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3-05-13 11:58:36 日记 我要投稿

过年日记范文集合九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日记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年日记范文集合九篇

过年日记 篇1

  过年了!过年了!大家喜欢过年吗?我可喜欢了,因为过年可以赚到很多的压岁钱,还可以放假,多好呀,是不?

  过年都要放鞭炮的,我们的老家的习俗是要在除夕那天傍晚和春节早晨放鞭炮的,所以都会买两卷鞭炮,知道了吗?当除夕那天下午放鞭炮时,我正在写作业,霹雳啪啦的`声音把我吓的半死,魂都吓飞了,这时我立刻捂住耳朵,这时好多了。过年嘛,放鞭炮的人可多了,我家也放完鞭炮,有的家也开始放了,不只有放鞭炮的,放炮的也有,声音比鞭炮还要吓人,声音可大了。过年一家要吃饺子的,我特别喜欢吃火腿饺子,不过还有一种肉的,这两种饺子中都有一枚硬币,你知道吗,这硬币不是我们国家的硬币,都是外国的,很有创意吧。包了饺子也要吃饺子,你们有没有吃钱饺子呢?我吃到了,还是两个呢,我只吃了一碗饺子就吃到两个,我爸爸一不小心把饺子放错了,所以我吃了两个,好运吧。过年一定要拜年的了,春节那一天早晨,很多很多的人来拜年,数也数不清,我还赚了可多的压岁钱。

  过年多好呀,好的不能再好了,过年看春晚,手机摇一摇,QQ抢红包,也赚了3块多呢!

过年日记 篇2

  今天,我们一家人准备开开心心的过年。

  我们,穿戴整齐,全身换然一新,到了夜晚。快吃年夜饭了,我去叫长辈、老人来吃饭了,我看见桌子上的菜口水直流,我心想“我要把菜全部吃光。”我把所有的菜都尝了一遍,啊!真好吃呀!爸爸妈妈心疼我把好吃的菜都夹到我碗里,我感动连泪水都流下来了。大家有说有笑,吃的津津有味。大家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我看到这一幕心里比蜜还要甜。

  放鞭炮了,我把大红鹰鞭炮打开一看里面有,五颜六色的鞭炮,有绿色的、有红色的'、有黑色的……很多五颜六色的鞭炮。我拿一个绿色的鞭炮放在地上点燃,片贝它一下子凌空飞起。

  我又拿起一个红的鞭炮,我把它点燃扔出去,只听啪地一声,鞭炮爆炸了,原来这是个会爆炸的鞭炮。后来我们又看了烟花。啊!过年这么好玩呀!

过年日记 篇3

  早上了,我又打开了我的电脑,只有它会在没有陪我的时候,默默的陪伴着我,敲击着键盘的声音,似乎这样的美妙。

  身上没有华丽的衣服,穿着大大睡衣,在家里穿行着,因为我知道我今天那也不会去,也不知道今天该去那里?

  早早的来到年轮写下自己过年的心情,等下表弟,表妹来了,估计我的电脑了又该被霸占了,无奈啊!!做大的总要让让小的.嘛!

  过年了,在这里给关心着我的人,我的朋友,我的好友和年友们拜个年了,希望你们天天开心,拥有着幸福,家里的长者都身体健康。没有朋友的人,新的一年拥抱着自己爱的人,建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家的人希望家庭美满,家人身体健康。

  就写到这吧!不知道这会不会是20xx年的最后一篇日记,年轮陪伴了我度过了无数个白天与夜晚,写下了许多的日记,感谢年轮给我这个续写回忆空间,明年我还会依旧,我还会在这里写下自己心情,自己的喜怒哀乐!

过年日记 篇4

  今天是农历的大年三十,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今年我在外婆家过年。

  吃完午饭后,我发现挨家挨户都挂着红灯笼,贴着春联,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贴春联,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贴春联。”妈妈答应了。我就去请姨父帮忙,把梯子和春联拿了过来。姨父先把贴在春联上的双面胶给撕下来,然后再把春联小心翼翼地贴在墙上,左看看、右看看,对齐了没有,这样春联就贴好了。

  我们吃晚饭的时候,外面就有“啪啪啪”的炮竹声了。我已经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地跑到外面观赏美丽的烟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桃花,还有的'像小雨点儿,真美!看着看着,我也蠢蠢欲动了,想自己亲手放炮竹。外公让我去点大的炮竹,开始我有点儿不敢,先旁观看了一会,发现有大人在,并不是很危险,最后我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炮竹的引线给点燃了,马上我飞似的往回跑,“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好过瘾哦!

  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零食,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真精彩!有相声,有小品,有舞蹈,还有魔术……

  新年真是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气。祝大家新年快乐!

过年日记 篇5

  新年到了,好兴奋哦,对孩子们来说最快乐的事就是捞红包了,不然选衣服怎么都选有两个大口袋的呢!

