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议论文

时间:2022-01-21 20:38:08 议论文 我要投稿

童心议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心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心议论文

童心议论文1

  弱小的草啊!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繁星》之四八

  这首于冰心《繁星》之四八的小诗,通常在人们的意念中是赞颂装点世界的柔弱的小草,但我以为它又何尝不可以象征那些以其柔弱的双肩辛勤哺育孩子茁壮成长的母亲呢?如果说,在2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草地上,冰心比任何人都更是一棵稚嫩的小草,那么这棵稚嫩的小草以她对于生活的全部的爱意为母亲的世界倾注了绿色生机。虽然这种爱意流淌在冰心的所有文学作品中,但是我以为她以小草的绿色生机显示于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则是她的小诗问世。1923年1月冰心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繁星》,共收录164首小诗。这些小诗三五句成为一体,自由、抒情,开创了诗歌新的体式。其诗歌所包含的内容为讴歌大自然、颂扬母爱、赞美童真、歌咏艺术,同时充满对人生的怀疑和青春逝去的感伤。其基调是温馨和煦的,色彩是淡雅清新的,气氛是沉静肃穆的,让人一边颂读一边回味自己曾经有过的童年和在母亲膝下欢跑的日子。冰心创作《繁星》是以一颗童心在看世界,读者读这些小诗时会情不自禁用一个颗童心来感受、回味其间的世界,这就是冰心的魔力之所在。因为无论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生活境地,心目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相通的,但是作为诗人,如何才能把那份美好的希翼转化为读者的真切感受呢?那就是诗人用自己真挚纯洁的情感来抒写爱。

  冰心开始写作《繁星》集中“星星点点”的时候,只是一个不满20岁的妙龄少女。生在温馨家庭的她,大脑中的世界全是温馨的爱的世界。如她在《繁星》之一四所言:“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这是一个多么广阔的爱的世界,爱充满了整个宇宙。海军军官的父亲,温柔娴淑的母亲用他们的爱包裹着冰心的成长道路,使她始终保留着一颗童心来看待生活,如《繁星》之一:“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在深深地互相颂赞了。”这不正是我们记忆中的童年?静静地夏夜,当我们躺在自家的竹床上乘凉时,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不是总可以听见他们的对话吗?甚至可以听到牛郎织女诉说思念的声音!儿时的我们深信自己听到了星之低语。所以当冰心用自己的童心来拾缀过去生活的记忆时,以之抒情则情真,以之写景则景美,以之状物则物富有人性,从而在情景理之间虚化出一种无可比拟的意境!这种意境可以触摸,用你心灵深处隐藏的那份记忆;可以感悟,用你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冲击与瞬间的情绪;可以描摩,用你曾经所拥有的生活片断场景。这份意境给那些曾经的女孩儿、今天的母亲们以双重的心境。作为母亲的孩子,我们都曾有过美好的童年,因为我们是在新中国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幼苗,儿时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当时的人性之美好,空气之清新,环境之优美比之冰心笔下所颂扬的母爱和社会场境并不逊色。我出身于六十年代末的农村,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我们农村的环境处处是一幅图画,当读到“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打我的盘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打我的心弦。”(《繁星》之二八)时,冰心女士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则会幻化成我自已家乡的`画面——环村的荷塘,从村中穿梭过去的河流,河两岸随风飘荡的杨柳,清澈的河水中一群戏水的儿童、、、、、这是一组可以入画的意境,它借助诗人的情绪而再现,让你很真切地触摸到隐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份记忆。在这份记忆中环境是实实在在的优美,母爱则是真真切切的崇高。“这些事——是永不磨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繁星》之七一)家境殷实的生活,展现的是母亲给予诗人无尽的爱意,它与一幅恬淡的画面相互映衬、相互渗透,使爱显得更加温馨。但是越过这幅画面、穿透这份意境去找寻经济拮据的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则更能在心弦上产生深深的共鸣。清凉的秋夜,母亲用她那劳作了一天的双手缝补六个儿女的冬衣;寒冷的冬夜,母亲坐在机杼上织来年需用的布匹;炎热的夏夜,母亲用蒲扇为我们驱赶蚊蝇的叮咬、、、、、、当孩子中的一个额头上长脓胞,母亲为了不让女孩子家脸上留下疤痕,代替医生每天用药棉给女儿擦洗二次;当孩子中的另一个病了,母亲三天三夜未合眼,从脑炎的死亡线上把孩子抢了回来,医生认为是奇迹、、、、、、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母爱并不象冰心笔下那么诗情画意,母爱是沉甸甸的,母亲给予我们的爱一如“我披在你膝上的头发”是无法数清的“万缕柔丝”(《繁星》之八O),更是无法报答的春之光晖,“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赐,反使他终于沉默。”(《繁星》之一O二),因为母爱的无以回报,让女人爱人的心会更趋于纯净,感情更加真挚,从而以更加美好的心灵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的赐予。

