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成长日记(汇编8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长日记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长日记 篇1
今年的读书节和去年的读书节,我都借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一本是刘国营写的《情到深处》,一本铁皮鼓写的《冬去春又来》,读了很有启发,由于去年没有看完就还上了,因此这次又借来看了,并且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看半个小时,20多天过去了,两本书快看完了,真是受益匪浅。“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的作者,都是没有什么“知名度”(至少写书的时候还没有)的普通老师,刘国营老师才是毕业刚5年的地理老师,正在送第一届高三毕业班,他们现在所带的班级可能也还谈不上是通常意义上的“优秀班集体”,书中展示的是这些老师成长的艰辛而富有探索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功成名就”的“结果”。认真阅读,会从他们的日常教育叙事中“亲临”他们实践的现场,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把握他们成长的轨迹,有种恍然大悟:原来“钢铁”这样炼成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其实我也可以这样做呀!
李镇西老师说的好,“新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指不守旧,不固守常规,积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每天都有新面貌的教师。将“新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工作年限,而是他们是否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不满足现状、一直充满工作和生活的激情。从刘国营老师和铁皮鼓老师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工作和我们一样都是琐碎而辛苦,都是为人真诚正直,富于爱心,对班主任工作一丝不苟,不过他们对每天平凡的工作进行了思考并记录了下来,可以说是“反思型教师”。他们也由原来传统的“我说你听”、“我教你服”的师生关系逐渐过渡为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时兴“尊重”,倡导“互动”,从日记所展示的一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从心里尊重学生,尽可能地不侵犯和伤害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又平等地和学生进行着精神的交流和交融,期待着在这种和谐的精神互动中,达到师生双方的共同成熟和进步。其实我也经常在思考,在我来到青岛一中之前的7年里,也是我刚毕业参加工作的7年,我带的是一所县中里比较优秀的一批学生,师生相处得非常融洽,到现在还和其中的许多人保持密切的'朋友般的关系。但现在我才发现,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走近一个学生的内心,倾听他的真实想法。或者说,以前的我,充其量是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学科教师,现在的我,对班主任工作才刚刚上路,对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和班级建设还有很长的路,我校有很多有着丰富经验的优秀班主任,从奖学金班、实验班、普通班到艺术班,从他们身上,我也在逐渐学习班级管理的一些方法,也在不断摸索学生的特点。
老子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天才的智者,他在五千言《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可乱翻动。翻得多,小鱼要碎,损坏鱼型。烹时要掌握火候,要恰到好处,这样煎成的鱼好吃亦好看。”语极简单,然哲理深刻,耐人寻味。我们暂且不管老子的本意是“无为而治”还是其他,仅从他的比喻上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一个国家的治理可以像烹饪一样简单直接,何况我们小小的班级呢!班级管理也像是做一盘菜,用心去体会,也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来。
成长日记 篇2
老师让我们养豆芽,观察它的生长和成长的过程,下面我为大家讲我的豆芽成长日记。
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找了优良的绿豆后就泡进水里去了,一颗颗硬硬的东西,长两毫米多。
第二天,我们把泡了十个小时的绿豆拿出来,我看见已经破皮了,露出了白白的肚子,像一个个破了皮的老爷爷。
第三天的`早上,我看到它长出了长长的牙根,我就给换了一次水,等到我放学以后回到家,我一放下书包,就去看豆芽了,就看见豆芽又长长了,心里满是欢喜,别提有多高兴。
第四天,豆芽又长高了,长得长了,还长叶子了,在底下长出了根,我的小豆芽远看郁郁葱葱,一片翠绿,近看就像一片小小的豆芽森林。
第五天,老师让带到学校,我的豆芽最长,还给同学每人发了一根。这个微物观察日记真好玩,这次观察还让我懂得了:豆子的生命力顽强,还让我懂得了一定要有耐心。
成长日记 篇3
当初夏的第一缕阳光映射我们喜悦的面庞,当朵朵绚烂,娇艳的花儿竟相开放,我们又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5月30日上午,全体师生和家长在云峰剧院欢聚一堂,迎接这一年一度属于自己的节日。
这天,我们都兴高采烈,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特别是看到舞台上的同学们各个都象精灵一般,真的好美。
节目的开始,是有初二年级的管乐班送上的,由曹华晴老师担当指挥,同学们的演出投入,富有感情。场下的同学一直激动的股掌。这支乐曲,在老师的精心编排下,结合了今年艺术节的主题-------欢快积极。表演完了,同学给曹老师献花、戴红领巾。当时我好感动,同时我也很感谢,感谢老师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这些生长的小花朵,去体会感恩,懂得感恩。
万事开头难,这场演出一开始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开始就让全场人的心达到了高潮,一开始就让欢快的节奏包围着每一个人。后面的节目同样也是丰富多彩,老师们的精心编排,同学们的认真态度,让这场演出更是出色。
还让我记忆忧新的是初二年级的健美操,同学们个个都精神抖擞,信心百倍,这个节目又把我们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在这里,不由得想说,多做运动,健康身体。
还有表演《大长今》的同学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更是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原来她们是那么的棒!
