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周记

时间:2024-11-06 18:04:43 周记 我要投稿

关于数学周记汇编7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这一周里,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为了让您不再为写周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周记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数学周记汇编7篇

数学周记 篇1

  “ 3.141592653……”哦,这是神马情况,都半个多小时,哥哥怎么还在这儿念叨着这些数字,什么3.1415926我都快听会了。咦,慢着,这不是“圆周率”吗,哥哥背它做什么。我带着疑问来到了哥哥的房间。

  我问哥哥:“哥哥,你背圆周率干什么?”“没事干,背着玩儿呗。我刚才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把‘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背会了, 现在我可以在十秒内背出来呢!”哥哥得意地说。听了哥哥的话,我十分不服气,于是就跟哥哥打赌说,我一定会在十五分钟内把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背会。

  背东西要有方法,如果我要像哥哥那样死记硬背的话,估计半个小时我也背不会。为了能背得又快又牢,我决定用谐音来记。我家有一本书上面就有圆周率谐音记忆法。我找到了那本书,书上是这么写的: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儿乐(26),我三壶不够吃(535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死了算罢了(43383),儿弃沟(279)。

  这是写一个酒徒在山寺狂饮,醉死山沟的情景。

  我先把这篇文言文背了下来,用了3分钟,又开始根据这些文字的谐音背数字,可是在背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字的谐音读不出数字来,比如:我三壶不够吃的“够”是用来表示9的,可是“够”和“9”并没有谐音关系,于是,我只好继续观察,看看有没有其它的规律。

  看着看着,我发现“我三壶不够吃”的'“够”和“儿弃沟”的“沟”是谐音,都是用9来表示,“酒杀尔”的“杀”和“杀不死”的“杀”都是用3来表示,“死了算罢了”的两个“了”和“算”也都是用3来表示……我就用这样的方法一点一点地记,不一会儿就背会了。为了能背得更熟练,记得更牢固,我还边背边写,写了十遍以后,我觉得我记得已经挺熟练的了,我拿秒表测了一下,我只用了6秒就把这30位数背了下来。

  我来到了哥哥的房间,哥哥不屑一顾地说:“是不是背不会,来认输呢?”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气把30位数一个不落地背了出来,哥哥见我背得这么熟练,不敢相信地说:“天啊,你才用了十分钟就背得这么熟练,太厉害了吧!”看着哥哥那吃惊的表情,我开心地笑了。

数学周记 篇2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说我现在只上四年级,但大大小小的.考试也经历过很多次。可以说身经百战,每次都是凯旋而归,因为咱学习好呗!但这次,哎,马失前蹄呀!

  在这次数学小考前,我复习了一遍课本,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就不想再复习了,甚至看见课本都嫌烦。时间过去了几天,有一天下午,老师说:“我们下节课要小考一下,请大家趁这节课抓紧复习复习。”看见别的同学都在又读又背,学得热火朝天,我也拿出课本装模作样地读起来,但我读得并不认真,一目十行,像蜻蜓点水一样,哈哈,厉害极了。

  到了第二节上课,老师把卷子发了下来,我大致一看,题太简单了,于是很快就做完了。做完以后只是略微检查了一下,就开始东瞧西望,心不在焉,一直到下课铃声响。

  过了好几天,我几乎都忘了考试,那天下午,数学老师拿着一摞卷子走进教室,双眉紧皱,不高兴地说:“这次考试很不理想,大家好好看看自己的分数吧。”我原本以为自己考了高分,可一看卷子,真叫人大吃一惊:什么?我才考了80分,这不可能!80分呀,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打击,我可从未考过这么差。“呜呜”当时我就放声大哭,惹得全班同学一阵嘲笑。

  痛定思痛,抹干眼泪后,我认认真真地检查试卷,发现许多错题都是因为我的马虎而造成的,真是大意失荆州啊!

