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观后感>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时间:2022-02-07 19:30: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0篇

  《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0篇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1

  这个周,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一部老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老电影,但是以前我没有完整地观看过。这次为什么推荐给孩子们看呢,我想是让孩子们了解下农村落后地区孩子们的生活,对比他们自己的生活,从而珍惜他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看电影的时候,我发现不少的孩子泪光闪闪,他们都被深深地被打动了。

  弱小的魏敏芝被村长带到了水泉小学为孩子们代课。她只有13岁,刚刚小学毕业,比孩子们大一点。虽然她没有合格的学历,没有任何教学经验,但是我认为她是个好老师。

  首先,她高度负责,忠于职守。

  高老师在临走的时候告诉她,26个孩子必须照顾好,一个都不能少。于是她牢牢记住了高老师的话,当县里的体育老师来学校选拔苗子要将林新红带走的时候,她毫不畏惧“权利的压迫和威胁”,连村长的面子都敢驳,任性地将那个女孩子藏了起来。但是她毕竟年轻,斗不过“老奸巨滑”的村长,村长还是想办法知道了林新红的藏身之地,“偷偷”又“明目张胆”地将孩子送往了县城。

  由于她不懂任何教学方法,更没有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根本教不了孩子们什么。于是她按照高老师的交代,每天给孩子们抄课文。每天,总是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一黑板。然后她关上教室门,守在教室门前,不把课文抄完谁也不能出去玩。

  农村的孩子很调皮,但是她并不屈服。张慧科为了逃避抄课文,溜出了教室。她追着那个男孩子在校园里不停地奔跑,最后孩子无计可施,跑到了厕所里说要上厕所,她就固执地在厕所外等候。可想而知,张慧科最后还是乖乖回教室里抄课文去了。

  家庭贫困的张慧科辍学了,她亲自到这个孩子的家里去找这个孩子。连村长告诉她不用管这个孩子,他的家庭太困难了。但是她依然去市里找这个孩子。虽然她从没有去过市里,连去市里的车费是多少都不知道,但是她依然踏上了寻找学生之路。

  我想,她的这一切所为,只是她记住了高老师的话,每个孩子都不能流失,到高老师回来的时候依然是26个孩子。她没有过从业的经历,但是却拥有高度的责任感。

  其二,她懂得教学相长,不会的让学生教。

  魏老师为了去将张慧科从市里接回来,她不知道车费是多少,因此她在班上问孩子们车费到底是多少。罢了,又让孩子们一起想办法怎么挣钱。带着孩子们搬了一天砖,却发现弄错了车费。

  于是,她带着孩子们重新计算来回一共要花销多少路费,该搬多少块砖,该搬多长的时间。魏老师大概在上学的时候,数学也不及格。不过这难不到她,她不会的就让学生到黑板上计算。她自己发现不了错误的就让学生自己检查。而且当学生发现计算的错误,她还人云亦云地说:“你看你,又多加了一个零。”

  其实,那是一堂非常生动的数学课,让课程来源于生活,并让孩子自己教孩子。因此,村长在门外看得乐呵呵的,说自己请的老师真不错,还会教数学。

  前天看了一篇文章《随时准备当学生》,作者是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名教育顾问。一位二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非常困惑的数学问题,孩子不知道如何将物件分类,他们的分类让老师无所适从。于是,作者前往这个班级,然后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找到了树叶、花和草引导孩子们分类。作者将树叶、花、草分成了三堆,但是孩子们并不同意老师的意见,因为他们认为它们都是会生长的东西,这样分是不对的。作者感受到了明显的`挫败感,但是他想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师对他说的一句话:“如果老师无法教导学生,那就由学生来教老师吧!”于是,作者请孩子们自己分类。结果,作者对孩子们那么分类迷惑不解,孩子们说出了分类的依据。就在那一刻作者觉得自己确实不如那些孩子,因为他想不出分类的其他方法。后来,孩子们又做出了其他的分类,而每次分类作者都无法猜出其中的道理。这次经历让作者深刻领悟到了“老师应随时准备变成学生”的道理,并一直将这个宝贵的教训当成了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指导方针。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个故事,忘记初次看这个故事的感受,但是这次读的时候,让我震撼。虽然我们经常将“教学相长”挂在嘴边,但是我们没有真正认可“学生老师”。偶尔,我们只不过会承认孩子的动手能力更强,接受新事物快。但是,从这个案例中我发现,孩子们有更新更广的视觉去观察事物,能助我们打破常规,开创新局面。孩子在很多时候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很有见地,只是被我们所忽视,被我们的习惯所忽视,被我们的经验所忽视,被我们的粗心所忽视。