像精灵般的三个小主持人,口齿伶俐,有条不紊的主持着节目,使得这场文艺汇演进行得很顺利。
最后,当合唱队的同学们唱响了《明天会更好》时,唱响了我对未来的`憧憬,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这一天里,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是幸福和快乐的。虽然初三的同学马上就要毕业成为一名高中生了,但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会很难忘,因为只是最后儿童时代了。初中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希望同学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
成长日记 篇4
亲情是每次回老家时爷爷给我做的一碗面,里面凝聚着浓浓的`爱和期望。
亲情是每次妹妹摔倒时我扶起她,里面凝聚着我对妹妹深深的爱。亲情是每次游泳比赛时爸爸送来的一杯水,抚平我内心的紧张。
亲情是每次放学校门口爸爸静静的等待,看到他的身影我就很安心。
亲情是每次我们一家人出去旅游时的欢歌笑语。点点滴滴的爱,伴我快乐成长。
成长日记 篇5
今年暑假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像我这么大的男孩、女孩们骑着自行车快乐地玩耍,心里很羡慕。于是,我请爸爸买回来一辆漂亮的自行车。我要学骑自行车。
我看着这辆崭新漂亮的自行车:只见它一身粉红色的衣服,黑色的车把,红黑相间的`坐垫,粉红色的车后架,车身还嵌了一条黄色条纹。它静静地立在车棚里,似乎要对我说:“小主人,你什么时候带上我一起去兜风呀?”我恨不得马上就骑上它去兜风呢。
当天晚上,我和爸爸早早吃过饭。我推上我的自行车,和爸爸一起来到体育馆的大广场上,开始了学骑自行车。
我跨上自行车坐好,抓紧车把,爸爸扶着车后架。我小心翼翼地看着前面,两只脚随着脚踏的起动踩动起来,自行车一摇一晃地前进了。骑行了一会,心里开始有点儿飘飘然起来,就是这么一分神的功夫,只听见“嘭”地一声,我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倒在水泥地面上。“爸爸你怎么不扶稳呀?痛死我了!我的屁股哟!”痛得我咧嘴大叫起来。
爸爸安慰了我几句,同时指导说“:眼睛要看着前方,放松保持淡定心态,把好车把。”我按照爸爸说的专心致志地练习着。这一次,骑出了好远都没有发生“意外”。我一晃眼,怎么看见爸爸就站在身旁呀?他不是一直扶着车后架的吗?看到爸爸没有扶自行车,我心里就开始“咯噔咯噔”地害怕起来了,这么一想着,我又一次从车上摔了下来。
虽然连摔了两次有点痛,但我一想到骑上自行车去兜风那副拉风的样子,心里的害怕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勇气猛增起来。继续认真地练习着...... 慢慢地,慢慢地,我可以独自骑几米、十几米、几十米了......
最终,那个晚上,我骑着自行车,爸爸从旁看护。虽然摇摇晃晃,但我还是骑着自行车安全到了家。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做事情要专心,不要怕摔跤,摔倒了,重新站起来,就是好样的!