  不论母爱是冰心小诗中的温馨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沉重,但它的的确确如冰心笔下所描绘的一样,永恒而无处不在。当我们由“母亲的孩子”完成角色的转换变成了“孩子的母亲”,对于母亲给予孩子无私的爱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茫茫大地上,岂止人类有母亲?凡一切有知有情,无不有母亲。有了母亲。世上便随处种下了爱的种子。于是溪泉欣欣的流着,小鸟欣欣的唱着,杂花欣欣的开着,野草欣欣的青着,走兽欣欣的奔跃着,人类欣欣的生活着,万物的母亲彼此互爱着;万物的子女,彼此互爱着;同情互助之中,这载着众生的大地,便不住的纡徐前进。懿哉!宇宙间的爱力,从兹千变万化的流转运行了!”诗人认为,母亲是繁衍一切,使万物和谐相处的根源;母爱是宇宙万物间最崇高最博大的情怀。的确如此,如果没有母亲,没有母亲撒下爱的种子,世上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无论动植物、还是山川河流都是在母爱的滋润下流转运行,茁壮成长的,更何况人类?

  作为孩子的母亲,从孩子发出第一个音符,我们便为之欣欣然,以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的是“最完全的诗句” (《繁星》之七四)。母亲们为孩子的每一个发音而津津乐道,仿佛人世间的语言是从自己的孩子开始发明创造;而且只有身为母亲的人才能听懂孩子的言语。孩子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牵动母亲们最敏锐的神经。“谁信一个小‘心’的呜咽,颤动了世界?然而他是灵魂海中的一滴。”(《繁星》之五九),当不会说话的孩子发烧了、咳嗽了、身为母亲的人不会也不敢让自己的眼睛有片刻的休息,孩子是母亲的整个世界,是母亲灵魂深处颤动的音符,只有身为母亲的人才能感应到那颗牵动灵魂的“心”,只有身为母亲的人才会深情地称赞“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繁星》之三五),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无以伦比的,他的小小身躯中藏着你无法探测到的灵魂世界,这个伟大的灵魂是必须要用你全部的爱去滋润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亲又充满着了矛盾的心理,盼望你长大,又害怕你长大,因为当你羽翼丰满,就要离开妈妈的怀抱,妈妈的心会空荡荡地悬着,会时刻惦记着你的一切,怕你冷,怕你热,怕你吃不习惯外面的饭菜,怕你晚上睡觉改不掉踢被子的习惯。因此“总怕听天外的翅声——小小的鸟呵!羽翼长成,你要飞向何处?”(《繁星》之一五四)。短短的诗行,诗人用自然的瞬间动态画面来捕捉生活中的片刻感受,巧妙地将母亲对孩子深厚的爱心中所包含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孩子除了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更是把母亲作为避风的港湾:“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繁星》之一五九)。在此,冰心以她生花的妙笔,用情思巧妙的诗句把对母爱的赞美融合到了自然界最原始最古朴的情感中,并以之相映互彰地讴歌至诚至大、至高至上的母爱,它不仅仅是爱的天堂,也是心灵休憩的港湾,是疲惫时可以得到安慰忘掉烦忧的温床。生活中并不总是平坦的大道,人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坎坷,只有母亲的爱可以让一切消融。母亲没有忧愁吗?当然也会有,但是在孩子的眼里,母亲可以撇开自己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繁星》之三三),孩子在母亲面前的撒骄,更加衬托出母爱的无私。尽管冰心在当时所宣扬的爱是不被推崇的,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曾指责冰心所描绘的“花前月下”,鼓吹“普遍的”“神圣无边的”母爱,湮没了阶级的差别,但母爱作为冰心作品的主旋律,却时时包围着冰心,并不曾因他人的指责而放弃心中理想的梦境。当梦中的母亲病了,她晨起直赶路怪“驴儿太慢,山路太长——”得知梦儿诓骗,归来时“辔儿缓了,阳光正好,野花如笑。”(《繁星》之九二)梦到母亲生病,是多少远离父母的人子所忧思的事情,得知梦儿诓骗时,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心情借“阳光正好,野花如笑”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情之真其意之切其景之美,浑为一体,虚化成一片片至诚至爱的花瓣,随着读者的思绪映入人的眼里、飘进人的耳中、撒落到人的心上、飞扬在色彩纷呈的记忆。似一颗晶莹透亮的珍珠在读者的心与心之间轻柔地流动,也同时牵动着读者对自己母亲思念的情弦。

