸杞子,再铺上一层糯米,弄剩余的粽叶裹好,拿一根细线绑好,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又陆续包了好多粽子。看着这些香喷喷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早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端午节还划龙舟的`比赛。一只只龙舟漂泊在水上,仿佛一只只天鹅在水上嬉戏。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龙舟比赛,我感到惬意极了!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说,更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敬佩!

端午节周记 篇5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将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将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将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一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一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一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将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将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将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将粽子包完后,将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 篇6

  广西左江是龙船的摇篮,农历五月初五发大水,叫龙船水。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凉粽,在门前插艾叶,把樟脑丸装在小丝网袋里,挂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黄酒,根据古老的传说,蛇精变成的人,喝了雄黄酒,就会现形。而包凉粽的习俗,是因为古时候一位叫做屈原的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投江自尽,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民众划着龙船向江中投放凉粽喂饱鱼虾,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龙船竞渡的'习俗。

  我家住在左江边上,从小时起,每年的端午节都观看龙船比赛,看惯了划龙船的队员矫健的身影,听惯了他们奋勇拼搏的呼喊跟有节奏的锣鼓声。而最为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数年前,我县龙头乡的女子龙船队曾经参加澳门国际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边吃着凉粽,一边欣赏着精彩的龙船比赛,缅怀着古代的仁人志士爱国传统,立志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