成长日记 篇6
如层云密布后的晴日,如柳暗花明后的惊喜,如冲破牢笼后的小鸟……对于刚进大学的我们,这些就是真实的写照。
终于摆脱了高中的枷锁,想是再也不愿回到那段身心疲惫的日子了。但当有人问起我最为怀念的日子时,我沉思了一会,给出了一个让自己也惊讶的答案──高中。
一个人时天空很蓝,蓝得有些忧郁;一个人时很自由,自由得有些孤单;一个人时很轻松,轻松得有些无聊;想念朋友时很幸福,幸福得,有些难过。记得每次无聊时,总会想起高中三点一线的充实生活;记得每次懒惰时,总会想起高中体育训练时的斗志;记得每次孤单时,总会想起高中大家打闹嬉戏的场景。
一个人漫步在大学的校园,穿过稀疏的人流,突然感觉好清静,似乎再也听不到一大群同学在一起打闹的欢声笑语了。置身于敞亮的教室,看着周围的.同学,突然感觉好陌生,这就是同学吗?到点上课,上完就走,大家似乎没有太多交流。打水的时候忘带校园卡,想找人帮忙,突然感觉这么大一个校园竟然很难遇到一个熟悉的人。记得爸爸曾经说过“到了大学要好好与人相处,大学的朋友是离你最近的,也是以后对你帮助最多的”。可现在想一想自己身边的朋友,仅仅局限于寝室几个志同道合的室友,真的觉得很悲哀。
大学的环境给予我们这样一种选择:虽然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但能够为友的却仅限于自己的班级,想要超越这种关系,很难。所以,对于得到的每一份友谊,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同性之间,要相互欣赏、相互迁就、相互理解。对方有优点就说出来,相互学习,有缺点就指出来,相互改正,有不满就公开,不要闷在心里,最后闹矛盾。
异性之间,如果想保持单纯的朋友关系,就不要施舍暧昧,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保持适度原则,不该有的行为就别做,不要给旁观者、更给对方造成错觉。
朋友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知心知意;不一定要形影不离,但一定要心心相印;不一定要四季如春,但一定得雪中送炭。大学的友谊很难得,所以一定要倍加珍惜!
成长日记 篇7
我想要一个可以收集阳光的罐子,在火热的夏季,收集明媚的阳光,在雷电交加时,在晦暗潮湿时,取一点出来,照亮整个世界,温暖每个角落。
我想要一个可以收集阳光的罐子,在和煦的.春季,收集暖暖的阳光,在寒冷的冬日里,在凄风苦雨中,取一点出来,驱散大片阴霾,温润每寸土地。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如一枚糖果,含在阳光的舌头里,慢慢融化。于是,心成了收集阳光的罐子。
无论何时,心中洒满阳光,于是,每一天都是晴天。
成长日记 篇8
十岁那年,我嘴挺馋,总是和小伙伴一起往小卖部跑,兜里的几角钱一下子就用光了,可是还是满足不了我的食欲,最终在零食的诱惑下,我大胆的向同村的小伙伴借了一元钱,回家后,我还没向妈妈说起借钱的事,就被她按在搓板上了,未等我解释,就从脚下拿起拖鞋往我背上打,我想跑,可是来不及了。我心里止不住的委屈:不就是一元钱,为什么要这么狠心,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女儿。我咬住嘴唇,眼泪簌簌地掉。
十四岁,当我看见那些穿着崭新衣服的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时,我自卑的打量自己的衣着:上身是邻家姐姐给的,裤子是一位亲戚拿来的,鞋子是姐姐穿不下的。我的衣服永远都是妈妈从别家那里淘来的,他总是说这些衣服都是好的,新的,由于他们穿不上,所以才给我的。我接过衣服,发现那些衣服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颜色。我一直幻想:我是一个富家的孩子,我有一屋子的新衣服,我可以每天穿上新衣服站在大大的镜子前翩翩起舞,我要有一个温柔而高雅的妈妈,她叫我宇儿,而不是死丫头,她教我弹琴,而不是让我洗鞋子。
十五岁,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我喜欢我行我素,不愿别人在耳边唠叨,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不喜欢被人整天管着,这样的时候对一些不顺心的事,都会大发脾气。
在餐桌上,我看到的是一盘白菜和萝卜,生气的将筷子一丢,说:“又是这,不吃了。”然后冲出卧室,狠狠的甩上门。晚上我饿的眼花,碍于面子只好忍着,快八点了,我实在饿的.受不了,只好溜进厨房找吃的。电饭煲还插着插头,打开盖,一碗我最爱吃的鸡蛋饭。没等端起碗,我的眼泪就掉落在碗旁。
十六岁,上高一,学校离家太远,必须住校,第一次离开家,才知道什么叫家。心里的恐惧和想念化为泪珠喷涌而出。终于忍不住打电话回家,电话这头的我把在陌生环境中的种种不适含泪诉说,电话那头的妈妈早就成了泪人。第二天一早,她就赶到了学校……
就在那个温暖的早晨,我彻底告别了叛逆期,因为我在妈妈简单而温暖的爱里突然明白,我们之间谁也离不开谁。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的日记12-23
成长的日记01-30
成长日记07-20
成长日记(精选)07-22
有关成长的日记04-16
成长小学日记12-10
初中成长的日记01-04
成长的烦恼日记09-05
成长小曲日记10-18
成长日记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