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时间:2023-04-14 15:40: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格列佛游记》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政论家、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该书主要讲的是一名叫格列佛的医生随船队四次出行时遇到的离奇冒险经历。第一次格列佛来到小人国,在这里他被当成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牛仍填不饱肚子;第二次格列佛来到巨人国,在这里他变成了巨人的玩偶,并于老鼠和猴子展开斗争;接着,他来到神秘的飞鸟国,这里的人利用岛下部的磁铁和飞岛国领土、海底下磁铁的力,随心所欲的'移动飞岛,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研究的离奇国家;最后,格列佛来到令人感叹敬佩的慧马国,这是一个人马颠倒的世界,格列佛在这里度过了奇妙的3年并经过多次冒险,后来回到英国。

  《格列佛游记》让人回味无穷。作者的卓越想象与超人文采都令人拍案叫绝,但这仅仅是表面,尖锐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像一把利剑,直指当时的英国。那时,英国政府专制、黑暗,人们大多奢侈浪费或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穷人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富人,因此人们大多过着悲惨的生活,斯威夫特看到各群体的人都如此心甘情愿地被金钱所奴役、驱使,不由得要对人的本性生疑。

  用一本书唤醒一个时代,用一个思想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小人物,这就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通过小说我看到了那个尔虞我诈、冷酷刻薄的时期,同时我庆幸我所处的这个时代是那样光明美好。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2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做君子而非小人的说法,“小人”一直都是众家排斥、众民鄙视的对象。过去,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看法,可自从看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后,我就改变了这种想法。我想,能掌握好做“大人”和“小人”之间的分寸,也是成功的好方法之一。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的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天生喜欢冒险的格列佛不安于现状,到船上当医生,随着船只出行后所发生的故事。他首先到了小人国,面对这些比他小11倍的人们,心中不免产生高傲之情。后来,他意外到达大人国,这突然的变化让他一时接受不了,明白自己的渺小……

  我刚上初中时,心里忐忑不安。因为我明白,我所在的学校,有多少来自各地的优秀学子,而我所在的班级,又是人才济济,同学们个个成绩都很好,不可小视啊!学习上的竞争激烈让我不知所措,我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很差,排名会很靠后……于是,那段日子的我,整天都在害怕、担心、忧虑,心情一落千丈,成绩也跟着一落千丈……

  看完《格列佛游记》,我想到了别的`同学,他们也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学校,也在这个高手如云的班级,他们的成绩也只是和我不相上下,有的甚至还不如我呢。我担心什么呢?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实在不应该把时间都浪费在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应该努力才是啊!从那以后,在我的努力下,成绩有了回转,我也因为几次不错的测验当上了学习委员。后来,几次测验的成绩都很理想,心里又不免有些飘飘然——我成绩还不错的呢。这样的自满一直延续到了段考。段考后,我看到了和别人的差距。我终于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啊!这样的成绩在年级算得了什么呢?在区里呢?在市里呢?天下之大,人才之多,自己那小小的成绩又算什么呢?还需要努力啊!

  自那以后,我不断在“大人国”和“小人国”之间游荡,掌握了做“大人”与“小人”之间的分寸。我的成绩也一直保持稳定,我也不会再去计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把握好“大人”与“小人”之间的分寸,使自己有个良好的心态,让生活更加美好,帮助自己迈向成功!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3

  读完这本书,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做了一场奇妙的梦,却突然被人叫醒了。

  在那里,有不到6英寸的小人,他们渺小却勤劳,成百上千的仆人为巨人一样的自己制衣、做食,他们十分热情大方,丝毫不怕“我”吃完他们的食物,用完他们的布料;在那里有许多的巨人,“我”只有他们手掌般大小,被他们当作玩偶,准确来说是会说话的玩偶,为他们表演,逗他们开心;在那里,有一群外貌奇异的人,他们的交通工具是吊车,他们偏爱音乐与艺术;在那里,马被视作主人,“耶胡”视为仆人,没有战争,只有真诚。

  当然,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慧S国,那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没有战火销烟,没有明枪暗箭,只有一群单纯、善良,不知谎言与欺骗的马,还有一群好吃懒做,形似人类的“耶胡”。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是人人都向往的,导致后来的格列佛成了憎恨、厌恶、鄙视人类的人,脑中只有高贵的慧S们的美德和思想,只愿与慧S们长相厮守。是啊,人心险恶,勾心斗角,可是格列佛竟忘了自己也是一个“耶胡”!