  童真,在冰心的小诗里与母爱是相互辉映的,母爱崇高无私,童真纯洁无瑕。“人间惟襁褓婴儿,初无罪恶”。小孩子“天真纯洁的国里”,“受了社会的熏染的人”是不配入的,“婴儿,是伟大的诗人”。除此,冰心在《繁星》集中还以众的小诗抒写优美的自然风光,礼赞广阔深厚的大海。试看这“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洽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繁星》之六九)再看“那一角的城墙,蔚蓝的天,极目的苍茫无际——即此便是天上—人间。”(《繁星》之一三)何等清新恬淡的图画,将对自然的颖悟、热爱、陶醉、崇拜,发展到了极致。又如:“大海呵!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那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之一三一)“海波不住地问岩石,岩石永久沉默着不曾回答;然而他这沉默,已经过了百千万回的思索。”(《繁星》之一一六) “知识的海中,神秘的礁石上,处处闪烁着怀疑的灯光呢,感谢你指示我,生命的舟难行的路!”(《繁星》之八七),这些摹景状物的浅呤低唱,让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心灵深处”对大海的倾慕、依恋、赞叹与敬畏之情,从而在景、情、理的融合中,不知不觉得到“心灵的慰安和净化”。

  总之,读冰心的小诗,我们体会到的是爱与真诚。《繁星》作为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纯洁、感情诚挚的美好心灵,一位“五四”新文学运动青年女作家在艺术领域的探索中展现出来的才气、灵智、情绪、趣味、爱好及“自我”。如茅盾所言:“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的确,《繁星》中的每一首小诗都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片断回忆,对瞬间感受的完美捕捉。但是它经过了诗人的精心过滤,将生活的真实经历与诗人的理想、情感渗透在一起,借助儿童的心灵、儿童的眼睛、纯洁的情感、清越的声音、淡雅的色调,为我们构画出了一个属于心灵世界的世外桃源,桃源里的每一朵小花都蕴含着一个温馨的故事,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意境描绘出一幅幅图画,谱写出一首首乐曲,画面动静相生,而乐曲则是舒缓的爱的主旋律。虽然其间不乏有忧郁感伤的色调,但是它是在深刻的时代基础之上体现出来的在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真实的失落感。让我们在时隔近一个世纪的今天,面对物欲横流的肮脏世界和彼此隔膜的情色男女,依然能够拔动人类最原始最真挚的“情弦”,依然能够让躁动的心归于平静,就仿佛寒冷的冬夜里读一本关于冬天的童话!在这个童话里,有乐观进取的旷达,也有怀疑失望的惆怅;有天真烂漫的纯洁,也有苍凉深厚的沉郁;有善良纯朴的热情,也有高傲矜持的冷漠。它把你带进平和而不消沉的境地,促使你平静地思考生活;它使你在幽静和感伤中体会到崇高,让心灵得到净化!它在自然中浅斟低吟,编织梦境,抒写真性灵,如同诗人赞美泰戈尔的诗一般,诗集《繁星》亦具有“天然的美感”,一种澄澈的美。

