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呼兰河传》教学反思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30 15:30: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呼兰河传》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1

  萧红的《呼兰河传》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诗意,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述了作者和祖父在后花园里的一些故事,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在作者笔下,园子里的小动物,小昆虫,花草树木都像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自由自在,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时,我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引导,对话交流。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理解离不开语言表达,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课文时,利用课前时间,我与学生谈起彼此童年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同们热情很高。在把学生带入情境后,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让学生选择自己最觉得有趣的说。

  2、联系生情,设置问题。课堂提问时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解决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先写动物后写植物时,先引导学生思考:童年时你对动物和植物哪个更感兴趣?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对动物兴趣更大,这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动物描写众多费笔墨,而对植物一带而过,因为符合了儿童的天性。又例如,在理解祖父的性格特点,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做错事情时父母是怎样的态度?这样就更能理解祖父是一个慈爱的、豁达大度、尊重孩子天性的好爷爷。

  3、触摸内心,深入解读。了解了作者的相关背景知识,阅读本文时,学生多有疑问,萧红作为一个成年女作家,为什么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对故乡、对童年如此的怀念,在当时十分艰苦的社会环境下能用如此诗意的语言把自己对亲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为了更好的解读文本,必须带领学生深入的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原来,正如作者所说:“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正因为现实世界中作者的不到太多的温暖,那么童年的记忆中那份温暖的回忆似乎显得越发的'弥足珍贵。

  课下,认真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离活力课堂的要求还有距离。文中许多ABB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遗憾的是由于文章太长,没有时间去积累词语,训练学生说类似的词并用词说话,只能匆匆收场。我想,如果让学生在得到语言文化熏陶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要想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机智,要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及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调整教学方法。另外,要特别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2

  《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XX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呼兰河传》为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

  《呼兰河传》开篇就是呼兰河城严冬的场景,仿佛为整篇作品奠定了灰白色的基调。当我初次看《呼兰河传》时,被首页中“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以及卖馒头老头所说的“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等生动有趣的言语所吸引,认为《呼兰河传》是萧红以快乐、明朗的心境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作品,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书中存在许多调皮、可爱的文字:“天空是发灰的,云彩也失了形状,好像被洗过砚台的水盆,有深有浅,混洞洞的。”“有二伯的行李,是零零碎碎的一掀动他的褥子,那所铺着的毡片就一片一片地好像活动的地图似的一省省的割据开来。”但是仍不能掩盖字里行间透出来的荒凉、寂寞。

  萧红有着敏感而自省的个性,源于寂寞的.童年,源于父母的冷遇,他的写作,不是来自于清醒的理论指导,也不刻意地承载既定的观念,她的创作激情源自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蓬勃于心的真切感受。

  她与祖父“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祖父一天到晚都在后花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花园里边,祖父戴着一个大草帽,我带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除草,我就除草。”后花园给了萧红的童年增添了无数欢乐,锄草,吃黄瓜,捉蜻蜓,采花,捉蚱蚂,浇菜,玩累了用草帽遮一遮,睡上一觉,一切对她来说是多么美好,而这一切也成为整部作品中唯一让人觉得温暖的地方,还有一个贮藏室,“这里边是无尽的什么都有,这里边宝藏着的都是我所想不到的东西,使我觉得这世界上的东西怎么这样多!而且样样好玩,样样新奇。”木刀,锯子,颜料,手镯,扇子,花鞋,装满东西的箱子如宝藏一般,而这些就是她无上的快乐。

  乍一看丰富多彩的童年似乎很美满,却不曾想她失去的是最珍贵的爱,父亲的冷漠无语,母亲的恶言恶语,这一切在萧红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使她的目光在投向别处时带上了敏感、忧郁。

  很难明确地指出萧红通过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五味陈杂,但一味寂寞、凄凉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我宁愿相信她创作是为了纪念,无论痛苦、快乐,逝去的日子总是值得纪念。因为她是一个心里充满爱却又无能为力的女子,一生追寻爱却又失去后心里拥有坚强和不堪一击的寂寞的女子。

  《呼兰河传》给予我的是一份萦绕心头不去,却又不会造成沉重的叹息,一份酸苦却令人留恋的回味,一份灰白,沉闷却又放不下的吸引。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3

  教材解读

  本文用新鲜诗意的语言,写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美丽的,自由的,快乐的,是充满爱与生机的。这一切,缘于童年作者的自由无拘和快乐自在。祖父的园子,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无家可归者——萧红的精神家园,它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的核心教学价值主要有:

  1、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2、感受本文新鲜、诗意、浪漫的语言,理解作者融情于景,借景传情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简单了解作者萧红和《呼兰河传》。

  3、熟读课文,体会“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我”童年生活的情趣。

  4、感受本文鲜活诗意的语言,理解文章融情于景的写法。

  5、初步了解祖父园子的象征意义。

  6、熟读倒数第四段,并尝试背诵。

  7、课外阅读整本《呼兰河传》或阅读其他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高尔基的《童年》等。

  教学重点

  目标3和目标7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预习法 自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作业:

  1、识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课文中不懂的词语。

  2、自己查阅一些有关萧红和《呼兰河传》的资料。

  3、用“——”画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用“﹏﹏”画出我在园子里干了些什么。

  4、你觉得“我”在园中的哪些事最有趣,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批注在课文的相应处。

  5、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6、“我”在园中的生活(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儿看得出来?与祖父有关系吗?

  7、熟读课文倒数第四段,即“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想一想,它和“我”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8、你能说说祖父园子的象征意义吗?

  9、熟读倒数第四段,并尝试背诵。

  二、课堂学习:

  (一)检测字词

  1、请学生齐读课后的八个生字:蚱、嗡、啃、樱、蚌、嘟、倭、瓢。提醒易读错的字。

  2、组织听写“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然后评改。

  3、交流解决不懂的词语。

  (二)教学课文内容

  1、请生回答“园子里有什么?”,并适当小结。

  (明确: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 韭菜 谷穗 ……)

  2、请学生答“我在园子里干了些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小结。(明确:观赏小昆虫、 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水 、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3、提问:这些事情中哪些你觉得最有趣?并说说你的感想和体会?(例:⑴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这些事你体会到什么?——淘气、调皮。)

  (三)体会思想情感

  1、请学生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的园子?(明确:好大,好多,好看、好玩、有趣、美丽、有生机、自由、有活力、快乐、温暖、充满爱……)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我在园中的生活(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儿看得出来?与祖父有关系吗?(明确:自由自在,快乐无忧;从我做的许多事情,从园中描写的景物看得出来;有关系,是祖父的慈爱与宽容给了我自由和快乐)

  (四)感受语言,理解写法

  1、引导学生品读倒数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出自由和快乐的情感。组织点评。

  (2)为什么园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是这样的自由和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境由心造”,因为作者的身心是自由的,其眼中的景物色彩也都是自由的,这是一种融情于景,借景传情的写法。我由于自由而快乐,自由的景物也就有了快乐的色彩。)

  (3)引读: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

  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__________;

  鸟飞了,就像__________;

  虫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_;

  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

  2、有感情地朗读倒数第四段或其他喜欢的语段。

  (五)交流资料,了解园子的象征意义

  1、请学生出示交流萧红和《呼兰河传》的资料。

  2、老师简述祖父园子的象征意义。(祖父的园子,从作者的生平和整部小说来看,与其说是一个真实存在,不如说是一个不断依凭记忆、想像再造的精神空间,一个现实生活中无家可归者萧红的精神家园,一个绚丽多彩的精神符号。祖父的后花园,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六)积累语言,推荐课外阅读

  1、 课外背诵倒数第四自然段。

  2、课外阅读《呼兰河传》或有关写童年的作品,如高尔基的《童年》等

  板书设计:

  一、人物活动(瞎闹,帮倒忙):

  种小白菜

  铲地

  摘黄瓜、追蜻蜓

  采花心、绑蚂蚱腿

  浇菜

  二、生活环境:大花园

  动物:蜂子、蝴蝶、蚂蚱……

  颜色:白、黄、金、绿……

  植物:榆树、谷子、黄瓜……

  三、人物关系:祖父和我

  四、主题:爱、自由、留恋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

  《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我紧紧围绕课前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首先,课前让学生结合预习题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最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相关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同时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相机引导学生板书。

  课下,认真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没有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总是一步一步牵着学,对学生不放心。其次,学生活动的面儿小,站起来发言的总是个别同学。第三,文章语言优美,文中出现了许多ABB式的词,如:胖乎乎、圆滚滚等,应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积累下来,而我根本就没提到。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机智,要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及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调整教学方法。另外,要特别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读后感06-07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3-15

《呼兰河传》读后感08-03

呼兰河传读后感08-06

《呼兰河传》读后感08-01

呼兰河传读后感08-01

呼兰河传读后感06-25

《呼兰河传》读后感06-27

呼兰河传读后感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