  这本书具有童话色彩,但充满了讽刺意义,使人不得不赞叹作者写法之高妙。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等级制度的不公,人们的狡诈虚伪,无一不令人厌恶,却又让人无可奈何。无止尽的战争、侵略又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许唯有用幻想,才能使作者的心灵得到一丝慰藉和片刻的安宁。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它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或许这本书没有过多华丽的字句,但是它奇特的幻想与生动的情节一定会使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果你的手边恰好有这本书,就去阅读吧,你定会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4

  格列佛,他是一个冒险家。我从未认同过冒险这件事,冒险本身非常的危险,而抛弃妻子去冒险更是令人叹息。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的注意点慢慢转移,不再单纯地放在"冒险"这件事,而是去关注格列佛所经历的那些事和人。

  人类,从什么时候起,身上有了"邪恶""贪婪"的标签?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潘多拉的女人,她打开了魔盒,把灾难、贪婪、祸害…一起带向人间。但值得相信的是,在最初,人类一定是善良的、单纯的。格列佛的冒险正反映了这些。

  小人国国王的出场早已预示他与人类世界脱不了干系,光芒满身,披金戴银,连手指也比大臣们高出一截。如果说,一开始他对格列佛是好奇的,从他想要利用格列佛与邻国对战,胜利后居然还想要将邻国占为己有。他的身上有了标签——贪婪。格列佛并没有这样做,由此将他在国王心中的那一点“好感”也抹去了。国王与大臣们密谋攻击格列佛,这也显示了他身上的第二个标签——阴谋。他用跳舞的`方式来选拔官员,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也有类似的情节:高俅因为会踢毡而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人类世界也不乏有这样不负责任、只顾自己喜好的帝王。作者斯威夫特对于这样的统治的讽刺,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再无小人国时的光芒,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精明的农夫为了赚更多的钱,把他带到市镇上耍把戏,讨好那些好奇的巨人们。农夫同样也是贪婪的。大人国的国王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和平、美好、没有任何纷争、纯真善良的国家,然而实际上却也有像农夫这样的人,这个国王不懂得体察民情,活在了自己想象的国家中。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民主、公正是一个君王应该做到的条件,也是人类世界所需要学习的东西。

  有魔鬼的同时一定有天使。大人国的王后就是如此。到底是天使多还是魔鬼多?这便全在一念之间。

  格列佛真正向往的,正如慧骃国一般,诚实、正直、平善,这是作者斯威夫特笔下最原始的人性的美丽,是从人们呱呱坠地时,就拥有的美好。可惜生活与社会,逼迫他们成为那个不喜欢自己、也胡乱猜疑的胆小者。作者在讽刺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在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在希望社会有一天会改变一个模样。

  至于格列佛最终连妻子都冷落起来,这个结局是我所觉得遗憾的。慧骃国教会他的难道只是去厌恶和他一样的人吗?

