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时间:2022-02-20 12:44: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育漫话》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漫话》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1

  本书于1693年问世,至今已有324年,这位作者不知长眠了多少年了,但他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还在被一代代的人们所使用。正如一首诗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最终都会死亡,身体发肤生会带来,死亦会带去,唯一可以留下去的东西是人的思想。就像约翰洛克,虽然他已死了那么多年,但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活在全世界的人心中。

  本书中篇谈的是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有几种观点我感悟很深。

  一、早期教育

  教育要趁早,孩子小的时候,是人的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之时,此时是对孩子进行良好教育的最佳时期,要让孩子习惯性地遵守纪律,服从纪律。但我们今天的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任孩子妄为,对他们的行为不加管理与约束,致使长大后再想去矫正时会相当麻烦。人们习惯性在水的源头播撒毒药,日后亲自喝到苦水时,却又感到不解。园艺者培育盆景,在植物很小的时候就下很大的功夫对植物进行修剪、定型,才使植物按照人们喜爱的方向去发展,倘若我们在树小的时候没有进行处理,待它长成粗枝大叶的,我们就无法把他培育成我们喜欢的模样。所以早期教育很重要,那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

  二、教育儿童要用理智克服欲望

  节制欲望,是造就一个自满自得、幸福快乐的人的合适途径。人为什么会痛苦,是因为你的欲望太多,当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欲望时,你就会痛苦。对孩子,从小就要克制他的欲望,要让他明白,你得到的是适合你得到的,而不是你想要的。对于孩子要求的东西,我们要适当给予,比如孩子饿了,他如果只是说他饿了我们就要满足他的要求,如果他点名需要啤酒或面包时,就不能答应他,因为这是人的欲望的表现。我们必须通过对这一件件小事的控制来控制儿童的欲望。

  三、寻找适合父子的恰当距离。

  孩子小的时候,是最适合建立威信的时候,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对孩子严格一些,让他对你产生敬畏之心。长大了,我们反而应该越来越亲切地去对待他,像朋友一样,一起干活一起玩乐。而现在的家庭的`教育刚好是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百般溺爱,把孩子的各种坏习惯都培养起来了,长大了,又想把他们塑造成我们希望的样子,须不知小树苗已变成杂乱丛生、没有方向的大树,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给它矫正了,因为我们错过了培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一定要尽早,而且还要找到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

  四、尽可能不适用鞭挞。

  曾看过一篇一位老师写的文章,他的小学和初中老师喜欢打人。小学的老师,只要你题目做不对就会打人,所以大家上课都很规矩,这位老师的教学效果非常不错。到了初中,遇到的班主任也打人,不过是无理由的乱打,只要他喝酒喝醉了,就在班上乱打人,很多同学都受了不少冤枉打。这两位老师的鞭挞对现在的这位老师影响很深远。毕业了,这位老师在社会上不敢和别人打交道,对领导如同对当年的教师一样,有畏惧心里,所以刚进入社会那几年,工作一直不出色。所以从长远来看,鞭挞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作者也提出,鞭挞与呵斥应谨慎地予以避免,因为这种惩罚的方法,除了使儿童对于带给他们不幸的行为产生一种羞耻与憎恶的心思以外,决不会再有别的益处。

  虽然是一本古老的书,但它的思想至今都很前卫,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遵循这一种自然的规律,任时代风起云涌,它自岿然不动。

《教育漫话》读后感2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世界教育名著。洛克在第二页就指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当孩子在家里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再接受学校教育就有点困难。

  洛克在书中谈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方面问题。其中他最重视德行,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学得他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教书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多数学校对教学成绩抓得力度更大一些,大考小考不断,德育也不应忽视,应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活动。一个学生的德行若出了问题,一生的幸福就毁了。

  德育自古就很受重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里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古代对品德教育更重视,不像现代教育这么功利化,考什么学什么,而是诗书礼乐等全面发展。

  《教育漫话》中论述惩罚的文字不少。当今中国的教育是谈“罚”色变,正当的惩罚也可能会被家长以体罚之名诉之媒体,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连篇累牍地报道,丝毫不虑及社会影响,导致很多老师在管理学生上明哲保身谨言慎行,而有的学生日益肆无忌惮,不少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过犹不及,体罚是惩罚的极端,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儿童所畏惧的或所感到的只是它所给予的痛苦,则鞭挞的好处并不多,因为痛苦消灭得很快,儿童对于它的记忆也会同时忘却。但是我觉得有一种过失儿童是应受鞭笞的,儿童应受鞭笞的过失也只有这一种,这就是顽梗,或者反抗。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主张在可能范围内把鞭挞所给的羞辱作为惩罚的.最大部分,不是痛苦。惟有使他们由于做错了事和被打而感到害羞,才是真正的德行上的制裁。”

  洛克主张慎用鞭挞,“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因为这种惩罚的方法,除了使儿童对于使得自己遭受鞭挞或呵叱的错误行为发生一种羞耻与恐怖的心思以外,是决不能再有别的好处的”,久而久之,“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

  “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了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教育要育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谈论了体育和智育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浅出又富有哲理。

  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把这本书又读了一遍,重点章节读了两遍,做了两千字的摘记。合上书还想去读,这是一本真正的教育经典,隔一段时间再读又会有新的收获。

【《教育漫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漫话》读后感06-03

《爱的教育》经典读后感06-28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03-25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04-06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03-26

《守望教育》读后感03-25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04-09

爱的教育读后感05-09

《爱的教育》读后感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