  我想,魏老师真的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的时候还要让孩子们教我们。

  其三,她对孩子好奇,有探究的欲望。

  张明先是学习委员,她在日记中谈到了自己对新来的小魏老师的看法。日记被班上的一个调皮鬼发现了,然后两人在教室里争夺。小魏老师并不看重什么师道尊严的。当她听说日记中批评了她的时候,她就非要弄个清楚不可,让小调皮张慧科读日记,当时小魏老师很尴尬。

  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对张明先生气。半夜的时候,她将张慧科从床上叫起来,要他向张明先道歉。这一细节,其实蕴涵着不少可以品味的东西。或许,魏老师对张明先日记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思索,一直思索到了半夜。最终她觉得她错了,因此她在半夜那样的举动。其次,我们还可以从这个细节中知道魏老师虽然没有亲自对张明先和全班同学说对不起,但是这其实是她独特的道歉方式。她等不到天亮,就将张慧科从床上叫起来,当张慧科不肯认错的时候,她是坚定的,她是倔强的,并且申明,不道歉就不准张慧科睡觉。或许,她强迫张慧科道歉,也是自己在向孩子们道歉。魏老师本身就只是一个孩子,我是理解并认可她的道歉方式的。

  当然,从这件事中,我看见的是魏老师对学生的好奇之心,对学生探究的欲望。她明明知道,张明先的日记里“批评”了她,但是她并不因此而逃避。有个性的她听到的是张明先对她的“指责”,她并没有因尴尬而大发雷霆或者是河东狮吼,而是沉默着接受了一切。因为好奇,她才知道自己错了,因为好奇,她才意识到粉笔在这所乡村小学的重要。

  当然,这只是魏老师的无心之举。但是我想,我们是不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对所有的孩子多一份好奇之心,多一心了解的愿望,多一些探究的欲望,或许,这样我们更能走近我们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她拥有一颗爱心,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说本是责任促使她去寻找张慧科。但是,当她知道张慧科和同村的人走散了,“迷失”在茫茫人海中,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这个孩子。这就不仅仅是责任了吧,更多的是爱心。我们也看到,她在电视台录制节目的时候是泣不成声,表达了她对这个孩子的思念和担心。这,是装不出来的,这是她对孩子一份纯真的感情!

  当她打算写“寻人启示”的时候,她掏出了仅有的6.5元,全部买了毛笔墨汁和白纸。她并不考虑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市区她该如何继续这几天的生活。她只是一门心思要找回孩子。

  为了到电视台播广告,她不知走了多少路,受了多少冷落,看了多少白眼。一个乡下姑娘,没有见识,没有文化,没有基本的费用,我想是她的爱心和善良之心给予了她无穷的力量。最终她找到了张慧科,并将这个孩子带回了学校。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地位是每况愈下,而微薄的薪资在这个物价日见上涨的今天让我们更觉寒酸。于是,教师中消极怠工的状况是愈加严重,埋怨之声此起彼伏。但是,如果我们有了一颗爱心和善良之心后,我们就不会将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之中。因为,孩子都是无辜的,家长都是无辜的!我们如何工作,都应该想想是否对得起孩子们,而不是思考是不是对得起我们的工资。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无法靠金钱来衡量的。在金钱之外,在物质之外,还有许多美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珍惜去享受。

  当然,魏老师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她身上的那些可贵的闪光点会带给我们不少的启示。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2