  我所敬佩的,是作者斯威夫特在想象的冒险中窥破的人性。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5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好朋友推荐的《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英国的斯威夫特。当我翻开了书时,立刻就被眼前的目录所吸引了:小人国历险、大人国历险、会飞的国家……我一看到这些奇怪的题目就想快点往下看,带着很多疑问我认真地从第一章读起。

  这本书中写了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情节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移动。还有在慧?国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观察和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知恩图报,愿意帮助朋友。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急中生智,对于面前的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有着极强的自信心。

  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人世间的很多善与恶,有些人舍己为人,有些人却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害别人。我真心希望这个世界上不要再出现骗子、杀人犯、盗贼之类的人,愿世界更加美好,愿人们生活幸福!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6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是 [英]斯威夫特写得,里面写了主人公勒梅尔·格列佛16年又7个月经历的事,比如“小人国”奇遇,误入“大人国”,“飞岛”历险和“慧骃”的王国,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慧骃”的王国这一篇。

  这章讲的是“慧骃”和“野胡”这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慧骃”人民是友爱、团结、仁慈的,而“野胡”却是自私、虚荣、狡猾、奸诈、恶毒,彼此间相互仇视,报复心极强的动物。自从格列佛进入“慧骃”的王国后,受到马主人的照顾的尊重,并且也不用的担心朋友会暗算他、背叛他,也没有公开或隐藏的敌人,不用提防会受骗受害。他不必用贿赂、谄媚、阿谀等手段来讨好别人。在这里没有冷嘲热讽、妒忌陷害、阴谋诡计,没有强盗、赌徒、政客,没有监牢、绞架,没有骄傲、虚荣、浮夸,只有善良的“慧骃”们。“这儿真是个理想的.国度!”不但格列佛这么认为,连我也这么认为。

  但好景不长“慧骃”们都说“我”这个“野胡”可能会引诱其他国家的“野胡”来残害他们的劳动成果,所以,“郑重劝告”让“我”游到另一个岛上去… …

  这一章告诉了我,我们一定要做勤劳的“慧骃”,不能做自私、贪婪的“野胡”哦!!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7

  格列夫先漂流到了中学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和小人过的人有点像,个子很矮,可悲上却背着很大的包,格列夫上前去问;这是什么?学生疲惫的抬起头,好像没听清楚;大叫了一声,便哭了:呜呜,老师,我不是有意没做作业的,是昨天我一直在做可还是没做完。。一连问了几个小孩,才搞清楚,来到这就要不停的上课做作业,而且考试注定生死,人的一生的价值决定于此。格列夫听了一惊,连忙跳进海里,游走了。

  我认为是我不努力,因为我认为除了成绩我应该还有其他的生活。可是我的这种观念却一直受到现代教育的冲击,

  考试一共七门,门门都不能松懈,否则就功亏一篑了,我觉得这种想法还是比较浮躁的.,但是我有不得不这么想。在期末考试前阶段,我感到我的生活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我感到很累,也很疲惫

  我想追求我所喜欢的事业,比如我比较擅长绘画,我想当一个广告设计师,或有一些什么其他职业我所适合的。但是现在在我看来,学校和国家要把我培育成一个全才。

  呵,我现在又想嘲笑自己了,即使现在抱怨,又有什么用呢,不敢面对又有什么用呢。

  千千万万的考试,我都挺过来了。古代人,寒窗数十年,苦读诗书,不就是为了将来独占鳌头吗?不就是为了将来混口饭吃吗?大家都是为了将来混口饭吃,但我敢说我们比他们更辛苦,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但好歹我也用圆规,以规代锥的狠心次过几下

  以前的人读书,很让人感动,囊萤映雪,家里没钱还如此热爱读书。我就觉得,现在让我们学习这种精神就是不太现实,大家家里都是有钱才来读书的。有些不知情的大人又要昂起头问,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那我就告诉您,古代的学生一心想考取功名,也就是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实现家中贫苦的现状,虽然那种囊萤映雪的故事很让人感动,但是他却不太能够说服现代的学生了,因为精神上所追求的已经是不同了,有些学生的目标只是想踏踏实实的做一个普通人,有的人想轰轰烈烈的干大事,但想要摆脱贫困的却不太多。