  瞧那一张张小太阳红的跟什么似的',时不时拍拍自己的口袋,呦,鼓鼓的,再拿几个糖边吃边放炮仗,多美的事儿呀,对大人们来说可没这么爽,过年就等于过钱呦,美得我们还有这么多糖,可是他们呀也只是嘴上说说,可没当真,该买的就买了,该花的就花了,炮仗照样噼噼啪啪的放……大鱼大肉总不少,图一个好兆头!

  看看,对联儿和福字贴的起欢儿,喜庆庆的,好不热闹!这些个大人啊,还真好,自己都舍不得,还给儿女买,真的很好叻,咱可不要辜负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呀!

  最后在这里,祝福你们合家欢乐,开开心心每一天!

过年日记 篇6

  啊!长假终于来临啦!我扔下学习的烦恼,跟妈妈来到了老家——湘潭,这下我可以快快乐乐地过上舒心日子了。

  在大街上,泥巴一块一块的,脚一踩上去,就会把你的脚沾住,所以寒假这几天我从来没出去玩过。如果要写过年大街上日记,我觉得只有在年初一那天我最开心了,是我寒假的趣事,而且还是我弟弟的生日,这下可热闹了。

  在年初一那天下了一场北风呼啸的大雪。到了下午,雪停了。树林中跑出了几只小动物,它们在冬天的雪地里留下了自己难忘的足迹。当我一下跑上去,小动物都吓跑了。

  妈妈带我去了阿姨家、奶奶家、姑姑家……我给她们拜了年,她们给了我压岁钱,收到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想马上拆开去买东西。我还带了很多朋友,一起玩起了打雪仗、堆雪人。

  朋友们从地上抓起一块雪就往别人身上砸,玩得高兴极了。可是正当我们玩得开心时,雪又纷纷地下起来,有的像一粒晶莹细小的.冰球,仿佛人捏成的,光滑而又均匀;有的像一只只玉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天与地之间形成了一张白网。到了晚上,雪,还在下着,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风中慢慢地飘着。

  虽然没得玩了,可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下午已经玩得很开心了。

过年日记 篇7

  就在昨天,我们家过完了春节,我还清楚的记得,我在春节这天干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我都记的清清楚楚,一点模糊的记忆都没有。

  我早上的时候,很早就起来了,我看了一下,一共是6点32分,我来到妈妈的房间来,想看一下电视,可是妈妈说让我先睡一会,等一下再看。我只好回去睡觉了。最精彩的还是春节这天的12点的时候,我就起来叫醒了爸爸,一起去楼下放烟花,我们先来到了客厅里,拿烟花,这时,爸爸拿了一个超级大的烟花,那个烟花一共有五六十厘米高,我和爸爸一起抬,当我们把烟花搬到空地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人围了过来,应该是想要凑热闹,爸爸立马跑了上去,开始点了。烟火立马冲上了天,照的方圆几里都被照亮了,烟火五颜六色,让人看的沉醉不以,我几分钟的时间,就是在看着这烟花。

  这次的春节过的还真好玩啊!

过年日记 篇8

  放寒假了,爸爸妈妈还要上班,我与奶奶回到乡下老家,今年春节我要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了。在老家过年会放鞭炮、烟花,真热闹!

  我在乡下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和她们一起玩游戏。但我也很想念在广州的同学和好朋友们,我想给她们打电话,问她们的假期会不会象我一样快乐!

过年日记 篇9

  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相传人们之所以把这个节日叫过年还来源于万年历法。其实,我国在远古时期就有年的概念。“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与甲骨文相同。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

  “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相传,远古时期虽知一年有四季,但节令不准。有个名叫万年的人便想重新计算调整,于是,苦思冥想好的计时方法。(溧阳市社渚阿林—溧阳文学)

  一日,上山砍柴坐在树荫下休息时,日光下树影的移动使他受了启发而设计了用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准确地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他又受山崖上的滴泉的启发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就这样经过反复推演,万年发现四季轮回一次需要间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会重复一遍。国君祖乙知道此事后大喜,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希望万年能测准日月规律和准确的晨夕时间。几十年过去了,一次,祖乙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此时,已经满面银髯的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岁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就把岁首叫过年吧。”这样就有了过大年。祖乙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据说,现在人们在过年时所挂的寿星图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万年。

  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上元节结束,部分地方也会把整个正月纳入春节过年的范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扫尘日”,所以有民谚: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因“尘”与“陈”谐音,新年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过年扫尘的风俗。过大年的中心日子是除夕和正月初一,因为这一天是新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人们会在正月初一拜大年,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日记02-05

过年了日记02-06

过年的日记02-22

过年的日记12-27

过年的日记05-23

过年了日记08-13

过年时的日记02-04

初中过年日记02-06

初中过年的日记02-06

过年啦日记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