  冰心女士在其《冰心文集》序中说:“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它有时经过荒芜的平野,也有时经过青绿的丘陵,于是这水流的声音,有时凝涩,也有时通畅,但它还是不停地向前流着。”这应该不仅仅是她生活道路的概括,也应该是她的小诗乃至她的所有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心灵上流过所产生的魅力所在。如果说,冰心的小诗使我们的文坛收获了无数颗“情绪的珍珠”,那么对每一个读者而言,这些“零碎的思想”都是一井永不干涸的清泉!而对于女性读者而言,这些“零碎的思想”则为我们编织了一张“爱”的温床,上面孕育着希望与理想之“梦”!

童心议论文2

  《论童心》 蔡昊哲

理解童心之前,先理解世界是正反的统一体。

  人的情感分为强正(少数)、弱正(多数)、弱负(多数)、强负(少数),强正的人和强负的人的性格是明显相反的,而且强正的人和强负的人彼此无法理解彼此,这是自然规律。如果极度丑恶的人(强负)理解了极度美好的人(强正),那就违反自然规律了,所以不可能发生。虽然人的情感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但是有些情感只能先天因素给予。所以世间有很多美好,丑恶的人从生到死都无法理解和感受。看似主观的想法,其实背后受着自然规律的操纵,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才会被宇宙诞生,所有生命的一生都是在执行自然规律。美好的人被丑恶的人嘲笑的时候,其实是在经受自然规律,美好的人被丑恶的人损害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经受自然规律。人的一生终究逃脱不了自然规律,只能在自然规律的圈子里活动,这就好比人终究无法逃出宇宙,有宇宙的地方就有自然规律。

  童心是一种典型的“强正”,童年到成年的过程是对童心的改进,而不是舍弃。成年以后,由于受到很多的负面刺激,还能保持童心这种“强正”的人只是少数。只有本性(先天情感)向往童心的人,才能得到永久的童心。成年人还能保持着改进后的童心,就是一个脱俗的人。

  童心的第一个典型特征:美好。

童年到成年的过程中,负面因素会逐渐侵蚀着美好的心灵。有些人在负面因素的侵蚀下,已经丧失了美好的心灵,也就失去了童心的关键。负面因素有很多:考学的激烈竞争、就业的激烈竞争,追求女孩的激烈竞争,被丑恶的小人损害等。

  童心的第二个典型特征:深情、情感强烈,多去感受情感,容易引发情感,容易兴奋、活跃。

 有些人的情感像是一块原本带着棱角的石头,从小到大,在负面因素的逐渐磨损下,慢慢的`被磨平了,情感变得冷漠,性格变得沉稳。

  童心的第三个典型特征:思维中情感因素的比例高,而非情感因素的比例低。

  非情感因素(例如逻辑思维和有些为人处事的技巧)会抑制情感因素。也就是说,思维中非情感因素多了,情感因素就少了,说话像是用非情感因素来讲理,而不是用情感因素来抒情。

  童心的第四个典型特征:能简单的方面就简单,不要把该简单的方面搞复杂。

 注意:思维简单的人不等于童心的人。丑恶、低俗、自私的人,小时候由于智力水平还较低,所以思维简单,但是他们没有美好的心灵,所以没有童心。可以这样说:童心的人,思维相对简单,但是思维简单的人,不一定是童心的人。

  童心的第五个典型特征:容易快乐、兴奋、活泼、可爱,而不是沉稳、严肃、面无表情的样子。

  童心的第六个典型特征:内心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情感真实、自然,不喜欢装样子。

 有些人认为成熟就要沉稳、优雅,不会把兴奋、活跃之情体现出来。还有些人按照为人处事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来决定显现哪些情感,隐藏哪些情感,从而装样子来最大程度的适应为人处事和人际交往,给别人表现的不是完全真实的自己。