  当然不是肯老,也不是依仗着父母,我抨击的不是教育,是教育制度,既然中国是一个适合发展社会主义的国家,那为什么我就不能是一个只适合音乐,绘画的人呢

  既然这样,那么中国也可以是一个不仅发展社会主义,也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的国家,学得多固然好,可人人都有负荷。就像电池,能量多固然好,可是多得都漏出来的

  人都是别逼出来的,为什么非得有无数的牺牲者才能证明一个理论是错误的?更关键的是其实有了无数的牺牲者却还是认识不到错误

  我想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我如果是人才就远离这个曾陷我于万劫不复之地的教育制度,远离这个培养全才,却只发展社会主义的国家。

  千千万万中学生得死(自杀)都没有终结这个教育制度,我在这里就算写成编年体的史书都不可能结束它,既然我不能终结他,我就只能接受他,我没有苏轼的“千里共婵娟”的豪情和广阔的胸襟,就算我有,也不一定有人会理解,我现在只有“我欲乘风归去”的凄凉。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初三:笔上的嘴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8

  格列佛,一个多么勇敢的人啊!奇遇再多,艰险再多,沉着冷静,仍处变不惊。有君子翩翩风度 ,亦客观看待天下事,作者应是想把他塑造成18世纪一个十全十美的男同志吧!

  我并不知道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但我从书中的介绍便可以得知,他是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家和政治家。我对写作背景一无所知,读不出当时读者的那种心中的澎湃之感, 处处“影射”,借此说彼,讽刺的味道弥漫在书中的每一处,我却只能淡淡地闻到些许,也许“不在其中,不解其味”吧。所以,我把它当做儿童读物来读,体验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到各国的奇妙之旅,不也是饱含着期待和惊险吗?不也能从中找到颇具教育意义的东西来吗?

  无论是从极力的讽刺、批评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儿童读物的角度来说,此书都精湛不已。我不太会用华丽的辞藻给它形容一番了,因为后世的精彩点评不断涌现,已是成千上万,不计其数了,我又怎会胜过他们呢?所以我还是要好好地讲讲我阅读的感受了。

  我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似乎被带上格列佛(主人公)的船,跟随他闯荡着,我却殊不知该书的内容是虚构的,只是越到后头,越不可思议的时候,我才越怀疑自己,越对内容的真实性怀疑。这类书和之前了解过的《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一样,把故事记录得很真实,和生活联系性很强,《格列佛游记》更是在文中反复强调自己的旅途是真实的,只是世人不会愿意相信罢了,与我读过的许多儿童冒险的读物对照,相差甚远。但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我想就只有我们这种孩子会留意的吧。但我认为,故事里的人“真实感”越强,那么后面发生的那些事件的讽刺味道便越浓。

  这一篇“游记”分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去四个不同的国家,给了他们国家及其君王很长很难记的名字,但无非就是小人国、大人国,和最后一个由马统治的国家。你肯定会问:“第三个国家去哪儿了?”而关于这个国家,里面夹杂着太多故事,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只能说是个漂亮的讽刺小品。

  小人国的人身高是格列佛的十二分之一,他以一种巨人的形象出现在身材矮小的人前,那股威风劲,人们哪个不畏惧?哪个胆敢不从?作者享受了一番“至高无上”的滋味,在那儿看到了党派纷争,奋力争宠,毫不讲理的战争,也就看到了自己那个引以为豪的国家。小人的勾心斗角愈演愈烈,难怪是“小人”国。

  在大人国面前,他只能做讨好人的工夫,他由“俯视天下苍生”转为“仰望头上百姓”。他的身高是当地居民的十二分之一,他顿时沦为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在介绍自己国家时,被连连质问,那不就和作者对国家,对政府的连连质问不是一样的吗?作者敢如此大胆变相批评一个国家,一个自己所生活的国家,不是值得我们对他连连敬佩吗?