  一天,我在电视上观看了《一个也不能少》的影片。虽然影片没有欧美大片那样惹人看,但它却有另一种强大的力量震撼着观众--那就是责任的分量。

  片中主人公--乡村民办小学教师魏敏芝到水泉小学代课,学校里只有28名学生,她的责任就是在她代课期间保证28名学生都能上学。在她任教过程中,有两名学生由于家庭困难上不起学而退学到城里打工。魏老师凭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竭力找回退学的两名学生。经历了千辛万苦:徒步走到城里,四处寻找,张贴寻人启事未有结果后,终于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失学的学生,并由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想,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鼓舞着她。记的'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老师在去省城办事老师正是牢记这一嘱托,激发了内心的责任感,才使以后一系列的“壮举”成为现实。前留下了这样一席话:“这里的28名学生是全村的希望,在我回来前,一个也不能少!”魏老师正是牢记这一嘱托,激发了内心的责任感,才使以后一系列的“壮举”成为现实。

  影片放完了,而我依然沉浸在那一幕幕感人泪下的情节里。我为一名年龄几乎和我大小的女代课老师为了找回辍学学生历经千辛万苦的强烈责任心所感动;为60多岁的老教师为了贫困山区小学兢兢业业教学数十载的敬业精神作感动;为28名贫穷山区小学生在四面漏风的艰苦学习条件下依然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为帮助代课老师回找辍学孩子的社会众多好心人所感动。回想我们生活学习在舒适的环境中,有茅老师等这样一批耐心负责的好老师教我们,可我们却不能充分珍惜这良好的学习机会时,我的视线已被泪水模糊 ……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3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经典的教育电影,是张艺谋导演于1999年拍摄的《一个都不能少》。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主人公是一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以其真诚质朴的表演,演绎出感人的故事,看过之后我感悟颇深。

  电影的主人公魏敏芝只有13岁,小学毕业,没有上过初中,因为高老师请假回家探病才来到了水泉小学做代课老师,这里地方偏僻,辍学情况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学生辍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现在只剩二十八个。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班里有一个名叫张慧科的同学,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到了陌生的城市,她遭遇了连连碰壁,吃的是剩饭,喝的是路边水龙头的自来水。晚上,要么睡在路边,要么睡在拥挤的车站里。她写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却又写错了,听说电视上找人快,又在电视台等了一天半,每个人经过都问一声“你是台长吗?”她不辞辛苦、风餐露宿地想尽一切办法把他给找回来,只为坚守“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及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终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回了张慧科,并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得到了大量的粉笔和文具。

  严格来说,魏敏芝不算老师,她只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临时找来看管学生的,但就为高老师临走时交代的“一个都不能少”,她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尽管她不懂教学,但“责任”——这个教师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却在她身上得到了最朴实无华也最完美的体现。她可以为找回学生而义无反顾,可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粉笔,她将一切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她的质朴和执着让人感动。

  并且,令我感动的还有水泉小学原来的老师高老师。在半年没有发工资,没有钱买粉笔,把仅有资源耗尽的情况下也对二十多个学生不离不弃;即使面对母亲病危在床不得不赶回家探望的情况下,他仍对学生放心不下,叮嘱魏敏芝好好看管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然愿意付出五十块作为魏敏芝的代课酬劳。高老师工作态度之认真,对学生就学的坚持,对山区教育的不离不弃,令我动容。其中,在学习委员张明献的日记里,写着高老师有多珍惜有限的物资,再小的粉笔头,高老师都舍不得扔掉这一段更让我感动。日记内容大约是:我记得有一次,我把一个已经拿不住的粉笔头丢到墙角,高老师又把它捡回来,他用两根手指的指甲捏住,在黑板上又多写了一个字,最后的一笔是高老师用大拇指抹上去的。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大,我告诉自己,要向里面的主人公魏敏芝老师学习,学习她坚定的信念及作为一名老师神圣的责任感,不断锻炼自己,以后争取成为一名好老师!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4

  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后,我不由得赞叹“多好的一位老师!”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课教师魏敏芝仅仅13岁,小学刚毕业,当时要代替高老师上课了,高老师临走之前告诉她:全班28名学生,在他回来之前,“一个也不能少”!