  童心的第七个典型特征:爱玩耍,爱幻想。

 有些人成年以后,变得很现实,不再喜欢虚幻的事物(例如动漫),并且不像儿童时期那么爱玩了。

  纯粹的童心只适用于只有正面因素而没有负面因素的理想世界,而现实世界是正反的统一体,既有正面因素,又有负面因素,那么与之对应的童心不是纯粹的童心,而是改进后的童心。

  童心的第一个改进特征:快乐与忧郁交织着。

生活中,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并存,决定了快乐与忧郁的交织。

  略带忧郁:“忧郁”往往和“在意”是关联的。因为在意,所以当在意的事物受到负面因素的损害时,或者很有可能受到损害时,就会忧郁。

  童心的第二个改进特征:更向往安心和温暖的生活。

 (1)安心:有稳定的安全感,减少负面刺激。

  安全感:

  a.身体健康,没有损害健康的生活习惯。

  b.收入和福利,住房和环境。

  c.遵守:法律、道德、学校和公司的规章、为人处事的规则、生存发展的规则。

  d.人际关系的安全:

  不得罪别人。

  不要让人反感。

  不要让人误会。(在复杂的世界里,容易造成误会,这也是人脆弱的体现。说话模糊不清、不完整、不被理解的话、谎话,都容易造成误会。)

  不要让人嫉妒。

  不要让人握住把柄。

  换位思考,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大家的良好评价。

  (2)温暖:人生的温暖和人生的寒冷是相对而言的。

  童心的第三个改进特征:有了对比,才能看清。

成年后,走入社会中,见到丑恶的人和丑恶的现象,以及被丑恶的人和丑恶的现象所损害,在对比中,才能体会那美好的童心的可贵。

  成年后,走入社会中,体会了生活中动荡不安的方面,在对比中,更能体会安全感的重要。懂得了人生的寒冷,在对比中,更能体会人生的温暖。

童心议论文3

  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叫捃儿的学生造了一个句子——“早晨的阳光很活泼”,被老师判为错句,理由是搭配不当。捃儿的父亲是一个画家。早晨作画时,他忽然发现美妙的光点在枝叶上变幻着,仿佛斜泛着的妖冶的眼波,很灵动,很——活泼!爸爸忽然间懂得了儿子的句子,“阳光很活泼”,多生动,比什么“小狗、小猫很活泼”之类要高明多了!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意境,再进一步就是诗了!面对父亲的解释,那位年轻的女教师觉得委屈:“这么说是我把你那大诗人的儿子扼杀掉了?还不是为你儿子好,这样的句子考试能过关吗?”毕竟儿子还要参加大考,毕竟老师监督着学生,而上头还有监督老师的人……爸爸违心地关照儿子,以后不要再造这样的句子了。

  行文至此,让我想起一篇来自美国的小学生作文:“几个小男孩儿在野外的芦苇丛捡到一个蛋,有的说是蛇蛋,有的说是鸟蛋,大家为此争执不休,决定把蛋带回去在烘箱中孵化,蛋壳快破了,大家紧张地盯着看,没想到,蛋壳里孵出来的居然是里根总统!”这篇作文,是美国老师赞赏的经典之作,不光获奖,还广为传颂。

  同样的童真童趣,同样富有想象力的作文语言,却是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其中,除了社会背景、教育制度的原因外,我们的教师是否也应该有所反思?试想,如果美国孩子在写作文时没有极舒展、极自由的心态,而是担心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能写出如此童真童趣吗?那么,在中国,这个叫捃儿的孩子受到老师这样的冷遇,他的童真童趣是否依旧?当然不会。可以肯定,若干年后,他的作文,就如流水线上生产的作品,规规矩矩,毫无个性可言。

  这就是教育扼杀童心的典型事例。如果说教师这是为考试所累而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有些登在报刊杂志,署名低年级小朋友的文章,却文笔老练,思想深邃,宛如成人手笔,这又是为什么?如果这是教师越庖代俎的作品,那就是教学观念的问题了。不论出于哪种需要,如果教师不厌其烦、肆意修改学生作文,把学生的习作改的童趣尽失,那就是对童真的扼杀。这种做法,不光使孩子对作文信心全无,一种“您看着办”的心态;还使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严重影响下一代的“诚信”观念,使他们过早的学会虚荣或欺骗。而那些读到如此佳作的同年龄的孩子,还敢捧着自己的童心作文,沾沾自喜,踊跃投稿吗?