  “骄兵必败”,现在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我们只有认真去对待,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数学周记 篇3

  5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这个星期,我在学校里学了统计,觉得很有意思!回到家,和妈妈检查了20xx年电费单,得到以下的统计图:(略)

  我发现了:

  (1)7~8月用电最多,因为是夏天,家里开了空调,所以用电量大。

  (2)11~12月用电量少,因为是冬天的原因,用电量比较少。

  通过这次统计后,我知道今后要节约用电。因为不节约电的.话,就会造成浪费。

数学周记 篇4

  为了能帮助大家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为大家整理了数学日记鸡兔同笼,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许多同学怕上奥数课,因为一道道难缠的奥数题会搞得人头昏脑胀。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平时的课堂老师单调重复得比较多,让人乏味。每次奥赛课却给我带来新鲜感,让我学到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许多平时难以解决的思考题,在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课,又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其中一道题是这样写的:

  3头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头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老师问:“这道题谁会解答?”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发现,自己讲解了:“其实这道题蛮简单的`。我们由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头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师的解答步骤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老师讲完后,我说:“老师,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决问题。”老师说:“那你说一说你的解法。”我说:“条件里说一头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数的3倍,我把牛转化成羊来算后,3头羊就转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头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总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师笑着说:“对,安婷的解题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这道题上使解答很简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学习这种不断求新的学习态度,不要只满足于一种解法。”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学习,我快乐,这里的“风景”真奇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吧!

数学周记 篇5

  “密铺”相信大家都已经学习过了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密铺”无处不在。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场所、各种形状的瓷砖,其实,瓷砖是“密铺”在生活中最集中、最完美的体现。我们所接触的瓷砖都是很紧密的拼接在一起的,中间没有一点缝隙。它们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会是这些图形,而不是圆形、正五边形等等呢?是的,并不是所有图形都能密铺,有些图形拼在一起时是需要重叠或者留有空间的。那么我们所接触的各式各样的图形,到底哪些能密铺,哪些不能密铺呢?有没有一个规律呢?其实,看一个图形是否能够密铺还真有一个简单的公式,那就是如果这个图形的内角和是360的倍数,那这个图形就可以密铺,简单吧。

  其实,生活中还有些图形是可以搭配密铺的。这就需要我们观察细节,只有这样才可以印证“密铺”的结论。比如看到正六边形、正方形与正三角形密铺的`时候,就可以想象成一个个的铜钱连在一起,有着“招财进宝”的寓意;看到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密铺的时候就让人感觉有一种“简单的美”。有时候,有些图形的密铺使人们眼花缭乱。

  生活中看到的琳琅满目的“拼接之美”,应该让我们意识到这都要归功于密铺的功劳。如果没有“密铺”,就肯定会有重叠或者空白,那就会让人感觉到“缺憾”,不会产生这么多的“拼接之美”。下次你观察到生活中细节的时候会不会能想到“密铺”这个数学知识呢?

  瓷砖中所蕴含的内容告诉我们,数学是非常奇妙,而且无处不在的。它给予我的启示就是:生活中充满着奇妙的数学,只要你肯细心观察、用心去体会、灵活运用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数学王国”之中。

数学周记 篇6

  数学无处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在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天我在学校打完乒乓球,出来我很渴,妈妈给了我5元,我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找给我2。3元,我拿着钱出去了,我一想,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我想来想去觉得售货员少找了,我一转身妈妈问我:“你去哪里?”我回答:“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她少找了。”妈妈笑着说:“你真笨,5——2。7等于多少,我说等于3。3元呀。”妈妈笑着说:“再想想。”“我说:”等于2。3元,我算错了“。

  生活中一定要细心,可不能学我呀!