  内因魏敏芝可以极力克服,而外因却给魏敏芝带来了不少的压力。第一次县里选拔明新红为跑步运动员,她以“失踪”保住了“一个都不能少”。第二次张家慧因家庭贫寒,突然离校进城打工挣钱去了,这件事可急坏了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纪,又是女孩子,社会交往又少,路途又远,怎么办?魏敏芝首先与同学们一块儿商量,继而单独一个进城寻找,在寻找中,她一整天没顾得吃饭,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忍耐着,她到长途车站,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纸和笔墨车寻人启事,又进电视台……

  魏敏芝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她?是爱我课堂,遵守诺言“一个都不能少”。是忠实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颗赤胆忠心。

  我今年也是8岁了,我也要长大,看了影片我深受感动与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学习,树立“爱我课堂,勤奋好学,争做四有亲人”的坚定信念,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5

  《一个也不能少》中主人公魏毓芝老师与学生张慧科之间矛盾的发生、发展、结局,几乎是影片的全部内容,而影片的主旨也随着这一矛盾的变化逐步表现出来了。

  作为一个老师,魏毓芝有自身的缺点,然而作为一个人却有着这些缺点如何也遮掩不住的闪光点。我们很容易想到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纯粹意义上的人,而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反之,则是符合逻辑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种尽职尽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这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难道不是更具指导意义吗?对于那些在生活工作中对事业三心二意、一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来讲,不是极具规劝意义吗?

  影片中“全班二十八个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语言和实际行动很好地体现了主人公坚强不屈的性格。因为把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去实现自己的信念的精神总是让人佩服且感动的,试想在现实生活中用这样诚实和顽强的态度对待实际困难的又有几人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物质文明的急剧膨胀反到成为了许多精神空虚者最美丽的藉口。他们以此为由游戏人生、思想腐化、生活糜烂,却有着动人的哲言:今朝在酒今朝醉,明日有人送上来,吃喝嫖赌样样会,不枉人间走一回。看看,多么潇洒,多么豁达,在挥霍浪费上面心比金坚、势不回头、大义凛然得让人心碎,比革命时期为人类共同理想奋斗而被捕就义前的烈士们还要慷慨得多。孰不知只会享受不会创造的头脑总是让人感觉十分悲哀的,而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切利益之上者,当属悲哀之中尤其悲哀者。

  片中魏毓芝那被夕阳拉长的身影和电视台大门口一声接一声的“你是台长吗?”的询问声,是何等震颤人心,那是对所有观众心底的理性呼唤——不管前面的困难,只认准了理当如此。只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理由:一个也不能少。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只有一个字可以概括:犟!犟得让人拍案叫绝,犟得叫人心服口服,更犟得使人心为之震,久难忘怀。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面的情节甚是感人,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让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我不禁为那个执着的小魏老师而感动,我盯着荧屏的双眼被泪水模糊了多次。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

  这部电影是妈妈让我看的,可不是我自己想看。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在水泉乡水泉小学的三年级老师高老师的妈妈病得很严重,就请了一位代课老师,叫魏敏芝。张慧科因家里没钱,妈妈病了,爸爸死了,跑到城里去干活。可是却在车站里走丢了。魏老师跑进城里去找张慧科,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找到,最后她听一个人的意见,上了电视台。张慧科看到后,伤心极了。立刻跟着魏老师回到学校。许多好心人都为水泉小学捐了好多文具和好多钱。水泉乡的村长把文具发给学生,用钱把教室重新改装了,还把水泉小学改成水泉希望小学。”

  看完这篇电影后,我非常感动,感动的`是这位代课老师非常辛苦,把所有的学生看得好好的,一个都没少,明行光跑步特快,又被县里招去比赛得了第一名。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7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

  主要写的是在水泉乡水泉小学,在这里教书的高老师的妈妈病了,她要回家探亲,可是她担心学生们怎么办就请了一个年仅十二岁的魏敏芝,临走时,高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告诉魏敏芝:“敏芝,你要记住,这些孩子都很调皮,一个都不能少,你要看好他们,我会尽快赶回来的!”可是没过多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就被泼到城市里去打工,这可把魏敏芝吓坏了,他想起高老师对他说过的话,他对学生们说:“老师要去城市里去找张慧科。”但是那里太穷了,老师让每个同学出点钱,大家都去......

  可是,不管怎么办都不够,老师决定就让她一个人去,到了城里以后,她通过市长的.帮忙,找到了张慧科……

  虽然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可是差距为什么大呢?像有的孩子买一瓶可乐,没喝完就给扔了,但是,水泉乡水泉小学的孩子闷呢,买一瓶可乐,一人只能喝一口,还要留给老师,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而且成绩都很高。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学习更好!