  印象最深的,最有意思的便是在马国的生活,用一种凶残的受“慧骃”(当地对“马”的叫法)奴隶的动物“耶胡”(外表、陋习像人的虚构动物)影射人,“人”和马的地位彻底地翻转了。马儿们善良、正直、单纯、有理性,正像一位位隐退的'高人,能够平平静静、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在那种强烈对比的环境中,聪明的马儿们就像是上帝,品德至高无上,不存任何私欲;而人类呢,微不足道,残忍邪恶,只为私利。在那儿的生活使格列佛厌倦了自己,是不是说作者厌倦了自己生存的国家了呢?

  作者在书中看似反国家、反人类,其实更像是上帝派来提醒国家,提醒人类的。人们只喜欢被别人对自己或本性的优秀之处大力赞美冲昏了头脑,而不愿意理性地听一听别人客观地批判自己身上的不足。我想,之所以这么强烈地抨击国家,自然最看不惯的就是当时人们的这种“只看到长处,看不到短处”的想法,还有为了“私欲”不顾后果的人。但我相信,只有后者能孕育出“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这些令人感到十恶不赦的果实;也只有后者能教唆人们成为“金钱”忠心耿耿的奴隶,爆发那些不该有的战事,搅乱天下太平。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要我们引以为戒的呢!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当年那些因“私”而出现的那一幕幕令人感到罪恶的事情,让我懂得何为堕落的人性,更让我明白了讽刺小说的真正意义何在!难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了不下六次,还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中,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可见这本书在名作家的心里占据了不少的位置。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9

  这个暑假我读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它主要描写了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了小人国,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奇遇。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主人公格列佛。因为他善于学习、观察、思考,有独特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同时,他做事坚决果断,能够急中生智,面对困难永不退缩,能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永远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格列佛游记》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三心二意,免得之后一事无成,还要卷土重来。还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说谎话,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帮别人时要不厌其烦,做到善始善终,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不让弱小受到欺负。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0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格列佛游记》。这是一本带有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它让我一时之间难以忘怀。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风暴孤身一人涉险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的事情。情节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历险写的栩栩如生,有趣极了。与其说是“格列佛游记”倒不如说成是“我与格列佛的游记”呢,因为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几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历险一样。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1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格列佛在“羚羊”号大船上当医生。结果,“羚羊”号先是被飓风吹了个不知道东西南北,而后又触了礁,侥幸的是格列佛被海浪推到了岸上。不过,当格列佛醒来的时候,却被一大群比他小几百倍的小人用绳子捆了起来,原来他来到了小人国。后来,小人带着格列佛去见了国王,两个人很快达成和平,国王给他食物,他和大家一起工作。可是,没多久,那些恶毒的大臣想杀死他,于是,格列佛没有办法,在夜里,驾着国王的舰船回到了故乡。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作为一个人,不能看到别人弱小就欺负他,而要像故事里的'格列佛一样,帮助那些弱小的人,和别人和平相处,友好对待,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在班级里,我们不要欺负小同学,一定要团结友爱,这样这个班级才有凝聚力,才能成为一个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优秀班集体。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2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写的,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英国的奇遇,讽刺了英国18世纪的统治阶级的腐败、唯利是图和党派斗争。我最喜欢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发生的事。

  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好出行,在路途中船被浪打翻了,格列佛被浪推到了小岛上,在小岛上,他看到了那里的人民贫病交加、家徒四壁、饥寒交迫,靠在海边捡垃圾为生,有时候视一双鞋子视为珍宝。但那里的统治者则是灯红酒绿、铺张浪费、穿金戴银,为一些小事争论不休,比如为吃鸡蛋先敲大的一头还是先打小的头,居然打了几十年的仗。把鞋跟高的人叫做高跟党,把鞋跟低的人叫做低跟党,两个党派互相斗争。

  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发生的奇遇让我想到了中国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君主,他就是刘禅,刘禅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对国家做一点贡献。即使诸葛亮再厉害,也挽救不了蜀国的灭亡。

