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说明文>金字塔说明文

金字塔说明文

时间:2022-01-12 08:00:49 说明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字塔说明文

  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别是条理性极强的说明文,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字塔说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字塔说明文

金字塔说明文1

  提起古代文明,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许多地方就是连现代文明也不能对它作出完满的解释。现在仍有许多人在研究它探索它。它是古代文明的一块丰碑,高高地耸立于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中。

  这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古埃及流传着一种宗教迷信的说法:人死后,只要保存好尸体,他的灵魂进入阴界就会复活。过惯了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生活的帝王们妄想死后也能永享富贵,便下令死后尸体作防腐处理,填入香料,长久保存,称为木乃伊。金字塔就是存放木乃伊的陵墓。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的建筑物,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语的金字,中国古人就把它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大大小小共70余座,都位于开罗南10~20公里的一片沙漠之中。至今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巨人般地矗立着三座金字塔,它们分别为第四王朝的胡夫王、卡夫拉王和孟考拉王祖孙三代所建,其中胡夫王的规模最大,称大金字塔,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是金字塔的登峰造极之作。

  据说胡夫是第四王朝(公元前2680——前2560)的奠基人、国王斯涅弗罗之子。他在位时。为了到另一世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征召30万人,每批10万人,三个月为一期,花了整整30年,终于建成了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大金字塔陵墓。

  这座金字塔体积约250立方米。底部是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高146、5米(因几千年的风化剥蚀,现高138米),占地面积52900平方米,用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一般重25吨,最大的重达30吨。有人估算,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一尺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

  更为奇妙的是,全部石块没有使用任何灰浆粘连,完全靠石块本身自重堆砌在一起。而且,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倾斜角度都是51度52分。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仅1、27厘米,可见构筑的精密。

  在金字塔的北极,离地17米处有一个人口,经过三条通道可到金字塔的内部。最上面的是法老的墓地,其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2、28米,墓室长10。43米,高5、82米。这么大的空间仅在其中摆放着一口红色花岗岩石棺。中间一个是皇后的墓地,和法老的大致相同。最下面一个叫次要墓室。据说它是法老和皇后的灵魂休息室。法老墓中有好几个孔直达金字塔表面。除作通气用外,还兼作法老和皇后灵魂外出自由活动的出人口。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

金字塔说明文2

  第一次教这篇课文,我放手让学生收集金字塔的有关资料,课上简单梳理了课文内容后便开始了交流。学生交流得非常热烈,我也觉得这堂课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他们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可是,这样的课至多只能算课外专题阅读之后的一个交流,课文本身已经被挤出了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学不学《埃及的金字塔》没有区别。

  第二次,我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先学生字、再读课文,然后扣住书后的练习,让学生明白,课文介绍金字塔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把这样写的好处进行仔细剖析。孩子们一边听一边记,态度非常认真。可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课堂让我明白,孩子们是为学而学,他们对此没有兴趣,更没有真正的领悟。

  我第三次执教《埃及的金字塔》,吸取前两次的教训,我尝试着将以教师为主的“教课文”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语文学习活动”,力求按照语言学习理论建构课堂教学过程,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语文能力的“习得性”,让学生读读、说说、画画、演演、写写,在活动中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积累课文中的规范语言,通过模仿和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我也有了一些崭新的认识。

  一、让文体特点更明显一些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课文第三小节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以及形象描述的方法介绍了金字塔外形宏伟而结构精巧的特点。课文“说了什么”很容易明白,更重要的是理解它在“怎样说”。对照这个目标,教学中我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读读、说说,体会课文中所用说明方法的好处,然后安排了一个模仿写话的迁移训练:向别人介绍家乡的百年香樟或家乡的标志性雕塑——东方大寿星。从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以古树为例,所有的学生都会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列举古树的高、树冠直径、树干直径等数据,将古树与楼房、旁边的小树、电线杆等做比较。大部分学生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把这棵古树比作巨人、大伞。这是一个学生的写话:“家乡的百年香樟高25米左右,相当于七八层高的楼房,树干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它的枝叶特别茂密,树冠直径达到了32米,远远望去,就像天地间撑开的一把巨型绿绒大伞。虽然已是近百岁高龄,却仍然郁郁苍苍,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除了模仿说明,学生还要学习表达顺序。向别人介绍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作者都必须考虑清楚。《埃及的金字塔》层次清楚,为学生感受表达顺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请学生逐节朗读、概括出小标题,然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几个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说到金字塔,人们通常首先想知道的是它在哪儿,外形是什么样子,它是做什么用的等,其次才是某一个金字塔的规模及建造方法,课文实际上是按照人们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来介绍的,所以显得条理分明。这个环节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还知道了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作好了铺垫。