  我想要是水泉乡水泉小学到城里来,也像我们一样有那么好的环境的话,他们是否还能品学兼优呢?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8

  从年初在北影的看片室看过几部贺岁片之后,许久没有看国产影片,听说今年的市场票房极为惨淡,我想这一定是市场低谷,不是勤奋的电影人的问题,于是将市场上的D版搜集一通,在昏暗的电影院Hi-8取景器里观摩起国产大片来。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中国顶级电影大师张艺谋的东东《一个都不能少》,张氏在影坛沉寂两年、历经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和中国皇家文化熏陶之后,把目光从捉摸不定的都市(《有话好好说》)再次转向乡村。从世界繁华的大都市回到中国贫瘠的乡村,张导倍感中国农民的质朴,于是决定在其新现实主义风格上在推进一把,并一反以往的发行作风,现实地紧贴主旋律(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并随片商带着两个质朴的农村娃走遍大江南北广做宣传,这些都使观众在想,张艺谋对新作品是很自信(亦或很不自信)。

  新现实主义风格似乎是张力图延续和发展的脉络,在其经历了不成功的尝试作品《代号美洲豹》和数年积累之后,《秋菊打官司》一炮走红,引起国内外的震惊,国际影坛称之为将意国新现实主义推进了一步,达到了及至,成为经典作品。乘势之下,张艺谋准备开始进城。这时,张在生活和工作上发生变故,与合作多年的女演员分手,同时与多年的创作心态脱轨,积愤懑之下,张有话要说;也在所有观众注目之下,要证明自己的艺术魅力仍在,张有话要说;于是,在剧本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主要演员不甚合意之下,在不熟悉的都市里,张《有话好好说》喷薄而出;尽管剧本先天不足,尽管演员减色,尽管因难于表现观众所熟悉的都市生活而使用镜头技巧副作用,《有话好好说》还是有感而发的,还是有戏的,尽管有评论认为张艺谋时代即将终结。

  在影坛沉寂两年,国际电影界风起云涌,伊朗电影异军突起,阿巴斯的乡村题材现实主义风格给影坛吹过一缕清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走过了《有话好好说》之后,张导回归农村。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用农村非职业演员、客观镜头讲述的一个简单的故事:只上过初中的农村女娃魏敏之为挣村长许愿的50元钱而到水泉小学当代课老师,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看住剩下的28名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交给探亲回来的正式老师;期间,调皮学生张慧科为家还债跑到城里打工,魏敏之追到城里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将他找回。

  简单的故事、平淡得几乎没有的情节,让人怀疑没有编剧;客观的镜头视觉,使观众像是拿望远镜在偷窥,时间长了,观众自然是烦了。

  若是在《生活空间》,100分钟的电影,可能就是20分钟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这是电影。

  影片结构,很简单的三段式:魏敏之给小学代课、魏敏之进城找学生、大团圆地回到乡村。从编剧角度看,影片剧本明显的.有“主题先行”之嫌;或许是张导又看到了某一条新闻而触发了灵感,使“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意念抹杀了许多有“戏”的内容线索,如村长在拖欠了好几年教师工资的情况下,答应给代课女娃50元钱的线索、张慧科用情报交换村长的5角钱的细节和升国旗、县里长跑选手选拔等情节,均是有戏可挖的,但都给主题让了路;相反,与故事内容进展无关连的东西,如喝可乐却为了丰富内容而强加了进去,形成了没有节奏的情感递进。

  上半部为观众所不熟悉的(张导熟悉的)环境中,相对丰富的细节,对观众的口味是个调剂,吊起了观众的胃口,遗憾的是在内容编排上缺少章法,生硬的将观众的心理由没有大门的操场上关进了狭小的教室里,再通过没有过渡的张慧科失踪,引发进城寻找张慧科。下半部是观众所熟悉的(张导不熟悉的)环境中,更为单调的情节,缺乏细节的内容,使人感觉到车流人往的县城远不如荒漠般的乡村,在张艺谋的眼里城市比《秋菊打官司》更等而下之了,成了没有半点人情味的地方。没有情节的内容加上远远的客观镜头令观众对自己熟悉的环境越看越没了兴致,及至片尾,是大家在电视新闻中司空见惯的媒体场面,自然是掀不起高潮,甚至还在留恋片头的细节。