数学周记 篇7

  4月15日 星期五 天晴

  这几天,我们又学了新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分数练乘。计算时要先空一行把算式抄下来,然后约分。我发现有时只有两个数能约分,但有时约分好了的数还能继续约分。如果不够细心,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同学们往往会把这一步忘了,或者还有同学把约分后的数写得太小,然后自己也看错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作业本和试卷上把约分后的数写大一点,写清楚一点,尽可能做到做一题检查一题。

《关于数学周记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周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周记01-27

小学数学周记10-08

关于数学周记01-28

有关数学周记12-21

关于数学的周记12-29

数学周记范文01-28

(热门)关于数学周记01-30

数学的周记15篇11-19

数学的周记3篇11-25

数学周记高一02-26

关于数学周记汇编7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这一周里,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为了让您不再为写周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周记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数学周记汇编7篇

数学周记 篇1

  “ 3.141592653……”哦,这是神马情况,都半个多小时,哥哥怎么还在这儿念叨着这些数字,什么3.1415926我都快听会了。咦,慢着,这不是“圆周率”吗,哥哥背它做什么。我带着疑问来到了哥哥的房间。

  我问哥哥:“哥哥,你背圆周率干什么?”“没事干,背着玩儿呗。我刚才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把‘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背会了, 现在我可以在十秒内背出来呢!”哥哥得意地说。听了哥哥的话,我十分不服气,于是就跟哥哥打赌说,我一定会在十五分钟内把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背会。

  背东西要有方法,如果我要像哥哥那样死记硬背的话,估计半个小时我也背不会。为了能背得又快又牢,我决定用谐音来记。我家有一本书上面就有圆周率谐音记忆法。我找到了那本书,书上是这么写的: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儿乐(26),我三壶不够吃(535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死了算罢了(43383),儿弃沟(279)。

  这是写一个酒徒在山寺狂饮,醉死山沟的情景。

  我先把这篇文言文背了下来,用了3分钟,又开始根据这些文字的谐音背数字,可是在背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字的谐音读不出数字来,比如:我三壶不够吃的“够”是用来表示9的,可是“够”和“9”并没有谐音关系,于是,我只好继续观察,看看有没有其它的规律。

  看着看着,我发现“我三壶不够吃”的'“够”和“儿弃沟”的“沟”是谐音,都是用9来表示,“酒杀尔”的“杀”和“杀不死”的“杀”都是用3来表示,“死了算罢了”的两个“了”和“算”也都是用3来表示……我就用这样的方法一点一点地记,不一会儿就背会了。为了能背得更熟练,记得更牢固,我还边背边写,写了十遍以后,我觉得我记得已经挺熟练的了,我拿秒表测了一下,我只用了6秒就把这30位数背了下来。

  我来到了哥哥的房间,哥哥不屑一顾地说:“是不是背不会,来认输呢?”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气把30位数一个不落地背了出来,哥哥见我背得这么熟练,不敢相信地说:“天啊,你才用了十分钟就背得这么熟练,太厉害了吧!”看着哥哥那吃惊的表情,我开心地笑了。

数学周记 篇2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说我现在只上四年级,但大大小小的.考试也经历过很多次。可以说身经百战,每次都是凯旋而归,因为咱学习好呗!但这次,哎,马失前蹄呀!

  在这次数学小考前,我复习了一遍课本,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就不想再复习了,甚至看见课本都嫌烦。时间过去了几天,有一天下午,老师说:“我们下节课要小考一下,请大家趁这节课抓紧复习复习。”看见别的同学都在又读又背,学得热火朝天,我也拿出课本装模作样地读起来,但我读得并不认真,一目十行,像蜻蜓点水一样,哈哈,厉害极了。

  到了第二节上课,老师把卷子发了下来,我大致一看,题太简单了,于是很快就做完了。做完以后只是略微检查了一下,就开始东瞧西望,心不在焉,一直到下课铃声响。

  过了好几天,我几乎都忘了考试,那天下午,数学老师拿着一摞卷子走进教室,双眉紧皱,不高兴地说:“这次考试很不理想,大家好好看看自己的分数吧。”我原本以为自己考了高分,可一看卷子,真叫人大吃一惊:什么?我才考了80分,这不可能!80分呀,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打击,我可从未考过这么差。“呜呜”当时我就放声大哭,惹得全班同学一阵嘲笑。

  痛定思痛,抹干眼泪后,我认认真真地检查试卷,发现许多错题都是因为我的马虎而造成的,真是大意失荆州啊!