  二、让语文味道更浓烈一些

  课文第三段也就是四、五两节介绍了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原先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图画或实物演示,学生“玩”得兴致勃勃。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活动只能叫科学探究活动。这是语文课,不是科学课呀!语文的学科性体现在哪里呢?经过思考,将活动改为“合作演示并解说”,对解说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可以对课文语言进行加工创造,加上表示步骤顺序的词,这样介绍起来更有条理。“演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说”则是“表达”的训练。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小组的演示基本不成问题,解说则参差不齐,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清楚有条理地讲述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先砌好地面的一层,再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然后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第二层建好了,接着把土坡加高,再把石块拉上第三层。这样,金字塔一层层砌上去,土坡也一点点加高。最后,金字塔建成了,人们把周围的土山移走,金字塔就显露出来了。”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就“然后、然后”地啰啰嗦嗦。其实这种情况就更暴露出表达训练的必要性。如果我们总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那么学生很可能就会出现“话说不好”“文章写不通”的问题。

  《埃及的金字塔》的语言表达还有一个特点:模糊中的精确。为了准确介绍金字塔的历史、规模、建造等情况,课文中用了“大约”、“差不多”等表示概数的词,其实这些看似模糊的词恰好表现出作者严谨的态度。在孩子们“演示并解说”了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后,我追问“金字塔真是这样建造的吗?”我故意把“真是”两字说得很重。学生马上意识到:不一定,因为这一段开头用了“据说”这个词。接着,我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这样的词句,读一读,比较比较,孩子们很快就把这样的句子都找了出来,在比较品味中领会了语言的准确与周密,体悟到了“模糊中的精确”这一奇妙的表达方式。

  三、让教学过程更有趣一些

  纵观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尤其是四、五两节“金字塔的建造方法”那一部分,课堂上趣味盎然,我想大概是“图画或实物演示并解说”的活动满足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探究心。孩子们的图示不仅能说明问题,有的还很美观,有的组在拉石块的圆木前加上了牛、骆驼等牲畜,童趣十足。实物演示则能巧妙利用各种文具,大小字典、语文书、文具盒甚至橡皮通通成了道具,还有的小组想出了四面同时施工的方法,他们说,这样建造速度更快。小组成员有忙着“建塔”的,有提高嗓门练习解说的,还有热心帮忙的……小组演示后,“观众”的点评又引起了争论:“课文里没说四面同时施工,你们这样演示不对!”“聪明智慧的古埃及人能创造出金字塔这样的奇迹,肯定也能想到!”……

  看来,说明文的教学也不必总是板着一副“学究面孔”,它同样可以化身为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化身为孩子爱玩的游戏,同样可以穿上色彩斑斓的花衣,同样可以让学生兴趣十足地学,趣味盎然地学。

  四、让学习的辐射面再广一些

  《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只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户,孩子们渴盼的是窗外更多更美的风景,是更遥远更神秘的远方。孩子们读起了《金字塔的秘密》《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文明奇迹》等,课间,他们还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交流,尤其是几个男孩子,讲起来头头是道。为了不辜负他们高涨的热情,我因势利导,在班上召开了一次“世界文明奇迹”专题报告会,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主题,然后汇集整理资料、练习解说,每组汇报时间不允许超过八分钟。最后师生一起评出最佳小组。为了吸引同学的眼球,各组同学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撰写文稿,有的挑选图片,有的甚至找来碟片,课上学到的说明方法、叙述顺序等知识都用了起来。看着孩子们像模像样的报告,我“自鸣得意”了:不要让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仅停留于自发的阶段,应该想方设法将课内外融会贯通,在学习与实践之间铺设一条通道,这样的拓展是不是更有效呢?

  除此之外,我还在设想给孩子们推荐与金字塔相关的游记、诗歌等,希望孩子们领略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

  三教《埃及的金字塔》,教出了不同的感受。其实,说明文也好,记叙文也好,教学都要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特点才能上出特色。教学还要针对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要根据儿童心理,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实践,帮助他们在听、说、读、写等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提升语文的素养。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

【金字塔说明文】相关文章:

《金字塔》教学反思01-27

《金字塔》教学反思04-12

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反思04-21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04-22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04-22

《食物金字塔》幼儿园教案06-01

说明文12-27

樱桃的说明文11-22

小鸡说明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