  风格,是张艺谋追求的主题;这就引起了人们对现实主义的再审思,艺术是真实的再现生活还是真实的反映生活?现实主义是形式的追求还是内在的追求?确实,追求真实的再现生活不如生活本身好看,《一个都不能少》不如《生活空间》好看。

  有位老师说的好:新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在中国会不会走到非职业演员、非职业摄影、非职业导演、非职业剪接呢?

  再看《一个都不能少》所表露出的真实内涵,和希望工程是决粘不上边的,张艺谋在影片中渲染出乡村的质朴,质朴到村长仅用小小简单的计策就可以调理到山村平静无事——对高教师施压、对小魏老师施骗、对张慧科施诱等反衬出乡村的质朴可爱,有一种安全感;相反,城市是什么?在小魏眼里,城里人都是怪物;在城里人眼里,小魏如同电线杆一样,可以视而不见;在客观的眼里,城市没有一个热心人,就连带张慧科来城里的女娃也学得城里人的叼蛮、懒散;城市是陷阱,以至城市的媒体是什么?是城里人戏弄农村人的工具,很职业、很包装了的主持人,对土里土气的小魏进行城里似的采访,自然使小魏惊慌失措,相反,与城里人不同,机器(摄象机镜头)却显得温和,使小魏如同见到了久违的张慧科而真情流露,全片没有一个魏敏之的特写镜头,却在电视中出现魏敏之的特写镜头,说明了媒体的主观性——电视节目是由媒体按需采编的,所以,片尾时,城里的电视台派车将小魏和张慧科送回山村时,面对城里的捐款采访,张导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激动,相反,却由张慧科说出向往城市但惧怕城市的话:对城市印象最深的要饭。

  《一个都不能少》一推出,马上有评论家说此片给张艺谋时代划上了一个句号,这当然不是广大中国观众的期望,大家希望是更多的电影人,创作更多的电影模式,把中国电影推上一个层次。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9

  记不清是第几次看《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每一次都有一种莫名的震撼。今天,当我百无聊赖的打开电脑,轻轻的点击着鼠标,这部影片,又再一次印入眼帘,我感到心里一阵阵的酸痛,在今天这个表面奢华的社会,谁又知道,有多少悲剧在一次次的发生呢?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些孩子在承受着巨大的无奈。

  "毕节事件”过去了一段时间,带给我们到底是怎样的启示,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老师,或许,他们压根就没有好好反思过。在今天这个极尽奢华的物质社会,竟有这般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

  如果不是媒体的曝光,很多发生了的事就真的永远停在那里,我们根本无从知晓,而偌大的社会,又有多少的悲剧为世人所无知?靠媒体来揭露阴暗,来主持正义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人心的天平在哪儿?人性的良知都去了哪里呢?我们是否都习惯了麻木?看着今日教育之现状,看着我们今天条件下竟还有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发生,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一个都不能少》,影片中的魏敏之,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却懂得用她单薄的力量守护着孩子们,而我们中的老师们,领着国家的工资却都在做什么?我不否认个别教师尽心尽力,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尽职尽责?恐怕我们自己都害羞啊!

  这几年的乡村教学工作,让我有机会见证了织金教育糟糕的一面,有幸在城关最差的化垮小学一呆就是四年,这段灰暗的”革命”生涯,让我难以启齿,我在这无组织无纪律无上进的环境中完成了——退化。这些以丑为美的团体,能将一个完整的人变得一无是处,这里是邪恶轴心,个个都是猛将,但却毫无用处,都是废才。

  现实的差距总是太大,看着影片,不禁黯然泪下,记得当年立志到边远的地区从事教育,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有朝一日借助知识的翅膀飞向更加广阔的蓝天,而今,我感觉到我们教育生态是多么的脆弱,我们很多的老师已经不喜欢他们职业,不愿意把精力奉献在这个三尺的讲台,他们选择了麻木,他们对眼前的事端熟视无睹,横眉冷对,这就难怪织金的教育如此落后了。