  孩子的世界是纯洁的,孩子的天空是纯蓝的,孩子的生活,率直、天真,毫无矫饰,如同他们的作文语言,充满灵气。还孩子童心一片,让童心写出孩子的天空,教师就要摒弃世俗,带着童心,充满宽容和民主,鼓励孩子书写真情,引导孩子展现个性。

童心议论文4

  摘 要: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里,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孩子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留守综合症”。大多数留守农村的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问题凸现,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长期头痛和思索的教育问题。重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关键词: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班今年12岁的女孩张艺馨是一名农村的学生,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艺馨跟爷爷奶奶在家生活。“十一”前夕,艺馨突然“失踪”了,两天两夜不回家。爷爷和邻居找了很久,才在一家网吧找到她。爷爷惊奇地发现,跟小丽在一起的居然还有一个比她大几岁的陌生男孩。艺馨说,她已经跟这个男孩出来玩过好几次了,非常开心,自己心里有什么话都可以跟他讲。

  8岁的小男孩由星,是我校二年级学生。刚上二年级时活泼可爱,喜欢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两个月以后,由星越来越不爱说话,作业也完不成,甚至有时几天都不上学。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爸爸、妈妈出外打工,爷爷奶奶只能管吃住,有时爷爷、奶奶生病就不送他上学……

  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来看,一般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养。由于隔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由于隔代人年龄相差甚远,老人的文化局限性使他们没有能力去教育孩子。尤其是个别寄居在亲戚或朋友家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变得沉默寡言。监护人也往往对他们的管教比较松散,从而使他们因缺乏约束而变得放纵。而一些没有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基本是无人管教,他们容易养成自由散漫、好吃懒做等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这种种因素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和焦虑、任性、暴躁等性格特征,有的存在叛逆、怨恨等情绪。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怎样才能让他们和大多数同学融合在一起?学校对他们该怎样进行心理教育呢?

  笔者认为,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有如下几条途径:

  一、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留守学生由于心情抑郁,所以教师可利用班队、团队组织的各种活动进行心理教育。如在班队活动中让每个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现在的想法,可以开展像“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交流讨论活动,让他们觉得生活在大集体中,人人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使他们从心理上少一些抑郁和依赖,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使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有更充分的情感投入。

  二、注重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心理援助

  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学校可安排专任教师或班主任在平时适当时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世界”,要把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要注意对这些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真正了解一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及思想状况,便于和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要多运用同感的态度和交流的技巧加深对学生的理解。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一个“空间”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利用教师团队在各学科教育中进行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学校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时教师应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在辅导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避免说“我告诉你”之类的话,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如“我能体会”、“我能理解你的处境”等,使他们能真正感到教师的关爱。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理解、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他们心灵的“疙瘩”。

  四、通过上辅导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这对学生非常重要,要通过辅导教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现状,就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亲为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化解他们的情绪,确立自己合适、正确的理想,保持轻松的精神,“适应”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健康的人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要帮助留守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他们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策略,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形成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日常生活辅导中,要指导他们养成整齐、清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理能力,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环境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学校,要进一步转化教育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念,把如何提高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学校附近的社区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隐形的、不易察觉和潜移默化的。学校附近的游戏机室、网吧等,对孩子的诱惑力极大,容易使儿童误入歧途。要协同公安、司法、法院、文化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源对孩子的毒化,严防关口前移,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宣传,采用以案说法、现身说法形式,进行警惕教育,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畸形心理,进行矫正型教育要比防范教育更难。因此,学校要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少儿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

  [2]李明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探略》.20xx年1月。

  [3]《留守儿童谁来监护》.北京早期教育网,20xx年7月26日。

童心议论文5

  童心啊!你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啊!对你只有怀念,人们活的是何等的累。惟有你是人们开心的证明。可是你却悄悄的随着时光流逝。

  每天上下学都能看到楼下的小孩子在玩,既羡慕又失落。每天只是繁重的任务,已经使人丧失了本性。有一天下水道被挖开好象是修,但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修,这可成了那帮小孩子的"堡垒"了,每天在下面"荷枪实弹"的"打仗"。人们也许只是缺乏这种童心,所以累吧!那天我一直在看他们,很羡慕。直到他们把我当做他们的目标时我才跑了,走着听到:"这家伙想趁我们不备偷袭我们……"。我笑~!