  “骄兵必败”,现在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我们只有认真去对待,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数学周记 篇3

  5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这个星期,我在学校里学了统计,觉得很有意思!回到家,和妈妈检查了20xx年电费单,得到以下的统计图:(略)

  我发现了:

  (1)7~8月用电最多,因为是夏天,家里开了空调,所以用电量大。

  (2)11~12月用电量少,因为是冬天的原因,用电量比较少。

  通过这次统计后,我知道今后要节约用电。因为不节约电的.话,就会造成浪费。

数学周记 篇4

  为了能帮助大家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为大家整理了数学日记鸡兔同笼,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许多同学怕上奥数课,因为一道道难缠的奥数题会搞得人头昏脑胀。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平时的课堂老师单调重复得比较多,让人乏味。每次奥赛课却给我带来新鲜感,让我学到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许多平时难以解决的思考题,在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课,又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其中一道题是这样写的:

  3头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头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老师问:“这道题谁会解答?”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发现,自己讲解了:“其实这道题蛮简单的`。我们由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头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师的解答步骤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老师讲完后,我说:“老师,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决问题。”老师说:“那你说一说你的解法。”我说:“条件里说一头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数的3倍,我把牛转化成羊来算后,3头羊就转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头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总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师笑着说:“对,安婷的解题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这道题上使解答很简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学习这种不断求新的学习态度,不要只满足于一种解法。”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学习,我快乐,这里的“风景”真奇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吧!

数学周记 篇5

  “密铺”相信大家都已经学习过了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密铺”无处不在。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场所、各种形状的瓷砖,其实,瓷砖是“密铺”在生活中最集中、最完美的体现。我们所接触的瓷砖都是很紧密的拼接在一起的,中间没有一点缝隙。它们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会是这些图形,而不是圆形、正五边形等等呢?是的,并不是所有图形都能密铺,有些图形拼在一起时是需要重叠或者留有空间的。那么我们所接触的各式各样的图形,到底哪些能密铺,哪些不能密铺呢?有没有一个规律呢?其实,看一个图形是否能够密铺还真有一个简单的公式,那就是如果这个图形的内角和是360的倍数,那这个图形就可以密铺,简单吧。

  其实,生活中还有些图形是可以搭配密铺的。这就需要我们观察细节,只有这样才可以印证“密铺”的结论。比如看到正六边形、正方形与正三角形密铺的`时候,就可以想象成一个个的铜钱连在一起,有着“招财进宝”的寓意;看到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密铺的时候就让人感觉有一种“简单的美”。有时候,有些图形的密铺使人们眼花缭乱。

  生活中看到的琳琅满目的“拼接之美”,应该让我们意识到这都要归功于密铺的功劳。如果没有“密铺”,就肯定会有重叠或者空白,那就会让人感觉到“缺憾”,不会产生这么多的“拼接之美”。下次你观察到生活中细节的时候会不会能想到“密铺”这个数学知识呢?

  瓷砖中所蕴含的内容告诉我们,数学是非常奇妙,而且无处不在的。它给予我的启示就是:生活中充满着奇妙的数学,只要你肯细心观察、用心去体会、灵活运用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数学王国”之中。

数学周记 篇6

  数学无处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在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天我在学校打完乒乓球,出来我很渴,妈妈给了我5元,我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找给我2。3元,我拿着钱出去了,我一想,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我想来想去觉得售货员少找了,我一转身妈妈问我:“你去哪里?”我回答:“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她少找了。”妈妈笑着说:“你真笨,5——2。7等于多少,我说等于3。3元呀。”妈妈笑着说:“再想想。”“我说:”等于2。3元,我算错了“。

  生活中一定要细心,可不能学我呀!

数学周记 篇7

  4月15日 星期五 天晴

  这几天,我们又学了新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分数练乘。计算时要先空一行把算式抄下来,然后约分。我发现有时只有两个数能约分,但有时约分好了的数还能继续约分。如果不够细心,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同学们往往会把这一步忘了,或者还有同学把约分后的数写得太小,然后自己也看错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作业本和试卷上把约分后的数写大一点,写清楚一点,尽可能做到做一题检查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