  《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就会产生无穷的后患,她/他也许是一个杰出的人才,我们却在摇篮中,在萌芽的状态扼杀了,我们在孩子们成长的时候不加以辅助、扶正,孩子们又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未来?很多的老师,因为孩子成绩不好不想接受他,因为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喜欢他,怕会影响绩效考核,这种自私和偏见会深深的影响一代人,或者说人的一生,你负责不起!看影片故事,剖析社会人生,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什么,也许,是良心的觉醒,是对未来的深思。

  还清楚记得,2003年陈老师特意安排我们观看了《一个都不能少》,很多年后,我才明白老师的深意,回想高中那段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临近毕业,很多同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他希望我们都能成才啊,现在看来,陈老师的一番苦心看到回报,我们一百多人,都考上本科,毕业后,大家都在国家单位服务,有的甚至特别出色。

  2008年,在我即将离开我就读四年的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教授又一次让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老师希望我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事,他常对我们说,你们是贵州省第二届小学教育最正规的专业教师,你们的科研能力,教学工作能力,都将会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这一次,我可能让导师失望了。

  来织金工作了四年,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恶梦,我时常在梦里挣扎,醒后又不得不回到现实的火坑中, 前几天和一个老乡聊天,他是我们天柱第二批被派往支援毕节地区知识青年,曾担任织金县人民医院的院长,这些年退休后还不忘发挥革命的余热,目前还在县保健站支持医疗工作。据他所说,自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天柱派了几十批知识青年来支援毕节地区建设,当年有人曾到织金教育局担任局长一职,谈到当前织金所取得的成就,老人们流露出当年支边工作的艰辛。当前我们的.社会在全面的进步,教育担当着为社会输出优秀人才的重大任务,我们教师不正视社会发展的宏观现实,企图逃避,后果将是面临淘汰。织金的教育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才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织金人不主动担当重任,不去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只是一味的沉默、逃避,你们对不起自己的家乡,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更对不起手中的饭碗!

  这便是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后想到的,真希望老师们都积极的行动起来,将热血青春豪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慢慢的改变我们的教育,使之一步一步走向进步!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篇10

  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让我是回味无穷 ,整部电影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贫穷、落后,教育更落后,第二就是山区也有人才,短短的一个赛跑,讲述了山沟里有多少有用的人才。第三,执着,为了一句承诺十三岁的魏敏芝为了一句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只身来到城里寻找辍学的张慧科,受尽了艰辛。

  我是含着眼泪把这部电影看完的,在这样的穷山沟里,贫穷和落后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没钱读书,没钱看病,贫穷使很多小学生很早的辍学,同时,贫穷、交通不便使很多的老师不愿意到这里教学;当张慧科被找回来时,孩子们看着好心人捐来的粉笔,是多么的惊喜,多么的兴奋,魏敏芝老师让孩子们一个人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我看到了这群孩子有着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兴趣;可是,因为贫穷,他们没有好老师,更没有教学资源;更可怕的是因为没钱而可能随时辍学。

  在这样的穷山沟里,有多少祖国的'花朵,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人才,而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消失在蒙芽之中,电影用两个简单的段落来描述这个场景,一是挑选体育尖子,二是魏敏芝不让那个学生去城里读书而追车,表现了山里的体育人才。表现的越简单越让人深思,是有极个别的学生被送到好地方去读书了,可是更多的学生呢,还得留在这个穷山沟继续接受教育,所以办好穷山沟里的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山里的孩子有着不怕苦,不怕累而执着的精神,张慧科辍学去城里打工了,魏敏芝去城里寻找他回来,三天三夜,想尽了各种办法,写广告 ,找电视台台长上广播,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艰辛,魏敏芝老师执着感动了广播员,感动了路旁的行人,更感动了电视台台长,从而找回了张慧科,更感动了所有的观看电影的人;我们这群可爱的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我突然感觉身上的担子好重, 我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挑起这山区教育的重担,不辜负社会赋予我的这份使命,改变山区教育要从我做起。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6篇06-09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6-28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6-28

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后感06-29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9-06

【精】《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8-07

电影观后感12-03

电影《无双》观后感06-28

浪潮电影观后感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