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观后感>纪录片《苹果树下》观后感

纪录片《苹果树下》观后感

时间:2022-02-01 10:03:4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纪录片《苹果树下》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纪录片《苹果树下》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纪录片《苹果树下》观后感

  我一直以为一颗苹果的成熟,只需要浇水、除草、施肥,然后汲取日月精华、雨露甘霖,便可成长为一颗圆润、绯红的大苹果。

  前夜,看到央视9在播一部纪录片--《苹果树下》,原以为单是记录果农种植苹果的经验传授,看完,却让不爱吃苹果的我,极有感触。

  原来一颗苹果的成熟,需要开春剪枝、刮树皮、施豆饼坯,需要稀花、授粉,在坐果期需要大量浇水,稀果后,还需要施肥、套袋、除草,在可以摘袋之后,还得垫上软垫,避免苹果与枝桠磕碰出伤痕,然后在地面铺上反光膜,保证每一颗苹果色泽均匀。期间,还得与干旱、大风、冰雹对抗。

  果农在一年中,要触碰百万次苹果。之前,我只觉得苹果长得可爱,完全不知在它们的果生中、在被采摘之前,竟如此受呵护。

  写到这里,仿佛是要思一颗苹果的源。不是的。

  记录片主人公胡大叔一家子,夫妻俩有一儿一女,一大片苹果园,胡大叔不断学习种植苹果的新科技,他家的苹果经得住大风,还可卖出好价钱。如果儿女健康,那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子呢。

  是的啊,如果。

  胡大叔的女儿,在17岁患上精神方面的病症,从此便活在了自己的世界。或许在她的世界,是宁静的,有晚风跑过挂着落日的山头,温柔的霞光映照着父亲的果园;或许她也向往外面的世界,她在勾画,想要去触碰。

  在春雪化向秋风的日子里,日头下、雷雨中,胡大叔在果园里不停地忙碌,他的肤色愈渐亲近大地,父女俩在各自的世界中,各自畅想,各自奔走。

  当镜头转到胡大叔参加村里年轻人的婚礼时,他是否设想过孩子们成家的场景呢。

  可是看到王孃孃每次哄出走的女儿回家,满是母爱的语气,简直和我妈咪一样了,温柔。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设便是母亲一角,或许这种措辞不准确,但是母爱永远不会崩。

  胡大叔的儿子,胖乎乎的大高个,干活注意力不太集中,如果不生病,也是一个热情的男孩子吧。

  胡大叔的耐心、每一道工序的用心,种植出了优质的苹果。我想,喜人的苹果也给了他们一家子希望吧。

  胡大叔和王孃孃从没放弃过儿女的医治,一年的苹果成熟了、卖完了,儿女还没好的话,来年,树发新芽,开满花,结幼果,转红透,又是新的希望。

  又是丰收时节,愿所有勤劳的人们,劳有所获。

  初春的太阳刚刚升起,果农就要开始给苹果树剪枝,剪去不必要的枝条,让苹果树的长势更好。

  等到4月上旬,开始给苹果树刮树皮,老树皮容易引发腐烂病,对果树伤害很大,必须在这个季节剔除。

  春雨之后,气温回升快,该给刮完树皮的苹果树喷药了。

  因为一旦花苞开放,就不能再喷药了。而是要开始在果园里给壁蜂准备新房,吸引壁蜂前来,替果树进行授粉。

  等到苹果树大面积开花,就要开始稀花。

  稀完花后,要人工给果树授粉:

