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们仨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仨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们仨观后感1
全书看完,意犹未尽!平凡的生活,却酿就了醇美的感情!
这几乎是我第一次在连续的时间内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的。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发现作者对灾难和痛苦总是一笔带过或者寥寥数语,更多是记下一家人的温情和美好。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这种看似浅薄的幸福:夫妻恩爱和睦,有共同的事业,相互关照体贴,儿女聪颖、活泼、大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爱女和爱人的相继离去,只剩杨绛一人。当看到“牛儿不吃草”,一下就忍不住掉了泪。朴实无华的语言,暖暖的亲情。他们仨善良、纯真、博学,叫人敬佩。人这一辈子要活好要开心要健康,如果能够遇到一位灵魂伴侣,像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一样,该是多么幸运又难得的事情。他们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相依为命、相互扶持,谁也不落下谁,风里、雨里,手拉手一起走,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就是“我们仨”的一生!非常喜欢这本书。通过杨绛先生,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他们一家三口的.心心相印,幽默风趣,钱先生的童真,杨先生的担当,女儿的善良,都是我们一生向往的美好。
我们仨观后感2
读《我们仨》这本书,你可以真真实实的感受到钱钟书先生对妻子杨绛和女儿浓浓的爱。年轻时在国外求学,夫妻俩那种默契真让人羡慕,这才是真正的理想爱情吧!起初,看到女儿和丈夫都一一离去,我也觉得悲痛。但,读完文章,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他们三个之间的爱,很温暖,很舒适。人活一生,能有一个知己,能有一个孝顺又聪明的孩子,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记忆最深的是:每外出一趟,回到家中,都可以彼此分享奇闻趣,他们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很有意思的一家人,也很会生活。
看到女儿去世前几天,给妈妈写信的内容,她怕妈妈以后没人照顾,不会做饭,还特地写了食谱。好感人!钱钟书生病住院,也要坚持坐起来给女儿写信,女儿得知消息,还未收到来信就高兴的.先给爸爸写回信。多么浓厚的父女情啊!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钱钟书先生和杨绛一生都是不刻意追逐名利的。不管身处什么恶劣的环境,总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爱学习的父母,爱看书爱思考,这也深深影响自己的女儿。这种爱的教育是精神上的传达,更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我们仨观后感3
看完《我们仨》,其实没有多大的感觉,篇幅很短,很快的就看完了。
但看完后一种简单而又温暖的感觉总是萦绕在心头,为钱老先生和杨老先生在革命中仍坚持读书研究学术而敬佩,为两人把寂寞枯燥的异国求学生活过的有姿有色而欣喜,为两人携手走完一生的坎坷而感动,复杂的感情真的太多,不知道该怎么具体表达,但在豆瓣上看到肆意的批判杨老先生的文法之类的做法不可取,杨老先生不过是在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回顾过去,记录人生而已。不至于要用与众不同的批判来找寻自己的价值感嘛?好书分很多种。有的篇幅广大,有的意义深刻,有的视野广阔,但于我而言,能够安安静静的纪录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小石子”的作品也是一部好书。况且我们也能从作者记录的`生活从侧面看出他们成功的原因:“我们仨”中的三个人都没有什么所谓的野心,只是安安静静的做好手头的事,研究自己喜欢的书而已。但却取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都不到的成就,尤其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是不是我们太过忙碌野心太大了呢?
我们也应该好好静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被这世俗的世界囚禁,即使就像书中那样,有三个人的亲情,也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我们仨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书心得07-18
《我们仨》读后感07-27
《我们仨》读后感06-21
《我们仨》的读后感10-21
我们仨的读后感11-06
我们仨读后感08-28
我们仨读后感09-26
我们仨读后感01-11
《我们仨》读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