  一个统治者,要为民着想,关心老百姓,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浪费时间,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3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在1726年创作的小说,是一篇经典图书。书里面共讲了“我”(格列佛)所游览的“小人国利立浦特”、“巨人国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和“慧骃国”等地方。

  我最爱的第一部分讲了:格列佛在海上遇到暴风,漂到了一个神奇的小岛上,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利立浦特”。那里的居民身高仅六英寸。相比格列佛犹如一座“巨人山”。小人们发现了他,将他捆了起来。后来,格列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由。不久之后,此国受到邻国的攻击,格列佛单枪匹马,掳获了大量敌船。后来,格列佛因为有几件事得罪了国王,国王打算让格列佛活活饿死,格列佛听说后,用计跑到了邻国,修补了一条小船,返回了家乡。我喜爱这一卷,它写出了国王的自私无情和格列佛的勇敢机智。

  我读《格列佛游记》的.感受是:小人国国王:自私无情,巨人国王后:无私善良,巨人国国王:博学多才,巨人国侏儒;傲慢无礼,飞岛国王:违背现实规律的假科学的人,慧骃国慧骃:有理性。

  相信你们听了我对《格列佛游记》的介绍,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4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政治家斯威夫特的著作。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有多次冒险经历的外科医生,他聪明机智,喜欢冒险,处事圆滑,做事坚决果断。

  书中讲述格列佛自1699年乘船游历的经过。他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在小人国里,格列佛碰到了身体只有他十二分之一的小人们,他用自己的善良赢得了皇帝和皇后的欢心。在这里,他被成千上万的'小人们伺候,每天吃掉相当于小人国里几百人所吃的食物,过着可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善良与真诚是格列佛最受欢迎的原因,从格列佛身上,我们发现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以诚相待,人与人之间才会友好相处,营造一个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2年,格列佛在慧骃国的情节。慧骃国是仁慈节制有礼貌的国度。在这里,除了耶胡王外大多数的人都是老实、善良的,他们的文字里没有"撒谎"和"欺骗"等字眼,他们生存的社会是真诚而透明的。慧骃国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所向往、所需要的吗?

  在那里,没有尔虞我诈,人们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可以坦诚布公,他们不为利益冲突而勾心斗角。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太多了,有些人为了金钱见利忘义;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我渴望我们的社会拥有真实,让真实回归人类吧!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社会增添一份真诚,减少一份虚伪!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5

  暑假是我们放松身心的好时间。在假期的闲暇时光里,我选择了重温一本经典名著——《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于我而言并不陌生。早在小学四年级时,我就曾通读过。时隔三年,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它给我带来的感受除了幽默与离奇,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思考。

  对于不谙熟英国历史的我来说,阅读小人国和大人国时,并未得到多少共鸣。但当我读到慧骃国,面对这种无论情感、道德,各方面都高于人类的生物,并且这种生物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寄人篱下的马儿。作为读者,不知你们是怎样一种感受?于我,则是为人类社会感到无奈与悲哀。

  慧骃的诚实、善良与仁慈,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向往的美好境界。而在如今的社会,这种美德却被人类的虚伪、贪婪与自私掩盖了。国学《三字经》中曾说道:“人之初,性本善。”不错,每个人在稚嫩的孩提时代,都如一张纯净的白纸。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人们渐渐认清了社会的现实后,便似走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有些人自暴自弃,在越陷越深中混沌度日,失去儿时原有的纯真。

  与慧骃们相比,耶胡完全起到了反面衬托的作用。他们虽有着人类的外表,但面目可憎,行为举止反映着自己的野蛮与无知。

  耶胡这一形象,将人类的残暴、阴险和贪婪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格列佛最后会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偏执狂,毕竟自己的灵魂在如此高尚的美德下熏陶了数年,骤然回归世俗,心里怎不会产生一种鄙夷的情愫?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相关文章: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03-17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03-26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03-23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06-27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07-24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07-11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08-11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08-15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