  整天的任务恐怕也就是学习罢了!但太多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大多数的答案是为自己的将来吧!可是我们是中国人啊!更多的是为祖国,可是应试教育一直都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打消了。从小就上什么幼儿园,我庆幸的是我没上过,大人们和孩子的唯一区别就是懂的事情太多,而孩子们是那么天真。他们知道有一个国家叫中国是自己的国家,将来报效的是中国。而大人们可能由于知道的太多了,忘记了有一个国家需要报答,是自己的母亲~!

  前几天是植树节,我突然对同学们说:今天植树节啊!他们说:干什么?植树啊!别玩了啊?我很愤懑!我无言。那天放学回家看到许多小学生和一些老人在道旁边植树,他们扛着很吃力的样子。有个小姑娘带着哭腔说:"这么沉啊!小树啊!你可真可怜啊!你的生命还得看我们的心情好不好……"。过了好多天人们都出去植树说是响应政府的号召,我很纳闷。

  那天我回去的.很玩没注意到楼下的那帮孩子们,可他们把我给定上了。其中一个小家伙跑到我身边说:"他们打不过我们这一组你帮帮他们吧!"我顿时慌了手脚,我犹豫了一会看着他们渴求的目光,我说:好~!他们天真的笑了!他们无拘无束。大人们啊!你们是多么的可怜啊!

  过了好多天我偶尔看到一篇报道题目是:小孩子植树的成活率比大人的高。我想小孩子植的是树,大人们植的是什么啊?是形式罢了!活的多累啊。

  我宁愿得个小儿痴呆症,也不愿这么活着。

  童心啊!

童心议论文6

  小时候,我盼望长大,可长大后,烦恼也随之而来。有一次妈妈对我说:“上了中学后,你最需要什么?”我说:“童心”。

  请不要认为我在异想天开,更不要认为我在执着地追求与众不同,若问原因,只有一句话,现在的中学生太“成熟”了。自从进入中学后,我就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讽刺、嘲笑、勾心斗角的环境中。一些中学生的`心胸太狭窄了,一个无意识的眼神都会被认为是恶意。因此班里形成了许多“帮派”,都在暗地里说对方的坏话,班里便又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为什么同学之间不能多几分宽容。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有一次读课文,老师让我们大家轮流读。当轮到一个口才不好的同学读时,许多同学竟一边笑,一边发出怪异的叫声。当我看到那个同学怯生生地,结结巴巴地读着课文时,我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可身旁的同学都笑得前翻后仰,望着那个同学尴尬的表情,我不禁想到:为什么同学之间不能多几分关心,多几分帮助。这时,我不禁回忆起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我们都是一些天真的孩子。班里充满着友谊,充满着爱,同学之间闹些小矛盾,睡一觉起来就忘了,真向往那时天真无邪。突然,一阵掌声在我耳边响起虽然声音不大,但却十分有力,我回过神来,只见那个同学刚刚读完,我笑了。我相信将来,这种掌声会充满整个教室。

  比起小学生,中学生确实要成熟一些,但似乎少了几分关心,少了几分宽容。我们是否还要恢复那真挚的友谊,那幼稚的童心。

【童心议论文】相关文章:

童心优秀议论文08-07

爷爷的童心作文10-22

妈妈的童心作文03-27

爷爷的童心作文05-12

妈妈的童心作文06-13

童心记叙文08-16

《巨匠童心》教学反思07-09

童心记叙文12篇10-09

童心作文:风景这边独好06-25