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诛仙》读后感

《诛仙》读后感

时间:2022-02-21 19:07: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诛仙》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诛仙》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诛仙》读后感

《诛仙》读后感1

  诛仙是我看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虽然看了那么多遍但却依然百看不腻,现在还记得碧瑶为小凡挡下那一剑造就了鬼厉的诞生,正魔二道皆惧之人:血公子。

  张小凡你未入魔之前在门派中因为练功不成而显得自卑,暗恋师姐却不料师姐与龙首峰大徒弟齐昊相恋,还记得当师姐与齐昊师兄在虹桥相会时你站在树林间默然无声,悄悄注视着一切。没人能理解你所承受的一切痛苦,你从小没有林惊羽聪明,哪怕进了青云门各大首座都是争着选林惊羽,而轮到你时却没有一人愿意选你。身兼佛到两家功法,答应普智觉不告诉任何人却不想这位相认几分钟的师傅便是屠杀草庙村的凶手。

  真得庆幸你被田不易带走成为了大竹峰第七名弟子在那里你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没人排斥你,大家把你当成家人。

  拥有嗜血珠的你再一次机缘巧合下与摄魂融合成了血炼之物,你因它成了七脉会武上的黑马,也因它你被当做怀疑对象带去龙首峰,也因它在那死灵渊内才没有被那怨灵吞噬,更因它你成了鬼厉、血公子,然而这个每日与你朝夕相伴的法宝却在每时每刻侵蚀着你的身体与神智。

  你欲斩妖除魔却成了妖魔鬼道你欲行侠仗义却种错情根,究竟什么是正什么是恶,你在心中呐喊,不解困惑。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有空你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石室,讲些最近的事情给躺在冰床上的碧瑶听,花尽心思只为复活碧瑶。

  还记得你与碧瑶被困在死灵渊下的那段时间,花尽心思寻找出去的路,不敢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居然还想着如果我死了师姐会不会难过,一门心思的想见到师姐。你发烧碧瑶照顾你听见了你对师姐的思念,你病好碧瑶发烧,你也听见了碧瑶心中的一些往事。也许你自己都没发现自己与这个你口中的魔道妖女走的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关心对方。

  你回到师门,看见师姐与齐昊师兄的青眯,受噬魂棍的影响对齐昊师兄出手,你因此在师傅屋门前跪了一晚那一晚下了很大的雨,碧瑶撑着伞为你挡下风雨连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打湿了都顾不上。

  说句实话诛仙是我心中最经典的一部仙侠小说,不管看多少遍都看不腻,里面的碧瑶张小凡更是我最喜欢的角色。

《诛仙》读后感2

  看完《诛仙》后,最大的感动莫过于情感的触动。

  当陆雪琪一身白色,配着那冷漠的脸孔,双手挥舞着剑决,蓝色的辟邪剑在身边游荡。每日每夜想着张小凡,见到却是鬼厉的冷漠。自从那句:“下次见面,用剑吧!”她的心动了一下,就像辟邪见到摄魂一样,有许多仇恨,但眼里表现的却是亲切。

  也许这就是“七脉会舞”后注定的路;也许是从第一眼震动开始的缘,从此每个人的生命中多了一个他(她)。

  从死灵渊小凡的执着,到青云山上雪琪的奋不顾身,再到十万山上短暂一夜。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长,只是用了心,可能小凡从未变成过鬼厉,对田灵儿,对碧瑶只是一生的追求,都不真实,前者只喜欢齐昊,后者只有一具尸体。

  每次那熟悉的冰冷的'杀气充满脑海,小凡都会尽力阻止,因为他不是魔,不象焚香谷的上官策以及徒弟门每次每一张脸,每一句话都会有刺。

  小凡是不幸的,年幼便只剩自己唯一的兄弟;小凡是无奈的,杀死全村人的却是教自己无上佛法的谱智;同样,他也是宽容的,用自己的行动打动了田不易,从此他在也不是那个不成器的老七。

  在很多年前,大竹峰上,宋师兄的仁慈,杜师兄的认输,田灵儿甜美的笑声,还有还有很多,都引在小凡脑海里,成为美好的回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很霸气的一句话,小凡靠着它,从容走过许多。再碧瑶神形俱灭后,他感到了空虚,人生在无可走的路。青云,对,青云,为天下而战。

  当他手持诛仙剑时,再无失魂落魄的鬼厉,再无眼底无光的张小凡。他让雪琪看到了希望,让小白没有失望,让所有人惊讶。

  那一句“你去死吧”是对鬼王的宣判,是记在心里十余年仇恨的发泄,是他内心的真言。

  草庙村,一个开始的地方,最后回到这里。陆雪琪与张小凡最后定格的微笑,是全书对我,对萧鼎,对读者的忠诚。

  萧鼎很厉害,他让我看到凄惨不会无边,优美不会泛滥,介与两者之间的美,只有用灵魂漫漫体会。

  只剩下唯一希望《诛仙》电影能更好!!

【《诛仙》读后感】相关文章:

《诛仙》观后感06-30

2020肖战《诛仙I》观后感06-29

观察独角仙日记07-09

关于仙逆读后感11-12

《唐家小仙妹》读后感06-01

我教奶奶玩《寻仙》作文07-27

我喜欢“仙指兰”花作文05-13

《八仙过海》读后感(精选9篇)06-23

《史记》的读后感8篇(史记读后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