  5月中旬,枝头上开始长出小苹果,这个时候要稀果,也就是在每个枝头留下最好的一个,其余的都要摘除。

  6月中旬,苹果长大一些,就要开始给苹果套袋了,这样能够帮助它抵抗虫鸟的叮咬,长出的果子才会不留疤痕。

  等到7月初,苹果进入膨大期,就要更加频繁除草,以免杂草跟苹果树抢水分和养分。

  到了9月下旬,早晚温差大,光照足,有利于苹果上色,也到了摘袋的时候。摘袋的同时,要在枝条上垫上软垫,以防苹果被树枝擦伤。

  之后再在地上铺上反光膜,让苹果的各个面都能接收到光照,均匀上色。

  等到采摘出售的时候,苹果的个头越大、上色越均匀,价钱也就越好。

  苹果在消费者眼中,或许是普通之物;但在果农那里,却是一年收成的依靠,他们小心伺候着果树,每一个细节都尽量做好。

  有人统计,一个苹果从结果到采摘,要经过果农27次触碰。镜头将每一次触碰都纪录下来,不加修饰,也不加言语的夸张,看似平淡,却别有一种敬畏之情。只是,这种敬畏和辛苦劳力并不能和丰收划上等号,还得靠天吃饭。

  苹果树怕干旱,又种在山坡上,水是最大的问题。

  起初需求不大时,可以人工挑水。但等苹果花谢了,果树进入坐果期,就要开始大量浇水。有的果农在山脚低洼处挖坑收集山水浇树,有的自己打井浇树,还有的买水浇树。

  有一次,胡万增用四天半,浇了260棵大树、30多棵小树和600多棵树苗。仅油和电两项,按一小时80元算,他就花费了5000多元。

  果树极度依赖水,不浇不行;可刚浇完,天就下雨来,等于白白花去5000多元。这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是两三个月的花销,雨若是早落几天,钱便能省下,只是老天总是喜欢这样捉弄人。

  随着苹果逐渐长大,它的抗风能力也就越来越弱。一场狂风就能将即将成熟的苹果吹落在地。

  这些苹果原本可以按照个头大小和上色程度区分,每斤卖1-5元不等。现在提早落地,外加有伤痕,只能做为酒果贱卖。从均价3元/斤,跌到0.15元/斤。

  到头来,只剩三个字,白忙活!

  也许是因为有纪录片团队的跟踪拍摄,也许是考虑到胡万增家的特殊情况,他家的苹果很快就被收购走了,但大多数果农的苹果,还堆在果窖里,静静等待买家……

  前段时间看《瓦尔登湖》,文中有一段:“劳作不止的人们因为难得闲暇而无法呵护丰满完美的生命,在与他人的来往之中,他难以充满自信果敢自如,他的劳动价值在市场上也因此打了折扣,终其一生,他只是充当一架机器而已。”

  果农把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付给了苹果树,绝对算得上劳作不止;他们也确实缺乏自信果敢,在镜头前神色紧张,言语匮乏;一场大风一场大雨就能让他们的劳动价值大打折扣,但看完片子,实在无法将“机器”二字安在他们身上。

  机器无感情,果农却对他的苹果树和他的家庭充满责任感。胡万增的一对儿女,有关机构鉴定,弟弟是二级智力残疾;姐姐则是二级精神残疾。

  弟弟乍乍呼呼,有得吃就是幸福;做事没耐心,干不了一会儿就随地倒下,呼呼大睡。

  姐姐喜欢跟着歌曲独舞,也常常喃喃自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双儿女,是他们不得不承担的现实困境,这么多年,夫妻二人早就接受了;但又不甘心,总觉得会有奇迹出现。他们卖了苹果换了钱,就带儿女去看病;钱花了,来年继续卖力种苹果树,年复一年,生活有诸多不易,却从没想过松手。

  “最初走进胡万增家,看到胡万增一个智障的儿子,一个精神分裂的女儿,我一下子就犹豫了。他们的形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在电视上播出后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直到拍摄几个月后,我仍然会冒出放弃拍摄他们的念想,因为这一家人实在与我的主观想象相去甚远。”导演李汝建在博客里动情地写道:“之所以最终没有放弃,是因为在纠结的拍摄过程中,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类最纯真的本性、最闪光的精神——善良、仁爱、顽强、坚韧、积极、乐观。”

【纪录片《苹果树下》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5-15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5-08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05-21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11-17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07-16

纪录片《徒手攀岩》观后感07-08

《荒野间谍》纪录片观后感07-08

纪录片宇宙与人观后感05-27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